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菰城遗址
下菰城遗址 |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
地址 |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 |
分类 | 古遗址 |
时代 | 春秋 |
编号 | 5-41 |
认定时间 | 2001年 |
下菰城遗址是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境内的一处先秦古城址,地处湖州市南郊道场乡(原云巢乡窑头村),背靠和尚山,面临东苕溪,占地近0.7平方公里。
下菰城遗址是东南各省市古城遗址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座。2001年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据文献记载,战国末,楚相春申君黄歇改封江东后,于吴墟西南立菰城县,因城面溪泽,菰草弥望,故名。因此可知下菰城遗址当年曾作菰城县之治所,且菰城之名始于此。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灭楚,改菰城为乌程,县治仍设于斯,直至秦亡汉兴之际才北移至楚霸王项羽建的子城(项王城,今湖州城址)。
下菰城是湖州建城2200余年历史的开始,是湖州“祖城”。但据考古调查发现,下菰城的始筑年代当在春秋甚至更早,战国末曾修筑与扩建。因此有专家认为,菰城当建于春秋时,原是吴国屯兵之城,后废弃。
结构
据战国《周礼·考工记》,古代城市按“前朝后市”规则建设,下菰城便是如此。下菰城有内、外两道城垣,平面均呈圆角等边三角形。城内地坪除自西北向东南自然倾斜外,仍可见明显的高台和水塘遗迹。内城(包括城垣在内)面积约16万平方米;外城(包括城垣在内并扣去内城面积)面积约44万平方米。下菰城城垣均为泥土夯筑而成,断面呈梯形,外侧陡而内侧缓,平均高度9米。内、外城垣外侧都环有30米宽的壕沟。内城正南有一阙口,阙口前有许多池塘,以前应是一条护城河。再向南200米,就是苕溪,所以这个阙口就是下菰城的南大门。
现下菰城遗址内城筑有下菰城遗址纪念墙,花岗岩砌成,高3米,宽18米,墙面刻有下菰城的历史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