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籍意识
省籍意识,是指大中华地区各地居民因其籍贯等相关因素而产生的意识议题。
台湾
自1945年(民国34年)国民政府接管台湾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来台的中国大陆人民被称作外省人,而之前先人就移民台湾(主要移居地来自闽粤)的族群,则称为本省人。政府迁台数十年后直到台湾真正落实民主化之前,虽然不断拔茁本省菁英,中华民国的政府官员及军官之中,由于外省人仍占多数,引起本省人不满,希望取代原来公务人员,加上1947年制定《公务人员考试法》中的《分省区定额录取制度》在台湾继续延用施行,使得本省人对中国国民党主政的政府关于台湾本省与外省人的录用人数,相较于族群间人口数完全不成比例有广泛的不满情绪。政府迁台后,国民大会依旧保留原中华民国大陆地区省份席次长达四十几年,一直到1991年为止,台湾省(本省人)在国民大会代表的席次一直都是极少数。省籍意识与问题在台湾一直广泛存在,而省籍问题在二二八事件时达到高峰且得到强化。之后政府当局以“大家都是中国人”为口号压制任何发出省籍因素不公的言论以维护其既得利益,但台面下政府仍然以公权力主导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在1990年后的台湾稳固迈向民主政治化的同时,长久以来的省籍问题才逐渐浮上台面受到公开检视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