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Fedora Linux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丙級
本條目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Linux專題 (獲評丙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屬於Linux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Linux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丙級
   根據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歷史部分的內容

首先是發佈日期與版本代號已寫入『發佈歷史』中,另外重大的軟件更新已嘗試寫至『新技術的引入』部分,造成現有歷史部份的內容是有重複並造成雜亂的,而就我個人認為,歷史着實也不需要寫得像 change log 一樣。DarkRanger 15:15 2007年3月11日 (UTC)

「歷史部份的內容是有重複並造成雜亂的」是由於你後來加入「新技術的引入」一節造成的。如果你不加入會有重複嗎?歷史本來就是改變的記錄,再說現在的歷史一節與[1]這樣的change log有顯著的不同。--Wikijoiner 02:59 2007年3月12日 (UTC)

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 我對本條目的擴充與撰寫形式主要是參考以下三個條目:

  1. 英文版 Fedora Core 條目
  2. 中文版 Ubuntu 條目(已評鑑為特色條目)
  3. 中文版 Debian 條目

參考上述條目後我決定將歷史簡化為表格,並將具重大影響的更新引入至特色一節,內容重複也不是我願意造成的,原先的歷史內容我已經刪過了,既然你又把它放回去,我也沒力氣打編輯戰,百科條目怎麼做最好麻煩你自己評估。如果你認為應該維持之前的那副模樣,而我所編輯的方向是錯誤的,這我不能接受。我依舊照原定計劃編寫, 溝不通我也沒辦法說什麼。- DarkRanger 09:09 2007年3月12日 (UTC)

維基方針沒有規定一個條目的「撰寫形式」必須參考該條目的其它語言版和其它類似條目。你對歷史內容的刪除沒有任何方針作為依據,我有權進行回退。重複不是我回退造成的,而是後來你添加「特色」一節造成的。--Wikijoiner 02:56 2007年3月13日 (UTC)

我的計劃再簡單不過:(1)將版本歷史製成表格〈2〉由於 Fedora 偏『bleeding-edge』的特性,迥異於其它 distribution,於是將重大更新引入特色介紹,也可就此特性與尚未撰寫的批評呼應。上述工程完畢後,我的期望就是將原本歷史的部分精簡化,然而你不是為我分析形式之間的優劣,而是說:『維基方針沒有規定一個條目的「撰寫形式」必須參考該條目的其它語言版和其它類似條目。你對歷史內容的刪除沒有任何方針作為依據』相信你一定很清楚,維基方針同樣沒有規定條目的撰寫形式不能以其它條目為榜樣,令人難以理解你的用意為何?當然,不要誤會,我完全認同並且支持你有提升條目質量和理性討論的權利。 - DarkRanger 16:03 2007年3月13日 (UTC)

這個條目不是專屬你個人的,「撰寫形式」要不要「以其它條目為榜樣」並不只由你個人說了算。你只有權對你個人貢獻的內容套用你喜歡的「撰寫形式」。別人貢獻內容的「撰寫形式」只要沒有違反維基方針,你就無權刪除。--Wikijoiner 03:49 2007年3月14日 (UTC)

就因為維基百科條目不是專屬我個人的,所以我非常高興有這樣一個可以讓多人編寫並相互討論的百科計劃,至於你所說:『你只有權對你個人貢獻的內容套用你喜歡的「撰寫形式」。別人貢獻內容的「撰寫形式」只要沒有違反維基方針,你就無權刪除』,你也很清楚維基百科並沒有這樣的規定,但我也不想抨擊你是自訂規則還是怎樣,只希望雙方可以理性討論。我並不是因為否定了某人的工程而做修改〈前人的工程並沒有違反維基任何規定〉,而是欲將條目變得更好而做修改,縱使我是參考其它條目做修改,但我不能也不會斷定這樣做就是最好的。所以如果你覺得條目應該這樣寫最好,而我覺得條目應該那樣寫最好,那當然可以討論。如果你沒辦法跟我討論,只能一再搬出相同(而且又是你心知肚明)的論述,那真的很難談,我只能有空就繼續寫我的,然後你就繼續僵在那裏。 - DarkRanger 09:55 2007年3月14日 (UTC)

