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区渔会
澎湖区渔会 | |
---|---|
Penghu Fisher Association | |
曾用名 | 澎湖水产会、澎湖厅水产业会、澎湖县渔会、澎湖县马公区渔会 |
公司类型 | 渔会组织 |
统一编号 | 96353001 |
公司前身 | 日治台湾澎湖厅水产业会 |
成立 | 明治43年(1910年) |
代表人物 | 第17届理事长:吴良添 第17届常务监事:苏淑媛 第17届总干事:蔡月娇 |
总部 | 中华民国(台湾) 88050 澎湖县马公市阳明里新生路158号 |
主要部门 | 直辖:会务部、财务部、供销部、推广部、辅导股 附属单位:澎湖区渔会信用部、渔业通讯电台、澎湖鱼市场、鱼产品直销中心(菊岛之星) 办事处:马公、湖西、白沙、西屿、望安、七美 |
母公司 | 中华民国全国渔会 |
网站 | 官方网站 |
备注 | 连络电话:+886-9261831 |
澎湖区渔会(台湾话:Phînn-ôo-khu hû-huē),现隶属中华民国全国渔会辖下组织,台湾澎湖县的渔业团体,前身为日治时期明治43年(1910年)成立的澎湖水产会,除在马公市设有总部等行政单位之外并设信用部,在马公市、湖西乡、白沙乡、西屿乡、望安乡和七美乡皆设有渔会办事处,另兼管理澎湖鱼市场、鱼产品直销中心(菊岛之星)、澎湖渔业通信电台等业务。[1][2][3]:138
沿革
日治时期
台湾与澎湖四面环海,但清领时期受限于船只、渔具、技术,渔业规模不大,且仅限沿岸捕鱼,无法提供大规模产销。1895年日本帝国统治台湾之后,为提升渔业产值和规模,陆续引进改良的渔法、渔具,增加渔业产销效率,政策性扶植地方的“渔业组合”和“水产会”。“渔业组合”和“水产会”性质不同,前者“渔业组合”偏向民间性组织的渔业合作社,组合长、理监事皆由民间遴选担任;后者“水产会”则是准公共法人团体,组织范围以行政区域划分,会长、业务由州知事、厅长与地方行政人员兼办。“渔业组合”和“水产会”有不少性质重叠的业务,惟较大的差异在于“水产会”另有“技术指导”、“水产统计调查”等辅导和调查型业务。[3]:14-15
澎湖最初的渔业团体创办于明治43年(1910年)8月,由妈宫乡绅郑馨秋计26人联名发起“澎湖水产会”,经办水产技术指导、渔民遭难救济,渔市场经营管理、渔产品贩购、渔业贷款等业务。“澎湖水产会”是半官方组织,组织成员有渔业工作者、水产物制造者、水产物中介商等,推澎湖厅长兼任会长,每年向会员征收会费,澎湖厅亦会编款补助款挹注。[1][4]:216
大正九年(1920年)间,台湾总督府的第八任台湾总督田健治郎(任期:1919年-1923年)推动行政区域改制,原澎湖厅改组成高雄州澎湖郡[5]:143[6]:98-100,澎湖水产会在大正13年(1928年)改名为“高雄州水产会澎湖支部”,大正15年(1926年)脱离高雄州,恢复澎湖厅单独自立,又在昭和三年(1928年)再度更名为“澎湖厅水产会”。[4]:216除了上述澎湖水产会之外,澎湖厅辖下的各庄也陆续成立“渔业组合”,兹列表如下:[1][5]
名称 | 成立年份 | 现址 | 性质 | 组合员[3] | 备注 |
---|---|---|---|---|---|
澎湖水产会 | 明治43年(1910年) | 马公市 | 水产会 | 全台首创“水产会”[3] | |
将军澳渔业组合 | 大正14年(1925年) | 望安乡将军村 | 渔业组合 | 107 | |
水垵渔业组合 | 大正15年(1926年) | 望安乡水垵村 | 渔业组合 | 81 | |
保证贵任锁管港渔业组合 | 大正15年(1926年) | 马公市锁港里 | 渔业组合 | 78 | |
保证贵任良文港渔业协同组合 | 昭和12年(1937年) | 湖西乡龙门村 | 渔业协同组合 | 129 | |
锁管港渔业协同组合 | 昭和13年(1938年) | 马公市锁港里 | 渔业协同组合 | 原渔业组合改制 | |
将军澳渔业协同组合 | 昭和14年(1939年) | 湖西乡龙门村 | 渔业协同组合 | 原渔业组合改制 | |
保证贵任花宅渔业协同组合 | 昭和17年(1942年) | 望安乡中社村 | 渔业协同组合 | 137 | |
澎湖厅水产业会 | 昭和18年(1943年) | 澎湖各地渔业组合和澎湖水产会合并 |
昭和10年(1935年)6月1日,台湾总督府透过调查,在基隆与澎湖之间海域发现大片珊瑚礁林,同年8月间,澎湖厅水产会获得经营珊瑚市场的许可。昭和15年(1940年),台湾成立“台湾珊瑚输出组合”,成员包括珊瑚相关从业者,包括采集业、加工业、经纪人、技术指导等相关人士,在澎湖珊瑚礁产业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不过,澎湖的珊瑚业经营时间约莫仅两年,昭和16年(1941年)逢太平洋战争爆发,珊瑚市场急遽萎缩,当即宣告停顿。[7][3]:61、66、69
