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宜中
陳宜中,字與權,浙江溫州永嘉縣人,景定三年壬戌科進士、廷試第二名,是南宋末年的宰相[1]。
生平
少家貧,為太學生,和同學黃鏞(福建莆田人)、林則祖等6人聯名上書攻擊丁大全。丁大全暗使監察御史關衍彈劾宜中,取消其太學生資格。謫為建昌軍,時稱「六君子」。
景定三年(1263年)廷試第二,任紹興府推官校書郎。依附權臣賈似道,遷監察御史,賈似道授意他參劾程元鳳。
德祐元年初(1275年)蒙元佔領建康;春,賈似道被革職,謝太皇太后任命陳宜中為右丞相。殿前指揮使韓震提議遷都,陳宜中將其騙到自己家中誅殺。陳宜中組織宋軍反攻,收復江南大片失地。
德祐元年七月,宋軍兵敗焦山。太學生劉九皋等人伏階上書陳列陳宜中過失數十條:「宰相當出督而畏縮猶豫,第令集議而不行。」「張世傑步兵而用之於水,劉師勇水兵而用之於步,指授失宜,因以敗事,臣恐誤國不止於一似道矣!」陳宜中知道後,憤而棄職而去。後由其母親說服回朝,任右丞相。
德佑元年十二月,宜中派將作監柳岳前往元軍大營求和,伯顏不肯,又派正少卿陸秀夫前往,請求稱臣納幣,伯顏也不答應。
德祐二年正月,元軍至臬亭山(浙江杭州市東北郊)。正月十八日,謝太皇太后派大臣楊應奎向元軍獻上降表和傳國玉璽,元朝要求與宰相會談,陳宜中當夜逃離臨安,逃往溫州,漂泊在海上。
德祐二年五月,陳宜中等於金華擁立趙昰為帝,是為宋端宗,組織宋末行朝繼續抵抗。
德祐二年十一月,元軍進福建,福州知府王剛中投降。陳宜中與張世傑將端宗護送到海上繼續南下,景炎二年七月,退到橫琴島、澳門一帶。
南宋滅亡之時,陳宜中於占城(今越南境內),過吳川極浦亭,曾賦詩明志[2]:「顛風吹雨過吳川,極浦亭前望遠天。有路可通環嶼外,無山堪並首陽巔。溪雲起處潮初長,夜月高時人未眠。異日北歸須記取,平蕪盡處一峰圓。」並希望可以向占城借兵抗元,不果。
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朝軍隊進攻佔城時,陳宜中再逃往暹國(暹羅),並於當地終老[1][3]。近年有人以《漳浦積美趙氏譜序》[4]等文章考證,認為陳宜中曾試圖參與崖門海戰,甚至在其後仍在華南一帶進行抗元活動[5]。
陳宜中一直在海上的海外組織抵抗,元朝也沒有停止過對宋抗元力量的絞殺。《元史》記載,直到1285年元朝還在頒佈 「追捕帝昺及陳宜中」指令。
十字門海戰
十字門海戰,又稱井澳海戰,澳門與珠海橫琴島交界的十字門,成為宋、元兩軍廝殺的戰場,南宋行朝在此留下一段悲壯而又可歌可泣的故事。當時宋軍在左丞相陳宜中及樞密副使張世傑的指揮下堅守十字門,與元軍多個主力輪番大戰,持續一個多月,最後以宋軍堅守十字門一帶陣地為告終[6][需要較佳來源]。
1276年(宋景炎元年),南宋端宗趙昰、楊太后與衛王趙昺、左丞相陳宜中、右丞相陸秀夫、張世傑率領軍民約48萬人(包括君臣家眷和地方勤皇義士)及戰船1,000艘離開福州,從水路南撤廣東尋求出路,於次年十月移駐香山縣南十字門。富豪馬南寶、高添、趙若舉等當地人士到井澳(大橫琴島)謁見端宗,帶頭獻糧饗軍,並募集民軍勤皇。不久,元軍探知宋軍下落,立即發動攻擊。劉深率領自福建追來的元軍,和以十字門為中心展開戰場佈署的宋軍爆發了海戰,在一個多月內打了四仗。
第一仗,井澳初戰。時在十一月中旬,元水師突襲井澳,進行試探性進攻,獲勝後撤走。