你是在修改嗎?你明明是要將一部分刪除。我也有權作出我認為「將條目變得更好」的修改,包括回退到我認為更好的版本。--Wikijoiner 11:55 2007年3月14日 (UTC)
  1. 原本歷史內容可分為四元素:版本、日期、代號和重大更新,事實上我四個元素都保留了,我將版本日期與代號拿去做表格,重大更新則移至特色部份,當然,重大更新我是有所取捨,如果你對這方面有想法可以參予討論,我也可以繼續為你說明,而且如果你對 Fedora 系統富有經驗的話幫助會更大。
  2. 我已經說明了編寫的方向和理由,以及同樣說明了對於條目提升的好處,所以我在編寫上是有所本。也因此,只要你說明你編寫的方向和理由(雖然目前為止提都沒提),我是不會抨擊你濫權的。- DarkRanger 12:31 2007年3月14日 (UTC)
特色部份應該描述當前版本的特色,歷史版本的特色應該歸檔到歷史部分。--Wikijoiner 13:11 2007年3月14日 (UTC)

歷史表格化並單純化(不包含更新內容)是多數 distribution 條目的作法,並且此法確實增加整齊度與簡潔性,採用並無不可,要豐富條目內容可從其它章節着手。另 Fedora 因其偏 bleeding-edge 的更新特性,故將重大更新編入特色說明也不為過。- DarkRanger 13:37 2007年3月14日 (UTC)

沒跟你說表格,我說的是歷史一節。「重大更新」只是bleeding-edge 的例證的一部分,只需要寫「參見歷史一節」就可以,沒必要為舉例就把更新歷史全搬過去。--Wikijoiner 14:31 2007年3月14日 (UTC)

我並沒有全搬啊,我移動了具重大影響的更新作為範例,沒有移動的更新內容事實上多數是我認為歷史中多餘的部分〈另有少數是預計繼續安插在特色項目中,諸如 Mono 技術與自由軟件推廣〉。例如歷史項目中列出 kernel、Gnome、KDE、xorg 等的細部版本就我認為是不必要的,已經有更好的網站在做這樣的工程〈例如 DistroWatch〉,引導讀者參閱連結就可達到效果。以目前特色項目所選列的諸如:SELinux、Xen、Compiz 等都是在眾 distribution 中居於領先性與突破性的,而 kernel 2.6、GCC 4.0、PHP 5.0、MySQL 5.0 等都是足以影響系統運作的重大更新,也是讀者應該有所留意的。而在後續的擴充工程完畢後,原歷史項目是應該做些清理的。 - DarkRanger 16:21 2007年3月14日 (UTC)

部分搬也沒有必要,你只不過是在特色一節舉例說明bleeding-edge這一特色,這個例子根本不用寫得這麼詳細。因為這個例子是通過更新歷史來反映bleeding-edge,而詳細的更新歷史應該放在歷史一節,舉例時只需要讓讀者看那裏就明白了。什麼是重大更新不能由你個人來認定,在每個版本的release note的開始,都會列出官方認定的重大更新,請以它為準。--Wikijoiner 04:58 2007年3月15日 (UTC)

誠如我之前所說明的:「歷史表格化並單純化是多數 distribution 條目的作法」,其優點我也說明過了,因此我認為歷史部份本來就沒有列出更新內容的必要,所以才用特色為角度,將一些重大更新列舉說明,這些部分是基於使用者社群的經驗(如果不詳其原由,可以為你說明),而如果另有更新是你認為具條目撰寫價值的,也可以協助補充。 - DarkRanger 11:19 2007年3月15日 (UTC)

表格要不要列出更新內容,跟歷史一節要不要列出更新內容沒有關係。歷史一節沒有任何限制列出更新內容。條目的內容應該有來源,所以bleeding-edge特色由哪些重大更新來反映,也必須有來源來查證。--Wikijoiner 02:40 2007年3月16日 (UTC)

就如已經二次提及的:「歷史表格化並單純化是多數 distribution 條目的作法」,縱使沒有限制,列出更新內容對於單純化是缺乏必要性的,因為讀者已經有官方資源可以得知完整的更新內容。至於所謂條目該有來源就難以理解,因為完整的參考文件早已製作連結並置入條目中了。- DarkRanger 03:29 2007年3月16日 (UTC)

或者,以顧及格式的做法,將重大更新置入表格也未嘗不可。 - DarkRanger 03:39 2007年3月16日 (UTC)

這個條目的大部分內容都可以從官方資源獲知,他們可以存在,更新當然可以。既然表格要簡潔,更新自然要放到歷史一節。你給出的來源只是說那個版本做了那個更新,但是沒說那個更新比其它版本要迅速,你需要提供這方面的證據。--Wikijoiner 04:59 2007年3月16日 (UTC)

