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Kcx36/沙盒13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雲南驛古建築群位於雲南省祥雲縣雲南驛鎮雲南驛行政村。其地為雲南縣)、雲南郡蜀漢)故地,元明清時期設置「雲南驛」故名。雲南驛古建築群核心區位於雲南驛村主道中部,由雲南驛驛站、大馬店、客棧、商鋪等組成。現存古驛道、驛站、大馬店、李家大院、鳳儀路口李家院、李家客棧、錢家客棧、郭家大院、錢家大院、天星竿、關聖殿、白馬寺、李氏宗祠、錢氏宗祠、楊炳麟故居、164號錢家商鋪、彩雲路口錢家商鋪、116號楊家商鋪、186號劉家商鋪等,主要建築的年代為清中晚期。[1][2][3]2001年,合為一項「雲南驛古驛道及建築」,公佈為第四批祥雲縣文物保護單位[4];2013年,雲南驛古建築群、雲南驛茶馬古道分別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

古驛道現存約1720米,道寬3-5米。商鋪位於古驛道兩側,通常為臨街鋪面與後院客棧組合的形式,呈「一門一窗一鋪台」的格局[2][6]

大馬店是當地錢氏家族經營的兼具食宿、歇馬、貨物交易場所,現闢為雲南馬幫文化博物館。

關聖殿始建於明初,清咸豐同治年間毀於兵燹,光緒年間重建。

錢氏宗祠建於晚清,1952年土地改革時分配給農戶居住直至1997年遷出。

郭家大院坐北向南,左右對稱,院落式佈局。

楊炳麟故居始建於晚清,為雙合三坊二照壁二進院[7]

文物點

錢家大院

錢家大院位於雲南驛古道西端,清末錢治創建,建築面積1,492.24平方米,佔地面積892.08平方米。大院佈局結合「四合五天井」、「三方一照壁」的建築形式,形成一個大四合院帶兩個小院三個天井的走馬轉閣樓格局。院內建築為重檐小青瓦頂穿斗式木結構樓房,大院四面建築為五開間,屋頂高度一致,俗稱「五閣齊頂」。錢家大院抗戰時期曾作為航校學員學習和住宿場所。

116號楊家商鋪

臨街商鋪院落,建於清代,坐南朝北,佈局為四合院式走馬轉閣樓,面闊約12米、進深約20米,院內房屋為三開間重檐小青瓦硬山頂穿斗式木結構樓房。倒座明間為客堂,稍間為商鋪,商鋪間門面形式為「一門一窗一鋪台」。

楊炳麟故居

建於清末,三廂兩院式佈局,為小青瓦硬山頂穿斗式木結構走馬轉閣樓,是楊炳麟青少年時期生活學習的住所。

鳳儀路口李家院

客棧式民居建築,建於清代,坐南向北,為四合院式小青瓦頂木結構走馬轉閣樓,倒座一層明間為過廳(大門)。

雲南驛驛站(岑公祠)

位於古驛道北側,坐北向南,原有三進院落,現存中院兩殿,為清代建築,兩殿並列南向,均為三開間、單檐歇山頂台梁式木結構建築。相傳清同治年間雲南巡撫岑毓英曾經駐軍於此,後來村民在驛站為其立生祠岑公祠。1942年,古驛站作為「駝峰航線」的補給站和航空學校教員駐地。

關聖殿

始建於明代,清代曾在內設義學雲路館。整個建築群坐北向南,沿軸線依次由三開間大殿組成一進兩院佈局。解放後曾做糧食倉庫用。現存大殿為三開間青瓦頂台梁式木結構建築。

164號錢家商鋪

建於清代,整個建築為坐北朝南臨街商鋪院落,佈局為四合院式走馬轉閣樓,面闊約12米、進深約20米,院內房屋為三開間重檐小青瓦硬山頂穿斗式木結構樓房。倒座一層明間為大門,稍間為商鋪,商鋪間門面形式為「一門一窗一鋪台」,鋪台木質高約1米、寬約0.5米、長約2.5米。雲南驛村164號錢家商鋪是雲南驛保存較好臨街商鋪之一。

天星杆(驛站標誌燈)

位於驛道上,是雲南驛曾經的一個標誌,用來調節馬幫的入駐,十里外的沐滂鋪能清晰辨認燈光。舊時點亮紅燈表示有空房,綠燈表示空馬店還多,黃燈表示馬店客滿。天星竿基座為一塊長174厘米、寬64厘米的青石板,石板固定在驛道上,石板中部並排鑿穿三個20厘米方形榫口,榫口中間固定木杆用來懸掛指路燈。目前天星竿基座還保留在原地。

