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黃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黃初
220年十月-226年
政權 曹魏
君主 魏文帝曹丕
歷時 7年
黃初在三國及曹魏時期的位置

黃初(220年十月—226年)是三國時期曹魏的君主魏文帝曹丕年號,共計7年。這是曹魏的第一個年號。黃初七年五月魏明帝曹叡即位沿用。[1]

軍閥孫權因為稱臣曹魏,也使用黃初年號直到黃初三年與魏決裂改用自建年號黃武,之後在敘述黃初年間事時改回使用漢末的建安年號。[2][3]

改元

大事記

紀年農曆對照表

表格中各月的干支即為各月的第1日,「」表示該月有30日,「」表示該月有29日,「閏月」表格中的中文數字表示該年為閏某月(比如「六癸亥」裏有中文數字「六」,即表示該行所在年份有閏六月),各月初一底下的數字表示對應的西曆日期。

西元 干支 紀年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閏月
220年 庚子 黃初元年                   癸卯 癸酉 壬寅
                  11/13 12/13 221/1/11
221年 辛丑 黃初二年 壬申 辛丑 辛未 辛丑 庚午 庚子 己巳 己亥 戊辰 戊戌 丁卯 丁酉
2/10 3/11 4/10 5/10 6/8 7/8 8/6 9/5 10/4 11/3 12/2 222/1/1
222年 壬寅 黃初三年 丙寅 丙申 乙丑 乙未 甲子 甲午 癸巳 癸亥 壬辰 壬戌 辛卯 辛酉 六癸亥
1/30 3/1 3/30 4/29 5/28 6/27 8/25 9/24 10/23 11/22 12/21 223/1/20 7/26
223年 癸卯 黃初四年 庚寅 庚申 己丑 己未 戊子 戊午 丁亥 丁巳 丙戌 丙辰 丙戌 乙卯
2/18 3/20 4/18 5/18 6/16 7/16 8/14 9/13 10/12 11/11 12/11 224/1/9
224年 甲辰 黃初五年 乙酉 甲寅 甲申 癸丑 癸未 壬子 壬午 辛亥 辛巳 庚戌 庚辰 己酉
2/8 3/8 4/7 5/6 6/5 7/4 8/3 9/1 10/1 10/30 11/29 12/28
225年 乙巳 黃初六年 己卯 戊申 戊寅 丁丑 丁未 丙子 丙午 乙亥 乙巳 甲戌 甲辰 癸酉 三戊申
1/27 2/25 3/27 5/25 6/24 7/23 8/22 9/20 10/20 11/18 12/18 226/1/16 4/26
226年 丙午 黃初七年 癸卯 壬申 壬寅 辛未 辛丑3 庚午 庚子 庚午 己亥 己巳 戊戌 戊辰
2/15 3/16 4/15 5/14 6/13 7/12 8/11 9/10 10/9 11/8 12/7 227/1/6
黃初 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蜀漢 建安25年 建安26年
章武元年
章武2年 章武3年
建興元年
建興2年 建興3年 建興4年
東吳 建安25年 建安26年 建安27年
黃武元年
黃武2年 黃武3年 黃武4年 黃武5年

參看

參考文獻

  1. ^ 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第15頁。
  2. ^ 羅新,《走馬樓吳簡中的建安紀年簡問題》,《文物》2002年第10期,第92-95頁。
  3. ^ 連先用,《論孫權未奉「延康」、「黃初」年號》,《許昌學院學報》2015年第4期,第23-39頁。
  4. ^ 4.0 4.1 陳壽. 連結至維基文庫 魏書二文帝紀. 維基文庫. 「〔延康元年十月〕庚午,王升壇即阼,百官陪位。事訖,降壇,視燎成禮而反。改延康為黃初,大赦。」
  5. ^ 5.0 5.1 司馬光. 連結至維基文庫 資治通鑑魏紀一. 維基文庫. 「〔黃初元年十月〕辛未,升壇受璽綬,即皇帝位,〈《考異》曰:陳《志》云:『丙午,行至曲蠡,漢帝禪位。庚午,升壇即祚。』袁《紀》亦云:『庚午,魏王即位。』按《獻帝紀》,乙卯始發禪冊,二十九日登壇受命。又文帝受禪碑至今尚在,亦云辛未受禪。陳《志》、袁《紀》誤也。范《書》云:『魏遣使求璽綬,曹皇后不與,如此數輩,後乃呼使者,以璽抵軒下,因涕泣橫流曰︰「天不祚爾!」左右皆莫能仰視。』按此乃前漢元後事,且璽綬無容在曹後之所,此說妄也。〉燎祭天地、嶽瀆,改元,大赦。」
  6. ^ 6.0 6.1 陳壽. 連結至維基文庫 魏書三明帝紀. 維基文庫. 「〔黃初〕七年夏五月,帝病篤,乃立為皇太子。丁巳,即皇帝位,大赦。……太和元年春正月,……」
  7. ^ 7.0 7.1 司馬光. 連結至維基文庫 資治通鑑魏紀二. 維基文庫. 「〔黃初七年五月〕丁巳,帝殂。……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太和元年……」

深入閱讀


前一年號:
延康
曹魏年號
黃初
下一年號:
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