百科的目的是『擷取資料並彙整成條目』作為介紹與說明用,你也看得出來,眾多項目中就屬更新內容已有整理好的官方文件,這方面不甚需要百科的整理,因此必要性不高,如同其它 distribution 條目,提供連結即可詳察。不過既然更新內容置入表格是無損的做法,你可以協助進行這部分的工程。另外,目前在眾 distribution 中有着類似更新週期(六個月)的就屬 Ubuntu,然而從 DistroWatch 比對可查出,特色當中列舉的例子,Ubuntu 並沒有快過 Fedora。不過,要說是否反映在所有軟件上,倒也不是。所以我可以把比較級的述詞刪掉。- DarkRanger 06:18 2007年3月16日 (UTC) 「特色當中列舉的例子,Ubuntu 並沒有快過 Fedora」的來源應該加到條目中。--Wikijoiner 07:03 2007年3月16日 (UTC)

特色一文已修改為無比較級的敘述,附上對比資料已無必要。另重要更新已經置入表格,接下來預定將歷史部分清理。- DarkRanger 10:55 2007年3月16日 (UTC)

若改成「頗為迅速」,大部分更新都是頗為迅速,包括一些非重大更新,為什麼要單單挑出那幾個作例子。其它的distribution大部分也是「頗為迅速」的,這根本談不上fedora的特色。歷史部分跟表格重複,你就要刪,那特色一節中也有重複,憑什麼就不刪。在特色部分的重複被刪除之前,我不會同意將歷史部分的重複刪除。所有重複要平等對待。--Wikijoiner 04:06 2007年3月17日 (UTC)

就如我之前所說的,挑出來的例子都是足以影響系統運作的重大更新,如果你沒有這方面的使用經驗,我可以為你說明。至於你所言:『其它的distribution大部分也是「頗為迅速」的』那麼想必你知道有比 Fedora 更 bleeding-edge 的 distribution,可以列出來好做比對。我的敘述內容並沒有形容其在更新週期為第一,但足以突顯在更新週期的代表性,而沒有牴觸事實。原先的歷史與新增的歷史表格,兩者在敘述面向是重複的,而一個整齊、另一則否,特色則屬於條目的解釋面向,方便讀者產生概念。將不同面向的內容視為重複而刪除是令人詫異的錯解,例如開頭的條目敘述與歷史一節有所重複,但前者是要叫讀者對條目主角產生基本概念,後者則專論歷史。 - DarkRanger 06:14 2007年3月17日 (UTC)

你既然改成「頗為迅速」,那麼只要「頗為迅速」的更新就可以列出作為例子,沒有必要限制一定要是重大更新。既然「頗為迅速」如你所說已經去掉了比較的意思,在評判其它distribution是否「頗為迅速」時,自然也不需要和fedora 進行比較。特色的例釋也照樣可以採用參看的形式給出。綜述部分當然必定要與後面的詳述重複,但詳述中的重複都應該以參見方式歸於一處。這三處「方面」都不同,歷史一節是「歷史」方面,版本一節是「版本」方面,特色一節是「特色」方面。要保留就都保留,要歸於版本,其它兩處必須都刪除。--Wikijoiner 07:07 2007年3月17日 (UTC)

我相信你已經看到了特色的副標題:新技術的引入(是否為視而不見我就不清楚了),那麼在撰寫上得告知讀者其足已影響系統運作的技術,如果你缺乏這方面的經驗,我可以為你說明。相較之下一般更新的列出就缺乏必要,則可取更重要之內容。而條目上使用比較自是無必要,不過你所言的:『其它的distribution大部分也是「頗為迅速」的』因我個人正缺乏這樣的知識,所以你能在討論上提供更是再好不過。沒錯,如同你所言,歷史、版本、特色正是不同的方面,其內容的面向也該不同,而特色的面向已經不同,然而歷史與版本的面向卻有重複,所以原歷史部分應該將版本與更新部份清理,如同其它條目一般,可幫助條目章節區分。- DarkRanger 07:55 2007年3月17日 (UTC)

是你自己說表格要簡潔,所以你把重要更新放在特色里,現在你又允許重要更新出現在表格了,自然原來特色里的就應該刪除。正式方針Wikipedia:不適合維基百科的文章裏面說「百科全書是人類知識的總結,而不是宣傳您個人見解的道具。」因此你必須提供來源以證明「Fedora 在引入新技術的部分頗為快速」是已經發表的觀點,而不是個人見解。而後面給出的例子也必須是來源中為證明「Fedora 在引入新技術的部分頗為快速」而舉出的例子,而不是你個人認為可以證明這一觀點的例子。--Wikijoiner 08:19 2007年3月17日 (UTC)

