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单位制
此条目需要更新。 (2022年11月21日) |
国际单位制(法语:Système International d'Unités,简称SI),源于公制(又称米制),是世界上最普遍采用的标准度量系统。国际单位制以七个基本单位为基础,由此建立起一系列相互换算关系明确的“一致单位”。另有二十个以十进制作为基础的词头(前缀),当加在单位名称或单位符号前的时候,可用于表达该单位的倍数或分数。
国际单位制源于法国大革命期间所采用的十进制单位系统──公制;现行制度从1948年开始建立,于1960年正式公布。它的基础是米-千克-秒制(MKS),而非任何形式的厘米-克-秒制(CGS)。国际单位制的设计意图是,先定义词头名称和单位名称,但单位本身的定义则会随着度量科技的进步、精准度的提高,根据国际协议来演变。例如,分别于2011年、2014年举办的第24、25届国际计量大会讨论了有关重新定义千克的提案。[1]基本单位的定义修订提案于2018年11月16日的第26届大会通过。[2],并于2019年5月20日起正式生效。[3]
随着科学的发展,厘米-克-秒制中出现了不少新的单位,而各学科之间在单位使用的问题上也没有良好的协调。因此在1875年,多个国际组织协定《米制公约》,创立了国际计量大会,目的是订下新度量衡系统的定义,并在国际上建立一套书写和表达计量的标准。
国际单位制已受大部分国家所采纳,但在英语国家当中,国际单位制并没有受到全面的使用。
历史
公制最早在1790年代法国大革命期间采用,当时只有长度和质量的原器,分别作米和千克的定义标准。[注 1]1830年代,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为一套建立在长度、质量和时间上的“一致单位制”打下了根基。1860年代,在英国科学促进协会(英语: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的主持下,一组科学家制订了一套包含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的一致系统。但当时人们同时使用着多个与电有关的单位,因此阻碍了将电单位纳入这套单位制之中。直到1900年,乔瓦尼·吉奥尔吉才提倡在原来的三个基本单位之外再加一个电单位。
1875年,法国根据《米制公约》把维护千克和米定义原器的责任转交给国际组织。1921年,公约适用范围扩大至所有物理量,包括最早于1893年定义的各种电单位。
1948年,学者们开始将公制重新制订为一套“实用单位制”,经过逾十年的发展后,终于在1960年公布“国际单位制”。1954年第10届国际计量大会把电流、温度及发光强度定为“基本物理量”,使基本物理量增加至六个。相对应的基本单位有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和坎德拉。1971年,国际单位制再添一个基本物理量──以摩尔来表示物质的量。
早期发展
1791年,法国科学院的一个委员会受国民议会和路易十六的委派,开始建立一套统一、基于理性的度量衡系统,这将成为公制。[6]成员包括“现代化学之父”安东万-罗伦·德·拉瓦节及数学家皮耶尔-西蒙·拉普拉斯和阿德里安-马里·勒壤得。[7]:365当时的社会反应,有抗拒的,也有不屑一顾的,还有嘲讽的。[8]:89委员会在设计长度、体积和质量的相互关系时所遵从的原则,和1668年英国神职人员约翰·威尔金斯在《论真正的文字和哲学语言》(英语:An Essay towards a Real Character and a Philosophical Language)中所提倡的一致。[9][10]他们也根据最早于1670年由法国神职人员加布里埃尔·穆东提出的方法,利用地球的子午线作为长度的定义基础。[11][12]1791年3月30日,国民议会采纳了委员会的新度量衡系统,并批准在敦刻尔克和巴塞罗那之间进行勘察,以确立子午线的长度。1792年7月11日,委员会提出将长度、面积、容积和质量的单位名称分别定为metre(米)、acre (公亩)、litre(升)和grave(千克的旧名),而这些单位的倍数和分数则用以十进制为基础的词头来表示,如centi表示一百分之一,kilo表示一千倍等等。[13]:82
1795年4月7日法律(芽月18日法)订下了gramme(克)和kilogramme(千克),分别取代先前的gravet(准确来说是milligrave)和grave。在皮埃尔·梅尚和让-巴蒂斯特·德朗布尔的子午线勘察结束后,米和千克的标准原器于1799年6月22日正式交由法国国家档案馆(法语:Archives Nationales)保管。同年12月10日,即拿破仑的雾月政变之后的一个月,霜月19日法正式通过,法国将全面采用公制。[19][20]
19世纪上半叶,不同基本单位有不同的常用倍数词头:法国和德国部分地区常用myriametre(1万米)量度距离,但在量度质量时却用kilogramme(1千克),而非myriagramme(1万克)。[4]
1832年,德国数学家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在威廉·韦伯的协助下,得出了地球磁场的强度,并以毫米、克和秒所组成的单位写出。秒因此从实际上成为了一个基本单位。[14]此前,科学家只是以相对值来比较各地的地磁场强度,但高斯把磁铁在磁力底下的扭矩与物体在引力底下的扭矩视为等同,所以能够为磁场强度设下一个建立在质量、长度和时间上量纲。[21]
1860年代,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及威廉·汤姆森(开尔文男爵)等科学家在英国科学促进协会的主持下,在高斯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规范,建立起一套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所组成的一致单位制。利用一致性原则,他们成功定义了一组厘米-克-秒制单位,包括:尔格表达能量、达因表达力、微巴表达压力、泊表达剪切黏度、斯托克斯表达运动黏度等等。[17]
米制公约
