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甲庄
日语写法 | |
---|---|
日语原文 | 學甲庄 |
假名 | がっこうしょう |
平文式罗马字 | Gakkōshō |
学甲庄为台湾日治时期的行政区划,原先属于沿袭自清治时期的行政区划学甲堡,1920行政区划改革之后辖属台南州北门郡。学甲庄在二战后成为台南县学甲乡,在1968年改制为学甲镇,在2010年随着台南县市升格改为台南市学甲区至今。
行政区划
学甲地区在清治时期隶属学甲堡,于日治时期1896年4月隶属于台南县嘉义支厅。1897年5月,改隶于嘉义县盐水港辨务署。1898年6月,改隶于台南县盐水港辨务署。1901年11月,改隶于盐水港厅北门屿支厅。1904年4月,盐水港厅实施街庄整并,北门地区整并为5庄,成为日后大字的雏形。1909年10月,改隶于台南厅北门屿支厅。[1]
1920年10月1日,原堡里之行政区废除,街庄改为大字;学甲堡之学甲庄、宅仔港庄、学甲藔庄、中洲庄、溪洲仔藔庄等5个庄合并为“学甲庄”,街庄名称的“仔”改为“子”,“藔”改为“寮”[2];辖域内分为学甲、学甲寮、宅子港、中洲、溪洲子寮等5个大字[3]。另外,学甲庄在1940年代曾有意改制为学甲街[4],但在1945年终战前并未实现。
1901年(盐水港厅时期) | 1909年(台南厅时期) | 1920年(台南州时期) | 1945年(战后) | |||
---|---|---|---|---|---|---|
学甲区 | 学甲庄、东藔庄、山藔庄、大湾庄、 下溪洲仔庄、倒方藔庄 | 学甲区 | 学甲庄 | 学甲庄 | 学甲 | 学甲乡 |
学甲藔庄、西平藔庄、大埔口庄 | 学甲藔庄 | 学甲寮 | ||||
宅仔港庄、竹桥藔庄、二港仔庄、下草坔庄、顶草坔庄 | 宅仔港庄 | 宅子港 | ||||
溪洲仔藔庄、红茄萣庄 | 溪洲仔寮 | 溪洲子寮 | ||||
中洲区 | 过港仔庄、西廍庄、中仑庄、中洲庄、西势藔庄、头港仔庄 | 中洲区 | 中洲庄 | 中洲 |
庄长
- 陈阿呆:1920年10月至1924年9月
- 谢春成:1924年10月至1927年1月
- 李吾仁:1927年1月至1928年5月
- 王篙:1928年6月至1932年5月
- 庄柏松:1932年5月至1935年5月
- 陈华宗:1935年5月至1941年6月
- 梅影耕太郎:1941年6月~
人口
大字别 | 内地人 | 台湾人 | 朝鲜人 | 中华民国人 | 小计 |
---|---|---|---|---|---|
学甲 | 48 | 11,722 | 0 | 14 | 11,784 |
宅子港 | 15 | 4,043 | 0 | 0 | 4,058 |
学甲寮 | 0 | 2,025 | 0 | 0 | 2,025 |
中洲 | 9 | 5,633 | 0 | 1 | 5,643 |
溪州子寮 | 7 | 2,230 | 0 | 0 | 2,237 |
小计 | 79 | 25,653 | 0 | 15 | 25,747 |
设施
交通
官公署
学校
- 学甲公学校→学甲国民学校(今学甲国小)
- 学甲公学校顶溪洲分教场→顶溪洲公学校→顶溪洲国民学校(今顶洲国小)
- 学甲公学校中洲分教场→中洲公学校→中洲国民学校(今中洲国小)
- 学甲公学校宅子港分教场→宅子港公学校→宅子港国民学校(今宅港国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