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Henri Cartier-Bresson
出生1908年8月22日
 法国巴黎近郊的布里地区尚特卢
逝世2004年8月3日(2004岁—08—03)(95岁)
 法国上普罗旺斯阿尔卑斯省塞雷斯特
职业新闻与纪实摄影师
知名作品“决定性瞬间”的提出者,玛格南图片社创始人
配偶Ratna "Elie"(一任,-1967)
Martine Franck(二任,1970-2004)
儿女Mélanie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法语:Henri Cartier-Bresson发音:[ɑ̃ʁi kaʁtje bʁɛsɔ̃];1908年8月22日—2004年8月3日),法国具代表性的摄影家。年少时学习绘画,1930年开始加入摄影创作,1931年广泛游历各地,作品也开始在报纸、杂志、书籍上陆续发表。偏爱黑白摄影,喜爱徕卡135旁轴相机与50mm标准镜头,反对裁剪照片与使用闪光灯,认为不应干涉现场光线,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家之一,也是现代新闻摄影的创立人。他是玛格南图片社的创办者,其“决定性瞬间”的摄影理论影响后世。

生平

童年

布列松的第一部徕卡相机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生于法国巴黎近郊的布里地区尚特卢。他是家里五个孩子中的老大。 他的父亲是个较为富裕的纺织厂主,母亲的家族经营着棉花经销的生意,并且是诺曼底地区的地主。宽松的家庭环境提供了他比同龄人更多的便利,资金的支持培养了他在摄影上的兴趣。童年的布列松进入了巴黎的École Fénelon教会学校。经过了一番并不成功的音乐学习后,他的画家叔父路易(Louis)开始教小布列松学习油画。但学习很快因当路易在一战中去世而告停。

早年

驱使布列松走上摄影之路的作品——芒卡西的名作《坦噶尼喀湖的三个男孩》

1927年,19岁的布列松进入了一所私立艺术学校和洛特学院(立体主义艺术家安德烈·洛特在巴黎的工作室)。

1928到1929年,布列松进入剑桥学习英国艺术和文学。1930年,布列松进入巴黎近郊的勒布尔歇基地开始服兵役。1931年,布列松前往法属殖民地科特迪瓦。在非洲的岁月使他一度患病,健康也受到严重影响。尽管布列松携带了一部小型照相机,但也只有7张照片保存了下来[1]

1931年回到法国马赛后,布列松的健康状况逐渐好转并恢复。在此期间,他被匈牙利摄影师)马丁·蒙卡奇英语Martin Munkácsi在1930年所拍摄的作品所吸引——类剪影的拍摄了3个赤身非洲男孩的跑入坦噶尼喀湖的情景,被命名为“坦噶尼喀湖的三个男孩”(Three Boys at Lake Tanganyika)。同时,在马赛期间,他也获得了一部50mm镜头的徕卡相机,并在此后陪伴他多年。

此后他马不停蹄地前往柏林布鲁塞尔华沙布拉格布达佩斯马德里。1932年,他的第一次摄影展在纽约Julien Levy Gallery展出。随后在马德里Ateneo俱乐部展出。1934年他与Manuel Álvarez Bravo共同举办一次展出。然而,在早期布列松的作品中,有关他的祖国——法国的内容却并不多见,直到多年后才渐渐呈现。

1934 年,布列松与波兰裔摄影师大卫·西蒙相识,通过西蒙,又结识了匈牙利裔摄影师罗伯特·卡帕

二战期间

二战期间,布列松在德国战俘营中度过35个月。经过3次尝试后,他逃了出来,抵达巴黎并加入了地下抵抗组织。1943年,他挖出了那部他所钟爱的徕卡相机(之前被他埋在孚日省的一块农田里)。1945年他为美国当局导演了纪录片《回归》Le Retour(The Return),庆祝法国的解放。

