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宗門
39°55′07″N 116°23′45″E / 39.918718°N 116.395705°E
隆宗門(滿語:ᠯᡠᠩ
ᡯᡠᠩ
ᠮᡝᠨ,穆麟德轉寫:lung dzung men),位於紫禁城乾清門前廣場西側,是紫禁城內廷與外朝西路以及西苑的重要通路。[1]
歷史
隆宗門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朝萬曆二十六年十一月(1598年)重修。清朝沿襲明朝制度,並於順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隆宗門。隆宗門是紫禁城內廷與外朝西路以及西苑的重要通路,非奏事待旨以及宣召,即便是王公大臣也不准私入。 [1]
清朝皇帝喜歡園居,康熙帝、雍正帝、道光帝等幾位皇帝均在紫禁城外的西郊皇家園林中駕崩,他們的梓宮均經隆宗門迎入,並且在隆宗門內齋集舉哀。[1]
清朝嘉慶十八年(1813年),中原發生天理教起義,林清策劃並領導了京畿地區的一支隊伍直接進攻紫禁城,史稱「癸酉之變」。[1]嘉慶十八年九月十五日,起義軍喬裝改扮,分為兩路,分別從東華門、西華門進入宮城。進入西華門的一支在當內應的太監引領下攻至隆宗門,隆宗門已被守軍關閉。天理教徒企圖翻牆進入隆宗門內開門,遂爬到養心殿南側的膳房屋頂,被守衛在養心殿的皇二子旻寧(即日後的道光帝)用火槍打死二人。隨後天理教徒遭清軍鎮壓,很快失敗。天理教徒和清軍在隆宗門激戰時,有兩支箭射在隆宗門上,一支位於隆宗門內側(東側)北起第二排第四根椽頭上,另一支在隆宗門外側(西側)檐下門額「隆宗門」三字中的「宗」字左側。這兩支箭的箭杆已無存,僅餘箭鏃深入椽頭及門額的木頭中,十多厘米長的箭鋌外露。[2][3]
2014年,為消除安全隱患,建設「平安故宮」,故宮博物院拆除隆宗門內的彩鋼房(原為觀眾快餐廳)。[4]
建築
隆宗門位於乾清門前廣場西側,坐東朝西,和廣場東側的景運門相對立,二者形制相同。隆宗門面闊五間,黃琉璃瓦單檐歇山頂,單昂三踩斗拱,徹上明造,梁枋繪墨線大點金旋子彩畫。明間以及兩次間被闢為門道,門扉設在後檐金柱之處。門道內外設有礓磋慢道,以方便車輿通行。隆宗門內北側是軍機處值房,門外正西是慈寧宮。[1]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1.3 1.4 隆宗門,故宮博物院,於2013-10-17查閱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10-17.
- ^ 利箭留在故宮隆宗門,北青網,2004-01-07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10-17.
- ^ 教徒打進皇宮:給嘉慶致命打擊的謀反事件,大河網,2011年12月01日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年10月17日,.
- ^ 故宮博物院召開「平安故宮」工程月度新聞發佈會——徹底進行環境整治 全面恢復歷史風貌,故宮博物院,2014-10-10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6-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