第二仗,香山島血戰。時在十一月下旬,元將哈喇歹、宣撫使梁雄飛、招討使王天祿合兵圍攻香山島南端的濠鏡澳(今澳門)。宋軍大敗,被奪去大批戰船和軍資器械。陳宜中、張世傑帶領數千官兵和800艘戰船突圍而出,急護端宗北逃秀山(今虎門虎頭山)。途中獲知廣州已失守,折返中又遇大風覆舟。
戰事未完,又遇天災。十二月丙子日,颶風吹襲十字門,無數船隻翻沉,半數宋軍被滔天巨浪捲走,大部分軍士溺死江中。
第三仗,井澳反擊戰。時在十二月中旬,元將劉深襲井澳。元軍戰船從路環島南北兩邊水道反覆向西猛攻停泊在大小橫琴之間水道岸邊長50丈分外顯眼的御船,被駐守在了哥崖一帶的宋軍矢石火炮所阻。宋師順風放火反攻,擊退元軍,取得一次難得的勝利。
第四仗,謝女峽(小橫琴島)追逐戰。時在十二月下旬。劉深重整隊伍攻謝女峽,宋軍潰敗向大洋逃跑。元軍追至七洲洋(今澳門東北部九洲洋),再奪宋船200艘,並誤俘的帝舅俞如珪為端宗,元軍放棄追捕。
儘管一年後,宋軍最後在新會崖門戰敗於元軍,10萬餘軍民與宋帝一起投海殉難,但陳宜中因寧死不降的忠君思想繼續抗元。
家族
弟陳自中,大都督行軍司馬。 提兵拒守閩浙交界分水關, 護送秀王趙與擇入閩,自中於分水關阻擊南侵的元軍十餘日,多次給蒙古鐵騎迎頭痛擊。最後「食盡援絶,軍帥欲降之,不從,朝服南向,再拜而死」,追封溫國公,諡康順。
評價
- 《宋史》評:「陳宜中心存社稷,忠貞事君。」
- 《溫州歷代名人故事》連環畫第五輯《陳宜中》:「溫州歷史上第一位丞相、宋朝最後一位丞相、偉大民族英雄和愛國主義者陳宜中。」
爭議
「元朝要求與宰相會談,陳宜中大懼當夜逃離臨安,逃往溫州,漂泊在海上。」 南宋精英全部匯合溫州,必然是有計劃的。 陳宜中與張世傑同一天帶兵撤離,陸秀夫也是撤離的。(見《元史》)
明朝
明定天下,太祖慕宋相陳宜中為人,欲厚禮貸其裔還。陳氏子孫固辭。乃為祠浙里,歲時遣祭。宋史列傳並存陳自中事跡,暹羅有兄弟後人。
參考資料
- ^ 1.0 1.1 (元)脫脫. 宋史·列傳·陳宜中. 維基文庫, 418.
- ^ 如占城經吳川極浦亭. 詩詞名句網. [2017-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0).
- ^ 《宋史》卷四百十八,「至元十九年,大軍伐占城,宜中走暹,後沒於暹。 」
- ^ 漳浦積美趙氏譜序. 趙氏宗親網. [2017-03-19].[永久失效連結]
- ^ 實晨. 也谈《广箕子操》与陈宜中. 湖南工人報、溫州讀書報. 2013-12-31 [2017-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0).
- ^ 關於十字門海戰. Yo!生活雜誌. [2017-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7).
前任: 章鑑 |
南宋右丞相 1275年 |
繼任: 留夢炎 |
前任: 王爚 |
南宋左丞相 1275年 |
繼任: 留夢炎 |
前任: 留夢炎 |
南宋右丞相 1275年-1276年 |
繼任: 文天祥 |
前任: 吳堅 |
南宋左丞相 1276年-1277年 |
繼任: 陸秀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