不知道是沒有看清楚還是你急着回應,『表格要簡潔』我搜尋了老半天只找到你的部份,希望不是我的 Firefox 出錯。將重要更新置入版本一節中的表格正好達到了我之前所言的目標:歷史表格化並單純化,不包含更新內容,這是我最早所沒有想到的好處,如此一來原先歷史一節就更不需放置更新並可以清理了,而將重要更新置入表格也可以保有條目的整齊度。嗯,也正是因為『百科全書是人類知識的總結,而不是宣傳您個人見解的道具』所以我將我的知識貢獻出來,寫入『Fedora 在引入新技術的部分頗為快速』的訊息供讀者認識,並進一步的概述並解釋,六個月的發佈週期已提供連結資料,如果你的知識跟這是有所牴觸的可以拿出來討論以得共識。 - DarkRanger 16:44 2007年3月17日 (UTC)

你說 「重大的軟件更新已嘗試寫至『新技術的引入』部分」,後來你又把重大的軟件更新寫到表格中,就應該把原來那些刪除。你的知識如果無法提供來源作查證,就是你自己想出來的,那些內容寫入條目就算是原創研究,「維基百科會待您的研究成為舉世公認的知識後,再作報導」。六個月的發佈週期已提供連結資料,但「Fedora 在引入新技術的部分頗為快速」和用來證明這一點的例子都沒有來源證明不是原創的。既然明顯違背方針的內容都沒被刪除,重複又算什麼。請不要嚴格要求別人,卻如此寬鬆地要求自己。--Wikijoiner 04:27 2007年3月18日 (UTC)

如同早已提及的:版本與特色是不同的面向,而其內涵與意義也是不同的,這一點你也認同,我也不能說你善變,只是覺得你沒想清楚。至於你所言:『重大的軟件更新寫到表格中,就應該把原來那些刪除』你早說嘛,我接下來就可以着手清理原先的歷史部份了。所謂違反非原創研究的方針就更詭異了,我也希望自己能做些偉大的研究,但這六個月的更新週期與更新的內容卻是已知的事實,而不是我研究出來的,也沒有違背任何一條方針。這撰寫這類技術性的條目時,我總是持續蒐集資料,卻沒有壓迫你也該這樣行,說起來還真的是我的不對,致使我們沒有在相同的水平上討論。 - DarkRanger 10:58 2007年3月18日 (UTC)

特色部分重複的重大更新不刪除,歷史部分的也別想刪除。沒跟你討論六個月的更新週期與更新的內容,「Fedora 在引入新技術的部分頗為快速」和它的例證,必須提供來源,以證明不是原創研究。--Wikijoiner 03:29 2007年3月19日 (UTC)

不同的面向自不能加以相提並論(說過好幾次了),再者,維基百科是公眾的智慧財產,以公眾利益為優先,怎麼能憑個人的意氣去交易呢?這樣的用語除了視公眾利益為無物,並搗爛自己的尊嚴以外別無好處。『Fedora 在引入新技術的部分頗為快速』的例證正是更新週期與更新內容,皆附有連結可考證,也不是我能研究出來的,心裏很清楚的事情何苦明知故問呢。既然並非原創研究,原創研究的模板就先移除了,如果對條目質量有任何建議,請以適當模板掛上之。 - DarkRanger 08:41 2007年3月19日 (UTC)

既然維基方針沒有禁止「不同的面向」相提並論,我就有權相提並論。「憑個人的意氣去交易」,「視公眾利益為無物」也不是由你來獨裁認定的。「Fedora 在引入新技術的部分頗為快速的例證正是更新週期與更新內容」,這樣的觀點如果以前沒有發表過,就是原創研究。你給出的連結沒有『Fedora 在引入新技術的部分頗為快速』這一觀點,也沒有例證這一觀點,你「心裏很清楚的事情何苦明知故問」,「這樣的用語除了視公眾利益為無物,並搗爛自己的尊嚴以外別無好處」。Wikipedia:清理不是維基方針,沒有強制約束力,只要有閒,誰都可以搞一個出來。即使這樣,裏面也沒有提到重複這個詞。「請以適當模板掛上之。」--Wikijoiner 05:05 2007年3月20日 (UTC)

