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一重因果
二世一重因果,佛教术语,是《成唯识论》记载的曾流行于唯识学派中的一种缘起理论,类似于分位缘起的三世二重因果说,但是以二世而不再按三世划分十二缘起支。
概述
二世一重因果学说中,二能引支、五所引支和三能生支,共为因,
- 二能引支:二所生支为果,以此因果所相隔的死生划分为二世,只施设一重因果,能够解说顺生受业和顺后受业[1]。
- 五所引支:识、名色、六处、触、受五种子,为五所引支,实为同时由业薰发,而依据总别等差异, 假说前后[2]。
- 三能生支:而五种之当来果,识乃至受五分位,则摄于生支中[3]。
学说内容
“ | 此十二支,十因二果,定不同世。因中前七,与爱、取、有,或异或同。若二、三、七,各定同世。如是十二,一重因果,足显轮转,及离断常,施设两重,实为无用,或应过此,便致无穷。[4] | ” |
十二缘起支三分,前七支造业[2],中三支润业[5],后二支受果[3];以润业之身死,受果之身生,这个死生间隔为世;十二支中,前十支为因,后二支为果;如果烦恼业因在过去世,则异熟果在现在世或未来世;如果烦恼业因在现在世,则异熟果在未来世。
学说起源
此学说可考见于《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6],《瑜伽师地论》在缘起支定义中分别介入了五种子,但未将其中的五缘起支等同于五种子,《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有类似诠释[7]。
有关理论渊源更可上溯至十二缘起支前际、后际二分中,有爱是遍行的理论[8],并隐约于小部《无碍解道》中[9]。
现代研究
注释与引用
- ^
《杂阿含经·二六六经》:“尔时,佛告诸比丘: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不知苦之本际。……诸比丘!无明所盖,爱结所系,众生生死轮回,爱结不断,不尽苦边。……诸比丘!随色转,随受转,随想转,随行转,随识转。随色转故,不脱于色,随受、想、行、识转故,不脱于识。以不脱故,不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中阿含经·本际经》:“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爱者,其本际不可知。本无有爱,然今生有爱,便可得知,所因有爱。……具不正念、不正智已,便具不护诸根;具不护诸根已,便具三恶行;具三恶行已,便具五葢;具五葢已,便具无明;具无明已,便具有爱。如是此有爱,展转具成。”
《大毘婆沙论》:“有三种受异熟业,一、顺现法受业,二、顺次生受业,三、顺后次受业。顺现法受业者,若业,此生造作增长,即于此生,受异熟果,非于余生。顺次生受业者,若业,此生造作增长,于次后生,受异熟果,非于余生。顺后次受业者,若业,此生造作增长,于第三生,或第四生,以后如次,受异熟果。”“云何业异熟决定、时分不定?谓:顺不定受业中,异熟定业。……云何业时分不定、异熟亦不定?谓:顺不定受业中,异熟不定业。”
《瑜伽师地论》:“顺现法受业者,谓:由如是相状意乐,所作诸业;若由如是相状加行,谓事加行、或身加行、或语加行,所作诸业;若由如是相状良田,所作诸业,于现法中,异熟成熟,如是名为顺现法受业。若所作业,于现法中,异熟未熟,于次生中,当生异熟,如是名为顺生受业。若所作业,现法、次生,异熟未熟,从此已后,异熟方熟,当知是名顺后受业。”