法国的度量衡改革启发了计量学上的国际合作计划,多国最终于1875年签署《米制公约》。[7]:353–354公约最初只规定了米和千克的标准:作为定义标准的共有30件米原器及40件千克原器,[注 2]材料均为含90%铂和10%铱的合金,由英国庄信万丰公司制造,1889年被国际计量大会采用。原器中随机各选出一件分别做国际米原器和国际千克原器,从此取代早前由法国国家档案馆保管的米和千克原器。公约的每个签署国都可拥有一个余下的原器,做该国的定义标准。[22]
根据公约,由三个国际组织来监督国际计量标准:[23]
- 国际计量大会(法语:Conférence générale des poids et mesures):每四至六年举办一次,由各成员国代表组成,目的是讨论国际计量委员会有关国际单位制新发展的报告;
- 国际计量委员会(法语:Comité international des poids et mesures):委员为十八名有威望的科学家,由国际计量大会选出,每年在国际计量局召开会议,并对国际计量大会提出行政上和技术上的建议;
- 国际计量局(法语:Bureau international des poids et mesures):位于法国塞夫尔的一所国际计量学中心,负责保管国际千克原器,为国际计量大会和国际计量委员会提供计量服务,亦是它们的秘书处和会议举办的场地。其最初的作用是定期将各国的米和千克原器与国际千克原器进行比较。
1921年,米制公约的涵盖范围扩展至所有物理单位,包括安培以及其他在1893年美国芝加哥举办的第4届国际电工大会(英语: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Electricians)上所定义的单位。这让国际计量大会能够解决公制使用上一些不一致的地方。[15][24]:96
《米制公约》[25]以及国际计量大会名义下的所有官方文件都是以法语书写的。[24]:94
发展成国际单位制
人们在19世纪末时同时使用着三个不同的电单位制,分别为:CGS静电单位制,又称高斯单位制,简称ESU;CGS电机械单位,简称EMU;以及用于配电系统的米-千克-秒制(国际单位制)。[26]在试图根据量纲分析用长度、质量及时间表达电单位时,科学家遇到了诸多困难──在使用ESU或EMU时,物理量会具有不同的量纲。[18]1900年,乔瓦尼·吉奥尔吉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倡在当时的三个基本单位以外,再加一个基本单位,电单位不一致的问题迎刃而解。这第四个单位可以是电流、电压和电阻中的其中一个。[27]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人们采用了一系列不一致的单位制,在质量上有的用克,有的用千克;在长度上有的用厘米,有的用米。例如有:表达功率的“Pferdestärke”(公制马力)、[28][注 3]表达渗透性的达西[29]及表达气压和血压的毫米汞柱。这些广泛使用的单位之中,有的用到了标准重力。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尾声,全球各地仍然使用着各种不同的单位制,有的是公制的另类版本,有的则是基于所谓的“习惯单位”,如美制单位。1948年,在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及法国政府代表的参与下,第9届国际计量大会委派国际计量委员会对科学界、技术界和教育界的计量需求进行一项调查,并为一种单一整合、能供遵守《米制公约》的世界各国使用的单位制提出建议。[30]
根据此项调查的结论,1954年第10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这个国际性的单位制应以六个基本单位为基础,能够用于测量温度、可见光辐射、机械及电磁物理量。建议中的六个基本单位分别为: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和坎德拉。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正式将这一单位制命名为“国际单位制”(法语:Le Système International d'Unités),简称SI。[24]:110[31]国际计量局也曾把国际单位制称为“现代公制”。[24]:951971年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将摩尔纳入为第七个基本单位。[32]
国际物理量系统
国际物理量系统(英语:International System of Quantities)是以以下七个“基本物理量”为基础的系统: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其他物理量,如面积、压力及电阻,都可以根据明确、不相互矛盾的公式从这些基本物理量推导得出。国际物理量系统所定义的,是国际单位制单位所量度的物理量。[33]ISO/IEC 80000国际标准对国际物理量系统做了定义,定义于2009年经ISO 80000-1进一步完善。[34]
重新定义单位
自从1960年重新定义米之后,千克便一直是唯一一个依赖某件人造物体来定义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全球各地的千克标准都须定期与位于法国塞夫尔的国际千克原器进行比较。[35]
2007年第23届国际计量大会建议国际计量委员会进一步研究,如何通过固定物理常量的数值来定义基本单位,从而代替现用的国际千克原器,并使国际单位制的宗旨从“单位之定义”转移至“物理常量之定义”。[36][37]
2010年,单位顾问委员会在英国召开的会议通过了《国际单位制手册》的修订草案,同年呈交至国际计量委员会。[38][39]此项草案建议:
- 除光速与库仑常数以外,为四个物理常量──普朗克常数、基本电荷、玻尔兹曼常数及阿伏伽德罗常量──定义固定精确数值。
- 淘汰国际千克原器。
- 修订千克、安培、开尔文及摩尔的现用定义。
- 所有基本单位的定义措辞改为更加精简,并须反映出着重点从“单位之定义”转移至“物理常量之定义”。
2010年国际计量委员会会议审阅了确立各物理常量固定数值的进度,但认为“第23届国际计量大会所设下的条件仍未完全满足,因此本会目前不建议修订国际单位制。”[40]
在2011年第24届大会上,国际计量委员会从原则上赞成对定义进行必要的修订,并重申修订前必须达到的各项条件。[41]2014年第25届大会召开时,第23届大会所设下的条件仍未满足,因此大会再次建议在确立物理常量固定值方面做进一步工作。[42]
