跳转到内容

草湳坡

坐标24°55′08.8″N 121°11′01.9″E / 24.919111°N 121.183861°E / 24.919111; 121.183861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4°55′08.8″N 121°11′01.9″E / 24.919111°N 121.183861°E / 24.919111; 121.183861

埔心火车站是发展中心所在。

草湳坡,原称草湳陂,今日多称为埔心(四县客家话:buˊ ximˊ),台湾桃园市杨梅区的一个传统地域名称,位于该区东部偏南。相较今日行政区,其范围涵盖瑞塘里、永平里、埔心里、仁美里、光华里、金龙里及四维里[1][2]

传统世居人口组成为“惠州海陆闽籍郑氏家族”、“潮州闽籍黄氏家族”、“潮州福佬客王氏家族”、“潮州福佬客沈氏家族”、“惠州海陆客家彭氏家族”、“惠州海陆客家戴氏家族”、“惠州海陆客家庄氏家族”、“惠州海陆客家叶氏家族”等各氏宗族,现属闽南人福佬客客家人混合地区。

地名

草湳坡原称“草湳陂”,系位于高山顶店子湖两座台地之间的一处低洼地。“草湳陂”为闽式地名,草湳坡地区属于闽南人、福佬客及客家人混合区域。早年开垦的闽南人、福佬客及客家人,为适应当地的环境来农作,便筑堤成埤塘贮水,用来灌溉农田,但也造成排水设计不良,使水草丛生,周围土地湿软而泥泞难行,故得此名[3]

历史

在台湾清治末期到日治初期,草湳坡地区为一街庄,称为“草湳陂庄”,隶属于竹北二堡。该庄北与高山顶庄为邻,东北一小段与宋屋庄为邻,东与安平镇庄为邻,南边为矮坪仔庄,西边为头重溪庄[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设置二十厅,该庄隶属于桃仔园厅。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改名桃园厅。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并二十厅为十二厅,该庄隶属不变。1920年(大正九年),废十二厅改设五州二厅,该庄改制并改名为“草湳坡”大字,隶属于新竹州中坜郡杨梅庄,大字下有“草湳坡”、“埔心”小字名[4]。1941年,杨梅庄升格为杨梅街。

战后杨梅街改制为杨梅镇,隶属于新竹县,大字亦改制为里。1948年,草湳坡与南邻矮坪子合并且重划分成瑞塘、埔心两个里。1950年桃、竹、苗分治,杨梅镇改隶属于桃园县。2010年8月,杨梅镇因人口达15万而改制为杨梅市。2014年12月,桃园县升格为直辖桃园市,杨梅市改制为杨梅区。

因人口增加,两个里已拆分为八个里,其中1998年自瑞塘里分出的瑞坪里范围与传统的矮坪子地区相近,其余七里属于草湳坡地区。

交通

国道1号又称“中山高速公路”,是台湾西部两条纵向高速公路之一,大致以北北东-南南西走向经过草湳坡地区西北角,境内未设交流道,北侧最近的是位于东北方县道114号交会处的中坜交流道,南侧最近的是位于大金山下地区省道台1线交会处的杨梅交流道,由此等进入可快速前往台湾南北各地。

省道台1线又称“纵贯公路”,是台北至屏东枫港的传统干道,大致以东北—西南走向经过本地区,向东北可前往中坜、桃园、龟山、新庄等地,向西南转西可前往杨梅市区、新丰、竹北、新竹等地。

铁路则邻高山顶台地之山脚,一路由大同里、杨明里、梅溪里至永平里后,东行转折向东北,继续行经四维里、仁美里、埔心里至金龙里后,自此离境。而当地唯一火车站则位居埔心里、仁美里之交界,每日仅停靠区间车载客。2012年1月17日发生台铁埔心平交道事故,使北上的太鲁阁号列车撞上大货车后,最后撞向埔心车站的站场内才停止。台1线的海拔最高点位于桃园市杨梅区埔心里(43.5K处),标高181米。

埔心地区

在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埔心只是草湳陂庄内两大聚落之一。1908年,在纵贯铁路中坜、杨梅两车站间增设一车站,名为“安平镇”招呼站。最初站址的确位于草湳陂庄东邻安平镇庄内。其后因火车上坡不易,站址迁至草湳陂庄东北部,但名称未变。其后车站名称随着安平镇改名为平镇而称为“平镇”驿(车站),因此当地常被误解为平镇管辖。1955年,才改依地名而称为“埔心”车站[5]

由于车站位于埔心里内,后来亦以埔心为名,并且逐渐带动附近地区的发展。影响所及,今日“埔心”二字有时会被用来指称整个草湳坡地区,甚至包括南邻矮坪子地区。

学校

参见

参考资料

  1. ^ 1.0 1.1 《台湾堡图》,台湾总督府,1904年
  2. ^ 《桃园县杨梅镇行政区域图》(一万三千分之一),内政部,2007年6月
  3. ^ 桃園市楊梅區公所 楊梅采風. [2016-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3). 
  4. ^ 《新旧对照管辖便览》,台湾总督府
  5. ^ 話我家鄉楊梅鎮 埔心篇. [2014-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