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米利都围城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米利都围城战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一部分

攻破米利都城墙。由André Castaigne所绘
日期前334年
地点
爱奥尼亚米利都,位于今日的土耳其境内
结果 马其顿王国胜利
参战方
马其顿王国,
希腊城邦盟军
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
指挥官与领导者
亚历山大大帝,
尼卡诺尔
赫格西斯特拉塔斯
兵力
陆军不明,
舰队160艘
陆军不明,数量远少于马其顿军
舰队400艘

米利都围城战(Siege of Miletus),为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时,与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之间的第一场攻城战,发生在前334年,地点在波斯治下的希腊城邦米利都。虽然这是场攻城战,但焦点主要在海军上,这场战争双方互相动员海军,结果让亚历山大深知马其顿舰队实力无法与波斯舰队对抗,造成日后决定夺取所有波斯海军基地的战略方针。

背景

亚历山大大帝于前334年准备进军亚洲,命马其顿舰队的160艘战船和大批运输船护送部队渡过海峡。亚历山大并于格拉尼库斯河战役击败当地波斯总督们的军队,使波斯在小亚细亚大部分的总督在此战役阵亡,赫勒斯滂弗里吉亚完全落入亚历山大手中,连萨第斯以弗所都纷纷投降。而米利都的波斯驻军守将赫格西斯特拉塔斯本来也要向亚历山大献城,但因附近的波斯守军尚未远离,加上波斯舰队承诺会来援助,赫格西斯特拉塔斯因此反悔。亚历山大先分派一些部队进攻爱奥尼亚境内尚未臣服的城镇,自己带着剩下的部队进攻米利都。

发起海战的提议

因为波斯守军事先把兵力集中在米利都内城,亚历山大轻而一举就占领外城,便准备开始围攻。老将帕曼纽之子尼卡诺尔抢先在波斯舰队尚未到达米利都之时,带着马其顿舰队的160艘战船占领米利都附近的莱德岛,便把一些部队运送上岛上。三天后,400艘波斯舰队才姗姗来迟[1],当波斯舰队司令发现马其顿舰队已占领莱德岛,只得于较远的米克利抛锚。

虽然双方数量悬殊,帕曼纽仍向亚历山大建议发起海战,因为此战胜利的话将可以对波斯海军造成沉重打击,若输的话也与现状无差,因为波斯舰队本来就拥有制海权,帕曼纽甚至向亚历山大请缨,愿意上船与舰队共存亡。亚历山大回绝帕曼纽的提议,并认为帕曼纽判断是错误的。亚历山大认为马其顿舰队除了数目较少外,海战技巧上也不够熟练,用来对付波斯舰队中久经训练的腓尼基塞浦路斯水手,是相当不明智的,在无胜利把握下,他不想让马其顿人白白牺牲。亚历山大还认为若海战失败的话,希腊本土的那些城邦将会趁机作乱,局势会更加恶化。

围城

米利都附近地理图

之后,米利都市民代表和守城主力部队希腊雇佣军的代表前来见亚历山大,希望亚历山大解除围城,而米利都将保持中立,并对马其顿和波斯双方开放城市和港口。亚历山大一口回绝,要他们明日开始准备决战。隔天,马其顿陆海两军发动总攻击,陆军利用投石机轰击城墙,并从缺口攻入城内。尼卡诺尔率领舰队则封住米利都港口,让波斯舰队无法对米利都提供支援。城内波斯守军受到马其顿军的攻击,少部分逃到离城不远的小岛上,其余的大多被消灭,全城遂落入亚历山大手中。

当亚历山大想要继续进攻那座小岛时,看到岛上的300名希腊雇佣军将要作殊死战时,心里感到同情,并认为对方是忠诚且高尚的战士,便让那300名希腊雇佣军投降,编入自己军队中,岛上其余的人也都放了[2]

波斯舰队的抛锚处取水相当不方便,虽然天天前来打算挑起海战,但亚历山大命令马其顿舰队守住港口,不准出海决战。之后,亚历山大还派遣帕曼纽之子菲罗塔斯率军前去米克利,阻止波斯舰队取水和获得补给。迫使波斯舰队退到更远的萨摩斯岛取得补给,在与马其顿舰队决战无望下,波斯舰队只好离开米利都海域。

战后

战后亚历山大深知马其顿舰队实力无法与波斯舰队对抗,而且军费拮据,决定解散他的海军。加上亚历山大从战场上认知到,只要用陆军占领所有波斯海军基地,波斯舰队将无法补给和补充兵员,舰队也就被迫消灭了。于是依著这个战略,亚历山大将把小亚细亚、腓尼基、埃及沿岸作为他的目标。

脚注

  1. ^ 阿利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一 p.042。
  2. ^ 阿利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一 p.044。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