維基人的權利乃是基於其開放的特性,其共識也非單純的多數決(更別說是一人決了),而是以文明的方式加以討論以得出共識。這個權利釋放乃是為了知識質量與知識自由的提昇,這不是任何人天生具備而可以濫用的。如果你所憑的權利是基於條目質量的提昇,而非個人因沒台階下所做的掙扎,我自是絕對支持,雖然現況乍看並不是如此(從未以條目質量來討論)。討論串一言一行都留有長久的紀錄,我也沒資格去論斷你的為人處事,以及過去所言的紕漏,一點個人的提醒不過是寄望你有自知之明。至於『Fedora 在引入新技術的部分頗為快速』乃是可供考證的事實,自不能以觀點稱呼之,怎麼能如此混淆呢。『Wikipedia:清理不是維基方針,沒有強制約束力,只要有閒,誰都可以搞一個出來』乃是無視社群共識與不負責任的說法,還望你自重,放置清理模板,是基於維基善意與開放討論的原則,至於所需要清理的部分我已經說明、列舉原由並提供參考條目,可以針對這些部分進行理性的討論。 - DarkRanger 06:08 2007年3月20日 (UTC)

我又想想,你該不會每個參考文獻都沒看仔細,以致於認知錯誤,例如參考文獻第一篇。- DarkRanger 06:20 2007年3月20日 (UTC)

我也「寄望你有自知之明」,『Fedora 在引入新技術的部分頗為快速』是不是原創研究,請給出具體的來源,而不是你自認為的「可供考證的事實」,「怎麼能如此混淆呢」。請不要把「個人因沒台階下所做的掙扎」,當成「條目質量的提昇」,你個人認為的提升,根本就是下降。Wikipedia:清理根本不是「社群共識」,由何來「不負責任的說法」。「放置清理模板,是基於維基善意與開放討論的原則」又是你個人的說法,根本沒有方針作依據。「參考文獻第一篇」說「Bleeding-edge technology released early and often」,是說「早和經常」而不是「頗為快速」,而且是和Red Hat Enterprise Linux比較,「頗為快速」沒有比較。「參考文獻第一篇」也沒有說「早和經常」是通過重大更新例證出來的,「頗為快速」可以通過重大更新例證出來,不提供來源,就是在作原創研究。--Wikijoiner 05:06 2007年3月21日 (UTC)

敘述本已有連結可考,『early and often』與『頗為快速』合意並不衝突[2],當然,如果你有更切合的敘述可以自行修改之。參考文獻第一篇是特色的概述,並非彼此優劣的比較,引用並無不妥。所以你的意思是『released early and often』不是它的更新?那還真是把意思看錯得嚴重,所以我接下來補充的 Release Notes 連結你也沒看仔細囉。所列連結來源皆可考證,自不是我一己之力能研究出來的,跟你的毫無反證與從未提供來源相較之下,我還真的找不出有哪一點會成為我的原創研究。至於論述的部份,所以你認為條目編寫不需要善意與開放討論〈我還以為這是文明人都該有的認知〉?如果這是你的行事原則,只希望你自己保重。歷史方面,如果未針對這些部份進行討論而刪除模板(我相信基於文明的立場,你應該不是要打編輯戰),也許你已經認可清理,也許你沒注意到我的說明:『所需要清理的部分我已經說明、列舉原由並提供參考條目,可以針對這些部分進行理性的討論』。但為求謹慎起見,先回復模板以留待討論。- DarkRanger 09:44 2007年3月21日 (UTC)

「early and often與頗為快速合意並不衝突」又是你個人的說法,「early」是時間概念,「often」是頻率概念,「快速」是速度概念,連基本概念都可以混淆,居然還說「基於條目質量的提昇,而非個人因沒台階下所做的掙扎」[3]說「the company believes it can update the software more quickly.」,是公司的想法,而「Fedora 在引入新技術的部分頗為快速」並沒有指明這一點,而且說的是「軟件」而不是「新技術」。「參考文獻第一篇是特色的概述,並非彼此優劣的比較,引用並無不妥」又是你個人的說法,那句話明明在與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的對比表格中,「不知道是沒有看清楚還是你急着回應」。Release Notes中沒有包含「頗為快速可以通過重大更新例證出來」這樣的觀點,只不過說每個版本有哪些更新,「連結你也沒看仔細囉」。維基方針要求了來源,但沒要求「反證」,所以我有權不提供「反證」。「頗為快速可以通過重大更新例證出來」如果不提供來源證明以前發表過,就是原創研究。我認為我在「善意與開放討論」,而「你的行事原則,只希望你自己保重」。我已「針對這些部份進行討論」,至於「未針對這些部份進行討論而」添加模版,「你應該不是要打編輯戰」。我沒有「認可清理」,你也沒有「針對這些部分進行理性的討論」。「為求謹慎起見」,刪除「模板以留待討論」。--Wikijoiner 05:23 2007年3月22日 (UTC)

