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洛拉石窟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2年4月2日) |
20°2′49″N 75°10′54″E / 20.04694°N 75.18167°E
世界遗产 | |
---|---|
官方名称 | Ellora Caves(英文) Grottes d'Ellora(法文) |
位置 | 印度(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
标准 | 文化:(i)(iii)(vi) |
登录年份 | 1983年(第7届会议) |
埃洛拉石窟(英语:Ellora Caves)位于印度西部马哈拉施特拉邦重镇奥郎加巴德西北约25至30公里,境内有34座的石窟,佛教石窟共12座,印度教石窟有17座,耆那教石窟有5座,全长约2公里,是公元7世纪至11世纪时期,也就是早期遮娄其王朝、罗湿陀罗拘陀王朝时期的宗教建筑,埃洛拉以雕刻著称,形式上呈现大乘佛教末期的特征。其中第16窟凯拉萨神庙,呈现出天人合一的完美景致,堪称建筑艺术史上的绝色。
佛教石窟
埃洛拉的佛教石窟共12座,编号第1至12窟。形式上创作沿袭阿旃陀的支提窟和毗诃罗窟,属于修行僧人的房舍一般。第10窟是支提窟(也就是佛殿),其余均系毗诃罗窟(僧舍)。但毗诃罗窟有时也混合了佛殿的味道,如第11窟就有明显佛殿的创作。一般而言,佛教石窟较印度教石窟朴实,但由于当时佛教已渐式微,不少佛教石窟已偏离了笈多时代的审美观,逐渐走向复杂华丽的迹象。
第5窟是最大的毗诃罗窟。
第10窟是维什瓦卡尔马窟(Visvakarma)。
第11窟称兜德勒,有3层。
第12窟称丁德勒。
-
初期的佛教石窟
-
中期 第12窟 印度教石窟
-
后期 凯拉萨神庙
印度教石窟
埃洛拉的印度教石窟共有17座,编号为第13至29窟。
第14窟称罗婆那伽凯。
第15窟称德斯阿瓦特拉窟。
第16窟凯拉萨神庙,石窟高达33米,长50米,建于公元8世纪晚期,是埃洛拉石窟中最重要的一处,代表印度岩凿神庙的颠峰之作,堪称世界建筑艺术史上的一处丰碑。凯拉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的一座神山,传说是湿婆隐居的地方。凯拉萨神庙相传是古印度罗湿陀罗拘陀国王克利希那一世(Rashtrakuta king Krishna I)为纪念战争胜利,命令须弥山敕建了这座祀奉湿婆的神庙,以七千多名劳力,前后共费时150年,整个工程以镂空整块山岩凿成,修造过程中移走240万吨岩石。神庙的装饰雕刻鬼斧神工、壮丽豪华,代表作有《罗婆那摇撼凯拉萨山》、《阇陀优奋战罗婆那》、《舞蹈的湿婆》等。
第21窟称罗迈希瓦尔窟。
第29窟称杜马尔莱那或悉达伽那赫尼。
耆那教石窟
埃洛拉的耆那教石窟共有5座,编号第30至34窟,建于9世纪至13世纪。形式上仿印度教石窟,但规模不如其宏伟壮丽。
第30窟称秋达凯拉萨,是仿制第16窟凯拉萨神庙的作品,从天然岩石中凿出佛像作品,但规模小,雕刻缺乏前期的活力。
第32窟称因陀罗瑟帕,建筑雕刻最为精美华丽,在双层列柱大殿的壁龛中,雕刻有一尊高达17米的尼犍子石雕像,尼犍子即是耆那教创教始祖笩駄摩那的石雕,坐于莲花台,莲花台下有金刚座,为印度耆那教第22代祖阿利湿塔米内的作品。另外两位大教长——巴湿伐那陀和戈摩达希瓦尔的雕像是裸体像,腿臂上缠绕着藤蔓,长发披肩,象征着耆那教苦行不渝的精神。
-
第32窟 耆那教教石窟 天花板为大型莲花形状雕刻
-
第32窟 色彩鲜艳的天花板绘画
-
第34窟 狮子坐姿的女神像
-
现代耆那教寺院
寺院外面可以拍照。中间圣域禁止拍照。微细的构造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