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联合打击战斗机计划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联合打击战斗机计划的徽章

联合打击战斗机计划(英语:Joint Strike Fighter Program,简称JSF)是一个发展和收购的国际性国防计划,将为美国和其盟国取代大量的老化中的战斗机战斗轰炸机攻击机波音X-32洛克希德公司的X-35经过一轮竞争之后,最后选择了X-35的设计作基础。这就是F-35闪电II打击战斗机,它在未来将取代各种西方主力战机,包括F-16A-10F/A-18AV-8B海鹞式战机

计划要求

  • 低成本(Affordable)

所有新战机将在其目标成本内进行采购。它的运行和维护成本必须大大减少[1]

  • 高致命性(Lethal)

新战机需不受天气限制,可进行空对地的精确打击,同时精于空对空的战斗[1]

  • 高存活性(Survivable)

新战机必须是拥有低可侦测性超音速战斗机[1]

  • 高支援性(Supportable)

新战机必须拥有高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并比传统飞机更容易升级[1]

计划背景

落选的X-32B原型机

联合打击战斗机计划项目是共同可负担之轻型战斗机(英语:Common Affordable Lightweight Fighter,简称CALF)和联合先进攻击技术(英语:Joint Advanced Strike Technology,简称JAST)两个项目的合并[2],合并后的项目在联合先进攻击技术的名义下继续,一直到工程制造和发展阶段才易名为联合打击战斗机[3]

CALF是美国国防部计划建立为美国海军陆战队提供一种垂直/短场起降型打击战斗机和替代F-16的地位。在1980年代后期,美国空军放弃了采用F-16的升级版敏捷隼,并开始考虑其他设计。在1992年,海军陆战队和空军同意共同发展CALF,也被称为先进垂直/短场起降型(英语:Advanced Short Takeoff and Vertical Landing,简称ASTOVL)。

联合先进攻击技术(JAST)计划则于1993年开始,联合先进攻击技术是执行美国国防部的建议,对包括美国海军中的共同打击战斗机计划(英语:Common Strike Fighter program)进行对一个由下而上的审查。审查还允许国防部继续开发F-22战斗机F/A-18E/F超级大黄蜂的计划,取消多功能战机(英语:Multi-Role Fighter,简称MRF)和A/FX计划,并减少采购F-16和F/A-18C/D联合先进攻击技术项目办公室于1994年1月27日成立,以开发军用飞机武器传感技术为主,其目的是取代几种美国英国的战机。

在1995年11月,英国正式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成为此计划一个正式的合作伙伴,并同意支付2亿美元的研发费用[3]

美国国家航空及太空博物馆展出的X-35

JSF竞争

早在1993年计划推出时,洛克希德诺斯洛普波音麦道(后和波音合并)三间公司都表示有意参与。麦道公司的设计因为太复杂,所以落选了。

在1994年6月,洛克希德透露,它和俄罗斯雅科夫列夫设计局在竞争联合先进攻击技术的合约上进行合作,包括购买来自雅科夫列夫的设计数据;根据《简氏世界飞机大全2000-2001》的资料,洛克希德购买的数据是从同样使用垂直/短场升降,但最后被取消的Yak-141计划抽出的。[4][5][6][7]

在1996年11月16日,洛克希德和波音获得开发“JSF概念展示阶段”(Joint Strike Fighter concept demonstration phase)的合同。每家公司将生产两台技术展示机,以展示传统起降(CTOL)、航空母舰起降和垂直/短场起降(STVOL),和短期起飞和垂直着陆(STOVL型)。[8] 洛克希德和波音分别得到7.5亿美元的资金,作发展两台展示机之用。这样资金限制目的是防止承包商为赢得重要合约而搞到自己破产。

同样在1996年,英国国防部发布了未来舰载飞机(英语:Future Carrier Borne Aircraft)项目。这项计划要求一款新式的舰载机,以更换老化中的海鹞式战斗机(和后来的鹞式) ;其后于2001年1月,英国国防部决定选用联合打击战斗机。

两架X-32展示机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本选用三角翼设计。然而,到了原型建设的第8个月,美国海军提高了联合打击战斗机计划要求的机动性和负载量,波音公司的三角翼设计达不到新的目标。工程师们提出了转用传统尾翼的新设计,同时降低重量和提高灵活性,但改装原型的工作因时间关系而无法完成。[9]

两台洛克希德展示机进行了飞行测试:X-35A(后来的X-35B)和拥有较大主翼及垂直尾翼的X-35C。[10] X-35在试飞中有力地证明了它的能力比对手X-32更突出,其中X-35B垂直/短场起降型原型,滑行500英尺(150米)后就可起飞,并到达超音速的速度,最后垂直降落的表现,波音的X-32原型机是无法完成。[11]

