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科特·柯本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科特·柯本
1993年的柯本
歌手
英文名
Kurt Cobain
昵称Kurdt Kobain
出生(1967-02-20)1967年2月20日
逝世1994年4月5日(1994岁—04—05)(27岁)
职业音乐家词曲作者
配偶科特妮·洛芙(1992年-1994年)
音乐类型油渍摇滚另类摇滚
演奏乐器主唱吉他手
活跃年代1985年-1994年
唱片公司Sub Pop格芬唱片、DGC唱片
签名Cobain's signature
相关团体涅槃乐队粪便乐团英语Fecal Matter (band)地球乐团
著名乐器
  • Fender Jag-Stang
  • Fender Jaguar
  • Fender Mustang
  • Fender Stratocaster
  • Martin D-18E
  • Univox Hi-Flier
  • Mosrite Mark V 'Gospel'

科特·唐纳德·柯本(英语:Kurt Donald Cobain,1967年2月20日—1994年4月5日),美国音乐家,以身为油渍摇滚乐团涅槃乐队主唱吉他手词曲作者著名。

凭借著第二张专辑《Nevermind》中的主打单曲《仿佛青少年气息》,涅槃乐队成功打入主流市场,并推广了另类摇滚的延伸曲风:油渍摇滚。其他西雅图油渍摇滚乐团,如爱丽丝囚徒珍珠果酱声音花园等,也吸引了更广泛的听众,另类摇滚并因此成了美国1990年代早期与中期,电台与音乐频道的主要音乐流派。涅槃乐队跃身成了“X世代”的“旗舰乐团”,而乐团的领衔者柯本则被众多媒体追捧,《滚石杂志》更将柯本称为是“这一代的发言人”[1]。柯本对受到大量关注深感不自在,转而将他的重心摆在乐团的音乐上,认为乐团的艺术理念与所传达的要旨遭到了大众的误解,而以乐团的第三张录音室专辑《母体》(1993年)分辨出乐团真正的歌迷。

在生命的最后一年,柯本被海洛因药瘾所苦,慢性危害健康问题和抑郁症缠身,很难继续应付维持自己的名声和公众形象。1994年4月5日,柯本被发现死于西雅图的家中,官方裁定死因是饮弹自尽。科特·柯本之死并成了争论不休的话题。

涅槃乐队自他们的首张同名专辑开始,单在美国便拥有2500万的专辑销售量,在全球更超过了5000万。[2][3]

生平

幼年

1967年2月20日,科特·唐纳德·柯本出生于华盛顿州阿伯丁格雷斯港社区医院。他出生后头六个月住在华盛顿州霍基亚姆,后来一家人搬到了隔壁城市阿伯丁。他的父亲,唐纳德·李兰·柯本,是爱尔兰法国的后裔,而他的母亲,温蒂·伊丽莎白·弗兰登堡[4],则有着爱尔兰、德国英国的血统[5][6]。柯本有一个妹妹,名为金柏莉,出生于1970年4月24日[4]。柯本很早就显露出对音乐的兴趣。据他的阿姨玛莉所说,“他从二岁起就开始唱歌。他总是唱着披头四的歌曲,像是〈Hey Jude〉。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富有一种独特的魅力。”[7]

柯本的父母在他八岁时离异,柯本后来对此表示,这件事对他的一生造成了深切的影响。他的母亲指出,在此之后,柯本的个性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变得沉默寡言而内向[8]。在1993年的一次访谈中,柯本说道,“我记得我基于某些原因,觉得羞愧。我为我的父母感到羞愧。我在学校再也没办法面对某些朋友,因为我不顾一切的想要拥有普通,你知道,典型的家庭。妈妈、爸爸。我渴望这种平安,所以我痛恨我的父母,我因此沉默了好些年[9]。”在离婚后,柯本和母亲生活了一年,随后搬到了华盛顿州的蒙特萨诺与父亲同住。然而,数年后,他青春期的过分叛逆让父亲无法承受,而柯本也别扭地生活在朋友与家人之间。

高中

科特·柯本在高中时已经想组乐队, 当时他认识了比他大两年的克里斯特·诺弗赛立克(Krist Novoselic)并与他一起练习。期间他们分别与好几位鼓手组合过,包括 Aaron Burckhard 和 Dale Crover,并将乐队名转换了好几次,到最后他们选用了 Chad Channing 为他们的鼓手并以 Nirvana 作为队名。

