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市场
《柠檬市场:品质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英语: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是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在1970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在这篇论文中解释了,当市场中,买方与卖方存在信息不对等时,市场中的商品品质会一直下降的经济现象。乔治·阿克洛夫,与迈克尔·斯彭斯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等三人,因为在不对称信息上的研究,共同获得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该论文曾经因为被认为“肤浅”,先后遭到三家权威的经济学刊物拒绝。几经周折,该论文才得以在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季刊》上发表,结果立刻引起巨大反响。[1][来源请求]
在这篇论文题目中的柠檬(Lemon),是一个美国俚语,指在购买后才被发现品质有问题的车子;而高品质的旧车,在美国俚语中称为桃子(Peach)。这个论文中假定在一个二手车市场中,存在着高品质的旧车(成本为ppeach)跟低品质的车(成本为plemon)。假设买方不能分辨出这两种车的差异,在这个状况下,买方愿意付的价格,是好车与坏车价格的平均值(pavg)。但是卖方知道他们手上的车,是桃子,还是柠檬。在买方愿意付出的价格是固定的前提下,只有在卖方手上的车是柠檬时,才会达成交易(因为plemon < pavg)。若他们手上的车是桃子,卖方将会离开市场,交易无法达成(因为 ppeach > pavg)。
这篇论文显示,在信息不对称下,因为市场中的价格过低,价格机制将驱使拥有好车的卖方离开市场,形成逆向选择。最终造成市场中充满劣质品,使市场崩溃。
概论
乔治·阿克尔洛夫举了一个二手车(美国俚语称有瑕疵的车辆为“柠檬”、Lemon)市场的案例:在二手车市场中,卖者比买者拥有更多关于二手车的信息,二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例如卖方认为品质较好的车如果对方出价30万美元以上则可出手,而品质较差的车如果对方出价10万美元以上即可出手。但由于买方无从知晓商品的真实品质(例如怀疑对方以次充好),唯一的办法就是压低价格以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损失。例如经过讨价还价后买方发现卖方对不同的车有不同的期待价位,则放弃购买高于平均值20万美元的商品。于是无论卖者的二手车多好,买者都不会出高价。买者的低价反过头来使得卖方放弃出售价值在20万美元以上的商品,只能提供品质较低的商品来维持利润。经过一定时期以后,由于买方仍然无法判断二手车的品质,因此再次压低价格,使得交易价格的上限降低到15万美元。由于这样的恶性循环,低质品充斥市场,高质品被逐出市场,最后导致二手车市场中的商品品质越来越差,降低社会的整体福利,例如无法买到质优的二手车或低质二手车过多造成交通事故频传。
参见
参考文献
- ^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阿克尔洛夫[永久失效链接],江西新闻网。
- Akerlof, G. (1970). 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4 (3), 488-500.
- Holt, Charles A. and Roger Sherman (1999), "Classroom Games: A Market for Lemon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Winter 1999, 205-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