经过各阶段试验后,X-35于2001年10月26日击败X-32获选,并授予编号为F-35。联合打击战斗机计划正式进入了SDD(System Development and Demonstration;系统开发实验)阶段、实验为期126个月、费用高达200亿美元。

竞争结果

美国国防部官员和英国国防采办部长说,尽管X-32和X-35的各种能力均达到要求,但X-35的表现大大胜过X-32。

洛克希德公司的X-35成为F-35的蓝本。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于2009年4月6日宣布,美国将购买2443台F-35[12]

其他不采用波音X-32的理由

  • 空中加油
    • X-32在空中加油时不能吸稳加油管
    • 在加油过程差点把机头仪器撞断,吸进发动机,造成极大潜在危险。
  • 垂直起降
    • 在一次垂直降落的试飞中,发动机吸入自身排出的热气,令飞机突然丧失升力
    • X-32的高温废气直接向下排出,会对跑道造成伤害。
    • 在机轮放下状态期间投放武器会伤害到机轮

命名

F-35在2006年7月7日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沃思堡首次公开展示,美国空军参谋长莫斯利宣布,该型飞机正式命名为“闪电II”,以纪念同名的美国P-38“闪电”战斗机和英国“闪电”双引擎超音速战斗机。[13]

参与国

联合打击战斗机计划由美国英国意大利荷兰加拿大土耳其澳大利亚挪威丹麦以色列新加坡十一国共同出资。

各国投放的资金可以参考下列资料:

  • 第一级合伙国(Level-I,合资10%):在飞机性能设定方面拥有发言权 - 英国是唯一的第一级合伙国,提供25亿美元的研发费用。
  • 第二级合伙国(Level-II,合资5%):在飞机性能限制方面拥有发言权 - 意大利提供大约10亿美元;荷兰提供大约8亿美元。
  • 第三级合伙国(Level-III,合资1-2%):有权查阅开发资料 - 加拿大(4.4亿美元),土耳其(1.75亿美元),澳洲(1.44亿美元),挪威(1.22亿美元),丹麦(1.1亿美元)。
  • 安全合作成员(Security Cooperative Participants,优先顾客)(出资5,000万美元): - 以色列新加坡
参与联合打击战斗机计划的国家:
  主要购买国: 美国
  第一级合伙国: 英国
  第二级合伙国: 荷兰意大利
  第三级合伙国: 加拿大土耳其澳大利亚挪威丹麦
  安全合作成员: 以色列新加坡
合伙国 购买量 型号 服役年 变动
 澳大利亚 72 F-35A 2018
 加拿大 88 F-35A 2026(预计) 曾于2012年取消订单,后于2023年1月恢复
 丹麦 27 F-35A 2021
 美国
美国空军
美国海军
美国海军陆战队

1763
273
353/67

F-35A
F-35C
F-35B/C

2013
2012
2016/2019
 以色列 50 F-35I 2016
 意大利
意大利空军
意大利海军

60
30

F-35A
F-35B

2015
2019
 挪威 52 F-35A 2015
 荷兰 46 F-35A 2016
 英国 48 F-35B 2015
 土耳其 0 F-35A 已遭禁售
 新加坡 4 F-35B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1.3 Joint Strike Fighter. 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2011-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8) (英语). 
  2. ^ Nicholls, Mark. JSF: The Ultimate Prize. Air Forces Monthly (Key Publishing). August 2000: 32–38. 
  3. ^ 3.0 3.1 U.S., U.K. sign JAST agreement. Aerospace Daily (McGraw-Hill). 1995-11-25: 451. 
  4. ^ Jackson 2000, p.700.
  5. ^ Joint Strike Fighter (JSF). [2009-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6). 
  6. ^ Hayles, John. "Yakovlev Yak-41 'Freestyl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Aeroflight, 28 March 2005. Retrieved: 6 August 2006.
  7. ^ "Lockheed Martin X-3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Aeroflight. Retrieved: 20 May 2009.
  8. ^ “JSF概念展示合约”相关资讯:
  9. ^ Battle of the X-Planes. NOVA. 2003-02-04 [2009-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3). 
  10. ^ Joint Strike Fighter official site - History page. [2009-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18). 
  11. ^ PBS: Nova transcript "X-plan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2. ^ Gates, Dominic, "Aerospace Giant 'Hit Harder' Than Peers", Seattle Times, April 7, 2009, p. 1.
  13. ^ Lockheed Martin Joint Strike Fighter Officially Named 'Lightning II' (新闻稿). Lockheed Martin. 2006-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2). 

参见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