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風暴洋

座標18°24′N 57°24′W / 18.4°N 57.4°W / 18.4; -57.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風暴洋
Oceanus Procellarum
風暴洋是月球上最大的月海。它的右上方則是另一較大的月海雨海,下方是較小的濕海
坐標18°24′N 57°24′W / 18.4°N 57.4°W / 18.4; -57.4
直徑2,592公里(1,611英里)[1]
命名來源風暴之洋

風暴洋拉丁語Oceanus ProcellarumIPA/ˈsənəs prɒsɛˈlɛərəm/拉丁文意為「風暴之洋」)是月球近月面西側,形成於31-35億年前的一座巨大的月海。由於面積最大,它也是月球上唯一被稱為"洋"的月海,橫跨月球南北中軸線綿延達2500公里(1600英里)以上,其範圍約400萬平方公里(150萬平方英里)。

名稱來源

約翰·赫維留最先在其1647年的月圖中提到它的拉丁名;1935年,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投票,正式認定其為國際標準名稱[1]

表面特徵

就像所有的月海,風暴洋也是由火山噴發湧出的古老玄武岩所構成,形成一塊厚厚的、幾近平坦的凝固岩漿區。然而,與月球上其他月海不一樣的是,風暴洋可能不一定坐落於一座所確定的撞擊盆地內。環繞它的四周,分佈着很多較小的月灣月海,如南面的雲海濕海;東北方被喀爾巴仟山脈隔開的雨海。在東北邊緣坐落着32公里寬的阿里斯塔克斯隕石坑,它被認為是月球近月面最明亮的月表特徵[2]。同時,有着醒目射線紋的哥白尼環形山位於風暴洋的東側邊緣,清晰發亮的物質蔓延在較暗的地層上;風暴洋的北部邊緣則坐落着露灣

形成起源

月球–風暴洋
古老的裂谷–四方形結構(可見的地形–聖杯號探測器,2014年10月1日).
古老的裂谷–背景.
古老的裂谷–特寫(藝術想像圖).
風暴洋接壤的重力異常區(紅色)覆蓋整個標高圖.

風暴洋地層的絕大部分可能來源「阿里斯塔克斯高原」(Aristarchus plateau)火山噴發的熔岩。風暴洋中玄武岩總量約為8.7×105立方公里,將近月球總量的10%左右,這意味着該平原擁有月球上最大玄武岩區。

有幾種有關風暴洋起源及相關月球近、背面不對稱的假說。其中最可能的一種,認為風暴洋產生於月球近月面上一次古老巨大的撞擊結果,撞擊盆地的大小估計超過了3000公里,使它成為太陽系中最大的隕石坑之一,風暴洋僅是撞擊坑的西北的一部分。

任務計劃的阿波羅12號着陸點圖(居中,1.75x1.75公里)。

該撞擊可能發生在月球歷史的極早期:當時,月球岩漿海仍然存在或部分存在,所沉積的5-30公里厚的地殼層在月球背面形成了高地。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所有相關的撞擊結構如:撞擊坑、中央峰等都將被後來的撞擊和火山活動抹去。支持這一假說的證據,是環風暴洋不相容成分的濃度(克里普礦物)及鈣輝石含量較低[3][4]

風暴洋可能還形成於月球構造過程中所受到的非均勻加熱[3]聖杯號探測器測繪了月球的重力梯度,發現了熔岩平原所覆蓋區域四周類似裂谷的四方形結構,這表明該盆地的形成是源於月球內部對月表的冷熱作用,而非通過一次會留下一座圓形彈坑的月表撞擊[5]

其他假設包括對月球背面伴侶天體的後期吸積。後者假定,除了本月球外,還有另一顆形成於大碰撞碎片的較小衛星(直徑大約1200公里)。幾十萬年後它與月球相撞並由於碰撞速度較小,因而簡單地堆積形成了月球背面的高地[6]

人類探索

1966年1月31日,蘇聯無人探測器月球9號着陸到風暴洋,同年12月24日,月球13號也降落到那裏。1966年6月2日,美國勘測者1號首次在風暴洋實現了軟着陸,該探測器拍攝了11240張登陸點的照片,並測量了該地區的溫度和雷達反射情況;次年4月20日,美國勘測者3號探測器降落在該地區,進行了月壤挖掘和分析;1969年11月阿波羅12號載人飛船攜載太空人皮特·康拉德艾倫·賓也着陸在風暴洋,他們的着陸點距「勘測者3號」不到330米,取回34.6公斤月岩和月壤。現在那兒已被改稱為知海。

2020年12月1日,中國無人探測器嫦娥五號在風暴洋西北方的呂姆克山附近軟着陸,採集了2公斤的月壤,並於12月3日從月面起飛返回地球。

圖集

參考資料

  1. ^ 1.0 1.1 风暴洋. Gazetteer of Planetary Nomenclature. USGS Astrogeology. [2010-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3). 
  2. ^ DK Space Encyclopedia: The Near Side of the Moon
  3. ^ 3.0 3.1 Nakamura, R.; Yamamoto, S.; Matsunaga, T.; Ishihara, Y.; Morota, T.; Hiroi, T.; Takeda, H.; Ogawa, Y.; Yokota, Y.; Hirata, N.; Ohtake, M.; Saiki, K. Compositional evidence for an impact origin of the Moon's Procellarum basin. Nature Geoscience. 2012, 5 (11): 775. doi:10.1038/NGEO1614. 
  4. ^ Byrne, C. J. A Large Basin on the Near Side of the Moon. Earth, Moon, and Planets. 2008, 101 (3–4): 153–188. Bibcode:2007EM&P..101..153B. doi:10.1007/s11038-007-9225-8. 
  5. ^ NASA Mission Points to Origin of "Ocean of Storms" on Earth’s Moon (新聞稿). NASA. 2014-10-01 [2014-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6. ^ Jutzi, M.; Asphaug, E. Forming the lunar farside highlands by accretion of a companion moon. Nature. 2011, 476 (7358): 69–72. PMID 21814278. doi:10.1038/nature10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