Bleach

1989年, Nirvana 推出第一张大碟《漂白》(Bleach),Bleach 的销量不俗,而且使得有更多人注意到他们,之后他们决定离开原来的唱片公司 Sub Pop 而与另一间唱片公司 David Geffen Company(DGC)签约。DGC 是间极具规模的公司,Nirvana 是第一支非主流的乐团加盟到大唱片公司。同年9月,换了戴夫·格罗尔(Dave Grohl)为鼓手的 Nirvana 推出第二张唱片《从不介意》(Nevermind)。其中一曲 Smells Like Teen Spirit 除了是 Nevermind 大卖的主因,更将涅槃乐队推进到主流音乐里。

虽然并不是有很多人明白歌词的真正含意,但单是曲本身就足以吸引到无数的听众。Nevermind 卖出了超过一千万张。但科特·柯本一时之间接受不到这些事实,他突然变得受欢迎,突然富有起来,但他发觉自己无法去适应这种明星生活。早在1990年他就开始尝试海洛因,到他成名之后,用量不减反增。他解释说海洛因能够抑止到他胃溃疡的疼痛和肠疼痛,但实际上,他服用海洛因和上述的这些压力是有些关系的。后来他和妻子科特妮·洛芙(Courtney Love)被传媒揭发吸毒后受到极大的舆论压力,而他用海洛因的次数变得更加频密,不时因吸毒过量(Overdose)而昏迷。

科特·柯本发现有很多人都误解了他写的歌词的意思。最明显的例子就是 Rape Me(中文译名“强奸我”)这首歌。很多人以为Rape Me 是一首表达当时的媒体无时无刻都在盯着他的歌,但事实上Rape Me 是一首以赤裸形式讲述一个强奸犯被关到监狱后反被其他犯人强奸的讽刺故事。有很多人都全将科特·柯本的原意完全误解。新加坡政府甚至要求 Nirvana 将 Rape Me 改过另一个歌名,他们的第三张大碟《母体》(In Utero)才可以在新加坡发售。

在1992年2月24日,科特·柯本与已怀孕的 Courtney Love 在夏威夷结婚。同年8月18日,他们女儿的 Frances Bean Cobain 出生。1993年9月,In Utero 正式发行。这张大碟受到很高评价,而且卖得很十分好。 尽管它令到一些只喜欢 Nevermind 风格的歌迷失望。

去世

1994年3月4日,科特·柯本因为吸毒过量而昏迷,他被送往医院,可幸的是经过一番抢救后他苏醒了。外界普遍认为这是自杀未遂而并非真的意外。他出院后到一间名为"Exodus Rehabilitation Centre"的复康中心戒毒,但两日后他就逃走了并返回了西雅图。从此行踪不明。直到4月8日,一名电工在科特·柯本的住所内,发现了他的遗体。警方介入调查后,认定其死因为饮弹自尽。法官证实他于4月5日自杀身亡,其遗体旁有一封遗书。 科特·柯本死时只有27岁,留下妻子、和仅19个月大的女儿、朋友以及乐迷。他所遗下的只有一封遗书与音乐。

后来曾被科特·柯本妻子雇用的私家侦探Tom Grant指出柯本的妻子科特妮·洛芙才是科特·柯本死亡的幕后原因;怀疑是因为当时她正跟科特·柯本办理离婚手续而她想把遗产据为己有,因此设下圈套谋杀科特·柯本,再把凶案现场布置成为自杀案件。案件其实有多处破绽,包括科特·柯本的遗书字迹和内容有嫌疑(在他的妻子手提包中发现一张用来练习英文单字笔画的纸,怀疑是用来练习模仿柯本的字迹)、他自杀的弹头位置与手握的枪方向不合理、柯本“饮弹”自尽前为自己注射了过量的海洛因,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将针筒整洁的放好、卷好衣袖,再饮弹自尽的。私家侦探Tom Grant在2015年把多年的资料做成一套电影《Soaked in Bleach英语Soaked in Bleach》,指科特·柯本的死并非自杀。

参考资料

注释

  1. ^ Azerrad, Michael. "Inside the Heart and Mind of Nirvan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olling Stone. April 16, 1992.
  2. ^ Armstrong, Mark. "Nirvana Tops 50 Million Mark In Worldwide Sales, 'Journals' Number On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Yahoo! Music. November 17, 2002. Retrieved August 18, 2007.
  3. ^ Selling Artist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IAA.com. Retrieved September 22, 2008.
  4. ^ 4.0 4.1 Halperin, Ian & Wallace, Max. Who Killed Kurt Cobain?. Birch Lane Press. 1998. ISBN 1-55972-446-3. 
  5. ^ Cross, p. 7
  6. ^ Azerrad, p. 13
  7. ^ Gaar, Gillian. "Verse Chorus Verse: The Recording History of Nirvana." Goldmine Magazine. February 14, 1997.
  8. ^ Azerrad, p. 17
  9. ^ Savage, Jon. "Kurt Cobain: The Lost Interview." Guitar World. 1997.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