李家大院

位於雲南驛古道東端,清晚期李大川創建。為重檐小青瓦硬山頂木結構建築群,由相對封閉的三個三廂兩院排列組成五個獨立院落。臨街兩大院落分別在倒座明間設大門。建築功能為民居客棧。

錢氏商鋪(原指揮部107號)

位於祥雲縣雲南驛直街與彩雲路交匯處,由雲南驛錢姓人家建於清代,整個臨街商鋪建築為坐南朝北三開間重檐小青瓦硬山頂穿斗式木結構樓房,商鋪寬約10米、深約6米。一層明間、稍間均為商鋪,稍間商鋪門面形式為「一門一窗一鋪台」。

錢氏宗祠

建於清代。由大殿、廂房及院牆組成院落,現存大殿。大殿東向三楹為小青瓦歇山頂抬梁式木結構建築,北廂房重檐小青瓦硬山頂穿斗式木結構樓房。院內大青樹根部直徑近2米,樹冠如巨大的綠傘庇護整個院落。

186號劉氏商鋪

位於祥雲縣雲南驛直街186號,由雲南驛劉姓人家建於民國,整個建築坐南朝北兩開間為一進兩院重檐小青瓦硬山頂穿斗式木結構走馬轉閣樓。商鋪面闊約7米、進深約21米,門廳一層為商鋪,商鋪門面形式為「一門一窗一鋪台」,鋪台後來被住戶撤除改為兩堂格子門。雲南驛186號劉家商鋪二戰時期曾做郵電所,解放後60年代曾經作為供銷社。

大糧倉

始建於1959年,是原前所糧油收儲站雲南驛收儲點,現該糧倉長約46米,寬約23米,佔地面積1050米。屋頂沿中軸線橫向慣通大跨度拱,縱軸向在橫向大跨度拱兩側與9個小型拱連供,呈現雙曲拱。這種拱形倉節省木材,具有良好的密閉性、 防火性,施工難度大。雲南驛大糧倉是我縣新中國建設初期糧食倉儲建築的典型代表。

李家客棧

位於大馬店後,三廂兩院式佈局,為青瓦頂穿斗式木結構走馬轉閣樓。正房東向,檐下用卷棚軒裝飾,正房六扇格子門,雕刻喜鵲梅花圖和「魚、樵、耕、讀」圖。過廳二樓走廊設「美人靠」。客棧設計巧妙、空間佈置緊湊合理,會客私密、居住舒適。

郭家大院

建於清末民國初期,位於雲南驛古道北側,與雲南驛驛站相鄰。為小青瓦頂重檐木結構走馬轉閣樓,倒座一層明間為大門、兩側為商鋪,院內樓上住人,樓下拴馬,其接待對象多為小馬幫。2005年,郭家大院建設成為二戰中印緬戰區交通史紀念館。

李氏宗祠

建於清代。由大殿、廂房及院牆組成院落,現存大殿和北廂房。大殿東向三開間為小青瓦歇山頂抬梁式木結構建築,北廂房重檐小青瓦硬山頂穿斗式木結構樓房。2011年,村民集資修繕了李氏宗祠。

大馬店

位於古驛道南側隔古道與驛站相望。馬店坐南向北,為三進院台梁式木結構走馬轉閣樓,面闊約10米,進深約54米,臨街一層次間為商鋪、明間為大門。馬店內一層為馬廄和貨物倉房,二層住人。2005年,大馬店建成雲南馬幫博物館。

錢家二院

建於清代的客棧,為北向小青瓦頂重檐木結構走馬轉閣樓,正房三開間、兩側各有一天井。倒座五開間,一層次間和稍間作商鋪用、明間為主入口大門。舊時廂房一層為馬廄,接待對象多為小馬幫。

白馬寺

古道

雲南驛古道東西走向主道長約1000多米,寬3~5米不等。南北走向橫街與主道呈丁字形結構,長約720米,寬約3~4米不等。古道路面兩側均用不規整的石灰石鋪砌,路面中間用約40厘米寬石板鋪砌,俗稱引馬石。

圖片

參考資料

  1. ^ 雲南驛古建築群-國保碑-簡介
  2. ^ 2.0 2.1 祥云云南驿二期古建筑群修缮工程. 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2014-07-01 [2016-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8). 
  3. ^ 云南驿古建筑群.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 [2022-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7). 
  4. ^ 政協祥雲縣委員會編. 祥云县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郑允昌). 祥云文史资料·第九辑. 內部發行. 2006: 21. 
  5. ^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文物局網站. 2014-07-21 [2022-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4). 
  6. ^ 政協祥雲縣委員會 編. 祥云文物. 昆明: 雲南雲南民族出版社. 2018: 6. ISBN 978-7-5367-7948-8. 
  7. ^ 祥云云南驿古建筑群修缮工程. 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2014-06-06 [2016-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