昭和18年(1943年)4月,台湾总督府为应付战时体制,成立“台湾水产物配给统制株式会社”,将水产物或鱼市场买卖经营,纳入政府强制介入统筹配给制度,并着手整并各地区渔业团体,将市街庄级的渔业协同组合等改制成“渔业会”、州厅级水产会改组“州厅水产业会”,台湾水产会变动为“台湾水产业会”,澎湖厅水产会也在同一时期整并其他渔业组合,统合成“澎湖厅水产业会”。此次改制意义在于将原本以指导、技术推广性质的“水产会系统”,以及以经济性质较强的“渔业组合系统”,整合为一元化的系统组织,自此台湾各州厅的渔业生产或出售,仅能委托予政府指定窗口负责。[1][3]:71台湾水产业会首任会长,由台湾总督府总务长官斋藤树出任,其余水产事业管理,大抵由台湾总督府农商局管理,延续至昭和20年(1945年),日本昭和天皇宣告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华民国政府接管台湾、澎湖群岛为止。[8][3]:71-72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34年(1945年),台湾地区最高行政总署改制为“台湾行政长官公署”,接收台湾总督府农商局,更易为农林处,首任处长赵连芳,原日治时期的水产课改水产科,下分水产、渔政、渔管三股,渔业法规与鱼市场制度重新改革。民国35年(1946年),台湾行政长官公署发布命令,全台湾的水产会须改组成“渔业生产合作社”、渔业会改组成“渔会”,在民国36年(1947年)整饬完毕;名义上,“合作社”为经济合作部会、“渔会”则是肩负技术指导和行政部门,两者名称虽异,实际上业务性质重叠性过高,造成权责不分的问题;同一年度,又因二二八事件爆发,中华民国政府在4月份决议撤销台湾行政长官公署,5月16日改组“台湾省政府”,原农林处改称农林厅,辖下水产科名称编制皆保持不变。[3]:72-78[4]:216-217
民国39年(1950年),中华民国政府为让“渔业生产合作社”和“渔会”事权统一,再度明令组织合并,统称“渔会”,8月24日召开“台湾省渔会联合会”,推选理监事,象征改组完毕;又因应民国40年(1951年)行政区域调整,将台湾原8县9市(省辖市)调整成16县5市,因应渔会分级采省、县(市)、乡(镇、地区)三级制,渔会区又必须重新调整。[3]:78-83[4]:216-217
民国44年(1955年)4月7日颁布“台湾省各级渔会改进办法”,先前由于三级制度实施下,组织成员过于复杂,不少会员根本不是水产相关业者,却把持会务,影响业务推动甚钜,其他真正从事渔业工作者反而无法入会,于是此次渔会组织再度有重大的调整,简述如下:[4]:217
- 渔会三级制改二级制,废除县、镇渔会,渔会以最基层的“区”为单位,并一律由“省渔会”统管。
- 将渔会的会员资格划分成甲类、乙类,细部规定甲类为全职渔业工作者,并可参加渔民保险、乙类为渔类被聘雇者、兼职者或渔获加工业者;并规定渔会理监事以及会员代表名额,甲类比例需占三分之二,乙类则在三分之一以内。
战后初期,渔会组织变动频繁,澎湖地区的渔会组织规模不大,一般来说皆随中央法令变动调整,其组织沿革变动列表如下:[9][3][4]:217
年份 | 名称 | 备注 | |
---|---|---|---|
民国34年(1945年) | 澎湖县渔会 |
| |
渔业生产合作社(含澎湖各乡镇) | |||
民国39年(1950年) | 澎湖县渔会 | 马公镇渔会 |
|
湖西乡渔会 | |||
白沙乡渔会 | |||
西屿乡渔会 | |||
望安乡渔会 | |||
大屿乡渔会[a][10] | |||
民国44年(1955年) | 澎湖县马公区渔会 |
| |
民国44年(1955年)10月 | 澎湖区渔会 | ||
民国58年(1969年) | 澎湖区渔会 |
| |
民国65年(1976年) | 澎湖区渔会 |
| |
民国70年(1981年) | 澎湖区渔会 |
| |
民国72年(1983年) | 澎湖区渔会 |
| |
民国88年(1999年) | 澎湖区渔会 | ||
民国89年(2000年) | 澎湖区渔会 |
| |
民国95年(2006年) | 澎湖区渔会 |
| |
民国101年(2012年) | 澎湖区渔会 |
|
此外,民国37年(1948年)颁布《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民国38年(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戒严令”,各地港口皆有军人派驻,对老百姓出海或靠近海洋都进行严密的管制,如规定渔捞作业凌晨4点才能出海、夜间10点以后禁止渔船在港口出入,对渔捞的业者(如乌鱼)生计影响甚钜。[3]:79-81民国76年(1987年)7月15日,台湾、澎湖群岛等解除“戒严令”,台湾地区的海域和海港管制松绑,人民得以亲近海洋,渔会开始推广起观光休闲的活动。[3]:138-139
