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1970年愛達荷州州長選舉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70年愛達荷州州長選舉

← 1966 1970年11月3日 1974 →
  3x4.svg
獲提名人 塞西爾·安德勒斯 唐·森姆森
政黨 民主黨 共和黨
民選得票 128,004 117,108
得票率 52.22% 47.78%

各縣結果
安德勒斯    50–60%     60–70%     70–80%
森姆森    50-60%     60-70%     70-80%     80–90%

選前州長

唐·森姆森
共和黨

當選州長

塞西爾·安德勒斯
民主黨

1970年愛達荷州州長選舉於11月3日舉行,此次選舉與其他若干州的州長選舉、該州的兩個聯邦眾議員選舉以及該州其他若干其他職務的選舉同時進行,旨在為愛達荷州選出州長。在此次選舉中,現任共和黨籍的州長唐·森姆森試圖再次連任。儘管在共和黨初選中森姆森需要面對前州參議員迪克·史密夫的挑戰,但他還是以58%的得票率贏得了共和黨提名。[1]

民主黨提名人塞西爾·安德勒斯曾於1966年參選州長,他當時在民主黨原定提名人查理斯·赫恩登死於九月中旬的一場空難後成為了民主黨提名人。[2][3]

安德勒斯在民主黨初選中需要面對兩個競爭對手,它們分別是州眾議員弗農·雷文斯克羅夫特以及律師勞萊·沃克。安德勒斯在初選中以大約29,000的票數(得票率為46%)贏得了民主黨提名。[4]而在決選中,雙方關注的主要競選議題為環境保護稅收以及教育資金。[5]

在此次選舉中,安德勒斯以得票率52.22%的優勢贏得了此次選舉,其得票數為128,004票。[6]安德勒斯贏得了除中南部以外該州近乎全部地區,不過在農村地帶其優勢沒有預想的那樣顯著,而這一地區通常為民主黨的鐵票倉。但是他在城市地帶的表現卻超出了預期。[5]

此次選舉在當時是愛達荷州耗資最多的選舉,但選民的投票率卻異常低,僅67%的適齡選民前來投票。雖然民主黨人贏得了州長選舉,但此次勝利未能影響到該州的其他選舉。其中民主黨人在1970年愛達荷州的選舉中僅贏得了兩個州級職位,該州的全部兩個聯邦眾議院席位仍被共和黨所把持。[7]

在此次選舉之後,民主黨在該州隨後的州長選舉中又連勝了五次,直到1994年其連勝才被終結。在這全部六場由民主黨獲勝的選舉中,有四場選舉的勝利是由安德勒斯達成的。

背景

在1966年的州長選舉中,時任州參議員的森姆森在共和黨初選中以61%的得票率擊敗了已經連任三屆的現任州長羅拔·E·斯邁利。森姆森選擇挑戰斯邁利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斯邁利當時簽署了徵收銷售稅的提案,而他在擔任州參議院期間便一直秉持着反對銷售稅的立場。[8]而在決選中,森姆森原本要面對民主黨提名人查理斯·赫恩登的挑戰,此人是愛達荷州政治老闆湯·博伊斯最看重的候選人。然而赫恩登在選舉日前的幾周死於一場空難,因此民主黨只得提名初選中排名第二的候選人安德勒斯。最終森姆森以10,800票以及得票率4.3%的優勢贏得了決選,另有54,000張票投給了第三方候選人。[9]

然而在州長任內,森姆森的很多行為都受到了廣泛的批評,他的一些反對者甚至稱其為「笨蛋唐」。[10]儘管當時共和黨掌控了該州的參眾兩院,但森姆森先後39次否決了州議會通過的提案。[8]

初選

雙方初選於1970年8月4日星期二舉行。[11][12]

共和黨初選

在尋求共和黨再度提名的過程中,森姆森只需要面對來自雷克斯堡的前州參議員迪克·史密夫這一位挑戰者。史密夫曾擔任高等教育委員會主席,並以支持高等教育而聞名。由於史密夫幾乎未獲德州政府官員的支持,因此他只能竭盡全力以取得參選資格。在初選期間,史密夫許諾要努力實行反污染措施,並批評森姆森的財政政策。[5]史密夫獲得了教育界的支持。《愛達荷州日報》預測森姆森會贏得初選,但同時也認為他並非絕對不可戰勝。[13]