這樣解讀就有問題了,頻率是對事件變動次數之間的速度,與速度不相關是錯解,而速度乃是因時間軸的存在並事物的變化而來,言速度無關於時間也是蠻誇張的錯敘。可足見你在回應之中已學習到更多的中文文法(這應該是雙方目前唯一有共識的地方),但基本定義是不是應該也要一併學習一下?至於參考連結,如果流於斷章取義就不好了:『Fedora is the first of a new line of fast-changing, more experimental software from the company』,這是 CNET 所撰,而非 Red Hat 文件,勿錯誤解讀之,當然,引用 Red Hat 文件也並無不妥,Red Hat 的系統自然得從 Red Hat 取得資料。software 本就是資訊工業的技術〈如果這方面需要我查資料給你請提醒一聲〉,如果還是要強調 technology,參考文獻第一篇就有了。說到參考文獻,那是特色的概述,你如果要找比較文件的話,我可以幫你找一個[4],條目編寫講求資料,怎麼能用個人明明論斷之呢。頗為快速的例證是更新週期與更新內容兩者,且勿混淆,更新週期顯示其速度,每個版本有哪些更新也正顯示其技術,讀者可從文件中考證事實,而非觀點。由於條目所撰皆為有資料可考的事實,而不是觀點,所以欲證明你所提相異之說並非一己觀點,而是事實,必須要有其反證,也就是提供來源。說法可一換再換,但資料就是資料,無可辯駁之,提供來源可令論述有所本,自可杜攸攸之口。另外因為你抄我的話抄得不是很完全(我也很想抄你一些,但許多都有瑕疵而不敢用):『你也沒有針對這些部分進行理性的討論』因為沒有說明理由,怕你是一時氣話,而不敢貿然回應以免陷你於不義。另外也擔心你是一時沒有細閱而下錯誤決定:『所需要清理的部分我已經說明、列舉原由並提供參考條目,可以針對這些部分進行理性的討論』,為求謹慎起見,先回復模板以留待討論。- DarkRanger 14:07 2007年3月22日 (UTC)

頻率、速度、時間是不同的物理概念,既然同為物理概念,當然之間有聯繫,但「相關」不是等價,「這樣解讀就有問題了」,不可以相互替換,「基本定義是不是應該也要一併學習一下」,early and often並不等於「頗為快速」。CNET 所撰很清楚,fast-changing是「快速改變」,而不是「引入新技術的部分頗為快速」,而且是有限定「from the company」,「流於斷章取義就不好了」。「頗為快速的例證是更新週期與更新內容兩者,且勿混淆,更新週期顯示其速度,每個版本有哪些更新也正顯示其技術」這樣的觀點,沒有來源,就是原創研究,「條目編寫講求資料」,「怎麼能用個人論斷之呢」。「讀者可從文件中考證事實」,現在不光被疑原創研究,還在鼓動他人原創研究。維基方針要求了來源,而不是「事實」,更何況與來源不符的「事實」,「資料就是資料,無可辯駁之」。維基方針沒要求「反證」,所以我有權不提供「反證」。你的話也「許多都有瑕疵而不敢」「貿然回應以免陷你於不義」。要清理的部分我也已經說明了不適用的理由,請你「針對這些部分進行理性的討論」。「為求謹慎起見」,先刪除「模板以留待討論」。--Wikijoiner 05:25 2007年3月23日 (UTC)

有關係也有相關,其意涵也相合,敘述上沒有任何一點違背資料,當然,有更好的敘述自行修改即可。

——fast-changing是「快速改變」,而不是「引入新技術的部分頗為快速」

所以你的意思是 fast-changing 不是它的更新?而且軟件的更新不是技術的更新?這錯得有些嚴重,需要我幫你查資料請提醒一聲。

——而且是有限定「from the company」

Fedora 是出自 Red Hat 沒錯啊。 「讀者可從文件中考證事實」 - 當然要從文件啊,不然要來源何用呢?