2018年11月16日,国际单位制重新定义的提案在第26届大会上通过采纳。新定义将于2019年5月开始生效。[43][44]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基本常数任务组已宣布将于该次大会上公布的数值的提交限期。[45]
国际单位制手册
国际计量大会定期颁布一份手册,阐述国际单位制的定义。[24]其官方版本为法语,与《米制公约》相符。[24]:102因此,世界各国在对名词进行不同语言的翻译时,有一定的自由度,如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所发布的针对美式英语的国际计量大会文件本地版本(NIST SP 330)。[46]
《手册》是由国际计量委员会属下的单位顾问委员会所编写。单位顾问委员会的主席由国际计量委员会提名,但成员来自于国际计量大会及委员会以外的国际组织。[47][注 4]
《国际单位制手册》所用的“物理量”、“单位”、“量纲”等名词,都出自由计量学联合导则委员会(JCGM)出版的《国际计量词汇》。该委员会是一个由八个国际标准组织组成的工作小组,由国际计量局局长担任会长。[48]用于定义国际单位制的物理量和公式,统称为“国际物理量系统”,列于ISO/IEC 80000物理量与单位国际标准。
单位与词头
国际单位制的组成部分为:一组基本单位、一组有特殊名称的导出单位以及一组十进制倍数词头(前缀)。根据《国际单位制手册》,“SI单位”囊括以上三个部分,而“一致SI单位”则只包含基本和导出单位。[24]:103–106
基本单位
国际单位制以一组基本单位为基础,所有其他单位都是用基本单位建立起来的。麦克斯韦最初提出一致单位制的概念时,列出了三个可用的基本单位:长度、质量及时间单位。之后,吉奥尔吉提倡加入电的基本单位。理论上,电流、电势、电阻、电荷等物理量的单位都可以做电的基本单位,当选定其中一个做基本单位后,其余的电单位都可以通过物理定律从基本单位推导得出;国际单位制最终选择了使用电流,作为“电的基本单位”。后期,又加入了三个分别量度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及发光强度的基本单位。
单位名称 | 单位符号 | 物理量 | 定义(部分)[n 1] | 量纲符号 |
---|---|---|---|---|
米 | m | 长度 | L | |
千克[n 2] | kg | 质量 | M | |
秒 | s | 时间 | T | |
安培 | A | 电流 | I | |
开尔文 | K | 热力学温度 | Θ | |
摩尔 | mol | 物质的量 | N | |
坎德拉 | cd | 发光强度 | J | |
以上基本单位的最初定义是由以下机构给出: 其他定义都来自国际计量大会或国际计量委员会,列于《国际单位制手册》中。 |
导出单位
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是基本单位在乘幂、乘积或相除后产生的单位,如此形成的导出单位可以有无限多个。[24]:103[46]:3每个导出单位都与一个导出物理量相对应,例如,速度是建立在时间和长度上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所对应的导出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导出单位的量纲可以用基本单位的量纲组合来表达。
一致单位是指定义中系数均为1的导出单位,也就是定义中不会出现像标准重力或是水的密度之类的常数。例如,牛顿的定义是,使1千克的质量产生1米每二次方秒的加速度需要的力。因为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及加速度的单位分别是kg及m⋅s−2,而且力是质量和加速度之积(),所以力的单位牛顿即为kg⋅m⋅s−2。除了基本单位的积和幂以外,牛顿的定义不含其他数值,因此属于一致单位。
为方便使用,一些导出单位也有专用的名称及符号。[16]这些导出单位还可以进一步用来定义更多的导出单位,其专用名也可以用来表达新的导出单位。如上文所述,力的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是kg⋅m⋅s−2,其专用名为牛顿(N);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可定义为“牛顿每平方米”(N/m2)。[52]
名称 | 符号 | 物理量 | 以其他SI单位表达 | 以基本单位表达 |
---|---|---|---|---|
弧度 | rad | 角 | m·m−1 | |
球面度 | sr | 立体角 | m2·m−2 | |
赫兹 | Hz | 频率 | s−1 | |
牛顿 | N | 力、重量 | kg·m·s−2 | |
帕斯卡 | Pa | 压强、应力 | N/m2 | kg·m−1·s−2 |
焦耳 | J | 能量、功、热量 | N·m | kg·m2·s−2 |
瓦特 | W | 功率、辐射通量 | J/s | kg·m2·s−3 |
库仑 | C | 电荷 | s·A | |
伏特 | V | 电压(电势差)、电动势 | W/A | kg·m2·s−3·A−1 |
法拉 | F | 电容 | C/V | kg−1·m−2·s4·A2 |
欧姆 | Ω | 电阻、阻抗、电抗 | V/A | kg·m2·s−3·A−2 |
西门子 | S | 电导 | A/V | kg−1·m−2·s3·A2 |
韦伯 | Wb | 磁通量 | V·s | kg·m2·s−2·A−1 |
特斯拉 | T | 磁通量密度(磁场) | Wb/m2 | kg·s−2·A−1 |
亨利 | H | 电感 | Wb/A | kg·m2·s−2·A−2 |
摄氏度 | °C | 温度(相对于273.15 K) | K | |
流明 | lm | 光通量 | cd·sr | cd |
勒克斯 | lx | 照度 | lm/m2 | m−2·cd |
贝克勒尔 | Bq | 放射性活度 | s−1 | |
戈瑞 | Gy | 致电离辐射的吸收剂量 | J/kg | m2·s−2 |
希沃特 | Sv | 致电离辐射等效剂量 | J/kg | m2·s−2 |
开特 | kat | 催化活度 | mol·s−1 | |
|
