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瓦历斯·布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瓦历斯·布尼赛德克语Walis Buni),赛德克族人,生于巴兰(今台湾南投县仁爱乡雾社,为末任巴兰总头目。1902年,人止关之役中,为赛德克族抗日总指挥。1930年,雾社事件中,他拒绝参加,为主和派代表。

在瓦历斯·布尼死后,台湾总督府为其立碑。日本人在台湾主政五十年,在仁爱乡只有两个人被立碑,一位是瓦历斯·布尼,另一位则是铁木瓦历斯。

生平

日治时期初期,雾社一带赛德克族部落中,以巴兰社势力最大。瓦历斯·布尼原是巴兰社主祭司。

1897年,日本台湾总督府,派出测量队至雾社一带进行探勘,遭到赛德克人之攻击而全灭。台湾总督府对雾社进行经济封锁,1902年,派出军队,试图将既有之隘勇线向山区推进。瓦历斯·布尼领导赛德克人反抗,在人止关发动攻击,击退日军,史称人止关事件

1903年,日军利用布农族的干卓万社“以蕃制蕃”,以假意与赛德克人贸易资源为名发动姊妹原事件,诱杀二百多位巴兰社的壮丁。在此役之后,巴兰社势力大减,且因长期经济封锁,造成部落生活困难,瓦历斯·布尼在1910年代,向日方降服,日本人得以进入了仁爱乡山区。

日本人对瓦历斯·布尼极为敬畏。日本台湾总督府在1920年代,招待山区原住民部落头目,至日本东京京都名古屋等地游览,参访兵工厂、军校、军队等,瓦历斯·布尼对日本军队的强盛留下深刻印象,开始主张与日本人和平共存。

1930年,莫那·鲁道发动雾社事件,邀集原住民各社一同加入。瓦历斯·布尼认为赛德克族的实力不足与日军抗衡,拒绝加入,保持中立。他以外交方式,与日本人进行谈判,保全未加入抗日的赛德克族部落。抗日六社中,投降的赛德克人,共514人。日军原计划将参与雾社事件的六社成员全部屠杀,以避免后患。瓦历斯·布尼与日方谈判之后,保全了这些遗族,将他们移居到清流部落看管。

1931年后,瓦历斯·布尼被族人推选为赛德克族德固达雅群(Tgdaya)的总头目。

后续

2011年上映的电影《赛德克·巴莱》,由撒布洛演出瓦历斯·布尼。

2013年8月15日,仁爱乡公所动工整修瓦历斯·布尼的墓园,要将荒废已久的墓园重新整建成纪念墓园,希望让大家对于瓦历斯布尼的历史定位乃至于整起雾社事件有重新的认识与了解。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