《顺正理论》:“远续缘起,谓前后际,有顺后受及不定受业烦恼故,无始轮转。如说:‘有爱等,本际不可知。’又应颂言:‘我昔与汝等,涉生死长途,由不能如实,见四圣谛故。’” - ^ 2.0 2.1 玄奘《成唯识论》:“一、能引支,谓无明、行,能引识等五果种故。此中,无明唯取能发正感后世善恶业者,即彼所发乃名为行,由此一切顺现受业、别助当业,皆非行支。二、所引支,谓:本识内,亲生当来异熟果摄,识等五种,是前二支所引发故。此中识种,谓本识因,除后三因,余因皆是名色种摄,后之三因,如名次第,即后三种。或名色种总摄五因,于中随胜,立余四种,六处与识,总别亦然。……识等五种,由业熏发,虽实同时,而依主伴、总别、胜劣、因果相异,故诸圣教,假说前后。或依当来现起分位,有次第故,说有前后。由斯识等,亦说现行因时,定无现行义故。复由此说生、引同时,润、未润时,必不俱故。”
- ^ 3.0 3.1 玄奘《成唯识论》:“四、所生支,谓:生、老死,是爱、取、有近所生故,谓:从中有至本有中未衰变来,皆生支摄;诸衰变位,总名为老,身坏命终,乃名为死。……何缘所生立生、老死,所引别立识等五支?因位难知差别相故,依当果位,别立五支,谓:续生时,因识相显;次根未满,名色相增;次根满时,六处明盛;依斯发触,因触起受,尔时乃名,受果究竟,依此果位,立因为五。果位易了差别相故,总立二支,以显三苦。然所生果,若在未来,为生厌故,说生、老死,若至现在,为令了知分位相生,说识等五。”
- ^
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前十支因,与后二支果,定不同世,以总异熟因,非造之身即受果故,亦非现业得果,是十二支,故约身死生为世,十因二果,决定不同。若约时分,此即不定,如后报业等,过去造前七,次后身未熟,今身不起爱、取;次身方起,后后生受果,岂非爱、取,与生、老死,同在未来?故约大时分,以说三世,义即不定。
今此所说,约身生死,以为世也,因中前七支,与爱、取、有,或异、或同世。若顺生受业,受初生时,其世必同;第二生已去,乃至后报业等,世不同也,今身造业,至后后世,将受果时,方起爱、取故。萨婆多师,爱、取、有三,与前七种中初二,定不同世;与次五种,定得同世,于前世生、老死位中,起惑造业故。
今此中十二支,定同世者,谓生、老死二,爱、取、有三,无明等前七,各定同世。由痴发业,熏发报种,必定同世故,前七支,不得别世;起烦恼水,润先六种,转名为有,亦非异时,非起能润、隔世异时、方成所润;生及老死,同世可知;故二、三、七,各定同世。此即定世,十支是因,二支是果;因在过去,果或现在,或在未来;因在现在,果未来世。
一往而论,二世缘起,道理而言,亦三世也,过去十因,现在二果,未来二果,现在十因,即是二世十二缘起,亦可言三世。一往二世不定,故可三世,若前七在过去,爱、取、有三,在现在,生、老死二,在未来世,即十二支,通三世有,即十二支,或二世、三世,别身造业,别身润业故。不同小乘,二因过去,五果现在,三因现在,二果未来,时分缘起,决定如是。” - ^
《法蕴论·缘起品》:“云何有缘生?……复有一类,于人趣乐,系心希求,彼作是念,愿我当生人趣同分,与诸人众,同受快乐。因此希求,造能感人趣,身、语、意妙行,此三妙行,说名业有。由此因缘,身坏命终,生于人趣众同分中,于彼诸生、等生,乃至命根起,说名生。此生缘有故起,是名有缘生。……”
玄奘《成唯识论》:“三、能生支,谓:爱、取、有,近生当来生、老死故,谓:缘迷内异熟果愚,发正能招后有诸业为缘,引发亲生当来生、老死位五果种已;复依迷外增上果愚,缘境界受,发起贪爱,缘爱复生欲等四取;爱、取合润,能引业种,及所引因,转名为有,俱能近有后有果故。有处唯说,业种名有,此能正感异熟果故。复有唯说,五种名有,亲生当来识等种故。” - ^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复言:世尊!云何名为第一无明,与其能引、所引缘起,作等起缘?世尊告曰:谓有一类,愚于当来后有自体,即便发起后有希求。……如是非福、福、不动行,障碍对治,与六识身,俱生俱灭,能于现在已得、生灭异熟识中,安置诸行三种习气,由此方便,摄受后有新生种子。摄受后有新种子故,于当生中,所起后有所摄名色、六处、触、受,次第而生。此名色等,于现已得异熟识中,但起因性,未有果性,是故但名,所引缘起。”