词头
在基本和导出单位名称之前加上词头,可表达该单位的倍数和分数。词头所代表的倍数都是10的整数幂,在倍数高于100或低于1/100时则都是1000的整数幂。例如,词头kilo(千)表示一千倍,milli(毫)表示千分之一,也就是说,1000毫米(millimetre)为之1米(metre,又作公尺),1000米为之1千米(kilometre,又作公里),如此类推。这些词头不能够结合使用,即百万分之一米可写作微米(micrometre),但不可写作毫毫米(millimillimetre)。在对千克(kilogramme)加上词头时,以克(gramme)作为“基本”单位,因此百万分之一千克写作毫克(milligramme),而非微千克(microkilogram)。每个词头名称均有一个区分大小写的“词头符号”来代表,使用时加在“单位符号”之前。[24]:122[53]:14
国际单位制词头 | |||||||
---|---|---|---|---|---|---|---|
中国大陆名称 | 台湾名称 | 英语名称 | 符号 | 1000m | 10n | 十进制 | 启用时间[n 1] |
昆(昆它) | 昆 | quetta | Q | 100010 | 1030 |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 2022 |
容(容那) | 罗 | ronna | R | 10009 | 1027 |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 2022 |
尧(尧它) | 佑 | yotta | Y | 10008 | 1024 |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 1991 |
泽(泽它) | 皆 | zetta | Z | 10007 | 1021 | 1000000000000000000000 | 1991 |
艾(艾可萨) | 艾 | exa | E | 10006 | 1018 | 1000000000000000000 | 1975 |
拍(拍它) | 拍 | peta | P | 10005 | 1015 | 1000000000000000 | 1975 |
太(太拉) | 兆 | tera | T | 10004 | 1012 | 1000000000000 | 1960 |
吉(吉咖) | 吉 | giga | G | 10003 | 109 | 1000000000 | 1960 |
兆 | 百万 | mega | M | 10002 | 106 | 1000000 | 1873 |
千 | 千 | kilo | k | 10001 | 103 | 1000 | 1795 |
百 | 百 | hecto | h | 10002/3 | 102 | 100 | 1795 |
十 | 十 | deca | da | 10001/3 | 101 | 10 | 1795 |
10000 | 100 | 1 | |||||
分 | 分 | deci | d | 1000−1/3 | 10-1 | 0.1 | 1795 |
厘 | 厘 | centi | c | 1000−2/3 | 10-2 | 0.01 | 1795 |
毫 | 毫 | milli | m | 1000-1 | 10-3 | 0.001 | 1795 |
微 | 微 | micro | µ | 1000-2 | 10-6 | 0.000001 | 1873 |
纳(纳诺) | 奈 | nano | n | 1000-3 | 10-9 | 0.000000001 | 1960 |
皮(皮可) | 皮 | pico | p | 1000-4 | 10-12 | 0.000000000001 | 1960 |
飞(飞母托) | 飞 | femto | f | 1000-5 | 10-15 | 0.000000000000001 | 1964 |
阿(阿托) | 阿 | atto | a | 1000-6 | 10-18 | 0.000000000000000001 | 1964 |
仄(仄普托) | 介 | zepto | z | 1000-7 | 10-21 | 0.000000000000000000001 | 1991 |
幺(幺科托) | 攸 | yocto | y | 1000-8 | 10-24 |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 | 1991 |
柔(柔托) | 绒 | ronto | r | 1000-9 | 10-27 |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 | 2022 |
亏(亏科托) | 匮 | quecto | q | 1000-10 | 10-30 |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 | 2022 |
SI认可使用的非SI单位
虽然国际单位制本身已足以表达任何物理量,但在科技界和商界等的出版物中仍会出现许多非国际单位制单位,而这些单位的使用很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也有一些单位由于深深地植根在历史和个别文化当中,所以将会在可见的未来继续使用下去。国际计量委员会承认亦认可这种做法,并颁布了一份“可以与SI并用的非SI单位”清单,其分类如下:[24]:123–129[53]:7–11[注 5]
- 可以与SI并用的非SI单位(表6):
- 一些时间、角度及非SI的旧公制单位都有较长的使用历史。大部分社会都利用太阳日以及从太阳日细分出来的非十进制时间段作为量度时间的基础;与英尺和磅不同的是,这些时间单位无论在哪里测量都是相同的。弧度是一个圆周的1/2π,虽然有数学上的好处,但不便于导航。与时间单位相似,用于导航的角度单位在世界各地的使用比较统一。公吨、升和公顷是国际计量大会在1879年采用的,今天保留为可与SI并用的单位,有各自的专用符号。已收录的单位有
- 在SI下的数值须经实验得出的非SI单位(表7):
- 物理学家很多时候会使用和某些自然现象有关的测量单位,这些单位往往和国际单位制单位的大小相差许多个数量级。《国际单位制手册》列出了一些最常用的自然单位以及它们的符号和标准数值,但必须通过实验才能得出这些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下的数值。[注 6]
