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塔航空120号班机空难
事件概要 | |
---|---|
日期 | 2012年4月2日 |
摘要 | 因为大气结冰失去爬升高度,后坠地接着爆炸 |
地点 | 俄罗斯秋明州秋明 57°09′26.4″N 65°16′00″E / 57.157333°N 65.26667°E |
飞机概要 | |
机型 | ATR 72-201 |
营运者 | 乌塔航空 |
注册编号 | VP-BYZ |
起飞地 | 俄罗斯秋明州Roshchino_International_Airport |
目的地 | 俄罗斯苏尔古特苏尔古特国际机场 |
乘客 | 39 |
机组人员 | 4 |
死亡 | 33 |
受伤 | 10 |
生还者 | 10 |
乌塔航空120号班机(UT120/UTA120)是一架乌塔航空由俄罗斯秋明飞往苏尔古特的定期国内航班。2012年4月2日,此架ATR 72-201在从Roshchino国际机场起飞之后即坠机。机上43人中,有33名罹难。[1]
事故飞机
涉事飞机是一架ATR 72-201[2],是由法国和意大利合作的公司ATR所生产且被注册于百慕大,编号VP-BYZ[3]。这架出厂编号为332的飞机,于1992年制造,且在同年10月试飞。1992年12月被交予复兴航空,随后又交给了芬兰航空和爱沙尼亚的Aero Airlines。于2008年7月交予乌塔航空。[4]
事故过程
这架飞机起飞后不久即在机场不远坠毁,事故发生于当地时间约上午7点35分[3],离机场的跑道头约2公里,在Gorvoka村的西边。距离跑道头约1英里时,机组人员尝试迫降[5],但以失败告终。事故发生当时,已有31人被确定无生命迹象,12人生还[6]。一来源表示四位机组人员全部罹难[3],而另外一来源则表示副机长有生还。十二名生还者皆遭受重伤[5],他们被带到秋明州的当地医院[3],但很不幸的,其中两位生还者经抢救过后不治。死亡人数增加到33人。[7]
值得一提的是,乌塔航空为此次航班售出了40张票,但有一位来自汉特-曼西自治区的乘客因未能准时上飞机而幸免于难。[8]
空难调查
高层表示,由于目击者指控,飞机的引擎有冒烟现象,因此调查员非常专注于确认机械故障的可能性。飞行器的飞航记录器的状况良好。[8]
俄罗斯州际航空委员会于2013年7月16日发表了最终报告。他们认定事故造成的主因是飞机起飞前没有除冰。而且,虽机组有注意到他们的飞行器开始积雪,结果飞机失速,但他们仍然未注意到,因此,报告也认为事故的造成跟航空公司安全与飞航人员的训练有一定的关系。[5]
2015年11月,技工Andrey Pisarev和维修经理Anatoly Petrochenko被判处5年1个月的有期徒刑。在空难中逝世的机长Sergey Antsin也被判定有罪。
参考来源
- ^ ITAR-TASS NEWS AGENC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Тюмень: в спасательных работах задействовано более 230 человек [Tyumen in rescue operations involving over 230 people]. NewsProm.ru. [2012-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1) (俄语).
- ^ 3.0 3.1 3.2 3.3 Russian plane crashes in Siberia. BBC News. 2012-04-02 [2012-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07).
- ^ ATR 42/72 – MSN 332 – VP-BYZ. Airfleets. [2012-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05).
- ^ 5.0 5.1 5.2 Hradecky, Simon. Crash: UTAir AT72 near Gorkovka on Apr 2nd 2012, lost height in initial climb. The Aviation Herald. 2012-07-17 [2012-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5).
- ^ Plane crash in Siberia kills 31. USA Today. 2012-04-01 [2012-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02).
- ^ ITAR-TASS NEWS AGENCY. [2016-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7).
- ^ 8.0 8.1 UTair passenger plane crashes in Siberia, killing 31. BNO News. 2012-04-02 [2012-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