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敏·巴奈
尔敏·巴奈 | |
---|---|
出生 | 荷属东印度苏门答腊慕哇拉希朋义 | 1908年8月18日
逝世 | 1970年2月16日 印尼雅加达 | (61岁)
语言 | 印尼文 |
国籍 | 印尼 |
体裁 | 小说、剧本 |
尔敏·巴奈(印尼语:Armijn Pane;1908年8月18日—1970年2月16日),已故印度尼西亚作家,作家萨努西·巴奈的胞弟,也是荷属东印度时期文学杂志《新作家》的创办人之一。著有小说《枷锁》等文学作品,其中《枷锁》讲述一对夫妻貌合神离的关系,以及丈夫的婚外情,是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作品,却因为选材而遭到时人的责难。
生平
尔敏·巴奈在1908年8月18日生于荷属东印度苏门答腊打板努里慕哇拉希朋义(Moeara Sipongi,今属北苏门答腊省曼代灵纳塔尔县)[1],在家中排行第三,有七个兄弟姊妹。他的胞兄是作家萨努西·巴奈。[2]他曾经在巴东石林潘和丹戎巴来的荷印学校,以及实武牙和武吉丁宜的欧洲人小学读书[3],并于完成小学课程之后到爪哇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土著医师训练学校和泗水荷印医学院学医,却没有成功。之后他便转到梭罗的普通中学就读,并在同时把攻读方向改为文学创作,修读西方古典文学,直至1931年毕业为止[1]。
巴奈在梭罗读书的时候曾经一度成为青年民族主义组织印度尼西亚青年(Indonesia Muda)的活跃会员,不过为了写作,不久后他就退出了这个组织[4]。他的第一份工作是记者,当时的工作地点是巴达维亚和泗水;他也曾经在谏义里和巴达维亚的学生园学校任教[3]。他在1932年便已经开始向《图书旗帜》杂志的文学专栏投稿[5],并在1933年联同该专栏的主编苏丹·达迪尔·阿里夏巴纳和诗人阿米尔·哈姆扎创办文学月刊《新作家》[3],兼任杂志社的秘书兼编辑,直至1938年为止;他还在1936年加入图书编译局[1]。巴奈在这段期间创作的作品包括剧本《楞刚·甘扎纳姨娘》(Nyai Lenggang Kencana,1937年)、诗集《生命中的生命》(Jiwa Berjiwa,1941年)[3]和小说《枷锁》(1940年)[1]。
巴奈的小说《枷锁》被视为他对印尼文学最大的贡献[6]。这部小说在《新作家》月刊发表之后所获得的评价是毁誉参半的,当时很多人都会以两个理由批评故事的内容:一、故事本身非常不合理,角色的举措也异于常人;二、小说的内容离经叛道。这部小说讲述的是医生、医生的妻子和情妇之间的三角恋,没有说明角色的是非对错;对很多土著来说,这样的题材是很崭新的,也是很令人震惊的[6]。不过巴奈也在这部小说中探索角色的情感,所以也有评论认为这部小说具有革命性。小说的主人公是土著,接受过现代教育;巴奈以独白的形式呈现出主人公遇到的困惑和徬徨情绪[3]。不论在题材上,还是在风格上,这部小说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7]。
巴奈早年创作的短篇故事和《枷锁》的主旨都是相似的。他在1935年发表的短篇故事《不值钱的东西》(Barang Tidak Berharga)在题材和风格上都和《枷锁》很相似,同年发表的短篇故事《人生目的》则讲述一名年轻女子试图鼓起勇气,独自在未来生活[6]。
部分论者认为,巴奈在1942年之前和之后所创作的作品在风格上颇有差异[6]。研究印尼文学的荷兰学者A·德欧指出,巴奈在这段时期创作了几部剧本,不过在这几部剧本中,角色都没有表现出他们的困惑,以及他们内在的问题;在理想这方面,这些剧本和巴奈早年创作的作品是有差别的[6]。他在日本占领东印度群岛期间仍然是当地最活跃的剧作家[6],后来他把自己在这段时期创作的剧本辑录成书,名为《貌柔质刚》(Jinak-jinak Merpati)[2]。
有称巴奈是所谓“四五年派”的奠基者之一,不过他自己却不属于“四五年派”。1945年苏卡诺宣布印尼独立之后,他曾经先后担任《光谱》(Spectrum)杂志、《印度尼西亚文化杂志》(Indonesian Cultural Magazine)[3]和《印度尼西亚》(Indonesia;1948年至1955年期间任职)杂志的编辑[1],还担任过全国文化协商机构(Badan Musyawarah Kebudayaan Nasional)的秘书。巴奈在印尼独立后完成剧本《上不着天,下不着地》(Antara Bumi dan Langit),主要讲述印尼独立后印欧人在当地有何地位[2]。此外,他还会以创办文化组织,撰写专著等其他方式为印尼文学界贡献。他曾经在专著中论述19世纪以来印尼华人社群的历史,以及印尼语的演变[4]。