澎湖区渔会组织体制
民国44年(1955年),澎湖区渔会稳固之后,在第一届至第五届采“理事长”制,由理事长渔会主导业务。民国65年(1976年),第六届期间适逢“渔会法”修改,改组为“总干事”制,即总干事主导业务后、必须向理事会汇报以示负责,出任总干事前必须经内政部资格审查,核准之后才能获得理事会遴聘。又,民国58年(1969年),原澎湖区渔会的理、监事会任期规定是四年,同样因为民国65年(1976年)“渔会法”修正,第七届正式采用新制改选。[1][4]:217-220
届次 | 改选日期 | 理事长 | 常务监事 | 总干事 | 备注 |
---|---|---|---|---|---|
01 | 民国39年(1950年) | 林澄清 |
| ||
02 | 民国44年(1955年) | 李诠 | 宋场圃 | 郑春满 | |
03 | 民国47年(1958年)12月 | 吕清水 | 谢克己 | 萧自柱 | |
04 | 民国50年(1961年)12月 | 许记盛 | 谢克己 | 萧自柱 | |
05 | 民国54年(1965年)2月 | 林长礼 | 吴便 | - | |
06 | 民国58年(1969年)5月 | 许记盛 | 陈寿禄 | 萧自柱 |
|
07 | 民国65年(1976年)6月 | 许记盛 | 陈寿禄 | 林辉雄 |
|
08 | 民国70年(1981年)3月 | 陈寿禄 | 项宗信 | 林辉雄 | |
09 | 民国74年(1985年)3月 | 欧康雄 | 项宗信 | 林辉雄 | |
10 | 民国78年(1989年)3月 | 洪荣锦 | 苏进福 | 林辉雄 | |
11 | 民国82年(1993年)3月 | 洪荣锦 | 苏进福 | 林辉雄 | |
12 | 民国86年(1997年)4月 | 陈丁钻 | 颜敏雄 | 许大洲 | |
13 | 民国90年(2001年)3月 | 黄福志 | 颜敏雄 | 许大洲 | |
14 | 欧英丰 | 蔡月娇 | |||
15 | 民国106年(2017年)4月11日 | 欧英丰 | 苏淑媛 | 蔡月娇 |
|
16 | 吴良添 | 苏淑媛 | 蔡月娇 | ||
17 | 民国110年(2021年)4月9日 | 吴良添 | 苏淑媛 | 蔡月娇 | |
18 | 民国114年(2025年)[14] |
组织简介
澎湖区渔会的组织随着从业人口有所调整变动,组织成员除了管理阶层的干部,包括甲、乙类会员,又有渔民小组和会员代表等等。[4]:221-222
兹以民国110年(2021年)12月31日的渔会编制为例,澎湖区渔会计会员20,765人,编为68个渔民小组,理事15人、监事5人、会员代表51人,其中理事会置理事长一人、监事组织监事会,置常务监事一人,主理会务策划、财务监察等事宜,又设总干事一人,负责执行理事会之决议。[2][4]
第17届澎湖区渔会自民国110年(2021年)4月份遴选、公告,任期至民国114年(2025年)改选为止,其干部名单如下:[2][12][13][14]
职称 | 姓名 | 人数 | 备注 |
---|---|---|---|
理事长 | 吴良添 | 行政单位 | |
常务监事 | 苏淑媛 | 监察单位 | |
总干事 | 蔡月娇 | 行政单位 | |
理事 | 颜敏雄、黄文哲、苏全忠、庄喜华、 陈清接、陈长久、庄英珠、欧祖荫、 李汉群、林宗顺、陈国胜、庄振家、 杨志业、陈正贤 |
理事应选15人,推选一人出任理事长 | |
监事 | 欧英达、李美金、吕鸿生、吕启辉 | 监事应选5人,推选一人出任常务监事 | |
全国渔会代表 | 欧英丰、吴良添、吴再典 |
行政单位
“总干事”为渔会行政业务主要执行人,其下设置秘书,辖有会务、财务、供销、推广、辅导等部(股)并设信用部(白沙分部、西屿分部)、鱼市场、鱼产品直销中心(菊岛之星)等事业单位,附属渔业通讯电台,此外为方便渔民联络,在澎湖县辖下五乡一市均设办事处。[2][4]:221-222
单位名称 | 地址 | 负责人(2023年) | 备注 |
---|---|---|---|
马公办事处 | 880 澎湖县马公市阳明里新生路158号 | ||
澎湖区渔会会务部 | |||
澎湖区渔会财务部 | |||
澎湖区渔会供销部 | |||
澎湖区渔会辅导股 | |||
澎湖区渔会推广部 | |||
澎湖区渔会第三渔港鱼市场 | |||
鱼产品直销中心 | 880 澎湖县马公市光复里渔隆路50号 | 即菊岛之星 | |
澎湖区渔会信用部 | 880 澎湖县马公市光复里三民路2号[16] | 1983年开办 | |
澎湖区渔会渔业电台 | 881 澎湖县西屿乡池东村220号 | ||
湖西办事处 | 885 澎湖县湖西乡湖西村77号之4 | ||
白沙办事处 | 884 澎湖县白沙乡赤崁村373号 | 附设信用部 | |
西屿办事处 | 881 澎湖县西屿乡池西村176号之1 | 附设信用部 | |