——維基方針要求了來源,而不是「事實」,更何況與來源不符的「事實」

來源已提供,事實並可在來源中取得,來源也沒有任何一點違背事實。

——維基方針沒要求「反證」,所以我有權不提供「反證」

維基要求來源,你所言必須提供來源,就算你所提供的來源無法構成反證亦然。

——要清理的部分我也已經說明了不適用的理由,請你「針對這些部分進行理性的討論」

我記得都說明過了,我列給你:

  1. 你對歷史內容的刪除沒有任何方針作為依據』(沒有違背方針)
  2. 這個條目不是專屬你個人的,「撰寫形式」要不要「以其它條目為榜樣」並不只由你個人說了算。』(好條目不學,何故?)
  3. 別人貢獻內容的「撰寫形式」只要沒有違反維基方針,你就無權刪除。』(非共享文件乎?)
  4. 我也有權作出我認為「將條目變得更好」的修改,包括回退到我認為更好的版本。』(只說有權,沒談優劣)
  5. 特色部份應該描述當前版本的特色,歷史版本的特色應該歸檔到歷史部分』(歷史一節應單純化,特色另開更佳)
  6. 沒必要為舉例就把更新歷史全搬過去。』(原更新歷史本就需清理,沒全搬也沒有必要全搬)
  7. 詳細的更新歷史應該放在歷史一節』(歷史表格化並單純化(不包含更新內容)是多數 distribution 條目的作法,並且此法確實增加整齊度與簡潔性,採用並無不可)
  8. 你給出的來源只是說那個版本做了那個更新,但是沒說那個更新比其它版本要迅速』(確有瑕疵,已修正)
  9. 既然表格要簡潔,更新自然要放到歷史一節』(我沒說)
  10. 其它的 distribution 大部分也是「頗為迅速」的』(有資料乎?)
  11. 在特色部分的重複被刪除之前,我不會同意將歷史部分的重複刪除。所有重複要平等對待』(面向不同,內涵也不同)
  12. 歷史一節是「歷史」方面,版本一節是「版本」方面,特色一節是「特色」方面。要保留就都保留,要歸於版本,其它兩處必須都刪除。』(因方面不同,歷史與版本內容卻有重複面向存在,應擇一取之)
  13. 是你自己說表格要簡潔』(我真的沒說)
  14. 「百科全書是人類知識的總結,而不是宣傳您個人見解的道具。」因此你必須提供來源以證明「Fedora 在引入新技術的部分頗為快速」是已經發表的觀點,而不是個人見解。而後面給出的例子也必須是來源中為證明「Fedora 在引入新技術的部分頗為快速」而舉出的例子,而不是你個人認為可以證明這一觀點的例子。』(已提供來源,而來源已有最完整之更新內容可供考證)
  15. 維基百科會待您的研究成為舉世公認的知識後,再作報導』(這我研究不出來)
  16. Fedora 在引入新技術的部分頗為快速」和用來證明這一點的例子都沒有來源證明不是原創的』(文件是連結其它網站,非自行製作而成)
  17. 既然明顯違背方針的內容都沒被刪除,重複又算什麼。請不要嚴格要求別人,卻如此寬鬆地要求自己』(沒有違背任何一條方針,對你所為的要求也很明顯沒有多過對己的要求)
  18. 重大的軟件更新寫到表格中,就應該把原來那些刪除』(我的計劃就是這樣啊)
  19. 特色部分重複的重大更新不刪除,歷史部分的也別想刪除』(條目內容不是拿來交易的)
  20. 「Fedora 在引入新技術的部分頗為快速」和它的例證,必須提供來源,以證明不是原創研究。』〈來源已證明不是原創研究)
  21. 既然維基方針沒有禁止「不同的面向」相提並論,我就有權相提並論』(法律沒禁止殺人就有權殺人?)
  22. 「憑個人的意氣去交易」,「視公眾利益為無物」也不是由你來獨裁認定的。』〈我何德何能可以獨裁?〉
  23. 這樣的觀點如果以前沒有發表過,就是原創研究』(這是事實,不是觀點)
  24. Wikipedia:清理不是維基方針,沒有強制約束力,只要有閒,誰都可以搞一個出來。』(沒約束力就可撇棄?)
  25. 『Fedora 在引入新技術的部分頗為快速』是不是原創研究,請給出具體的來源,而不是你自認為的「可供考證的事實」』(已提供具體來源,來源已顯示事實)
  26. 請不要把「個人因沒台階下所做的掙扎」,當成「條目質量的提昇」,你個人認為的提升,根本就是下降』(沒有說明理由,作氣話論)
  27. Wikipedia:清理根本不是「社群共識」,由何來「不負責任的說法」』(提昇條目質量不僅是社群共識也是義務)
  28. 「放置清理模板,是基於維基善意與開放討論的原則」又是你個人的說法,根本沒有方針作依據。』〈否定社群的善意與討論要求〉
——你的話也「許多都有瑕疵而不敢」「貿然回應以免陷你於不義」

那是哪些呢?