巴奈在1969年以自己对文学界的贡献获得印尼政府的表扬,却在几个月后(1970年2月)于雅加达逝世[1]。
作品选集
巴奈编撰的作品包括[2]:
剧本
- 《时代的画像》(Lukisan Masa,1937年)
- 《楞刚·甘扎纳姨娘》(Nyai Lenggang Kencana,1939年)
- 《我们妇女》(Kami, Perempuan,1943年)[8]
-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Antara Bumi dan Langit,1952年)
- 《人间故事》(Kisah Antara Manusia,1953年)
- 《貌柔质刚》(Jinak-Jinak Merpati,1954年)
小说
- 《枷锁》(Belenggu,1940年)
诗集
- 《生命中之生命》(Jiwa Berjiwa,1939年)
- 《心之歌》(Gamelan Jiwa,1960年)
文学作品集
- 《现代印度尼西亚文学简介》(Kort overzich van de moderne Indonesische Literatuur,1949年)
- 《穆罕默德·亚明法学硕士青年时期所创作的诗歌》(Sanjak Muda Mr Muhammad Yamin,1954年)
参考资料
- ^ 1.0 1.1 1.2 1.3 1.4 1.5 Sapardi Djoko Damono. Antologi Drama Indonesia 2. Jakarta: Lontar Foundation. 2009. ISBN 978-979-99858-3-5 (印度尼西亚语).
- ^ 2.0 2.1 2.2 2.3 Armijn Pane. Ensiklopedia Sastra Indonesia. Badan Pengembangan dan Pembinaan Bahasa, Kementerian Pendidikan dan Kebudayaan. 2017 [2017-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2) (印度尼西亚语).
- ^ 3.0 3.1 3.2 3.3 3.4 3.5 Tham Seong Chee. The Social and Intellectual Ideas of Indonesian Writers, 1920-1942. Tham Seong Chee (编). Essays on literature and society in Southeast Asia: political and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1981: 112, 121–122. ISBN 978-9971-69-036-6.
- ^ 4.0 4.1 Pané, Armijn; Translated by John H. McGlynn. Shackles Ed. 2. Jakarta: Lontar Foundation. 2010. ISBN 978-979-8083-81-5.
- ^ Foulcher, Keith. Pujangga Baru: Kesusasteraan dan Nasionalisme di Indonesia 1933–1942. Jakarta: Girimukti Pasaka. 1991: 14-17. OCLC 36682391 (印度尼西亚语).
- ^ 6.0 6.1 6.2 6.3 6.4 6.5 Teeuw, A. Modern Indonesian literature.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1967. OCLC 462738753.
- ^ Vatikiotis, Michael. Beyond the conventional view.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1989-05-04.
- ^ Armijn Pane. Encyclopedia of Jakarta. Jakarta City Government. [2013-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0) (印度尼西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