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青少年期
人的成长与发展 |
---|
阶段 |
生命历程 |
发展心理学 |
此条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17年5月31日) |
前青少年期(Preadolescence、pre-teen、tween)是人的成长过程中,处于幼儿期和青少年期之间的阶段[1]。一般将青春期的开始认定为前青少年期的结束[2][3],有时也直接用年龄划分,通常认为是10至13岁[4]。进入前青少年期时,也会有伴随而来的挑战与焦虑。
和青春期及年龄的关系
青春期前(prepubescent)和前青少年期(preadolescent)是不同的。青春期前(prepubescent,有时也称为儿童)是指还没有出现第二性征的男孩和女孩[5],而前青少年期多半是指10到13岁[4][6],有时也会定义为9到14岁[7][8]。
从儿童变成青少年的时间点,一般会用进入青春期或是从13岁起来定义[2][3][5]。不过有些人(女性比较容易)在10至13岁(或9至14岁)的前青少年期年龄时就开始有第二性征,也就进入青春期[9][10]。研究指出1950年代以后,每晚十年出生的一代,青春期就会往前提早一年[11]。
一般而言是可以区分童年中期(大约在五至八岁)和前青少年期的差异[7][8]。目前对于前青少年期何时开始及何时结束有许多不同的定义,也还没有共识。
前青少年期的英文,在心理学上会称为preadolescent,不过在日常使用的英文中,也会用preteen、preteenager或tween之类的词语。preteen或preteenager[1]是指年龄在十二岁及以下的儿童[12],一般而言这些词语会用在接近十二岁的情形下[1],特别是11岁[13]。Tween是美国针对preteen出现的新词及行销用语[14],是between和teen组成的合成语[12][13]
心理发展
“儿童一生中有二个主要的社会化场合,家庭环境……正式的教育机构。”[15]。“家庭的功能之一是儿童主要的社交场合。”[16],这也主导了儿童出生后的前五年生活。童年时期中间的特点是“让儿童准备好进入学校、自信、对事物有兴趣、知道哪些行为是符合别人期待的、可以等待、可以依照指令作事、也可以和其他的小孩相处。”[17]
前青少年期的世界观和较小的儿童有许多方面的不同。他们的世界观不会像早期以幻想为主,而是有更多现实的观点。前青少年期的人在其想法及作法上都更加成熟、通情达理,也比较实际:“成长中最‘通情达理’的阶段,此时的儿童也比较没那么感性。”[18]。,他们也会以较深入性的观点来看待未来,并且看待他们行动的影响(这和较小的孩子不同,较小的孩子还不会担心他们的未来)。因此也会对未来的职业有更实际的期待(例如“我长大后要成为工程师”,而不是“我要变成巫师”。)。这个年龄的儿童通过获取知识及能力的方式,较多致力于可以“控制外在现实世界”的事[19],不过他们也会有担心,不像小时候恐惧一些想像的事(例如女巫、怪物、鬼),他们目前恐惧的是绑架、强奸及可怕的媒体报导,这些等可能会在现实世界发生的事。
前青少年期的人会用不同的方式看待人际关系(例如他们会注意权威人物的缺点)。此外,他们也开始发展自我认同,越来越有独立的感觉:“感觉是一个独立个体,不再‘只是家中的一员’。”[20]。也会出现对道德的不同观点,前青少年期也会有更多的合作。也就是在群体中平衡自己的需要及群体中其他人的需要。[21]。许多前青少年期的人会开始质疑他们的家庭生活以及其环境,对于政治、宗教、性及性别角色等议题,也可能会有和其父母不同的观点。
家庭一般也会给前青少年期的成员较多的责任,例如有责任要照顾弟妹或是年龄较小的亲属(例如保姆服务),而前青少年期会开始关注他们的外貌及其穿着。
前青少年期可能会开始经历迷恋、早恋或是爱情,“女孩带着所有对于浪漫的兴趣,前青少年期女孩对浪漫的追求似乎是比深情的人还要积极。”[22]。
前青少年期可能会有发脾气的问题,有时会让他们在一些风险行为上有暴力的决定。少数的情形下可能会因此造成不幸的结果,例如意外死亡[23]。
寻找第二个家
假设是在理想情形下发展,前青少年的人“到学校是因为要在他们的生命中加入一些事物,让他们最终可以像他们的父母一样找到工作。”[24]。不过若是早期的发展阶段有些偏差,依照“若错过了一个阶段,晚一点还有机会再重走一次”的原则[25],有些儿童“到学校有另外一个目的,是为了寻找家以外的第二个家,一个让情绪稳定的地方,可以练习自身在情感上的责任,也是一个让他们可以有归属感的群体。”[26]
离婚
在9至12岁的准青少年而言[27],特别容易受到父母分离所影响。在这些问题中,他们可能会渴望卷入父母的纷争之中,他们愿意采取行动,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会让他们试图拯救苦恼的父亲或母亲,但这样的关系反而会对子女本身造成伤害[28]。
媒体
前青少年期的人会比年龄较小的儿童更多接触流行文化,其兴趣是以网络趋势、电视节目及电影(不再只是卡通)、时尚、科技及社群媒体为基础。前青少年期会喜好特定的品牌,是许多广告商的目标客户。他们希望买特定品牌的东西是希望可以跟的上流行,而这个想法到青少年时会更加强烈。
有些学者认为“有研究指出前青少年的人常常接触到媒体中一些和性有关的内容,重视其中得到的讯息,并且以此作为学习的资源……也会以他们所接收到的内容作为他们认知性道德的标准之一。”[29]。不过也有其他研究指出媒体中和性有关的内容,对于前青少年及青少年性行为上的影响其实不大[30]。
弗洛依德的观点
弗洛依德称这个阶段为“潜伏期”,对性的感觉及兴趣都还在潜藏中。对性的感觉会使得和父母组成的第一个“永恒三角形”褪色,对于其他兴趣及活动有不受拘束的活力[31]。爱利克·埃里克森认为“狂暴的驱力在青春期风暴来临之前多半是休眠的,当所有这些较早期的驱力以新的组合再度出现,会让整个人带往以生殖系统主导的时期。”[32]
潜伏期的儿童会投入更多精力在一些和性无关的事物,例如学校、运动及和同性之间的友谊。童年中期的特征是“看重学校、团体、班级、朋友、同伙及有组织的活动……以及带领这些活动的成年人。”[33]。不过2010年的一个研究指出在这个阶段“大部分的儿童没有停止性的发展、对于性的兴趣及相关行为”,只是他们“不会和成人分享,也比较不常被观察到。”[34],因为“他们已学会了规则,他们试图让自己符合成年人认为‘儿童对性没有兴趣’的想法,但对相关事物的好奇其实都继续进行,有许多在他们之中进行着的实验。”[35]。
八岁的小孩有“几年的时间等待青春期、青少年以及最终的性成熟,这些在青春期开始前都是潜伏的”[36],但是到了前青少年期(9至12岁),从儿童中期往前再进了一步,所谓“青春期前的自省及社会关注”[37]会更加明显。很显然的“在前青少年期的生活中,很少生活经验的影响力要比‘要进入青春期’要强大。”[38],因此“在11或12岁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变化是稳定及渐进的,而这様的时期大约就到11或12岁为止。”[39]。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 ^ 1.0 1.1 1.2 New Oxford American Dictionary. 2nd Edition. 2005.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 2.1 Frank D. Cox, Kevin Demmitt. Human Intimacy: Marriage, the Family, and Its Meaning. Cengage Learning. 2013: 76 [February 25, 2017]. ISBN 128563304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6).
