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圻
王定圻(1887年—1916年)字屏章,号亚平。内蒙古包头人,中国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政治人物。[1]
生平
清朝光绪十三年(1887年),王定圻生于包头镇刘宝窑村。小学入包头马王庙两等学堂学习,在校期间受到郭鸿霖等革命党人的影响。王定圻自称:“我王屏章自幼听从孙中山先生的教导。”1906年,王定圻入归绥中学堂学习。1907年,考入山西优级师范学堂,不久加入中国同盟会。在校期间,王定圻曾经在课堂上作诗:“印度安南转瞬亡,为人奴隶实堪伤。前车总是后车鉴,黾勉同心保我疆。”[1]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王定圻、杨云阶、云亨赶回包头策动武装起义。“马号巷事件”发生时,王定圻正往山西太原进行联络。1911年10月下旬,王定圻化装成马贩,返回包头河西时,遇到杨云阶。二人无路可走时,恰逢阎锡山率山西起义军西进,王定圻在河西黑豆壕会见阎锡山之后,引领起义军入包头城。阎锡山率部东进萨拉齐时遇到挫折,王定圻随军返回山西,行至五十家子村,遭遇清军的侦探,王定圻紧追不放,被子弹击落右手一根手指。后来王定圻称:“当年我反对清皇帝,在前线作战被清军打掉手指一个,如果子弹稍微往里偏一点我就没命了。”[1]
中华民国成立后,王定圻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众议员。[2][1]目睹袁世凯复辟的行为后,王定圻称:“这回命白革了,国计民生,毫无变更,只是给袁世凯造成了个皇帝机会罢了。”1914年,王定圻回到绥远,出任归绥中学校长。任内,他创办“一报”,鼓吹民主共和,揭露封建专制,联络各地的国民党人反对袁世凯复辟,但来往信件遭归绥道尹张志潭查获,王定圻、李正乐、卜兆瑞、亢锦荣均被捕。[1]
在狱中,王定圻宁死不屈,并声称:“我犯的是保卫民主共和罪,我犯的是反对叛国贼罪。”1916年1月9日(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法庭判决王定圻“勾结乱党,图谋不轨,供认不讳,执行枪决。”在被处决前,王定圻高喊:“革命的花朵必须用鲜血浇灌,我王屏章为保卫民主共和国而死,死了也是光荣的,我的肉体虽然死了,但民主的精神不会死的。”王定圻被处决时,年仅29岁。[1]
1916年,袁世凯死亡,王定圻获得中华民国北京政府的昭雪,在包头刘宝窑村王定圻家宅门的上方悬挂了“青霞奇志”门匾,王定圻墓前的碑铭为“前国会议员绥远中学校长王烈士亚平之墓”,陵园门石立柱上刻有对联“烈哉男儿成仁尽义,巍乎志士虽死犹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