——「為求謹慎起見」,先刪除「模板以留待討論」。

如真的需要刪除,一開始設置的時候就刪了,為何十餘天後才瘋狂的一再刪除?並何來謹慎之有?但既然預見你還會一刪再刪,早說沒意願打編輯戰,所以在沒獲得你的同意以前,原歷史內容我是沒打算更動了。 - DarkRanger 20:18 2007年3月23日 (UTC)

不是你說「其意涵也相合」就「相合」的,不要再原創研究,「敘述上沒有任何一點」符合來源。「fast-changing 不是它的更新」,你不要猜我的意思,重要的是來源,「Fedora is the first of a new line of fast-changing, more experimental software from the company」這句可沒有一個「更新」這個詞。「Fedora 是出自 Red Hat 沒錯啊」,但是來源中的限定詞怎麼去掉,「流於斷章取義就不好了」。維基方針沒要求「反證」,所以我有權不提供「反證」,當然有權不提供「反證」的來源,維基方針只要求提供內容觀點的來源。「好條目不學」又是你個人的說法,維基方針沒有規定它們是「好條目」,我有權認為它們不是「好條目」。「只說有權,沒談優劣」,維基方針沒有禁止「只說有權」,我有權「只說有權」,再說我「談優劣」了,「你也沒看仔細囉」。「歷史一節應單純化,特色另開更佳」又是你個人的說法,維基方針沒有強制「歷史一節應單純化」,我有權反對「單純化」,「特色另開」更糟。「原更新歷史本就需清理」又是你個人的說法,維基方針沒有強制「原更新歷史本就需清理」,我有權反對「清理」,你「何德何能可以獨裁」。「此法確實」降低「整齊度與簡潔性」。「法律沒禁止殺人就有權殺人」,這裏是維基百科沒有「法律」,只有方針。「這是事實」,維基方針要求了來源,而不是「事實」,更何況與來源不符的「事實」。「沒約束力就可撇棄」,而且可以當其不存在。你許多話也「沒有說明理由,作氣話論」。維基方針沒有說「清理」是「提昇條目質量」。維基方針沒有說「置清理模板」是「社群的善意與討論要求」。「謹慎」是跟你一樣「早說沒意願打編輯戰」,你「謹慎」得刪除原創模版,我也能「謹慎」刪除清理模版。「在沒獲得你的同意以前」,原特色「內容我是沒打算更動了」。--Wikijoiner 06:31 2007年3月24日 (UTC)

關於那個表格

我是說的發佈歷史的那個表格,個人覺得什麼Xorg的版本之類有必要加上去嗎?Fedora 15都發佈50多天了,Gnome的版本我們還知道是3.01,但是KDE的版本官方的feature list都只寫了一個4.6啊,不知道小數點後第二位是多少額,和以前的對不上了。(我可是不想自己再去裝上一個KDE來看看版本號的~~)在其他網站上找的資料又不可作為reference,很苦惱吖。這幾個小數字在我看來缺了也無妨,寫上去讀者也不會看。一來讀者不會認真看,二來也會讓以後的編輯者覺得大傷腦筋(至少我就是這麼覺得的)。而且這個表格在Fedora裏面也並沒有寫的那麼詳細。所以我希望可以刪去表格中並沒有很大意義的Xorg這一欄,在此跟大家討論一下希望可以獲得同意。Joshua (留言) 2011年7月17日 (日) 15:17 (UTC)[回覆]

關於KDE和Xorg的版本號,來源應該是每個Fedora版本的Feature List,這個就在Fedora的官方維基上。比如說F16的[5],所以應該沒有什麼問題。不過,我認為還是與對應的英文維基百科頁中的表格統一起來,目前的這個表格與Fedora現有的情況不太符合。Flag cloud (留言) 2011年7月18日 (一) 12:13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Fedora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6月27日 (三) 02:19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Fedora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7月29日 (日) 16:28 (UTC)[回覆]

建議更名:「Fedora (作業系統)」→「Fedora Linux」

Fedora (作業系統)」 → 「Fedora Linux」:根據WP:DABNAME,有不需要附註消歧義的名稱時,優先採用不需要消歧義的名稱,「例:泰坦火箭(而不用泰坦 (火箭))、計算機病毒(而不用病毒 (計算機))」。--——🦝英特浣熊耐爾留言貢獻 2023年4月28日 (五) 07:37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