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D輕機槍
RPD Ручной Пулемет Дегтярева | |
---|---|
類型 | 輕機槍 |
原產地 | 蘇聯 |
服役記錄 | |
服役期間 | 1944年-1960年代(蘇聯) |
使用方 | 參看使用國 |
參與戰爭/衝突 | 二戰 第一次中東戰爭 越南戰爭 老撾內戰 蘇伊士運河危機 中印邊境戰爭 南非邊境戰爭 柬埔寨內戰 六日戰爭 贖罪日戰爭 印尼入侵東帝汶 羅德西亞叢林戰爭 中越戰爭 阿富汗內戰 1979年阿富汗戰爭 兩伊戰爭 兩山戰役 1982年黎巴嫩戰爭 泰寮邊境戰爭 波斯灣戰爭 南斯拉夫內戰 索馬里內戰 盧旺達內戰 2001年阿富汗戰爭 伊拉克戰爭 巴基斯坦西北部戰爭 泰柬邊境爭端 2011年利比亞內戰 2011年敘利亞內戰 頓巴斯戰爭 第二次利比亞內戰 2014年也門內戰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
生產歷史 | |
研發者 | 瓦西里·捷格加廖夫 (Васили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Дегтярёв) |
研發日期 | 1943年 |
生產商 | 捷格加廖夫工廠 |
生產日期 | 1944年-1960年代 |
衍生型 | RPDM、56式、56-1式、62式 |
基本規格 | |
重量 | 空槍:7.5公斤(14.55磅) |
長度 | 1,037毫米(40.8吋) |
槍管長度 | 521毫米(20.5吋) |
子彈 | 7.62×39毫米 |
口徑 | 7.62毫米 |
槍機 | 導氣式 開放式槍栓 魚鰓式閉鎖 |
發射模式 | 全自動 |
射速 | 650發/分鐘 |
槍口初速 | 735米/秒 |
有效射程 | 800米 |
最大射程 | 2,000米 |
供彈方式 | 100發彈鼓(彈鏈) |
瞄具 | 機械瞄具:缺口式照門及準星 NSP-2夜視瞄準鏡 |
RPD(俄語:Ручной Пулемет Дегтярева,РПД,意為「捷格加廖夫輕機槍」)是一種由瓦西里·捷格加廖夫設計,蘇聯制的7.62×39毫米口徑輕機槍,用於取代自二戰前便已裝備蘇軍的7.62×54毫米口徑DP輕機槍。RPD曾經是華沙條約組織的制式輕機槍,並為蘇聯戰後的第一代班用支援武器。
歷史
蘇聯槍械設計師瓦西里·捷格加廖夫早在1943年就已經設計了RPD輕機槍。1944年初在二戰中少數RPD輕機槍在對德國的前線進行了測試,並被限量使用。由於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在進行,一直到戰後才大規模裝備蘇聯部隊。RPD亦是第一款使用7.62×39毫米子彈的機槍,與SKS及AK所使用的彈藥相同。
設計
造型
RPD擁有兩根可以疊起來的兩腳架。其彈藥從彈鼓中透過一條100發子彈的金屬彈鏈輸送。彈鼓裝在機匣下方,彈鏈從左邊進入機匣。RPD使用7.62×39毫米子彈,但因使用專門的金屬彈鏈來給彈,並無法直接使用一般步槍的彈匣。其槍托和手柄是木製品,其餘部分為鋼製。在發射機制方面,RPD採用氣體氣壓傳動式,在槍栓左右兩側各有一突耳,利用這兩個突耳,使槍機與槍機容納部完成閉合,屬於典型的捷格加廖夫設計。
型號
RPD最初是在蘇聯製造的,這裏它一共有過五個不同的型號,但這些型號沒有名稱:
- 最早的型號在子彈進入機槍的孔上還沒有防塵蔽,但是在照門的右面有一個鈕來校準側風
- 第二個型號也沒有防塵蔽,瞄準器旁的鈕在其左邊
- 第三個型號有一個防塵蔽
- 第四個型號擁有與第三個型號一樣的改善,此外它的氣管比較長,槍托有墊子。這個型號有時也被稱為RPDM
- 第五個型號如第四個型號,此外防塵蔽加強,在槍托上還裝配有多節的清潔杆
其它獲得允許生產RPD的國家
- 56式:中華人民共和國仿製的RPD,相當於第三型。
- 56-1式:這個型號也是中國生產的,相當於第五型。
- 62式: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仿製的RPD。
普及
蘇聯於1944年開始少量裝備RPD,但由於數量較少,所以並沒有普遍地在二戰中使用。蘇軍在二戰結束後到1960年代初期曾大量裝備RPD,直到被RPK取代後退役。RPD之所以被取代的原因源於其不可散式彈鏈及供彈結構的設計,令其無法跟AK步槍共用供彈具和零件。RPD在蘇軍退役後被蘇聯當局大量以軍援或其他名義出口到多個盟國及共產主義游擊隊,並在冷戰期間大量出現在多場位於東南亞、中東和非洲等地的武裝衝突當中。例如越南(當時仍然為北越)最早在越南戰爭中獲蘇聯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軍援得到大量RPD和56式班用機槍,至今仍然為越南人民軍的制式輕機槍。而現在於大多數國家中服役的RPD已普遍被RPK或其他更先進的機槍所取代,但一些第三世界國家至今依然使用。