在初選中,森姆森贏得了46,719張票,其得票率為58.36%。而史密夫獲得了33,339張票,其得票率為41.64%。[1]在愛達荷州全部44個縣中,森姆森贏得了其中34個。[5]

候選人

結果

共和黨初選[1]
黨派 候選人 得票數 百分比
共和黨 唐·森姆森(現任) 46,719 58.36
共和黨 迪克·史密夫 33,339 41.64
合計 80,058 100.00

民主黨初選

共有三人參與民主黨初選,其中塞西爾·安德勒斯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並最終贏得了初選。而他在1966年的民主黨選舉中,其得票率僅比查理斯·赫恩登少1.8%,約為2000票。[4]而他在1966年參選州長之前,曾於1960年至1966年間共擔任了三屆州參議員。[14]安德勒斯在民主黨初選中的基本盤與史密夫在共和黨初選中的基本盤大致重合。[13]

安德勒斯在初選中需要面對兩個競選對手,他們分別是來自古丁縣的州眾議員弗農·雷文斯克羅夫特以及來自特溫福爾斯的律師勞萊·沃克。其中雷文斯克羅夫特主張為農民提供援助,並反政府對與農民爭奪水資源。而沃克的主張則是更換該州的農業專員。[5][13]安德勒斯與雷文斯克羅夫特背後都有強大的競選組織為其提供支持,而沃克則被認為無背後組織支持。[13]

在選舉過程中,沃克宣稱安德勒斯的25,000美元競選資金大多來自大企業主的資助,但隨後《愛達荷州日報》對此進行了闢謠。實際上安德勒斯所獲得的最大一筆捐款僅為1100美元,僅比沃克多100美元。更何況這筆捐款來自於普通個人,而非所謂的大企業主。此外,該日報亦指出沃克對安德勒斯的攻擊僅是為了吸引關注。不過《愛達荷州日報》認為沃克分走雷文斯克羅夫特的票更多,如果沃克退選,雷文斯克羅夫特有可能在初選中擊敗安德勒斯。[13]

雷文斯克羅夫特民意基礎主要來自廣袤的農村地區,《愛達荷州日報》曾援引他的話說:「我是這三位候選人中唯一手持鐵鍬者」。農村地區在傳統上傾向於保守派,在此次選舉中普遍支持雷文斯克羅夫特。[13]

這三位候選人在初選結束時皆耗盡了競選資金,此時雷文斯克羅夫特與沃克的名氣遠不及安德勒斯。《愛達荷州日報》在7月31日出版的報紙中認為安德勒斯會贏得民主黨提名,但雷文斯克羅夫特得票數會與之相差不多,而沃克亦有可能在8月5日的投票中取得令人吃驚的結果。[13]

在8月份的初選中,安德魯斯以29,036票(得票率為46.04%)位列第一,而雷文斯克羅夫特以23,369票(得票率為37.05%)屈居第二。沃克則以10,664票位居第三,其得票率為16.91%。[4]

候選人

  • 塞西爾·安德勒斯,來自路易斯頓的州參議員,1966年州長選舉的提名人
  • 弗農·雷文斯克羅夫特,來自古丁縣的州眾議員
  • 勞萊·沃克,來自特溫福爾斯的律師

結果

民主黨初選結果[4]
黨派 候選人 得票數 百分比
民主黨 塞西爾·安德勒斯 29,036 46.04
民主黨 弗農·雷文斯克羅夫特 23,369 37.05
民主黨 勞萊·沃克 10,664 16.91
合計 63,069 100.00

決選

競選活動

是否在白雲山脈進行露天開採成為了此次選舉的重要議題之一

在競選的大部分時間裏,安德勒斯都將自己定位為溫和的中間派,其競選口號為「全愛達荷州的州長」。[15]雖然在競選初期民眾很少關注此次選舉,但隨着候選人就一系列議題展開辯論,民眾對這場選舉的興趣在十月份時有所增加。在這次選舉中,環境保護、教育以及稅收成為了最常被討論的議題。[5]

