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仓遗址
大运河 | |
---|---|
十四仓遗址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
地址 | 武清区 |
分类 | 古建筑 |
时代 | 不详 |
编号 | 6-0810-3-513 |
认定时间 | 2006年(2013年3月合并) |
十四仓遗址位于天津市武清区河西务镇东、西仓村一带,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的在天津市的子项之一[1]。经过2022年的大规模考古勘查,综合推断,遗址为元代河西务14座粮仓中的2座(1组)[2]。
历史
十四仓是元代漕运的官办仓库。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元朝政府“自京畿运司分立都漕运司,于河西务置总司,分司临清”。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内外分置漕司二,其外者河西务置司,领接海道运粮”。河西务由是成为管理运河漕运的和接收海运粮的管理机构[3]。河西务设立大量仓房。十四仓即是十四组仓库,有大小2600多间库房。十四仓的繁荣历经元明清三朝。清朝康熙八年(166年),北运河水患决堤,十四仓被毁[1]。漕运废止后,河西务随之衰落。在当代,其地已成普通农村[3]。
1982年,对十四仓遗址进行小规模试掘。其后40年中,只进行过一次小规模调查。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确定遗址范围为50万平方米[1]。但至2020年代,学界对遗址的认知,仅为文献记载和口头流传。遗址分布范围、构成、空间分布以及地下遗迹保存状况等均缺乏全面和系统性认识[2]。
2021年时,国家文物局推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在此背景下,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武清区博物馆向国家文物局申报的《十四仓遗址前期调查与综合研究》项目获得批准。2022年3月,正式实施项目田野作业。这是有史以来,对十四仓遗址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考古勘查[1]。同年11月,项目田野作业结束,共计完成考古勘探面积66万平方米,发现以东西仓村、蔡庄村和南仓村及周边区域为重心的遗迹集中分布区3处,包括居住址、仓储、窑址等不同类型遗迹431处。并在遗址分布区内通过考古勘探发现运河故道、引河、人工水体(湖泊)、道路、沉船线索等相互关联遗存多处。调查采集元至清代各类不同质地文物标本百余件[2]。部分出土文物由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武清区博物馆保存[1]。2023年,《十四仓遗址前期调查与综合研究》项目通过天津市文物局组织的专家评估验收[2]。
2022年的考古勘查中,最为特别重要的发现是在南仓村及附近区域发现保存较为完整、由闭合围墙和多座大型房址构成的元代漕仓遗迹一组。根据勘查结果,结合其他文献,综合推定,该处遗迹应为文献记载的元代河西务14座粮仓中的2座(1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