- ^ 3.0 3.1 Puberty and adolescence. MedlinePlus. [July 22,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03).
- ^ 4.0 4.1 Dictionary.com --> Definition of preadolescenc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ased on the Random House Dictionary, 2009) Retrieved on July 5, 2009
- ^ 5.0 5.1 Robert C. Manske. Fundamental Orthopedic Management for the Physical Therapist Assistant.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2015: 110 [February 25, 2017]. ISBN 032329137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6).
- ^ Nancy T. Hatfield. Broadribb's Introductory Pediatric Nursing.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7: 588 [February 25, 2017]. ISBN 078177706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7.0 7.1 William A. Corsaro, The Sociology of Childhood (2005) p. 191 and p. 124
- ^ 8.0 8.1 Donald C. Freeman, Essays in Modern Stylistics (1981) p. 399
- ^ Cecilia Breinbauer. Youth: Choices and Change : Promoting Healthy Behaviors in Adolescents. Pan American Health Organization. 2005: 303 [February 25, 2017]. ISBN 927511594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Heather L. Appelbaum. Abnormal Female Puberty: A Clinical Casebook. Springer. 2016: 23–24 [February 25, 2017]. ISBN 331927225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8).
- ^ G. Ryan et al., Juvenile Sexual Offending (2010) p. 42
- ^ 12.0 12.1 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 Eleventh Edition. 2003. Merriam-Webster.
- ^ 13.0 13.1 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Fourth Edition. 2000.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 ^ Levasseur, Maïth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7-02-09). Familiar with tweens? You should b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Tourism Intelligence Network. Retrieved on 2007-12-04.
- ^ Dafna Lemish, Children and Television (Oxford 2007) p. 181
- ^ David Cooper, The Death of the Family (Penguin 1974) p. 26
- ^ Daniel Golema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London 1996) p. 193
- ^ Mavis Klein, Okay Parenting (1991) p. 13 and p. 78
- ^ Mavis Klein, Okay Parenting (1991) p. 13
- ^ E. Fenwick/T. Smith, Adolescence (London 1993) p. 29
- ^ Goleman, p. 194
- ^ Giselle Liza Anatol, Reading Harry Potter: Critical Essays (2003) p. 20
- ^ Boy aged 13 killed himself over Wii ban. Daily Mail. June 27, 2008 [January 9,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2). – 通过HighBeam Research
- ^ D. W. Winnicott, The Child, the Family, and the Outside World (Penguin 1973) p. 207
- ^ Skynner/Cleese, p. 24
- ^ Winnicott, p. 208
- ^ Ann Charlton, Caught in the Middle (London 2003) p. 90
- ^ Charlton, p. 90
- ^ Dafna Lemish, Children and Television (Oxford 2007) p. 116
- ^ Steinberg, L., & Monahan, K. 2010.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 ^ Robin Skynner/John Cleese, Families and how to survive them (London 1994) p. 271 and p. 242
- ^ Erik H Erikson, Childhood and Society (Penguin 1973) p. 252
- ^ Lisa Miller, Understanding Your 8 year old (London 1993) p. 26
- ^ Ryan, Juvenile p. 41-42
- ^ Skynner/Cleese, Families p. 271
- ^ Miller, p. 23 and p. 75
- ^ Michell Landsberg, The World of Children's Books (London 1988) p. 270
- ^ Anatol, Potter p. 21
- ^ Francis Spufford, The Child that Books Built (London 2002) p. 163
延伸阅读
- Myers, James. "Tweens and cool", Admap, March 2004.
- G. Berry Brazelton, Heart Start: The Emotional Foundations of School Readiness 9Arlington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