战后

组建玛格南

1947年春,布列松和罗伯特·卡帕大卫·西蒙乔治·罗杰共同组建了玛格南图片社。按照卡帕的构想,图片社是一个由他的成员共同构建的一个合作型组织。

游历世界

布列松在战后1948年前往印度拍摄的甘地葬礼,以及在此后1949年前往政权更替的中国从事的摄影纪实,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1949年,他分别在国民党统治大陆最后的6个月和共产党取得政权后的6个月内从事了大量拍摄活动,在北京记录下了最后一批太监的影像,并见证了北京新政权的建立。此后又前往荷属东印度,拍摄纪录了印尼的独立。最终,布列松的摄影之路引领着他游历了世界——墨西哥加拿大美国印度日本等诸多国家和地区。1954年苏联领袖斯大林逝世后,他成为第一个被允许进入苏联的西方摄影记者。1955年,布列松在法国卢浮宫举办了他的第一次个人影展。

1967年,他与前妻Ratna "Elie"离婚,1970年布列松与比他小30岁的女摄影师Martine Franck结婚,1972年5月,他们的女儿Mélanie诞生。

晚年

1970年代,布列松逐渐退出职业摄影行业,1975后就不再有他的摄影作品出现。相反的他将更多的热情投入到私人绘画中。据他所称,他将自己的相机珍藏在家中,几乎不再使用。1975年,他在纽约Carlton Gallery 举办自己的第一个画展。

布列松基金在2003年由布列松家庭设立,用以保存和分享他的遗产。2004年8月3日,布列松在法国上普罗旺斯阿尔卑斯省塞雷斯特去世,死因没有对外公布。布列松被葬在蒙瑞斯坦附近的一处公墓中。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在他逝世后,称他是“法国一位天才的摄影家、一位真正的大师、在他那代人中最具天赋并深受世人尊敬的艺术家之一”。世界各地崇敬他的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哀思。

评价及影响

布列松作为《生活》的签约摄影师为其工作超过30年。他的旅行几乎没有国界,他和他的相机共同见证20世纪诸多剧变和人类景观——西班牙内战中华民国政府中国大陆的瓦解和共产主义的崛起、1968年巴黎学生运动甘地遇刺、柏林墙埃及沙漠等等。尽管他在绘画艺术上也颇有功底,但却因摄影而闻名世界,尤其是经典的“决定性瞬间”,已经成为纪实摄影的圣经。

“决定性瞬间”

1952年,布列松的著作 《决定性瞬间》(法语:Images à la sauvette/英语:The Decisive Moment)出版。在此后,这本书几乎成为纪实摄影的圣经。法语版“Images à la Sauvette”,大意为“偷偷摸摸地,慌忙情况下的照片”,名称由布列松本人所敬仰的希腊裔法国出版家Tériade所取。英文名“决定性瞬间”则由Simon & Schuster出版社的迪克·西蒙(Dick Simon)所取。

“摄影与绘画不同,”布列松在1957年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说, “拍摄的那一秒是个充满创造力的瞬间,你所构建和表达的是生活本身所提供给你的,并且你必须凭直觉判断何时按下快门。按下快门的那一瞬,便是摄影师所创作的,哦……是的,就是那一瞬!一旦你错过,它将不复存在[2] 。”

轶闻

作为一名摄影师,布列松却厌恶被摄,对个人隐私异常重视。有关布列松肖像的公布图片少之又少。甚至在1975年当他接受牛津大学荣誉学位时,上台领奖的他居然用一张白纸遮着自己的脸[3]。然而,在2000年Charlie Rose的采访中,布列松对此表示他并非纯粹怕被拍,而是由于自己出名后感到非常忸怩[4]

参考注释

  1. ^ Montier, 1996, p. 12.
  2. ^ The Acknowledged Master of the Moment. [2008-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5) (英语). 
  3. ^ Kimmelman, Michael. Henri Cartier-Bresson, Artist Who Used Lens, Dies at 95 [摄影艺术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去世,享年95岁]. 纽约时报. 2004年8月4日 [2007年8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5月10日) (英语). 
  4. ^ Charlie Rose interview [google视频,Charlie Rose的采访]. Google Video. 2000年7月6日 [2008年12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9月15日) (英语).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