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巴勒斯坦政府
此条目翻译品质不佳。 (2023年10月31日) |
全巴勒斯坦政府(阿拉伯语:حكومة عموم فلسطين,罗马化:Ḥukūmat 'Umūm Filasṭīn)在1948年第一次以阿战争期间于9月22日成立,管辖埃及控制的巴勒斯坦部分地区,埃及于同日宣布该地区成立全巴勒斯坦保护国,并得到当时除了外约旦以外,阿拉伯国家联盟其余六个成员国的认可。尽管它声称对整个前巴勒斯坦托管地拥有管辖权,但有效管辖权仅限于全巴勒斯坦保护国(All-Palestine Protectorate),即后来的加沙地带。保护国总统为阿拉伯高级委员会前主席阿明·侯赛尼,总理为艾哈迈德·希尔米·帕夏,立法机构是全巴勒斯坦民族议会。
建国
背景
1947年联合国通过联合国大会第181号决议,在巴勒斯坦托管地建立以色列及巴勒斯坦两个独立国家,但阿拉伯国家拒绝此方案,巴勒斯坦由此发生严重冲突。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隔日英国单方面宣布结束托管,埃及军队也从南部入侵前托管地,使第一次以阿战争正式爆发。[1][2]
政府成立
1948年6月1日埃及宣布行政命令,托管期间的所有有效法律将继续在加萨地区生效。1948年7月8日,阿盟决定在巴勒斯坦设立临时民政管理机构,直接对阿盟负责。这项计划遭到外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一世的强烈反对,阿盟于1945年成立的阿拉伯高级委员会也兴趣缺缺,新政府从未正式成立。1948年8月8日发布的另一项命令赋予埃及总督担任高级专员的权力。
埃及政府怀疑阿卜杜拉一世意图将势力伸进巴勒斯坦,于是在1948年9月6日亚历山大召开的阿拉伯联盟会议上提案,将加萨的临时民政管理机构,转为代表整个巴勒斯坦的阿拉伯政府。9月20日,阿盟正式宣布成立全巴勒斯坦政府。1948年9月22日,埃及宣布成立全巴勒斯坦保护国。
全巴勒斯坦政府在耶路撒冷穆夫提阿明·侯赛尼的名义领导下成立。艾哈迈德·希尔米·阿卜杜勒·巴吉被任命为总理。希尔米的内阁主要由阿明·侯赛尼的亲属和追随者组成,但也包括巴勒斯坦统治阶级其他派系的代表。贾玛尔·侯赛尼(Jamal al-Husayni)出任外交部长,拉贾·侯赛尼(Raja al-Husayni)出任国防部长,麦克·阿布卡里乌斯(Michael Abcarius)出任财政部长,奥尼·阿卜杜勒·哈迪(Awni Abd al-Hadi)出任社会事务部长,安瓦尔·努赛贝(Anwar Nusseibeh)出任内阁秘书。日后成为约旦首相的海珊·法赫里·哈利迪也是成员之一。来自不同阿拉伯国家的总共十二名部长前往加萨就任新职。成立全巴勒斯坦政府的决定使阿拉伯高级委员会变得无足轻重,但阿明·侯赛尼继续在巴勒斯坦事务中发挥影响力。
1948年9月30日,全巴勒斯坦民族议会在加萨召开,由阿明·侯赛尼担任主席。议会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后,最终于隔天10月1日宣布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独立。[3]
尽管新政府声称对整个巴勒斯坦拥有管辖权,但它没有行政机构、公务员管理制度、国库与正规军队。原本政府采用了自1917年以来阿拉伯民族主义者使用的阿拉伯起义旗帜,并重建圣战军,宣布其目标为解放巴勒斯坦。但阿卜杜拉一世却认为圣战军的复兴会挑战他的权威,10月3日命令旗下阿拉伯军团指挥官格鲁布帕夏解散控制地区所有活跃武装势力。导致1920年代以来一直主导巴勒斯坦政治舞台的阿明·侯赛因和阿拉伯高级委员会的领导层在以色列的进军下遭受重创且从此名誉扫地。[4]
1948年10月15日以色列在南部战线开始反攻后,全巴勒斯坦政府很快就得到阿拉伯联盟当时七个成员国中的六个成员国的承认,即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和也门,但没有得到阿盟以外其他国家的承认。[5][6]
活动
建立第一年
各项事实证明全巴勒斯坦政府毫无实际作用,由于阿拉伯各国军队的失利,加上阿卜杜拉一世的扩张主义行动干扰,导致巴勒斯坦的领导阶层陷入混乱。后来以色列历史学家阿维·施莱姆(Avi Shlaim)更批评此政府是埃及为了反对外约旦,并挫败企图主导阿拉伯各国的阿卜杜拉一世为目标而建立。
1949年2月24日以色列与埃及签署停战协议,并确认了埃及所属的加萨地区边界,然而全巴勒斯坦政府不是缔约方之一,也没有参与谈判。加沙地带是前托管地中唯一名义上受其控制的地区,但尽管埃及没有领土要求,也没有提供公民身份给巴勒斯坦人,此处仍被埃及直接管理。其他地区或被以色列占领,剩下由阿拉伯人控制的西岸区也被外约旦吞并。
同年底,大量巴勒斯坦难民涌入加沙地带,但全巴勒斯坦政府并未提供援助及参与设立难民营的谈判,这些事务最终由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主导。
解散
1952年埃及军官纳瑟发动革命成为埃及最高领导人,并全力推广泛阿拉伯主义,巴勒斯坦的自治权因此日渐削弱。1953年全巴勒斯坦政府任职的官员仅剩总理希尔米帕夏一人,以便继续出席阿盟会议。1958年埃及与叙利亚合组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更使它的状况雪上加霜,隔年六月纳瑟颁布法令正式宣布废除全巴勒斯坦政府,并声称他将成立一个新政府为解放巴勒斯坦全区而奋斗,但约旦首相哈扎·马贾利公开反对建立新政府。1967年6月,以色列在六日战争中占领加沙地带,正式结束埃及的统治。[7][8][9]
参考资料
- ^ Allan Gerson. Israel, the West Bank and international law. Routledge. 1978-09-28: 78 [2023-10-31]. ISBN 0-7146-3091-8.
- ^ Gaza Strip. Encarta. [2023-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28).
- ^ Anis F. Kassim. Palestine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Law 1987-1988, Vol. 4.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88-05-01: 294.
- ^ Rex Brynen. Sanctuary and Survival: The PLO in Lebanon.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0-04-30: 20.
- ^ Sandra Berliant Kadosh. United States Policy Toward The West Bank In 1948.. Jewish Social Studies: 231–252.
- ^ William H. Haddad & Mary M. Hardy. Jordan's Alliance with Israel and its Effects on Jordanian-Arab Relations. Israel Affairs. 2003, 9 (3): 31–48. doi:10.1080/714003508.
- ^ "Nasser Appointed a Supreme Government Committee for Palestinian Affairs". Hatzofe. 1959-05-23 [2023-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1).
- ^ "Nasser Contemplates a Palestinian Government in Exile". 1959-06-27 [2023-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1).
- ^ Majali: Jordan will Vehemently Oppos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alestinian Government. Al Hamishmar. 1959-08-24 [2023-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