- 电子伏特(eV)及道尔顿/原子质量单位(Da或u)。
- 其他非SI单位(表8):
- 一些单位虽然没有得到国际计量大会的正式认可,但仍广泛应用在医疗和导航等众多领域中。国际计量委员会为确保在国际上的一致性,也在《手册》中列出此类单位,但建议在使用时先作定义。
- 与CGS和CGS高斯单位制相关的非SI单位(表9)
单位符号及数值的书写格式
1879年,国际计量委员会公布了有关书写长度、面积、体积和质量之符号的建议书。物理学家曾经以μ表示微米、λ表示微升、γ表示微克,但自从1900年前后,他们开始分别改用μm、μL和μg。1935年,距《米制公约》修订已有十多年,国际计量委员会终于正式采用这项提案,建议在所有单位前加上μ来代表的倍数。 10−6[54]
1948年,第9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首份有关米制符号书写格式的建议书,为今天使用的规则奠定了基础。[55]这些规则之后又经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增订,现已囊括单位符号和单位名称、词头符号和词头名称、物理量符号的书写方式以及物理量数值的表达方式。[24]:104,130ISO和IEC所发布的有关SI符号表达方式的规则,都与《国际单位制手册》中的规则一致。[56]截至2013年8月[update],ISO和IEC正在将各自有关物理量及单位的标准整合成单一套标准,最终将成为ISO/IEC 80000标准。有关印刷物理量及单位的标准收录在ISO 80000-1:2009中。[57]
欧洲语言
在一些欧洲语言中,国际单位制单位名称可视为普通名词:如在英文和法文中,单位名称都以小写字母开头(牛顿“newton”、赫兹“hertz”、帕斯卡“pascal”等等),尽管相应的单位符号可能以大写字母开头。[58][59]由于德文中的普通名词均以大写字母开头,因此单位名称也不例外。[60]单位名称的拼写则由各语言的官方组织决定(法文有法兰西学术院,德文有德语正写法协会等等)。国际单位制单位在英式和美式英文中的拼写并不相同:英式英文(亦包括澳洲、加拿大、新西兰等)使用“deca-”(10倍数词头)、“metre”(米)和“litre”(升),美式英文则分别用“deka-”、“meter”和“liter”。[61]
同样,在形成单位名称的众数时,也须遵守该语言自身的语法。以英文为例,亨利“henry”会变成“henries”。[62][53]:31不过,勒克斯“lux”、赫兹“hertz”和西门子“siemens”都有不规则众数──它们在单数和众数下都有相同的拼法。波兰文的众数规则更为复杂:以米、千克、秒为例,当数量为1时写“metr”、“kilogram”、“sekunda”,数量个位数为2、3、4且十位数不是1时写“metry”、“kilogramy”、“sekundy”,数量为其他整数(包括0)时写“metrów”、“kilogramów”、“sekund”,数量为非整数(如0.67、2.45等)时写“metra”、“kilograma”、“sekundy”。[63]
在英文中,若须表达单位之间相乘,可用连字号或空格(牛顿米写作“newton-metre”或“newton metre”),并通过改变最后者来形成整个复合单位的众数,数字与单位符号之间建议加入一个空格(10 newton-metres)。把单位名称用作形容词时,根据英文语法加入一个连字号(一个25千克的球体“a 25-kg sphere”)。[64]
中文
中文中的国际单位制单位名称及词头都以汉字书写,而单位符号则用国际通用的拉丁或希腊字母书写。在华语圈中,中华民国(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及澳门除外)和香港的法律管辖范围内,国际单位制单位及词头的译名分别由《法定度量衡单位及其所用之倍数、分数之名称、定义及代号》[65]、《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66]及《度量衡条例》[67]所规定。在基本单位中,两岸名称相同的有米(又称公尺)、千克(又称公斤)、秒和安培,在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译名不同的则有克耳文/开尔文、莫耳/摩尔和燭光/坎德拉;在倍数词头中,两岸相同的有微、毫、厘、分、十、百、千,不同的则有奈/纳诺、百萬/兆、兆/太拉等等,其中“兆”一字在台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分别表示1012和10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多于一个汉字的单位名称或词头亦可简写成单个汉字,如纳诺写作纳、坎德拉写作坎等。
19世纪中国在引进度量衡单位时,沿袭日文,创造出一系列多音节汉字(计量用汉字),如“瓩”(读千瓦)、“糎”(读厘米)、“嗧”(读加仑)等等。但现在皆改用单音节汉字。[68]
日文
日本在明治时期期间创造了一系列国字(日制汉字)来表示公制单位。三个基本单位取原有汉字:米、升、瓦(即克),再结合六个词头汉字:千、百、十、分、厘、毛,从而组成共18个新的独立汉字,如七个长度单位:粁、粨、籵、米、粉、糎和粍。这些汉字都是借字,其读音取自英文,如“粁”取“kilometre”之音,读“キロメートル”。如今则直接用片假名来称呼而不用汉字,如“キロメートル”。单位及词头符号则用拉丁或希腊字母书写,如“km”。目前仍在通用的汉字单位名称有“平米”(即平方米)等。
参见
备注
- ^ 直至1901年科学家才正式订下质量与重量的差别。
- ^ 《米制公约》第6.3条对“标准”和“原器”进行区分,前者是法律所规定的计量大小,后者则是标准所根据的原始物体。
- ^ 在德语中,Pferd的意思是“马”,Stärke的意思是“强度”或“力量”。Pferdestärke的定义是在地球引力中以每秒一米的速度提升75千克物质所需的功率(1 Pferdestärke等于0.985马力)
- ^ 这些组织包括:
-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 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
