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福音派教会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22年8月17日) |
主题条目 |
纳粹主义 |
---|
德国福音派教会(德语:Deutsche Evangelische Kirche)是1933年至1945年间的德国教会,是之前德国福音派教会联合会的继承者。
德意志基督徒,一个反犹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压力团体和教会团体(Kirchenpartei),在福音派教会的董事会中获得了大量的权力,以至于能够在1933年的教会选举中将路德维希·穆勒任命为帝国主教(Reichsbischof)。德国福音派教会联合会随后更名为德国福音派教会。1934年,德国福音派教会遭受了争议和内部斗争,导致成员教会要么分离,要么重组为由德国基督徒领导的教区,成为一个与整个纳粹德国的纳粹意识形态兼容的单一、统一的帝国教会。
1935年,在争议和教会斗争之后,教会事务部罢免了路德维希·穆勒并设立了一个由威廉·佐尔纳(Wilhelm Zoellner)领导的委员会来领导联邦。结果,随着一些离开的成员教会重新加入,德国福音派教会重新获得了部分支持。1936年,佐尔纳委员会谴责德意志基督徒,并越来越倾向于认信教会及其立场。1937年,纳粹取消了佐尔纳委员会,并重新将德国基督徒重新置于领导地位。1937-1945年,德国福音派教会由德国基督徒和事工控制。它不再被视为阿道夫·希特勒的教会斗争(Kirchenkampf)的主题。1945年战争结束后正式解散。1948年由德国的福音派教会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