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吴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吴鉏(1618年—1679年),本名吴祖锡稽田佩远嘉兴府嘉兴县[1][2]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生平

吴鉏的父亲是文选郎中吴昌时,因罪被杀;他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的乡试中副榜,抱志气,又希望为父亲雪耻。中原混乱,他打算在浙西勤王,浙东属于许都;许都败亡,厌恶者陷害他,惟徐石麒支持他而作罢。不久,北京南京相继沦陷,他散尽家产结交豪侠之士,取回父亲在嘉兴郡库的籍官钱四万,故交陈洪范得知他的意志,对他向天发誓说自己是不得已投降清朝,因此他把因四万两交付给对方;很快陈洪范薙发,他大感失望,改名吴鉏跟随陈子龙徐孚远谋求复兴国家。陈子龙命他到杭州侦察,遭仇人捆绑送往南京,很快逃出与妻弟徐枋往来灵岩山支硎山。他前往绍兴监国鲁王授与他职方郎中,绍兴失陷后到滇京永历帝亦授与同样职务,不久加入张煌言军队[1][2]

永历十五年(1661年)清兵入缅,张煌言遣派吴鉏带着帛书到郧阳山中,游说夔东十三家在湖广出兵支援缅甸;但当时十三家已衰微无法出兵,不久张煌言军队也解散,他北走中原绕道南归,经过枋涧上草堂不回家,在胶山、大竹山居住。每逢崇祯帝死忌,他动辄哭到呕血;永历三十一年(1677年)他迎接周王府的镇国将军朱丽中入山,打算奉他监国,唯因为自己生病并未成事。两年后(1679年)的崇祯帝死忌他呕血而死,葬在胶东,虚岁六十二[3][4]

引用

  1. ^ 1.0 1.1 钱海岳《南明史·卷五十八·列传第三十四》:吴鉏,本名祖锡,字稽田,嘉兴人。父文选郎中昌时,以罪死。鉏,副贡。素负大志,而又欲雪其父之耻。中原大乱,欲身任浙西,以浙东属许都。都以兵死,忌者陷之,徐石麒力持之,乃止。未几,两京沦陷,散财结客。昌时资四万籍官,犹在嘉兴郡库,鉏属当事为之所,金得还。适陈洪范至,与鉏故,窥知其意,即矢天自言其不得已降清状。鉏因以金与之,洪范后竟降清,鉏大沮。从陈子龙、徐孚远谋兴复,子龙使侦事抗州,被执脱归。已与妻弟徐枋往来灵岩、支硎间,又同栖积翠。谒绍兴,监国鲁王授职方郎中。绍兴亡,谒滇京,昭宗授官亦如之。后入张煌言军。
  2. ^ 2.0 2.1 《清史稿·卷五百·列传二百八十七》:吴祖锡,字佩远,吴江人。崇祯壬午副贡。时中原大乱,料京师必危,预谋勤王。欲身任浙西,以浙东属之许都,约未定而变作,故镇臣陈洪范随王师下江南,与有旧,自言其降出于不得已,而以奇策告祖锡,立出遗产四万金畀之。已而薙发令下,遽委之去,改名鉏,字稽田。从陈子龙、徐孚远谋恢复。侦事杭州,为仇家缚送江宁,羁系狱中,复髠而纵之。鲁王授职方郎中,桂王亦官之如鲁,仍往来吴、越间。
  3. ^ 钱海岳《南明史·卷五十八·列传第三十四》:永历十五年,清兵入缅,煌言遣鉏挟帛书入郧阳山中,说十三家军,使出师挠楚以援缅。时十三家已衰敝不能出,煌言军亦寻散,鉏乃北走中原,间南归,则过枋涧上草堂,而不入其家。居胶山、大竹山。每岁威宗忌日,辄痛哭欧血。永历三十一年,迎周镇国将军丽中至山,将奉监国,会病不果。死葬胶东,以明蹈海之愤,不愿首丘云。
  4. ^ 《清史稿·卷五百·列传二百八十七》:海师入江,祖锡实导之,且连岁在金陵,隐为之助。乃复遭刊章,事解,志不稍挫。将诣滇南,而先之郧阳。时郧阳十三营,尚保残寨,乃劝出师挠楚以救滇。顾十三营已疲敝,不能用其策也。桂王既入缅甸,思追从,道阻,不得达。复返吴。游中州,更由秦入楚,卒无所遇。康熙己未,客胶州大竹山,郁郁靡所骋。会怀宗忌日,恸哭呕血死,遗命藁葬山中,年六十有二。距明亡已三十有五年矣。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清史稿/卷500》,出自赵尔巽清史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