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日鲜同祖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鲜同祖论
韩语名称
谚文일선동조론
汉字日鮮同祖論
韩语别称
谚文일한동조론
汉字日韓同祖論
日语名称
汉字 日鮮同祖論
日语别称㈠
汉字 日朝同祖論
日语别称㈡
汉字 日韓同祖論

日鲜同祖论又称为日韩同祖论日朝同祖论,是日本人韩国人同一来源的理论。

概要

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将大和民族视为一个自古在四个主要岛屿的单一民族,而战前日本对于日本民族起源说法的研究充斥着各种日本是复合民族、或多民族的论调。而这些论调,在大东亚战争时又被使用、或是主动成为正当化侵略的借口。

日本民族起源论涉及日韩同源的观点有新井白石的“我国祖先来自马韩熊袭高句丽同族”,又有日本国学平田笃胤在神国主义背景下研究《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认为自古以来日韩关系密切,以此更加声称日本对朝鲜具有支配地位。江户时代末期,日韩同祖论纳入与尊王攘夷关联的征韩论。日本人类学者坪井正五郎认为日本是南北两民族融合而成的混合民族。坪井的助手鸟居龙藏也将日本视为东北亚渡来人加自南方北上及北方南下的民族混合民族。日本内部的改革者支持该理论为正当化海外扩张的意识形态,这些被统治的殖民地被认为可以被吸纳入日本民族,特别是日韩同祖的问题成为合并朝鲜过程中官定的意识形态,过往支持国体论的单一民族派有在官方政策下转向。“具包容力”或是“吸纳力”成为标记日本民族的新特征。日本的养子制度在此时被拿来正当化殖民地的并入。

语言学有学者认为日本语与古朝鲜语同一起源,如日本语与高句丽语百济语有相似性。

纯血论可追塑至近代西方的雅利安人学说,该学说为纳粹德国采用,并影响着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最终修正为具朝鲜民族色彩的纯血主义

纯血主义常在朝鲜半岛被奉为千百年的定律,但这种血统论仅在20世纪才植根于朝鲜半岛。最初源自西方有关雅利安人种的主张,这一主张又演变成纳粹德国的教条[1] ,日本殖民地政府沿袭此一学说,声称日、朝两族同宗,血脉纯正,虽然大和民族居于大韩民族之上,但因属同一血脉,朝鲜族可以认祖归宗,说日语、穿和服、写日字、拜神道[2]

这一主张施展同时,朝鲜反抗运动也一同展开。其中申采浩从朝鲜流亡中国东三省北京上海等地,最终在1924-25年发表影响深远的建构历史书《朝鲜上古史》,提出朝鲜族始于檀君[3] [4]在朝鲜传统史观中,箕子朝鲜是他们首个朝代,但箕子相传是商纣的亲叔或亲弟。申采浩重建朝鲜历史时,焦点放在高句丽王国,形容当时的高句丽的军事实力强盛,既开拓大片疆土,亦抵挡中国(隋朝)的入侵,这正是朝鲜民族的共同骄傲,以此说明朝鲜民族有能力对抗外族入侵,反抗日本[4]。申采浩又在历史中寻找朝鲜民族英雄,例如传统史学中,朝鲜王朝时日本丰臣秀吉企图吞并朝鲜时,朝鲜政权迅间跨台,明廷派兵入朝击退日人,但新史观中,整场反击战由李舜臣一手主导,明朝的角色被淡化。[4]

朝鲜近年历史认为其始祖在长白山降生,令这个中朝边界成为韩国民族主义者的焦点

迄今,申采浩在朝韩均被喻为“最伟大的史家”,其学说被信守不移[2],现时朝鲜民族学说多参照《三国遗事》(13世纪)及《东国通鉴》(15世纪)的记载,宣扬朝鲜王朝起于公元前2333年。[5]

参考文献

  1. ^ Race Life of the Aryan Peopl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ew York: Funk & Wagnalls. 1907 In Two Volumes: Volume One--The Old World Volume Two--The New World ISBN B000859S6O See Chapter II—"Original Homeland of the Aryan Peoples" Pages 9-25—the term “Proto-Aryan”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people today called Proto-Indo-Europeans
  2. ^ 2.0 2.1 Ethnic pride source of prejudice, discrimina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i-Wook Shin, Assia-Pacific Research Center of Stanford University, 2 August 2006
  3. ^ Andre Schmid, "Rediscovering Manchuria: Som Cj’aeho and the Politics of Territorial History in Korea," i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6, no. 1 February 1997
  4. ^ 4.0 4.1 4.2 The Koguryo Controversy, National Identity, and Sino-Korean Relations Today[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eter Hays Gries, Institute for US-China Issues, 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
  5. ^ Old Choson and the Culture of the Mandolin-shaped Bronze Dagg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Kim Jung-bae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