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激进党
人民激进党 Народна радикална странка Narodna radikalna stranka | |
---|---|
领袖 | Sava Grujić 尼古拉·帕希奇 斯托扬·普罗蒂奇 Aca Stanojević |
成立 | 1881年1月8日 |
解散 | 1945年11月30日 |
总部 | 贝尔格莱德 |
党报 | 自治报(Samouprava) |
意识形态 | 南斯拉夫主义 塞尔维亚民族主义 保守自由主义 民族保守主义 历史时期: 激进主义 (1881–90s) |
政治立场 | 中间偏右 to 右翼 |
Sister party | Serb People's Radical Party (1905–18) |
塞尔维亚政治 政党 · 选举 |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8年12月9日) |
人民激进党(塞尔维亚语:Народна радикална странка / Narodna radikalna stranka,HPC/NRS),是塞尔维亚王国,及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南斯拉夫王国)的一个政党。人民激进党于1881年1月8日成立。1945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激进党遭到解散。
该党的创立与尼古拉·帕希奇及斯维托扎尔·马尔科维奇在苏黎世的追随者有关。这些团体的领导者们提出一项政治纲领主张[来源请求]:
- 宪法变更
- 出版自由和开放政治
- 司法独立
- 教育改革
- 加强地方自治
人民激进党的第一次重大集会是在1882年7月的克拉古耶瓦茨。 在会议中,受法国激进主义的鼓舞,尼古拉·帕希奇当选为总裁。激进党有自己的日报自治报(Samouprava),攻击执政的君主制政府,要求民主、公共自由与官僚体制的改革。激进派领导人,大多数是受过瑞士和法国教育,如尼古拉‧帕希奇等;以及其他部分能动员农民及中产阶级的城市精英份子,如斯托扬·普罗蒂奇等。人民激进党吸引许多重要的知识分子、外交家和大学教授,如米洛万·米洛瓦诺维奇等。
1883年9月,塞尔维亚东部的蒂莫克爆发叛乱,而塞尔维亚国王米兰一世命令军队没收农民的武器。国王指责人民激进党鼓励农民拒绝放下武器。叛乱在十天内平息。除了帕希奇和其他一些人逃到保加利亚公国之外,人民激进党的领导成员事件中被捕。被逮捕的人民激进党人多遭到处死。然而,一段时间过后,1887年,一部分获得大赦的人民激进党人同意加入米兰一世的政府。
人民激进党对1888年塞尔维亚宪法居功厥伟;该宪法达成人民激进党政治纲领多数要求,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议会政治获得实现,个人权利、公民自由及地方自治政府也一个接一个受到保障。1889年以后,人民激进党以接近八成的普选票获得执政。人民激进党坚定主张统一巴尔干半岛所有塞尔维亚人的居住地区,高举“从巴尔干人到巴尔干国家”的口号。在外交策略上,强烈反奥,亲俄或亲法,支持法俄同盟与三国协约。
1901年,与王室达成妥协之后,人民激进党内的青年派组建了持不同意见的派系。在1905年,青年派与帕希奇的调和失败后,组建了由斯托扬诺维奇和达维多维奇领导的独立激进党。独立激进党仅在1905年和1906年执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独立激进党转变为共和民主党。
1903年五月政变后,卡拉乔杰维奇王朝重返塞尔维亚。彼得一世当选塞尔维亚新任国王,建立了一个一院制的国民议会。1903年新宪法轻微修订1894年被亚历山大一世废除的1888年宪法。塞尔维亚再度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1903年新政府成立后,帕希奇率领人民激进党组阁,开始对国家重要的改革。
人民激进党政府领导塞尔维亚王国走过了黄金时代(1903-1914) ,及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尼古拉·帕希奇与南斯拉夫委员会签署《科孚宣言》,试图建立一个南斯拉夫人的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由克罗埃西亚议会等组织从原先属于奥匈帝国的土地独立出来。然而,亚历山大亲王引用《科孚宣言》,宣布成立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克罗地亚议会先是投票将自己并入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的国民议会。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的国民议会再与塞尔维亚王国合并。
尽管名义上是多民族国家,但1918年至1928年年间,王国的首相都是塞尔维亚人。人民激进党在10年间执政8个年头。在国民议会中,过时的选举规则和南斯拉夫警察的行动都有利于人民激进党对抗反对者。[1] 举例来说,在1923年选举中,人民激进党党获得了王国内四分之一的选票,但因1910年的人口普查结果赋予塞尔维亚更多的代表席次,人民激进党囊括议会三分之一的席位。
在1926年帕希奇死后,阿列克萨·斯塔诺耶维奇成为人民激进党的总裁。 1929年,国王亚历山大一世取缔包含人民激进党在内的政党,开始个人独裁统治。人民激进党一部分的成员加入亚历山大的政府,而斯塔诺耶维奇则反对王室的独裁,并呼吁回归议会民主及地方自治。
参考文献
- ^ Election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IME Magazine, February 23, 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