- 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
- 国际天文联会(IAU)
- 国际纯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
- 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IUPAP)
- 国际照明委员会(CIE)
- 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CODATA)──国际科学理事会属下的跨学科委员会
- 国际辐射单位与度量委员会(ICRU)
- 国际临床化学与实验室医学联盟(IFCC)
-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 国际法定计量组织(OIML)
-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
- 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
- 俄罗斯联邦计量和技术管理局(GOST)
- ^ 此套分类方式以及对“表6、7、8、9”的参考均参照《国际单位制手册第8版》(2006年)于2014年的修订版。
- ^ 米是用光速来定义的,所以光速在国际单位制下的数值是完全精准的。
参考文献
- ^ Convocation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n Weights and Measures (25th meeting) (PDF). International Bureau of Weights and Measures: 32. [2014-05-2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05-17).
- ^ 千克被重新定义 国际单位制迎来历史性变革. 光明日报. 2018-11-17 [2018-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7).
- ^ Materese, Robin. Historic Vote Ties Kilogram and Other Units to Natural Constants. NIST. 2018-11-16 [2018-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9) (英语).
- ^ 4.0 4.1 Amtliche Maßeinheiten in Europa 1842 [Official units of measure in Europe 1842]. [2011-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1-30) (德语)Text version of Malaisé's book
- ^ Ferdinand Malaisé. Theoretisch-practischer Unterricht im Rechne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nstruction in arithmetic]. München. 1842: 307–322 [2013-01-07] (德语).
- ^ The name "kilogram". International Bureau of Weights and Measures. [2006-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4).
- ^ 7.0 7.1 Alder, Ken.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The Seven-Year-Odyssey that Transformed the World. London: Abacus. 2002. ISBN 0-349-11507-9.
- ^ Martha Brockenbrough. Whatever Happened to the Metric System?. MSN Encarta column. [2013-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1-01).
- ^ Quinn, Terry. From artefacts to atoms: the BIPM and the search for ultimate measurement standard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xxvii [2017-04-10]. ISBN 978-0-19-530786-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1).
he [Wilkins] proposed essentially what became ... the French decimal metric system
- ^ Wilkins, John. VII. An Essay towards a Real Character and a Philosophical Language. The Royal Society. 1668: 190–194.
Reproduction (33 MB) (PDF). [2011-03-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5-10).; Transcription (126 kB) (PDF). [2011-03-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5-10). - ^ Mouton, Gabriel. Complete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ography. encyclopedia.com. 2008 [2012-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31).
