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波
佩波 Պեպո |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哈莫·别克纳扎良 阿尔缅·古拉基扬 |
编剧 | 哈莫·纳扎罗夫 加布里耶尔·孙杜基扬 |
主演 | 赫拉奇阿·涅尔西相[*] 阿韦特·阿韦季相[*] Hambartsum Khachanyan[*] Tatyana Makhmuryan[*] David Malyan[*] 哈斯米克[*] Grigor Avetyan[*] Maria Beroyan[*] Gurgen Gabrielyan[*] 阿尔缅·古拉基扬[*] Nina Manucharyan[*] Nadezhda Gevorgyan[*] Maria Jrpetyan[*] Mikayel Garagash[*] Artavazd Kefchyan[*] Pahare[*] Venera Hakobyan[*] Artem Beroyan[*] |
配乐 | 阿拉姆·哈恰图良 |
摄影 | 德米特里·费尔曼 |
制片商 | 阿尔缅基诺(即阿尔缅电影) |
片长 | 88 分钟 |
产地 | 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语言 | 亚美尼亚语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苏联:1935年6月15日 美国:1935年10月9日 |
发行商 | 美国:阿姆基诺 |
《佩波》(亚美尼亚语:Պեպո),是一部在1935年上映、由哈莫·别克纳扎良和阿尔缅·古拉基扬执导的苏联亚美尼亚电影。《佩波》被认为是亚美尼亚历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并获得不少正面评价。
剧情
佩波(赫拉奇亚·涅尔西相饰[1])为一名居于现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的亚美尼亚人,是个为人老实的渔民[2]。他的妹妹克克勒(塔佳娜·玛赫穆良饰[1])快要出嫁,佩波答应给她嫁妆,但为安全起见而把嫁妆暂存在一名商人手上;到了婚礼当天,商人不肯交还嫁妆,婚事告吹[3]。克克勒被唯利是图的未婚夫抛弃,奸商更以遗失收据的借口占据着她1,000卢布的嫁妆[2]。
佩波要求奸商交还这笔钱,但徒劳无功;后来,奸商声称遗失的收据终于被人寻回,答应交还嫁妆并作赔偿[2]。但是,佩波不接受奸商的提议,反与他对簿公堂,希望法律能伸张正义;他发现法官收受贿赂,于是告发之,但佩波因而被控以藐视法庭,更为此入狱[2]。虽然佩波沦为阶下囚,但他因揭发奸商而赢得英雄的美誉,群众隔着囚窗支持他,而佩波则向支持者声言要在出狱后复仇;最终,克克勒与佩波的朋友结婚[2]。
制作
制作人员在1934年春季开始为《佩波》的拍摄作准备[4]。《佩波》制作工序的规模颇大,取景范围广阔,地点包括埃里温和第比利斯,一些场景则在莫斯科的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内拍摄;有一个场景是在第比利斯库拉河上乘筏子,旁边的沙滩上还有不少群众[5]。
《佩波》的故事来自一出由加布里耶尔·孙杜基扬创作的戏剧[6]。
反响
评论
《佩波》受到观众的欢迎,更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最出色的苏联电影;有评论称赞《佩波》有好的剧本、有具才华的制作人员,还有精通于拍摄电影的导演[7]。此外,电影中的配乐《佩波之歌》也在亚美尼亚境内普及起来,几乎被视为一首亚美尼亚民歌[8];评论认为创作电影配乐的阿拉姆·哈恰图良以音乐展示了第比利斯人民当时的日常生活,又对描绘手工艺者和商贩的《卡拉乔格利》、片尾播放的《克尔奥格利》等电影歌曲给予正面评价[7]。
文化影响
《佩波》是亚美尼亚首部有声电影,在1935年上映,而1935年也因此被认为亚美尼亚电影的显著转捩点,而此电影令亚美尼亚电影的题材扩大了很多;《佩波》成功享誉国际,并成为亚美尼亚文化在国外的代表之一[9]。
2010年,亚美尼亚邮政计划把当地电影作为邮票的新题材,并打算发行以《佩波》为主题、包含三张邮票的邮品[10]。有关邮品最终在2011年2月发行,共印刷30,000张,纪念《佩波》上映75周年[11]。
参考资料
- ^ 1.0 1.1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上《佩波》的资料(英文)
- ^ 2.0 2.1 2.2 2.3 2.4 Pepo (1935). The New York Times. [2015-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1).
- ^ Pepo. Hollywood.com. [2015-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1).
- ^ Пепо (Армянский фильм). РОО НКААНО. [2015-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1).
- ^ Фильм «Пэпо» является одним из символов становления Армении. ARKA Style. 2015-06-11 [2015-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1).
- ^ Peter Rollberg.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Russian and Soviet Cinema. Historical Dictionaries of Literature and the Arts 30 (Scarecrow Press). 2008: 96. ISBN 9780810862685.
- ^ 7.0 7.1 Tatiana Egorova. Soviet Film Music. Contemporary Music Studies (Routledge). 2014: 54, 57. ISBN 9781134377251.
- ^ Grigoriĭ Shneerson. Aram Khachaturyan. Foreign Languages Publishing House. 1959: 44.
- ^ Suren HASMIKYAN. Armenian Cinema: Biographical Sketch. Armenian Cinema. [2015-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7).
- ^ “HayPost” intends to issue 33 items of stamps. ARMENPRESS. 2010-02-24 [2015-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1).
- ^ Favorite Armenian films. 75th anniversary of screening of "Pepo". Haypost. [2015-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1).
外部链接
-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上《佩波》的资料(英文)
- YouTube上的Пэпо / Pepo / Պեպո (1935г.) [Ремастированная верси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