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阪城

坐标34°41′14.56″N 135°31′33.04″E / 34.6873778°N 135.5258444°E / 34.6873778; 135.5258444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阪城
大坂城 (1870年前)
大阪城 (1870年至今)
おおさかじょう
位置 日本大坂城
坐标34°41′14.56″N 135°31′33.04″E / 34.6873778°N 135.5258444°E / 34.6873778; 135.5258444
建立者丰臣秀吉
建成时间1583年(天正十一年)
主要城主丰臣氏奥平氏德川氏
建筑风格城郭构造:轮郭式平城
天守构造:复合式望楼型四重六阶(丰臣时期)
独立式层塔型五层六阶(德川时期)
独立式望楼型五重八阶(1931年SRC造)
废城时间1868年
修复者丰臣秀吉丰臣秀赖德川秀忠
现状现存遗迹:・门、石垣、堀
指定文化财:国家重要文化财(橹、门等等)
登录有形文化财(重建的天守)
特别史迹
重建部分:天守
地图

大阪城,别名“金城”或“锦城”。位于日本大阪市中央区(古属摄津国东成郡)的大阪城公园内,和名古屋城姬路城并列日本三名城

天下统一桃山时代丰臣秀吉的居城、丰臣政权的中心。后来德川家康以两次大坂之役(冬之阵、夏之阵)消灭丰臣家。此后,江户幕府以大坂城为控制西日本大名的重要据点。

城郭城下町等周长约7.8公里,与江户城初期(内郭)相当(江户后期含城下町外郭周长约15.8公里)。在丰臣时代,大坂城曾经是全日本规模最大的城郭。

概要

大阪城天守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大阪城、大坂城
假名おおさかじょう、おおざかじょう(古時)
平文式罗马字Ōsaka-jō,Ōzaka-jō

大阪城矗立于上町台地北端,北临淀川,居交通要津,最早为羽柴秀吉在大抵统一日本后所建,规模宏伟、金碧辉煌。曾多次毁于天灾兵祸又重修改建,今日之大阪城为1930年(昭和年间)以钢骨钢筋混凝土所复筑。1997年,日本政府指定为登录有形文化财

大阪城天守阁

“大阪”在明治维新前写作“大”,维新后忌于“坂”字可拆为“士反”,有“武士叛乱”之讳,故于明治三年(1870年)改名“大”,“大城”也因而更名为“大城”。一般讲述更名前的历史时,仍以旧写“大城”称之,以区分时代。

历史

丰臣时代

大坂夏之阵图屏风所绘的丰臣大坂城天守
现代复原的丰臣大坂城本丸

1583年,丰臣秀吉在石山本愿寺的原根据地上建造大坂城,以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完成了本丸(主郭)。直到秀吉病逝前,仍持续不断地建设二之丸及三之丸等附郭,以及多重水堀(护城河)和运河等防御设施。大坂城天守外观四层或五层,瓦上覆以金箔,极其奢华,位置在今日大阪公园蓄水池付近,含石垣四十公尺高,德川时代之新天守则约为58米。秀吉于大坂城内设有一间活动式的“黄金茶室日语黄金の茶室”,茶室的墙壁、天花板、地板甚至连门的骨架皆由黄金打造。

本丸御殿或称为奥御殿,是丰臣秀吉的起居空间,如同大奥一样是男性止步的禁区,内分设有玄关、远侍、大广间、御对面所、小书院、御纳户·御殿、御烧火之间、御风吕屋、台所、上台所、御物土藏、御土藏和长屋等空间。奥御殿的整个大广间内贴有金箔装饰。秀吉位于小书院的寝殿同样奢华至极,棉被的材料为鲜红色高级布料,床头以黄金雕刻作装饰。位在二之丸的表御殿由会面所(千叠敷)、餐厅(御料理之间)、偏殿(远侍)三座御殿建筑与其附属之小型建筑(含唐门、玄关、御座之间、台所、黑书院、御文库、御局、御书院、御橹、番所、腰挂、能舞台、乐屋等建物)所构成,其中偏殿作为群臣等候觐见的空间,面积约50坪(100叠榻榻米)、餐厅具备食堂及宴会厅的功能,用于设宴招待、会面所是表御殿中最大的建筑,东西14间约长25米,南北9间约达16米。据说表御殿整体规模比本丸的奥御殿更大,两者间筑有千叠敷长廊相连,使晚年的秀吉能从奥御殿透过该长廊直达千叠敷。大坂城的大手门“樱门”位于表御殿西侧,是诸大名登城朝觐时的必经之地,外侧辟有一种植有成排樱花林的马场,是大坂城守备上最重要的一座门,由内外两道门组合而成并筑有沟渠、石垣和围墙作多层掩护,使入城之道如迷宫般曲折、敌军难以破门而入。

