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苏格拉底式的质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苏格拉底式质疑(英语:Socratic questioning,或者苏格拉底式提问法[1],是一种有结构的质疑方式,可用于探索许多方面的思想,包括探索复杂的想法、了解事物的真相、解决问题和问题、揭示假设、分析概念、区分我们所知道的和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跟踪思想的逻辑含义或控制讨论。

苏格拉底式提问基于思维具有结构化逻辑的基础,并且可以让潜在的思想受到质疑。[2] 与一般的反问相比,苏格拉底式提问的关键特点在于苏格拉底式提问是系统的、有纪律的、深入的,通常集中于基本概念、原理、理论或问题。

苏格拉底式提问在教学中被提及,并且在教育中已经成为一种概念,特别是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来源请求]。教师、学生或任何有兴趣深入探究思维的人皆可运用苏格拉底式提问来深入探究。 [3]苏格拉底式提问及其变体也广泛用于心理治疗

教育学

当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苏格拉底式提问时,他们的目的可能是探究学生的思维,确定学生在某个特定主题,问题或主题方面的知识程度,为学生提供苏格拉底提问模型,或帮助学生分析一个概念或推理思维。有人建议学生应该学习苏格拉底式质疑的纪律,以便他们开始通过复杂的问题进行推理,理解和评估他人的想法,并追踪他们和他人的想法。

事实上,苏格拉底自己认为提问是唯一可以辩护的教学形式。

苏格拉底式提问艺术与批判性思维密切相关,因为提问艺术对卓越思想非常重要。“苏格拉底式”这个词对质疑的艺术增添了系统性,深度和对评估事物的真实性或合理性的持久兴趣。

批判性思维和苏格拉底式提问都寻求意义和真理。批判性思维提供了合理的工具来监督,评估,或许重新构思或重新引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这就是教育改革家约翰·杜威所说的反思性调查:“思想家在思想中转变主题,给予认真和连续的考虑。”[4]

苏格拉底式提问是一个明确的关注框架自我导向、有结构的问题以实现这一目标。

提问或主导讨论的技巧是自发的,探索性的和针对具体问题的。苏格拉底式教育家倾听学生的观点,并考虑替代观点。有必要教导学生筛选所有信息,形成与先前知识的联系,并以一种深思熟虑的方式将数据转化为新知识。

教学目的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苏格拉底式提问至少两个目的:

  1. 深入探讨学生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开始区分他们所知道或理解的内容,以及他们不了解或理解的内容(并帮助他们在过程中培养智慧与谦逊)。
  2. 培养学生提出苏格拉底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获得苏格拉底式对话的强大工具,以便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些工具(质疑自己和他人)。为此,教师可以模拟他们希望学生模仿和使用的提问策略。此外,教师需要直接教授学生如何构建和提出深层次的问题。除此之外,学生需要练习来提高他们的提问能力。

教育方法

苏格拉底的质疑说明了在学习中提问的重要性。它阐明了系统思维和分散思维之间的差异。 它教会我们深入思考我们的想法。它教会了我们开发培育深度学习的质疑思想的价值。在课堂中以下列方式整合苏格拉底问题有助于培养积极的独立的学习者:[来源可靠?]

  • 使学生厘清他们的思维/寻找他们思维的源头
    例如:“你为什么这么说?”, “你可以进一步解释吗?”
  • 挑战学生的假设
    例如:“这个情况总是发生吗?”, “为什么你认为这个假设可以存在?”
  • 证据为基础的论点
    例如:“你为什么这么说?”,“有理由怀疑这些证据吗?”
  • 替代观点和角度/冲击其他想法
    例如:“这个有什么其他东西可以反驳吗?”, “可不可以/有没有人 能用这种另一种方法?”
  • 影响和后果
    例如:“但是如果...发生了,还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将会如何影响..?”
  • 质疑问题
    例如:“你为什么认为我问了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个问题很重要?”,“你的哪个问题最为有用?”

心理学

苏格拉底式提问也被用于心理治疗,最明显的是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认知疗法,意义治疗和古典阿德勒心理治疗认知重构技术。 这里的目的是帮助揭示支撑人们思考问题的假设和证据。 一系列的苏格拉底式质问可以作为认知治疗问题,也可以用于自发性地处理令患者痛苦的思维:[5][6]

  1. 揭示这个问题:“有什么证据支持这个想法? 有什么证据反对它的真实性?”
  2. 构想合理的选择:“可能是另一种情况的解释或观点? 为什么还会发生?”
  3. 检查各种潜在的后果:“什么是最坏的,最好的,可承受的和最现实的结果?”
  4. 评估这些后果:“思考或相信这个结果有什么影响? 可能会有什么不同的想法产生影响,并且不再支持这种信念?”
  5. 换位思考:“想像一个特定的朋友/家庭成员处于同一情况,或者如果他们以这种方式看待这种情况,我会告诉他们什么?”

谨慎地使用苏格拉底式提问使治疗师能够挑战一个人不合逻辑思维的反复出现或孤立事例,同时保持一种尊重内部逻辑甚至是看似不合逻辑思想的开放态度。

其他资料

参考文献

  1. ^ Jacques Brunschwig, Geoffrey Ernest Richard Lloyd (eds), A Guide to Greek Thought: Major Figures and Trend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p. 233.
  2. ^ Paul, Richard; Binker, A.J. Critical Thinking: What Every Person Needs To Survive in a Rapidly Changing World. Foundation for Critical Thinking. 1990: 360. ISBN 0-944583-08-3. 
  3. ^ Paul, R. and Elder, L. (2006). The Art of Socratic Questioning. Dillon Beach, CA: Foundation for Critical Thinking.
  4. ^ Holden, James. Inquiry and the Literary Text: Constructing Discussions in the English Classroom. Classroom Practices in Teaching English. (PDF). Classroom Practices in Teaching English. 2002, 32: 9 [5 March 20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4-30). 
  5. ^ Judith S. Beck. Cognitive Therapy: Basics and Beyond. Guilford Press. 1995: 109 [25 May 2011]. ISBN 978-0-89862-847-0. 
  6. ^ Elizabeth Jeglic. Cognitive Behavioral Techniques.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John Jay College of Criminal Justice英语John Jay College of Criminal Justice, CU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