到了決選時,森姆森在選民中早已聲名狼藉。[10]作為一個財政保守主義者,森姆森否決了一項廢除阻止地方政府以累進稅率增加稅收法律的法案。而安德勒斯則承諾廢除此項法律,這一舉動贏得了想要漲薪的公職人員支持。[5]此外安德勒斯還支持成立一個由州政府資助但由地方運營的幼兒園項目,並主張通過徵收州消費稅來獲得教育資金。森姆森亦支持增加教育資金,同時在競選廣告中指出在他當政期間教育經費在不斷增加。但他和1966年參選時一樣,反對徵收州消費稅。[5][13]

而競選的另一個議題是關於在白雲山脈進行露天開採。除該州聯邦參議員法蘭克·丘奇和其他幾位共和黨籍國會議員之外,安德勒斯亦反對在白雲山脈進行露天開採,並主張在此地建立國家公園和度假區。然而森姆森支持露天開採,並指出這樣做可以帶來400萬美元的收入。森姆森的主張使其獲得了以開礦為支柱性產業的卡斯特縣支持,並獲得了該縣80%的選票。但由於城市居民喜歡前往白雲山脈度假,因此他的主張遭到了城市居民的煩感。[5]

此外這兩位候選人都邀請了知名人物為自己背書,其中聯邦參議員法蘭克·丘奇多次在愛達荷州露面,並支持安德勒斯。而時任副總統斯皮羅·阿格紐則來到博伊西為森姆森進行支持,不過阿格紐的到來對除博伊西及其周邊地區以外的其他地區影響甚微。[5]

選舉結果

州長選舉於1970年11月3日舉行,與之同時進行的選舉還包括該州其他若干職務(包括總檢察長、副州長和州務卿)和地方的選舉,以及該州兩位聯邦眾議員的選舉。[5][6]此次選舉的競選支出比之前任何一場州長選舉都要高,但其投票率僅為67.9%(之前曾達到過84%)。[5]而此次選舉的總票數亦是自1958年來最少的一次。[5]

在此次選舉中,安德勒斯以128,004票(得票率52.22%)對森姆森117,108票(得票率47.78%)的優勢贏得了選舉。[6]和1966年的選舉結果相比,由於此次選舉沒有第三方候選人,雙方的得票數及得票率均有所增加。而在1966年的選舉中,共有兩位第三方候選人,他們的總得票率超過了21%。[5][16]安德勒斯在此次選舉中的得票數領先森姆森10,896票,和4年前森姆森領先10,842票相比多出了不到60票。[17]

此次選舉體現了該州的政治變化趨勢。在此次選舉之前,高收入的城市地區(諸如博伊西特溫福爾斯愛達荷福爾斯)通常支持共和黨,而低收入的城市地區和農村地區則支持民主黨。但在此次選舉中,森姆森在低收入地區表現超出預期,但在高收入地區表現不佳,而安德勒斯則與之恰好相反。安德勒斯雖然獲得了勝利,但是他只贏得了全部44個縣中的十五個。安德勒斯贏得了該州北部、西南部和東南部地區的多數選票,但未能贏得中南部的縣。此外,安德勒斯雖然輸掉了所有人口數少於1000的縣,但在全部五個人口超過20,000的縣中,他贏得了其中三個。[5]

1970年愛達荷州州長選舉[6]選舉結果
政黨 候選人 票數 % ±
民主黨 塞西爾·安德勒斯 128,004 52.22% +14.89%
共和黨 唐·森姆森(現任) 117,108 47.78% +6.37%
總票數 245,112 100.0% N/A
民主黨贏得了共和黨所把持的席位

結果分析

有人推測,白雲山脈的露天開礦議題是促使安德勒斯勝選的主要原因。由於城市居民經常前往白雲山度假,因此他的這一主張使得原本支持共和黨的城市地區轉而支持民主黨。[5][18][19]然而亦有人認為此次選舉其實是「生活方式的選擇」,民眾傾向於選擇安德勒斯的環境保護和增加教育經費的主張,而非森姆森以犧牲社會計劃為代價的財政保守主義。[5]

