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桑塔亚那
乔治·桑塔亚那 Jorge Agustín Nicolás Ruiz de Santayana y Borrás | |
---|---|
出生 | 西班牙马德里 | 1863年12月16日
逝世 | 1952年9月26日 意大利拉齐奥罗马 | (88岁)
国籍 | 西班牙 |
别名 | George Santayana |
母校 | 哈佛大学 剑桥国王学院 |
时代 | 20世纪哲学 |
地区 | 西方哲学 |
学派 | 实用主义、自然主义 |
著名思想 | 卢克莱修、唯物主义、怀疑主义 |
乔治·桑塔亚那(英语:George Santayana,1863年12月16日—1952年9月26日)。著名西班牙裔美国哲学家、散文家、诗人、小说家。他出身西班牙,后移居美国,年轻时曾在哈佛大学学习,获得了学士学位。之后回到欧洲居住。在这期间,桑塔亚那未放弃西班牙国籍。主要哲学著作包括与他人合著的《批判实在论论文集》(1920),还有《怀疑主义和动物信仰》(1923)、《存在的领域》(1927~1940)`《桑塔亚纳美学笺注》(《论美》)等。
桑塔亚那的最著名的一句话为“那些不能铭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1]
个人生活
桑塔亚那从未结婚。学者们猜测桑塔亚那可能是双性恋或同性恋,但目前不清楚他是否有任何双性恋或同性恋关系。
1912年,桑塔亚那辞去了哈佛大学的职务。1920年之后,他开始在罗马过冬,并最终终年在罗马生活直至去世。在欧洲的40年间,他撰写了19本著作,并拒绝了几个享有盛誉的学术职位。他的许多访客都是美国人,包括他的助手丹尼尔·科里(Daniel Cory)。在后来的生活中,桑塔亚那在财务上很舒适,部分原因是他1935年的小说《最后的清教徒》(The Last Puritan)成为出乎意料的畅销书。他在经济上协助了包括伯特兰·罗素在内的许多作家,即使在哲学和政治存在上有根本分歧。
桑塔亚那的小说《最后的清教徒》是一部小说,以主人公奥利弗·奥尔登的个人成长为中心。他的作品部分是自传,包含了他许多敏锐的见解和妙语。桑塔亚那撰写了许多主题的书籍和论文,包括较浅的哲学,文学批评,思想史,政治,人性,道德,宗教对文化和社会心理学的影响,都颇具智慧和幽默。
尽管他关于技术哲学的著作可能艰深,但他的其他著作更易于理解。桑塔亚那是诗人和剧作家,并留下大量的书信,很多直到2000年出版。像托克维尔一样,桑塔亚那从外国的角度评论美国的文化和品格。像他的朋友和导师威廉·詹姆士一样,他以文学方式撰写哲学。艾兹拉·庞德将桑塔亚那纳入众多文化参考中。
美的本质
审美价值
在桑塔耶纳的《美感》一书中,他首先讨论了美的本质问题,并从对审美价值的阐释开始。桑塔耶纳认为,探讨美的本质问题的美的哲学是一种价值学说,因此,“美学是研究‘价值感觉’的学说”。桑塔耶纳对比了道德与审美价值,他认为“审美判断主要是积极的,也就是说,它是对好的方面的感受,而道德判断主要地而且基本上是消极的,亦即是对坏方面的感知。区别的另一因素是:在审美感受中,我们的判断必然是内在的,是根据直接经验的性质,而决不是有意识地根据对象毕竟实用的观念;反之,道德价值的判断,如果是积极性的话,则往往根据它可能涉及的实利意识。”桑塔耶纳认为,所有价值从某方面说是审美价值,只有审美价值才能带来幸福,真和善到了超越功利的境界时,就变成了美。他写道:“假如我们试图从人生中消除一切苦难,象世俗有时想象的那样,我们将会发现,构成纯粹幸福的东西除审美快以外所余无几。感情和欲望的满足,是我们人间幸福的主要寄托,它们本身就带有一种美感的色彩,……当真理再无其它实际的用途时,真理就宛若一片风景。”在价值学说方面,桑塔耶纳走向一种泛审美主义,将人生最高价值归结为审美价值。这种看法自有审美文化学方面的积极意义,并且有人性之情本体的依据。但他对审美价值与道德价值等价值的区分,亦有尚未解析的矛盾。
参考文献
- ^ George Santayana (1905) Reason in Common Sense, volume 1 of The Life of Rea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