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奥利艾朱利叶斯·雅诺尼斯文理中学
希奥利艾朱利叶斯·雅诺尼斯文理中学 | |
---|---|
Šiaulių Juliaus Janonio gimnazija(立陶宛语) | |
地址 | 立陶宛 希奥利艾 |
坐标 | 55°55′50″N 23°18′46″E / 55.93056°N 23.31278°E |
类型 | 公立文理中学 |
创办日期 | 1851年8月30日 |
校长 | 里马斯·布德拉伊蒂斯 |
年级 | 9-12年级 |
学生人数 | 810 |
校训 |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Res non verba(拉丁语) |
学校网址 | jjanonis |
希奥利艾朱利叶斯·雅诺尼斯文理中学(立陶宛语:Šiaulių Juliaus Janonio gimnazija),创校时名为希奥利艾男子文理中学(立陶宛语:Šiaulių vyrų gimnazija),是一所位于立陶宛共和国希奥利艾的公立文理中学,创校于1851年,是立陶宛最古老的学校之一,提供9至12年级中学教育。该校培育出许多立陶宛文化、政治菁英,包括4位立陶宛独立法案签署者。1946年,校方将立陶宛诗人朱利叶斯·雅诺尼斯的名字冠上校名,以兹纪念。
校史
1838年,希奥利艾的贵族及市内犹太社群倡议在当地开办文理中学[1],当时立陶宛仍受俄罗斯帝国统治,希奥利艾由科夫诺省辖属。他们认为,科夫诺省境内仅有一所位于考那斯、由克拉日艾学院搬迁改组的文理中学,无法满足科夫诺省学生教育需求。这两个群体都承诺提供建校资金[1],并于1839年买下一片地产,也开办一所临时性的五年制学校。1845年,开始施工兴建校舍,并于1850年完工。校方向格罗德诺省斯维斯洛奇的文理中学调度、转让一些教师、书籍、家具和其他学校用品,而原本的临时学校则迁至斯维斯洛奇。[2]
1851年8月30日,这所七年制的男子学校正式开学,首年招收297名学生,大多是当地贵族与俄罗斯官员的子弟。[3]该校未规范学生年龄下限,因此有些学生就学时已经20多岁。[4]教师大多是俄罗斯人,以俄罗斯语为教学用语。学费最初为每年10卢布,1859年后调升至每年40卢布[4],但资优学生、清贫学子可酌予减免。[1]俄罗斯废除农奴制后,出身农家的学生逐渐增加,学生人数一度增加到570人;但一月起义爆发后,学生人数又下降到180人至202人。1882年,该校学生人数回升至524人,但又因政府颁布新禁令而下跌。1887年,校方限制犹太学生数量为学生总数的10%。[4]1898年,当地另立女子文理中学,提供女学生教育机会。[3]
希奥利艾中学图书馆以斯维斯洛奇文理中学转让的2,000本书籍为基础[2];1852年增至2,365本;1861年增至2847本书籍,涵盖961项学科分类。1864年,希奥利艾公立图书馆闭馆,转让部分书籍给希奥利艾中学,藏书量大增至5,731本。1915年,学校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关闭前,该校图书馆共有11,327本书。[2]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希奥利艾中学校舍被改建为德国军事医院,建筑物遭受严重损坏。1922年,希奥利艾中学在原址继续办学[1],当时有650名男女学生。1928年,女子文理中学独立设校。1946年,希奥利艾中学冠上立陶宛诗人朱利叶斯·雅诺尼斯的名字。1950年,校方重建、扩建校舍,增建第三层楼。[3]1954年,该校恢复为男女同校,重新招收女学生。1970年,校史博物馆开幕,至2010年时共有3,448件展示品。[5]1996年,该校被选录为立陶宛历史名校。[3]
校名
希奥利艾中学的校名演变如下:[3]
- 1851年:希奥利艾男子文理中学(立陶宛语:Šiaulių vyrų gimnazija)
- 1920年:希奥利艾市立文理中学(立陶宛语:Šiaulių valstybinė gimnazija)
- 1928年:希奥利艾市立男子文理中学(立陶宛语:Šiaulių valdžios berniukų gimnazija)