後續

在1970年州長選舉之後,民主黨州長開始佔多數

安德勒斯是24年來第一位當選艾奧瓦州州長的民主黨人[20],而在之後的24年裏則完全由民主黨人擔任該州州長。安德勒斯隨後擔任州長一職將近六年,直到1977年1月被占美·卡特總統任命為內政部長。之後民主黨人約翰·埃文斯接任了州長一職,其任期為十年。隨後安德勒斯於1987年再度成為愛達荷州州長,開啟了他第三個不連續的任期。[18][19]而隨後共和黨人菲臘·巴特於1994年成功當選艾奧瓦州州長,由此終結了民主黨在該州長達24年的統治期。之後該州的每一任州長皆為共和黨人,直至今日。[20][21]

雖然在此次選舉中民主黨人以10,000票及4個百分點的優勢取得了勝利,但此次選舉並未造成西瓜效應。除安德勒斯以外唯一在全州選舉中取勝的民主黨人僅有W·安東尼·帕克,他在愛達荷州總檢察長選舉中擊敗了試圖連任的共和黨人羅拔·M·笠臣。[5]該州的兩個聯邦眾議員席位任由共和黨所把持,其中第一選區的共和黨候選人以21,000票的優勢取勝(總票數為133,258票),第二選區的共和黨候選人則以34,000票的優勢取勝(總票數為100,925票)。[7]

而在同年其他州的選舉中,民主黨亦表現不俗。1970年美國共有35個州舉行了州長選舉,民主黨淨獲得11個州長席位,使民主黨籍州長開始佔多數。[22]

同年12月6日,《愛達荷州日報》在其刊登的一篇文章中表示了擔憂。因為儘管安德勒斯成功當選了州長,但該州的參眾兩院仍被共和黨人所把持。不過很多參眾議員表示,黨派的差異並不會成為立法的主要阻礙。[23]

就任州長後,安德勒斯成功阻止了白雲山脈的開礦計劃。[24]因此在2018年時,為表彰其對環境保護做出的貢獻,白雲山脈被更名為「塞西爾·D·安德勒斯-白雲原野」。[18]截至2018年,安德勒斯是最後一位來自愛達荷狹地的州長候選人,當時州眾議員寶萊特·佐敦獲民主黨提名參選州長[25],不過在決選中被共和黨人布拉德·利特爾擊敗。[26]

