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东风路 (广州)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东风路
Dongfeng Lu
东风西路盘福立交路段
原名清代时(城内)由东至西依次名天官里二牌楼天平街德宣街、"天濠街"
1920年称德宣路
1937年东风西路称德坭路
1938年前东风东路称广虎路造币左路
1945年改称黄埔大道
1968年自西往东称东风一、二、三、四、五路
命名缘由东风压倒西风
命名日期1981年
类型城市主干道
道路长度8.823千米(5.482哩)
车速限制60公里每小时
车道数双向8-10车道
地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越秀区
附近主要建筑物中山纪念堂
东风大酒店
执信中学
广东工业大学
起点增埗桥
终点中山一路立交
建造
动工1920年
通车1964年全线通车

东风路中国广东省广州市一条呈东西走向的主干道,据统计,平均每日有高达30万辆车使用本路。[1]东起中山一路立交,西至增埗桥,全长8823,路宽40-44米,双向8-10车道,两侧均设有公交专用道。全路分东、中、西三段,中山一路立交越秀北路东风东路,越秀北路至解放北路东风中路,再往西至西场立交为东风西路,分别与28条道路相连接,建有8座立交,及多座人行天桥隧道。现交警规定全路段全天禁止自行车、1.5吨以上货车行驶。

历史

清代时,今东风路之广州府城内段自东向西仅二牌楼-天平街-德宣街一线(即今仓边路至解放北路)贯通,与天官里(仓边路至铜关,今越秀桥附近)、天濠街(盘福路至解放北路)两段并不直接连通。

该路(原德宣路段)始建于1920年,以吉祥路为界分东、西两段修建,吉祥路以西至盘福路段称德宣西路,吉祥路以东至仓边路段称德宣东路。在东段,越秀桥(天官里尾)至先烈路段旧称越秀横路,该段与1933年开建的东沙公路石牌段(民国时期未筑成)曾规划合称黄埔大道。解放后,天官里尾至东皋大道段扩筑道路裁弯取直,借用原平行辅路“造币厂左马路”名称更名为造币左路,东皋大道以东段称黄埔大道。1959年辟筑仓边路至越秀北路段(原称天官里),与德宣东路及造币左路贯通,1960年建至梅东路。在西段,1955年修建德坭路连接西场,德坭路是由德宣西路尾经牛皮寮及田洞横过铁路而至坭城,故得名。1964年建成德坭立交跨越广茂铁路。至此,东风路全线贯通。

1968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全路由西往东被当局改称东风一至五路(取东风压倒西风之意)。[2]

  • 东风西路:原名德坭路,据说因为旧有德国红毛坭(水泥)厂而名(所产水泥称德坭,类同香港英坭),1968年被改名为东风一路、东风二路,1981年再改名为东风西路。
  • 东风中路:清朝时东往西依次称天官里(明朝教育家湛若水曾于此办书院)、二牌楼、天平街、德宣街,1920年扩建为马路,统称德宣路。1968年被更名为东风路,1981年再改名为东风中路。
  • 东风东路: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前称广虎路,意广州至虎门必经之路[来源请求];后改名造币左路。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后易名黄埔大道,1968年被改名为东风五路,1981年再改名为东风东路。

1975年开始拓阔东风路,降低部分东风东路的路面坡度。1992年起再次改造东风路,先后在农林下路、越秀北路、盘福路等路口建立交桥,绝大部分路段取消红绿灯,路中央架设护栏禁止车辆左转和掉头,以保证直行车流畅顺。

文革改名

文革时期各路名被逼更改以合乎政治需要,时各派系小报在此地改名上有不少意见,争论持续。广州市革命委员会中,以东风派红旗派两大阵营相争突出,以此时先改为东昇路,为将西山(街道建制,源西山庙)日落西山改联想太阳东昇,并平衡两派争拗。而东风派由于成员工人众多,广州市总工会亦在此干线,后将西场口以东以东风一到四路定名,延至1968年定型,为文革时期广州改路名最尾的一条路。

沿途设施

1960年代的德宣路、德坭路南边一带,多为有规则的砖木屋宇,北侧则是残砖搭墙、沥青纸盖顶用竹夹着的瓦面(屋)。这带当时有不少街道工厂(时称街道服务站),涉及打铁、煮沥青、片轮胎(分解车胎做鞋底)、开铁桶(拆开铁桶将铁皮敲直出售)、小型翻砂铸造等手作业。现时都不存。

与之交汇道路

道路顺序由西往东排列,粗体字为主干道。

公共交通

均在邻近东风路位置设有出口。

参考资料

  1. ^ 钟嫦英. 广州东风路全线升级改造. 2009年8月10日 [2012年4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10月25日). 
  2. ^ 广州城市建设档案馆. 东风中路. 2003-02-21 [2013-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