望安办事处 | 882 澎湖县望安乡东安村2号之3 | ||
七美办事处 | 883 澎湖县七美乡南港村11邻41号 |
图辑
相关条目
23°33′59″N 119°34′35″E / 23.566437°N 119.576342°E
注释
- ^ 七美乡原名大屿乡,系民国38年(1949年),澎湖县第四任官派县长刘燕夫将大屿乡易名,始改为七美乡。
参考资料
- ^ 1.0 1.1 1.2 1.3 1.4 〈澎湖區漁會〉. Penghu.Info|澎湖知识服务平台. [2023-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9 (中文(台湾)).
- ^ 2.0 2.1 2.2 2.3 〈關於漁會-組織架構〉. 澎湖区渔会. [2023-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2 (中文(台湾)).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胡忠一; 范雅钧. 《1624-2015 台灣漁會大事年表》 The Chronology of TAIWAN Fishermen's Association. 台北市: 中华民国农民团体干部联合训练协会. 2016. ISBN 9789868606357 (中文(台湾)).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林兰芳; 郑丽榕; 刘世温. 《續修澎湖縣志.卷7.經濟志》. 澎湖县: 澎湖县政府. 2005. ISBN 986-00-1514-7 (中文(台湾)).
- ^ 5.0 5.1 颜, 尚文. 《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澎湖县: 澎湖县政府. 2005. ISBN 9860015104 (中文(台湾)).
- ^ 黄, 验; 黄, 裕元. 《臺灣歷史地圖》 2016年第三刷. 台北市: 远流. 2015. ISBN 9789860475227 (中文(台湾)).
- ^ 〈珊瑚漁業〉. Penghu.Info|澎湖知识服务平台. 2005 [2023-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1 (中文(台湾)).
- ^ 郑梓. 〈臺灣接管〉. 台湾大百科全书. 2009-09-24 [2023-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1 (中文(台湾)).
- ^ 〈關於漁會-關於漁會〉. 澎湖区渔会. [2023-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4 (中文(台湾)).
- ^ 〈七美鄉-從大嶼到七美〉. Penghu.Info|澎湖知识服务平台. [2023-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6 (中文(台湾)).
- ^ 李苏竣; 陈昭宏. 〈專訪陳吉仲:農委會達成階段性任務,農業部更加大力道解決農業問題 〉. 环境资讯中心. 2023-08-01 [2023-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3 (中文(台湾)).
- ^ 12.0 12.1 12.2 〈澎湖漁會三巨頭產生 女人出頭天〉. 中央通讯社. 2017-04-11 [2023-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31 (中文(台湾)).
- ^ 13.0 13.1 刘禹庆. 〈澎湖區漁會三巨頭出線 總幹事蔡月嬌四連霸〉. 自由时报. 2021-04-09 [2023-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30 (中文(台湾)).
- ^ 14.0 14.1 庄惠惠. 〈澎湖區漁會改選 三巨頭產生〉. 澎湖日报. 2021-04-10 [2023-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30 (中文(台湾)).
- ^ 〈關於漁會-各部門簡介〉. 澎湖区渔会. [2023-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3 (中文(台湾)).
- ^ 16.0 16.1 〈澎湖縣澎湖區漁會信用部〉. 农业部农业金融署. [2023-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3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