位于天守阁的北侧有一园林建筑“山里曲轮”,正式名称为“苇田曲轮”,全区设计仿山村并以松林覆盖,作为丰臣家的御用庭园,亦是1615年大坂夏之阵丰臣秀赖母子自尽之地。位在玉造口通往本丸的通道上有一口水井,是丰臣大坂城的连外密道,称为“水井曲轮”。此外,丰臣时代为了预防敌军从极乐桥入侵复兴建了一座用于防御的“隐蔽曲轮”位于极乐桥方面的入城区侧。

丰臣秀吉后来赴任职关白,次第建造了京都聚乐第伏见城,作为居住和处理政务的中心,较少住在大坂城。1596年由于爆发庆长伏见地震,大坂城内的部分建筑毁损,城内的建物分布因而有所改筑、更动。1598年秀吉病逝后,丰臣政权第三代天下人丰臣秀赖又从伏见城移居到已完成修缮、改筑的大坂城奥御殿,同时新筑“御母堂屋敷”予其母淀殿。此外,实际负责政务的丰臣家大老德川家康,也入住西之丸便于办公。

江户时代

现代复原的江户时代大坂城
大阪城的大手门与千贯橹

1603年(庆长八年),江户幕府成立后,丰臣秀赖依然居住在大坂城支配摄津国。1614年(庆长十九年),德川家丰臣家矛盾激烈化,德川家康率大军包围大坂城,史称大坂冬之阵。战役中,双方讲和,德川家提出条件要求拆毁二之丸与三之丸、填平外围的水堀,使大坂城成为一座仅有内堀和本丸的裸城。丰臣家虽然一时接受了这个屈辱的条件,但后来毁约重新开挖水堀,让德川家康得到借口于次年发动大坂夏之阵,消灭丰臣家,而大坂城也在此役中化为灰烬。

江户幕府控有大坂城后,家康一度把该城封给外孙松平忠明,但1619年(元和五年)又收归幕府直辖。1620年(元和六年)二代将军德川秀忠开始重建大坂城,并在1629年(宽永六年)完成。

德川家将丰臣家所建的大坂城石墙和水堀全部破坏,覆以数公尺厚的土,再兴建更高的石墙,把丰臣家大坂城的遗迹全部埋在地底。天守设置在不同的地点,位置更高,并采用完全不同的设计。德川家用全新且更为雄壮的城郭,将丰臣家留给世人的记忆彻底埋葬,并夸耀幕府统治全日本的威信更甚于丰臣家。

作为德川幕府的直辖城,历代将军都由自己兼任大坂城的城主,并且从重要的谱代大名(德川家直系老臣)中选派大坂城代(代理城主)。

1665年(宽文五年)大坂城天守被闪电击中烧毁,并未重建,自此成为没有天守的城池。

江户末期,倒幕运动爆发。1866年第二次长州征伐,将军德川家茂进驻大坂城,却于不久后病殁于大坂城。1868年(明治元年)1月3日明治天皇颁布王政复古的大号令,撤除幕府,由天皇亲政。前将军德川庆喜改以大坂城为居城。但随即发生了旧幕府军反抗维新政府的鸟羽伏见之战,旧幕府军失利,德川庆喜仓皇逃回江户城,大坂城也在此役中遭到兵火几近全毁。

近代

正在建造中的大阪城复兴天守

明治时代,将大坂城划为陆军基地,并在东侧广大的空地上兴建大阪炮兵工厂

1928年(昭和三年),大阪市市长关一提议重建大阪城,并在半年内募得市民捐款150万元。

1930年(昭和五年),天守动工,以钢筋水泥复筑,隔年完成。这座复兴的天守并未忠实复制丰臣或德川时代,基本上以德川时代的白漆风格为主,最上面一层则重现丰臣时代的黑漆描金风格。

大阪城内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阪城四周受到美军猛烈空袭,虽然复兴天守此次侥幸无事,但先前逃过战祸的周边建筑,包含大阪炮兵工厂均劫数难逃。日本败战后,大阪城为美军所接收。1948年时,美军不慎引发大火,失去纪州御殿。1950年代开始正式的复修及学术调查。1959年,发现丰臣时代的遗迹。大阪城现今为大阪城公园。1997年日本政府指定为登录有形文化财。

参考文献

  • 冈本良一‘大坂城’岩波书店、1970年
  • ‘大坂城’学习研究社、1994年
  • ‘复元大系日本の城5近畿’ぎょうせい、1992年
  • 中村博司‘天下统一の城 大坂城’新泉社、2008年
  • ‘芦屋市文化财调查报告第60集 徳川大坂城东六甲采石场Ⅳ 岩ヶ平石切丁场迹’芦屋市教育委员会、2005年
  • 宫上茂隆‘大坂城:天下一の名城’草思社、1984年
  • 朱和之,2007,〈日本的古城〉,《印刻文学生活志》49期。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