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諸葛亮北伐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丙級
本條目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三國專題 (獲評丙級極高重要度
本條目屬於三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三國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丙級
 極高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極高重要度
軍事專題 (獲評丙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屬於軍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軍事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第一次叫六出祈山,第二次叫九伐中原,怎麼會沒有定名?

模板

文中大量使用括號註解而缺乏可靠來源,觀點之可供查證性成疑。--Zhxy 519留言2016年8月6日 (六) 14:40 (UTC)[回覆]

如果三國志不屬於可靠來源,那麼三國到底什麼才算得上是「可靠來源」?

很多括號𥚃的話我看不出到底是不是三國志來的。--Zhxy 519留言2016年8月21日 (日) 11:05 (UTC)[回覆]

請指出具體的某一條閣下認為不是三國志或三國史料引文的。


我具體清點了下括號的所有內容:


1:《魏略》作「子午谷之計」 此見於諸葛亮傳裴松之注 2: 官渡之戰時,根據曹操「袁本初鎧萬領,吾大鎧二十領」的記載,袁紹十萬餘人僅有一萬帶甲之士。由此推斷魏軍傷亡至少萬餘人。

   三千甲首出自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袁本初铠万领,吾大铠二十领”出自太平御览三百五十六军策令

3: 此見於漢晉春秋,裴松之作注時引用此段。晉書在此處的記載與漢晉春秋完全相反,但是綜合各處史料,加之司馬懿之後一直極其避免與蜀漢軍正面作戰,陳壽在為司馬炎作三國志時在張郃傳記載此戰卻不記載戰果,以及諸葛亮並沒有在此役後如第一次北伐般自貶等事實,側面證明晉書直接取自晉朝史料的記載有為司馬懿遮掩敗績的嫌疑。更重要的是,張郃身亡的木門道在此戰東北,張郃又是在追擊蜀漢軍過程中中埋伏,證明諸葛亮在此戰後成功的將戰線向前推進。故而資治通鑑於此處採納漢晉春秋說法,後世史家亦多以漢晉春秋記載為真。

   三千甲首出自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懿深沟高垒不与诸葛亮作战见于各处史料;陈寿记载:“魏大将军司马宣王攻亮,张郃攻平,平坚守不动,郃不能克。”此战的发生应是确定的事实,然而陈寿并未记载战果。木门道与卤城的地理位置GOOGLE地图即可知晓。资治通鉴采用的即是汉晋春秋说法。

4:根據裴松之注,《魏略》載為諸葛亮命前軍師魏延攝行己事,由魏延負責指揮負責秘密退兵與密持喪之事,但魏略於蜀漢處史料記載多有錯誤,此處裴松之採納陳壽觀點。[來源請求]稱魏略所述為「臣松之以為此蓋敵國傳聞之言,不得與本傳爭審。」

  此见于裴松之注

5:楊儀未等蔣琬軍至,便自引軍誅殺大將魏延,《魏略》載為楊儀造謠魏延欲北附魏國。此舉動就受蔣琬質疑。後更遭費禕揭發楊儀投敵之言,被貶為庶人、自害而亡。其餘人等則皆續獲重任。

  此见于裴松之注

6:「亮之治蜀,田疇辟,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 「每諸葛亮入寇關中,邊兵不能制敵,中軍奔赴,輒不及事機。」「每大軍征舉,運兵過半,功費巨億」

  分别为三国志与晋书记载内容。
維基百科不接受編者的「合理推論」,只接受有可靠來源的內容。閣下既然能找到來源,就請按論文類格式,改成正常參考,不要用括號,更不要括號加推論。--Zhxy 519留言2016年8月27日 (六) 14:33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