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氰化法
黃金氰化法(英語:Gold cyanidation)又稱麥克阿瑟-佛瑞斯特過程(MacArthur-Forrest process),是一種從低品質金礦萃取出黃金的冶金學技術,透過氰化物將黃金轉為水溶性化合物。此法為黃金提取最常用的方法。[1]全球的氰化物消耗有約13%是用在此法,以提取金、銀、銅、鋅等金屬,而其他87%則用於製備塑膠、接着劑、殺蟲劑等化工過程。[2]由於氰化物的高毒性,此法極具爭議性,在許多國家被禁用。
歷史
於1783年,Carl Wilhelm Scheele發現了黃金可溶於氰化物的水溶液中。之後透過Peter Bagrationi(1844年)、Elsner(1846年)、麥可·法拉第(1847年)等人的研究工作,發現每個金原子需要兩個氰離子(CN−)。
工業程序
南非的金礦採礦業的擴充於1880年代開始減緩下來,主要因為新開發出的金礦皆含藏在黃鐵礦脈中。在此情形下,已知的化學方法技術皆無法提取出黃金。
1887年,約翰·史都華·麥克阿瑟與羅伯特·佛瑞斯特(Robert Forrest)、威廉·佛瑞斯特(William Forrest)兩位博士兄弟檔共同服務於蘇格蘭的Charles Tennant公司。他們一同開發了所謂的麥克阿瑟-佛瑞斯特反應,以自原礦中提取黃金。此法將原礦擊碎,並使之懸浮於氰化物水溶液,可分離出高達96%的黃金。[3]
此過程最早於1890年應用在南非維瓦特斯蘭,導致大量採礦投資的資金蜂擁而入。1896年,Bodländer確認了此過程中需要氧,此前麥克阿瑟曾質疑過這點;此外也發現過氧化氫為反應中間體。[4]
化學反應
黃金溶解的化學反應式「Elsner方程」為: 4 Au + 8 NaCN + O2 + 2 H2O → 4 Na[Au(CN)2] + 4 NaOH
在氧化還原過程中,透過兩步驟反應,氧分子將電子移出金原子,從而形成Au(CN)2−離子複合體。 [6]
參考文獻
- ^ Andreas Rubo, Raf Kellens, Jay Reddy, Norbert Steier, Wolfgang Hasenpusch "Alkali Metal Cyanides" in Ullmann's 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 2006 Wiley-VCH, Weinheim, Germany. doi:10.1002/14356007.i01_i01
- ^ Barrick Gold - Facts About Cyanide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0-09-20.
- ^ Methods to recover Gold II. [2015-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6).
- ^ Habashi, Fathi Recent Advances in Gold Metallurgy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8-03-30.
- ^ Greenwood, N. N.; & Earnshaw, A. (1997). Chemistry of the Elements (2nd Edn.), Oxford:Butterworth-Heinemann. ISBN 0-7506-3365-4.
- ^ Technical Bulletin, 存档副本 (PDF). [2009-10-2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10-23).
外部連結
- Efforts at a cleaner proces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Yestec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 different commercial method that does not use toxic cyanide
- Cyanide Uncertainties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