RPD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等部分國家都獲授權生產或被無牌仿製,埃及也擁有製造和出口RPD的許可。
使用國
- 阿爾巴尼亞
- 阿爾及利亞
- 安哥拉
- 孟加拉—使用56式班用機槍。
- 貝寧
- 布隆迪
- 柬埔寨
- 維德角
- 中非
- 乍得
- 中華人民共和國—仿製成56式班用機槍。
- 中國人民解放軍(已退役)
-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
- 科摩羅
- 剛果共和國
- 剛果民主共和國
- 吉布提
- 埃及
- 赤道幾內亞
- 厄立特里亞
- 埃塞俄比亞
- 印度尼西亞
- 以色列
- 以色列國防軍:使用繳獲品。
- 北韓—仿製成62式輕機槍。
- 科索沃
- 老撾
- 黎巴嫩
- 利比里亞
- 利比亞
- 摩洛哥
- 緬甸
- 尼加拉瓜
- 尼日利亞
- 巴基斯坦—使用56式班用機槍。
- 巴勒斯坦
- 秘魯
- 俄羅斯
- 塞舌爾
- 塞拉利昂
- 索馬里
- 索馬里蘭
- 南非
- 南非國防軍:使用繳獲品。
- 南蘇丹
- 斯里蘭卡—使用56式班用機槍。
- 蘇丹
- 敘利亞
- 坦桑尼亞
- 泰國
- 泰國遊騎兵:使用繳獲品。
- 多哥
- 土耳其
- 烏干達
- 烏克蘭
- 越南
- 也門
- 津巴布韋
前使用國
- 阿富汗
- 古巴
- 愛沙尼亞
- 芬蘭
- 東德
- 匈牙利人民共和國
- 伊拉克
- 馬來西亞
- 馬爾他
- 蒙古人民共和國:於1960年代被RPK輕機槍所取代。
- 波蘭人民共和國
- 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
- 羅德西亞
- 羅德西亞安全部隊:使用繳獲品。
- 蘇聯
- 美國
登場作品
- 2004年—《戰地風雲:越南》:北越軍陣營突擊兵武器。
- 2007年—《決勝時刻4:現代戰爭》及重製版:命名為「RPD」,刻有中華人民共和國46號兵工廠的標記(僅出現於重製版遊戲),載彈量100發。重製版中玩家角色會在重新裝填動作完畢後才拉動上膛桿。戰役模式中由俄羅斯政府軍、極端民族主義黨武裝份子和阿薩德派系叛軍所使用,也在部份關卡中作為固定武器登場。聯機模式中則作為解鎖武器登場,可由所有陣營使用,並可作定製改裝。
- 2009年—《決勝時刻:現代戰爭2》及重製版:命名為「RPD」,機匣頂部裝有皮卡汀尼導軌鏡橋,載彈量100發。重製版中更正了鏡橋的正確固定方式,玩家角色在開始重新裝填前會先移開鏡橋,完成裝填後才把它推回原位,並拉動上膛桿。戰役模式中由俄羅斯極端民族主義黨武裝力量、馬可洛夫的私兵、巴西武裝團伙、阿富汗叛軍和影子連所使用。聯機模式中則作為解鎖武器登場,可由所有陣營使用,並可作定製改裝。
- 2012年—《決勝時刻:黑色行動II》:命名為「RPD」,機匣頂部裝有皮卡汀尼導軌鏡橋(在1980年代關卡中登場可視為一種時代錯誤),載彈量100發。僅在戰役模式和殭屍模式中登場。戰役模式中由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古巴軍隊、阿富汗聖戰者、蘇聯軍隊、巴拿馬國防軍及梅嫩提斯販毒集團所使用,也可在解鎖後由玩家角色裝備,並可作定製改裝。
- 2015年—《戰術小隊》:由叛軍所使用。
- 2017年—《世界大戰:英雄》:命名為「RPD」;在某一次更新後奇怪地失去了彈鏈細節。
- 2020年—《決勝時刻:黑色行動冷戰》:命名為「RPD」,載彈量75發,奇怪地使用可散式彈鏈。戰役模式中由中情局、蘇聯軍隊和古巴軍隊所使用。
動畫
- 2014年—《刀劍神域外傳Gun Gale Online》:鋸短了槍管並移除兩腳架,由ZEMAL小隊的「碧碧」所使用。
註釋
參考文獻
- Wozniak, Ryszard. p. 32-33. Encyklopedia najnowszej broni palnej - tom 4 R-Z. Warsaw, Poland: Bellona. 2002. ISBN 978-83-11-09312-6.
參考
外部連結
- (英文)—Modern Firearms—R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