- ^ 约翰·J·奥康纳; 埃德蒙·F·罗伯逊, Gabriel Mouton, MacTutor数学史档案, 2004-01 (英语)
- ^ Tavernor, Robert. Smoot's Ear: The Measure of Humanity.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ISBN 978-0-300-12492-7.
- ^ 14.0 14.1 Brief history of the SI. International Bureau of Weights and Measures. [2012-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12).
- ^ 15.0 15.1 Tunbridge, Paul. Lord Kelvin, His Influence on Electrical Measurements and Units. Peter Pereginus Ltd. 1992: 42–46. ISBN 0-86341-237-8.
- ^ 16.0 16.1 Professor Everett (编). First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for the Selection and Nomenclature of Dynamical and Electrical Units. Report on the Forty-third Meeting of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held at Bradford in September 1873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874: 222–225 [2013-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9).
Special names, if short and suitable, would ... be better than the provisional designation 'C.G.S. unit of ...'.
- ^ 17.0 17.1 Page, Chester H; Vigoureux, Paul (编). The International Bureau of Weights and Measures 1875–1975: NBS Special Publication 420. Washington, D.C.: 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 1975-05-20: 12.
- ^ 18.0 18.1 J C Maxwell. A treatise on electricity and magnetism 2.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873: 242–245 [2011-05-12].
- ^ Bigourdan, Guillaume. Le Système Métrique Des Poids Et Mesures: Son Établissement Et Sa Propagation Graduelle, Avec L'histoire Des Opérations Qui Ont Servi À Déterminer Le Mètre Et Le Kilogramme (facsimile edition). Ulan Press. 2012: 176 [1901]. ASIN B009JT8UZU (法语).
- ^ Smeaton, William A. The Foundation of the Metric System in France in the 1790s: The importance of Etienne Lenoir's platinum measuring instruments. Platinum Metals Rev. (Ely). 2000, 44 (3): 125–134 [2013-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9).
- ^ The intensity of the Earth's magnetic force reduced to absolute measurement (PDF). [2017-04-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6-22).
- ^ Nelson, Robert A. Founda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SI) (PDF). Phys. Teacher. 1981: 597.[失效链接]
- ^ The Metre Convention. Bureau International des Poids et Mesures. [2012-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6).
- ^ 24.00 24.01 24.02 24.03 24.04 24.05 24.06 24.07 24.08 24.09 24.10 International Bureau of Weights and Measures,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SI) (PDF) 8th, 2006, ISBN 92-822-2213-6 (英语)
- ^ Convention du mètre / The Metre Convention (PDF). (Non-authoritative English translation by T.J. Quinn). CGPM. 1921 [2013-08-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9-27) (法语及英语).
- ^ Fenna, Donald. Weights, Measures and Uni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International unit. ISBN 0-19-860522-6.
- ^ In the beginning... Giovanni Giorgi.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2011 [2011-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5).
- ^ Die gesetzlichen Einheiten in Deutschland [List of units of measure in Germany] (PDF). Physikalisch-Technische Bundesanstalt (PTB): 6. [2012-11-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6-06) (德语).
- ^ Porous materials: Permeability (PDF). Module Descriptor, Material Science, Materials 3.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ivision of Engineering,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3. 2001 [2012-11-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6-02).
- ^ 9th CGPM (1948): Resolution 6. [2017-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4).
- ^ 11th CGPM (1960): Resolution 12. [2017-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14).
- ^ 14th CGPM (1971):Resolution 3. [2017-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9).
- ^ 1.16. International vocabulary of metrology – Basic and general concepts and associated terms (VIM) (PDF) 3rd. International Bureau of Weights and Measures (BIPM):Joint Committee for Guides in Metrology. 2012 [2015-03-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5-08).
- ^ S. V. Gupta, Units of Measurement: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p. 16, Springer, 2009. ISBN 3642007384.
- ^ Redefining the kilogram. UK National Physical Laboratory. [2014-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7).
- ^ Newell, David B. A more fundamental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PDF). Physics Today. [2014-11-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12-19).
- ^ Mills, Ian. Part II—Explicit-Constant Definitions for the Kilogram and for the Mole. Chemistry International. 2011-09, 33 (5): 12–15 [2017-04-10]. ISSN 0193-648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9).
- ^ Mills, Ian. On the possible future revi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the SI (PDF). CCU. 2010-09-29 [2011-01-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1-13).
- ^ Mills, Ian. Draft Chapter 2 for SI Brochure, following redefinitions of the base units (PDF). CCU. 2010-09-29 [2011-01-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01-10).
- ^ Towards the "new SI". International Bureau of Weights and Measures (BIPM). [2011-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4).
- ^ Resolution 1 – On the possible future revi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the SI (PDF). 24th meeting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n Weights and Measures. Sèvres, France. 17–21 October 2011 [2011-10-2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1-13).