- 1946年:朱利叶斯·雅诺尼斯中学(立陶宛语:Juliaus Janonio vidurinė mokykla)
- 1996年:朱利叶斯·雅诺尼斯文理中学(立陶宛语:Juliaus Janonio gimnazija)
知名校友
- 1870年:彼特拉斯·维莱希斯,工程师、《维尔纽斯新闻》创办人
- 1870年:格比亚鲁斯·蓝斯柏吉斯-热姆卡尔尼斯,编剧家
- 1891年:约纳斯·维雷希斯,律师、立陶宛独立法案签署者
- 1893年:阿方萨斯·佩特鲁利斯,神父、立陶宛独立法案签署者
- 1894年:波维拉斯·维辛斯基,记者
- 1898年:斯蒂芬纳斯·凯瑞斯,工程师、教授、立陶宛独立法案签署者
- 1899年:孔斯坦蒂纳斯·沙克尼斯,教育部长
- 1901年:米科拉斯·比尔日什卡,教授、立陶宛独立法案签署者
- 1903年:瓦茨洛瓦斯·比尔日什卡,书志学家、教授
- 1904年:维克托拉斯·比尔日什卡,工程师、大学教授
- 1905年:斯塔塞斯·萨尔考斯基斯,哲学家
- 1915年:朱利叶斯·雅诺尼斯,诗人
- 1923年:约奥扎斯·波克施泰利斯,作家
- 1924年:约奥扎斯·格鲁沙斯,作家、编剧家
- 1925年:弗拉达斯·纽恩卡,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
- 1926年:史塔西斯·乌辛斯卡斯,彩绘玻璃艺术家
- 1928年:柯斯塔斯·科萨克斯,诗人、文学评论家
- 1929年:乔纳斯·诺雷卡,立陶宛游击队员
- 1941年:雅各布·明克维丘斯,哲学家
- 1941年:奥莱加斯·特鲁恰纳斯,旅行家、摄影师
- 1946年:绍柳斯·松德茨基斯,指挥家
- 1949年:维陶塔斯·策克纳斯基斯,建筑师
- 1949年:维特尼斯·里姆库斯,画家、艺术史学家
- 1979年:沙鲁纳斯·比鲁提斯,欧洲议会议员
- 1987年:拉姆纳斯·卡包斯基斯,立陶宛农民与绿人联盟党主席
- 2007年:戴曼特·科内特,国际象棋手
参考文献
- ^ 1.0 1.1 1.2 1.3 Urbonavičiūtė, Romualda. Senieji Šiauliai. Juliaus Janonio gimnazija: 161 metai tradicijų. Šiaulių naujienos. [2017-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5) (立陶宛语).
- ^ 2.0 2.1 2.2 Nekrašius, Jonas. Pirmoji valstybinė biblioteka Šiaulių berniukų gimnazijoje. Šiaulių apskrities Povilo Višinskio viešoji biblioteka Gerardo Bagdonavičiaus ekslibrisų fondas. [2017-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5) (立陶宛语).
- ^ 3.0 3.1 3.2 3.3 3.4 Nekrašius, Jonas. Pirmosios Šiaulių gimnazijos. Šiaulių Kraštas. 2004-07-09 [2017-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5) (立陶宛语).
- ^ 4.0 4.1 4.2 Puzinas, Jonas. Šiaulių miestas ir jo istorija (PDF). Šiauliai. 1930: 39 (立陶宛语).[失效链接]
- ^ Muziejaus istorija. Šiaulių Juliaus Janonio gimnazija. [2017-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9) (立陶宛语).
外部链接
- 官方网站(立陶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