“复言:世尊!诸所有行,与六识身,相应俱有,同生同灭,何缘故说行是识缘?世尊告曰:以六识身,与福、非福及不动行,相应俱有,同生同灭,异熟识中,安置诸行,熏习种子,引发余生新异熟识。由此道理,是故宣说,行是识缘。复言:世尊!何缘名色、六处、触、受诸分种子,异熟识中,同时引发,而复说有先后次第?世尊告曰:彼于当来,先后次第而生起故,如是而说。”
“复言:世尊!云何名为第二无明,与其能生、所生缘起,作等起缘?世尊告曰:谓有一类,愚于现在已得自体,于六触处为缘生受,便起味着,由味着故,希求当来如是类受,由希求故,于追求时,便起于取,乐受所起爱为缘故,发生欲取。……由此义故,名爱缘取。……彼由如是爱为缘取,先得种种行所熏习异熟果识,名为有取;彼由如是取所摄受、先所积集行等种子,若彼彼处,诸爱未断,即彼彼处,功能现前,能生后有;由彼行等,能有当生,能令生有将入现在,故说名有。由彼取力,行等成有,以是为缘,从此命终,先所引发,渐次生起,由此义故,名有缘生。生既生已,先起时分,变异名老,于最后边,命尽名死,由是故,名生缘老死。”
“复言:世尊!如是诸分,若引若生,为一时起?为次第起?世尊告曰:一时而起,次第宣说。复言:世尊!如是诸分,若一时起,何因缘故,先说其引,后说其生?世尊告曰:要由有引,后有方生,非无引故。” - ^
无著《大乘阿毘达磨集论》:“何等略摄支故?谓: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能引支者,谓:无明、行、识。所引支者,谓:名色、六处、触、受。能生支者,谓:爱、取、有。所生支者,谓:生、老死。”
安慧《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能引支者,谓无明、行、识,为起未来生故,于诸谛境,无智为先,造诸行业,熏习在心故。所引支者,谓:名色、六处、触、受,由心习气力,能令当来名色等,前后相依,次第生起,种子得增长故。能生支者,谓爱、取、有,由未永断欲等爱力,于欲等中爱乐,妙行、恶行差别为先,发起贪欲,以有有取识故,于命终位,将与异熟,随顺贪欲,随一业习气,现前有故。所生支者,谓:生、老死,由如是业差别习气,现前有故,随于一趣、一生等,差别众同分中,如先所引名色等,异熟生起故,生、老死言,为显依三有为相故。”
玄奘《成唯识论》:“《集论》说:识亦是能引,识中业种名识支故,异熟识种名色摄故。经说:识支通能、所引,业种、识种俱名识故,识是名色依、非名色摄故。” - ^ 《大毘婆沙论》:“或复有执:遍行有二,一者、无明,二者、有爱,如譬喻者,彼作是说:‘缘起根本,名为遍行;无明,是前际缘起根本;有爱,是后际缘起根本,故是遍行。’……或复有执:若诸烦恼通五部者,名为遍行,即是无明及贪、瞋、慢。……或复有执:五法是遍行,谓:无明、爱、见、慢及心,如分别论者,故彼颂言:‘有五遍行法,能广生众苦,谓无明爱见,慢心是为五。’”
- ^ 《无碍解道》:“于前之业有愚痴是无明,存续是诸行,欲望是渴爱,到达是取,思是有。此五是法[存]于前之业有,于此世依结生是缘。于此世结生是识,生成是名色,明朗是处,所触是触,所受是受。此五法[存]于此世之生有,而前所作之业为缘。于此世依成熟[六]处之愚痴是无明,存续是诸行,欲望是渴爱,到达是取,思是有。此五法是[存]于此世之业有,于后世依结生是缘。于后世结生是识,生成是名色,明朗是处,所触是触,所受是受。此五法[存]于后世之生有,于此世所作之业是缘。”
- ^ 宇井伯寿《佛教思想研究》:“做为大乘学者,无论龙树、无著或世亲,都依据三世两重因果的解释,故此解释乃是大小两乘所共通的。二世一重因果的解释祇出现在《成唯识论》,是独独限于护法的解释。《成唯识论》系法相宗所依据的论典,因此可说惟独法相宗采取二世一重因果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