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宗
司马宗(280年代—326年),字延祚[1],晋朝宗室,晋宣帝司马懿第四子汝南王司马亮第四子。
生平
元康年间,司马宗被为封南顿县侯,再进爵为南顿公。讨伐刘乔有功,进封为南顿王,增邑五千户,加上以前的封邑进至万户,出任征虏将军。与三兄西阳王司马羕一同过江[2],两人与侄儿汝南王司马祐、琅琊王司马睿与及彭城王司马雄五位晋朝宗族王渡过长江,最后于建业(今南京)建立东晋而被称为“五马渡江”[3]。司马睿承制后,拜司马宗为散骑常侍。晋愍帝亦在西都,以司马宗为平东将军。晋元帝即位,拜司马宗为抚军将军,领左将军。晋明帝继位后,加封司马宗为长水校尉,转任左卫将军。司马宗和右卫将军虞胤向来获明帝信任和亲近,更掌禁军,聚集很多心腹党羽,使王导和庾亮两位重臣不满,对他有意见[4]。
其后,晋明帝病重不愿见人,群臣都不能与他接触。庾亮又察觉司马宗、虞胤与太宰西阳王司马羕打算趁机作乱,于是他便直入明帝的卧室,并向明帝陈说司马宗等的图谋,亲自要求辅政,因为他的言辞深切,终于令明帝有所感悟,引庾亮升御座,与司马羕、司徒王导、尚书令卞壸、车骑将军郗鉴、领军将军陆晔和丹杨尹温峤一同受命辅政,辅助太子司马衍[5]。并加封庾亮为给事中,转任中书令[6]。另一方面,明帝转任司马宗为骠骑将军,虞胤为大宗正。因此,司马宗遂于辞色中流露出怨望[7]。
咸和元年(326年)十月,御史中丞锺雅弹劾司马宗谋反,庾亮派遣右卫将军赵胤收捕司马宗。司马宗勒兵拒战,为赵胤所杀,朝廷贬其族为马氏,流放他的妻子至晋安,既而原之。司马宗的三个儿子司马绰、司马超、司马演,皆被废为庶人。咸康年间,才复其属籍。同时亦免去司马羕官职,贬他为弋阳县王,亦将虞胤贬为桂阳太守[8][9]。
年幼的晋成帝未知司马宗已死,到了平定苏峻之乱后,曾问庾亮:“平日见到的白头公在哪?”庾亮说他谋反,已被诛除。成帝听后却哭着说:“舅父说人是逆贼,就杀了他;那么他人说舅父是逆贼,应该如何办?”庾亮听后大惧,色变[10]。
参考资料
- 《晋书》卷五十九 列传第二十九 汝南文成王亮 楚隐王玮 赵王伦 齐王冏(郑方)长沙王乂 成都王颖 河间王颙 东海孝献王越
注释
- ^ 《晋书·卷五十九 列传第二十九》:宗字延祚。
- ^ 《晋书·卷五十九 列传第二十九》:元康中,封南顿县侯,寻进爵为公。讨刘乔有功,进封王,增邑五千,并前万户,为征虏将军。与兄羕俱过江。
- ^ 《晋书 卷六 帝纪第六》:太安之际,童谣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及永嘉中,岁、镇、荧惑、太白聚斗、牛之间,识者以为吴越之地当兴王者。是岁,王室沦覆,帝与西阳、汝南、南顿、彭城五王获济,而帝竟登大位焉。
- ^ 《晋书·卷五十九 列传第二十九》:元帝承制,拜散骑常侍。湣帝之在西都,以宗为平东将军。元帝即位,拜抚军将军,领左将军。明帝践阼,加长水校尉,转左卫将军。与虞胤俱为帝所昵,委以禁旅。司马宗与王导、庾亮志趣不同,连结轻侠,以为腹心,导、亮并以为言。
- ^ 《晋书 卷六 帝纪第六》:壬午,帝不豫,召太宰、西阳王羕,司徒王导,尚书令卞壸,车骑将军郗鉴,护军将军庾亮,领军将军陆晔,丹阳尹温峤并受遗诏,辅太子。
- ^ 《晋书 卷七十三 列传第四十三》:及帝疾笃,不欲见人,群臣无得进者。抚军将军、南顿王宗,右卫将军虞胤等,素被亲爱,与西阳王羕将有异谋。亮直入卧内见帝,流涕不自胜。既而正色陈羕与宗等谋废大臣,规共辅政,社稷安否,将在今日,辞旨切至。帝深感悟,引亮升御座,遂与司徒王导受遗诏辅幼主。加亮给事中,徙中书令。太后临朝,政事一决于亮。
- ^ 《晋书·卷五十九 列传第二十九》:帝以宗戚属,每容之。及帝疾笃,宗、胤密谋为乱,亮排闼入,升御床,流涕言之,帝始悟。转为骠骑将军。胤为大宗正。宗遂怨望形于辞色。
- ^ 《晋书 卷七 帝纪第七》:车骑将军、南顿王宗有罪,伏诛,贬其族为马氏。免太宰、西阳王羕,降为弋阳县王。
- ^ 《晋书·卷五十九 列传第二十九》:咸和初,御史中丞锺雅劾宗谋反,庾亮使右卫将军赵胤收之。宗以兵距战,为胤所杀,贬其族为马氏,徙妻子于晋安,既而原之。三子:绰、超、演,废为庶人。咸康中,复其属籍。
- ^ 《晋书 卷七 帝纪第七》:帝少而聪敏,有成人之量。南顿王宗之诛也,帝不之知,及苏峻平,问庾亮曰:“常日白头公何在?”亮对以谋反伏诛,帝泣谓亮曰:“舅言人作贼,便杀之,人言舅作贼,复若何?”亮惧,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