- ^ Resolution 1 of the 25th CGPM (2014). 25th meeting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n Weights and Measures. Sèvres, France. 2014-11-18 [2017-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4).
- ^ The Kilogram is Dead. Long Live the Kilogram!. The New York Times. 2018-11-16 [2018-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7).
- ^ Wood, B. Report on the Meeting of the CODATA Task Group on Fundamental Constants (PDF). BIPM: 7. 2014-11-03 [2017-04-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10-13).
[BIPM director Martin] Milton responded to a question about what would happen if ... the CIPM or the CGPM voted not to move forward with the redefinition of the SI. He responded that he felt that by that time the decision to move forward should be seen as a foregone conclusion.
- ^ Mohr, Peter J.; Newell, David B.; Taylor, Barry N. CODATA recommended values of the fundamental physical constants: 2014 – Summary. Zenodo. 2015 [2017-04-10]. doi:10.5281/zenodo.22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1).
Because of the good progress made in both experiment and theory since the 31 December 2010 closing date of the 2010 CODATA adjustment, the uncertainties of the 2014 recommended values of h, e, k and NA are already at the level required for the adoption of the revised SI by the 26th CGPM in the fall of 2018. The formal road map to redefinition includes a special CODATA adjustment of the fundamental constants with a closing date for new data of 1 July 2017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exact numerical values of h, e, k and NA that will be used to define the New SI. A second CODATA adjustment with a closing date of 1 July 2018 will be carried out so that a complete set of recommended values consistent with the New SI will be available when it is formally adopted by the 26th CGPM.
- ^ 46.0 46.1 46.2 46.3 46.4 Thompson, Ambler; Taylor, Barry 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SI) (Special publication 330) (PDF). Gaithersburg, MD: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2008 [2008-06-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2-25).
- ^ Criteria for membership of the CCU. Bureau International des Poids et Mesures. [2012-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4).
- ^ The International Vocabulary of Metrology (VIM). [2017-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1).
- ^ Quantities Units and Symbols in Physical Chemist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UPAC
- ^ Page, Chester H; Vigoureux, Paul (编). The International Bureau of Weights and Measures 1875–1975: NBS Special Publication 420. Washington, D.C.: 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 1975-05-20: 238–244.
- ^ McKenzie, A.E.E. Magnetism and Electric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1: 322.
- ^ Units & Symbols for Electrical & Electronic Engineers. Institution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8–11. 1996 [2013-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8).
- ^ 53.0 53.1 53.2 Thompson, Ambler; Taylor, Barry N. Guide for the Use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SI) (Special publication 811) (PDF). Gaithersburg, MD::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2008 [2017-04-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6-03).
- ^ McGreevy, Thomas. Cunningham, Peter , 编. The Basis of Measurement: Volume 2 – Metrication and Current Practice. Pitcon Publishing (Chippenham) Ltd. 1997: 222–224. ISBN 0 948251 84 0.
- ^ Resolution 7 of the 9th meeting of the CGPM (1948): Writing and printing of unit symbols and of numbers. International Bureau of Weights and Measures. [2012-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8).
- ^ Thompson, A; Taylor, B N. The NIST Guide for the use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Appendix C. Comments on the References of Appendix D – Bibliography. 2010-10-05 [2013-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2).
- ^ ISO 80000-1:2009(en) Quantities and Units—Past 1:General.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2009 [2013-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7).
- ^ Russ Rowlett. Using Abbreviations or Symbols.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2004-07-14 [2013-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8).
- ^ SI Conventions. National Physical Laboratory. [2013-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7).
- ^ Wörterbuch Englisch Dictionary German. Limassol: Eurobuch/Eurobooks. 1988.
- ^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PDF): iii. [2008-05-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2-25).
- ^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the Metric System of Measurement) for the United States (PDF). Federal Register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2008-05-09, 73 (96): 28432–3 [2009-10-28]. FR Doc number E8-1105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9-05-02).
- ^ Wielki słownik języka polskiego. [2017-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1) (波兰语).
- ^ U.S. Metric Association FAQ: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bout the metric system. [2016-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11).
- ^ 法定度量衡單位及其所用之倍數、分數之名稱、定義及代號 (PDF). 中华民国经济部. 2016-10-19 [2017-04-0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4-11).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84-02-27 [2017-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1).
- ^ 第68章 《度量衡條例》. 律政司. 2016-10-19 [2019-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9).
- ^ Victor Mair, "Polysyllabic characters in Chinese writi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anguage Log, 2011 August 2
外部链接
-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Quantities, Units and Symbols in Physical Chemistry (PDF) 2nd. Oxford: Blackwell Science. 1993 [2017-04-10]. ISBN 0-632-03583-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11-10).
- 国际计量局有关国际单位制的官方网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 ISO 80000-1:2009 物理量与单位──第一部分:概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 开放目录项目中的“国际单位制”
- EngNet分类单位换算工具(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 国际计量委员会有关新国际单位制的建议书(CI-2005)(英文)
- 台湾教育部异体字字典附录-单位词参考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