而在此次選舉中以民主黨人的身份參選的弗農·雷文斯克羅夫特之後轉投了共和黨,他擔任過愛達荷州共和黨主席,並於1978年再度參加州長選舉,[27]後來他因密切參與艾草叛亂而廣受關注。其政治主張是限制聯邦政府對各州土地的持有,其中包括包括內華達州和愛達荷州。[28]而在卡特政府任職期間,安德勒斯將愛達荷州的土地指定為保護地,這一決定使雷文斯克羅夫特與安德勒斯對簿公堂。[29]此外雷文斯克羅夫特還擁有一家關於自然資源諮詢公司,他在這一公司擔任說客。[28][30]這一公司曾聘用後來成為愛達荷州議會女性議員的海倫·切諾維斯,她在克林頓-萊溫斯基醜聞期間自曝了與雷文斯克羅夫特長達六年的婚外情關係。[28]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ID Governor - R Primary (1970). Our Campaigns. [2019-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7). 
  2. ^ Air crash kills Idaho candidate for governor. Morning-Record (Meriden, Connecticut). Associated Press. 1966-09-16: 17 [2023-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3). 
  3. ^ Andrus is likely ballot successor. Spokesman-Review (Spokane, Washington). Associated Press. 1966-09-16: 1 [2023-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5). 
  4. ^ 4.0 4.1 4.2 4.3 ID Governor - D Primary (1966). Our Campaigns. [2019-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7).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Dumcombe, Herbert; Martin, Boyd. The 1970 Election in Idaho. The Western Political Quarterly. June 1971, 24 (2): 292–300 [2019-02-08]. JSTOR 446873. doi:10.2307/44687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30). 
  6. ^ 6.0 6.1 6.2 6.3 ID Governor (1970). Our Campaigns. [2019-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7). 
  7. ^ 7.0 7.1 Guthrie, Benjamin J.; Jennings, W. Pat. Statistics of the Congressional Election of November 3, 1970 (PDF).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1-05-01: 8–9 [2019-02-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12-07). 
  8. ^ 8.0 8.1 Warbis, Mark. Ex-Gov. Don Samuelson, dies at 86 of heart attack; Republican began his term as Idaho governor in 1966. The Lewiston Tribute. [2019-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3). 
  9. ^ Cook, Rhodes. America Votes 30: 2011-2012, Election Returns by State. Washington, DC: CQ Press. 2013-11-05: 146 [2019-10-23]. ISBN 978145229017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7). 
  10. ^ 10.0 10.1 Malloy, Chuck. The days of Andrus, Evans and Democratic rule. Idaho Press. [2019-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7). 
  11. ^ GOP primary win handed to Samuelson. Spokesman-Review (Spokane, Washington). Associated Press. 1970-08-05: 1 [2023-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3). 
  12. ^ Samuelson and Andrus to vie in Idaho finale. Spokane Daily Chronicle (Washington). Associated Press. 1970-08-05: 1 [2023-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3).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Shelledy, James. Primary Election: Here's How They Should Finish. Idaho State Journal (newspaper). 1970-07-31: 1 [2023-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7). 
  14. ^ Butts, Mike. Cecil Andrus: From 'accidental' politician to Idaho legend. Idaho Press. [2019-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6). 
  15. ^ LiCalzi, Jasper. Idaho politics and government : culture clash and conflicting values in the Gem State. Lincoln, Nebraska: 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 January 2019 [2019-02-12]. ISBN 978-149621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7). 
  16. ^ ID Governor (1966). Our Campaigns. [2019-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7). 
  17. ^ Cook, Rhodes. America Votes 30: 2011-2012, Election Returns by State - Rhodes Cook. 2013-11-05 [2019-02-20]. ISBN 978145229017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7). 
  18. ^ 18.0 18.1 18.2 Barker, Rocky. Andrus spent his life protecting this iconic Idaho wilderness; now it will carry his name. Idaho Statesman. The McClatchy Company. [2019-02-19]. 
  19. ^ 19.0 19.1 Harris, Shelbie. Cecil Andrus, record 4-time Idaho governor, dies at 85. Idaho State Journal. [2019-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3). 
  20. ^ 20.0 20.1 Cecil Andrus, Idaho icon, dies at 85. Post-Register. [2019-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3). 
  21. ^ Past Governors (1890 through present). Idaho Office of the Governor. Office of the Governor. [2019-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30). 
  22. ^ 1970 Elections: Democrats Gain in House and Governorships. CQ Press: Online Edition.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2019-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7). 
  23. ^ Jester, Earle E. Turnabout in State Capitol: Can Parties Ignore Labels?. Idaho State Journal (newspaper). 1970-12-06 [2023-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7). 
  24. ^ Dick, Jason. Who Is Cecil Andrus?. Roll Call. 2018-03-23 [2019-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3). 
  25. ^ Richert, Kevin. Democratic Candidates Split on Marijuana Legalization. Idaho Ed News. 2018-04-23 [2019-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5). 
  26. ^ Idaho Governor Election Results. The New York Times. 2019-01-28 [2019-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8). 
  27. ^ Johnson, Haynes. The Flint and the Fire of Idaho's Sagebrush Rebellion. Washington Post. 1980-10-12 [2021-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4). 
  28. ^ 28.0 28.1 28.2 Neiwert, David. Lives of the Republicans, Part Two. Salon. [2021-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05). 
  29. ^ Salisbury, David. Who Rules the Eagle's Roost?.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1981-05-14 [2021-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7). 
  30. ^ Schmidt, William E. Skeptics in West Hear Case for U.S. Land Sales. The New York Times. 1983-03-21 [2021-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6).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