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兒童十字軍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歐洲歷史專題 (獲評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歐洲歷史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歐洲歷史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新條目推薦

~移動自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最後修訂
~移動完畢~天上的雲彩 雲端對話 2008年4月15日 (二) 15:23 (UTC)[回覆]

中立性和準確性爭議

  • 公認看法已在條目給出, 請參注[1][2].—Mondain (留言) 2009年9月10日 (四) 08:42 (UTC)[回覆]
    • 這不是公認的,即使是教材也都認為是兒童構成The Children's Crusades (1212)

a shepherd-boy of about twelve years old called Stephen, from the small town of Cloyes in the Orléannais.

因此我認為掛上模板並無不當。Player23 (留言) 2009年9月11日 (五) 08:40 (UTC)[回覆]

      • 關於 Cloyes 的 Stephen 在當代觀點已經提到,Stephen (法語 Etienne)是 puer, 認為這個字指兒童是後世的誤解。你引用的教材並不是嚴肅的學術著作,也不是可靠的史料來源。—Mondain (留言) 2009年9月11日 (五) 14:37 (UTC)[回覆]
        • 我沒有資格批評那是否可靠的史料,但閣下這句(我相信那是從英文維基翻譯)

現在學界普遍認為參與者並非「兒童」而是德國和法國流浪漢組成的隊伍

只提供了1個來源,無法認為是公認的看法。Player23 (留言) 2009年9月13日 (日) 14:56 (UTC)[回覆]

          • 那個來源是辭書條目,反映的是普遍一般的看法。其他具體學者的意見請參學術研究部分。--Mondain (留言) 2009年9月13日 (日) 15:59 (UTC)[回覆]
            • 沒有很多的學者從事這個研究,認為「不是兒童構成」於文中的學者也不是很多,因此我認為「不是兒童構成」這觀點有爭議性。Player23 (留言) 2009年9月13日 (日) 16:18 (UTC)[回覆]
              • 如果你認為有「爭議性」 controversial 那就勞駕你把那些有異議的學者和他們的爭論 controversy 列舉一下,「沒有很多的學者從事這個研究,認為「不是兒童構成」於文中的學者也不是很多」並不成其為有「爭議性」的理由。—Mondain (留言) 2009年9月13日 (日) 16:32 (UTC)[回覆]
                • 本人的能力有限,恕不能列舉有異議的學者和他們的爭論,但傳統的觀點與當代觀點相差甚遠,而閣下卻認為當代觀點是公認的看法,這個好像缺乏證據支持。Player23 (留言) 2009年9月13日 (日) 16:47 (UTC)[回覆]
                  • 1. 傳統的觀點已在條目「中立」地列出。 2. 當代學者的觀點為一般性的通史、辭書、百科全書及其他相關著作所肯定(見參考文獻部分),因而是公認的看法。 3. 如認為存在爭議,至少應該提供爭議存在的相關證據。—Mondain (留言) 2009年9月20日 (日) 03:07 (UTC)[回覆]
                    • 不認為是公認的看法,要所謂證據的話,除了以上的教材外還有中文的教材。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結果讓歐洲人民非常失望,所以歐洲民間流傳着一種說法,認為十字軍失敗是因為參與十字軍的成年人都有罪,故只好靠天真無邪的兒童才能達成收復聖地的目標。結果1212 年時,法國有一位牧童表示他看見耶穌要他帶領兒童十字軍去收復聖地的神蹟,造成二萬名約十三、十四歲的熱情少年願意進行東征,途中這批小孩竟被不肖商人賣至埃及為奴。另外,在神聖羅馬帝國境內,也有一位青年組成了近三萬人的兒童十字軍前往聖地,雖然教宗勸阻了兒童的東征,但途中兒童餓死、病死、凍死或是被野獸吞噬的不知有多少。

這裏因此這個是有爭議性。Player23 (留言) 2009年9月20日 (日) 10:41 (UTC)[回覆]

                      • 這一教科書沒有提出任何「爭議」,或對當代學術的觀點表示質疑,而只是在重複流行的傳說,正是當代學者所更正的對象。—Mondain (留言) 2009年9月20日 (日) 12:21 (UTC)[回覆]
                        • 從條目中看不出當代學者要更正什麼,而教學用的書籍也顯示了一般的主流觀點,此外當代學者不見得一面倒支持閣下的論點,那所謂「當代學者所更正的對象」有沒有根據?Player23 (留言) 2009年9月22日 (二) 08:34 (UTC)[回覆]
                          • 『教科書代表了大部分人士的觀點,顯然是公認看法』第一,這認為這「是公認看法」是你的原創觀點,你沒有給出所謂爭議性存在任何證據;第二,你所舉教科書只反映了「通俗讀物」的「傳統觀點」(q.v.)而非學術界的一般看法。學術界的一般看法已經在條目中列明了。—Mondain (留言) 2009年10月5日 (一) 16:18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