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阿斯特拉罕汗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斯特拉罕汗國
Хаҗитархан Ханлыгы
Xacitarxan Xanlığı
1466—1556
阿斯特拉罕汗國的版圖,克里米亞汗國在它西方,諾蓋汗國在它的東北方
阿斯特拉罕汗國的版圖,克里米亞汗國在它西方,諾蓋汗國在它的東北方
首都阿斯特拉罕
常用語言欽察語
政府汗國
歷史 
• 建立
1466
• 被俄羅斯所征服
1556
前身
繼承
金帳汗國
俄羅斯帝國
今屬於俄羅斯

阿斯特拉罕汗國是15-16世紀金帳汗國瓦解後產生一個的小汗國。汗國在1460年確立,首都叫哈吉·答剌罕(在阿斯特拉罕北12公里)。克里米亞汗國在它西方,諾蓋汗國在它的北方。汗國大概是伏爾加河三角洲,在現在阿斯特拉罕州卡爾梅克共和國、南至捷列克河一帶。

歷史

自6世紀起這一地區出現了大量突厥人的定居,他們曾建立了兩個頗具規模的政權:舊大保加利亞(632-668)和可薩帝國(650-969),在蒙古入侵後這裏成為了金帳汗國的一部分。十五世紀中期後金帳汗國逐漸分崩離析,阿斯特拉罕在1466年奪取了獨立。

阿斯特拉罕汗國據傳於1466年自金帳汗國獨立,但直至金帳汗國於1502年滅亡都未與其完全分離。汗國的建立者是馬哈茂德·本·庫楚克,他是時任金帳大汗阿黑麻汗的兄弟[1]。該國長期與克里米亞汗國喀山汗國諾蓋汗國切爾克斯人有外交上和軍事上的互動。

汗國於1532年起開始與俄羅斯有外交往來,亞姆胡爾奇汗於1551年名義上臣服於俄羅斯,但他很快與克里米亞汗國諾蓋汗國一同對抗俄羅斯,但很快被擊敗。於1554年亞姆胡爾奇汗被流放,俄羅斯人扶持了一位傀儡德爾維希·阿里·阿斯特拉罕尼。1556年俄羅斯軍隊進駐阿斯特拉罕,摧毀了伏爾加河流域彼時最大的奴隸市場之一,該汗國亦宣告滅亡。[2]

人口與社會

主要人口是阿斯特拉罕韃靼人諾蓋人(他們是汗國騎兵)。貿易商將此地作為莫斯科、喀山汗國克里米亞汗國中亞外高加索等地的中轉站,即當時連結東歐與波斯的伏爾加-裏海貿易路線,這導致汗國首都阿斯特拉罕下諾夫哥羅德喀山等沿線城市一樣快速成長 [3]。該國有一定的封建等級制度。汗國領袖自稱是成吉思汗後裔,稱白骨頭,之後的地位從高到低分別是蘇丹伯克米兒咱,一般人叫黑民(qara xaliq)。在當地舊突厥語中,這一單詞還可以指「大量生物」,也就是普通百姓。

汗國國教是伊斯蘭教遜尼派,但在被俄羅斯帝國征服後希臘東正教大規模替換了伊斯蘭教。

歷代君主

頭銜 在位時間
可汗
خان
馬哈茂德·本·庫楚克
محمود بن کوچک
1465–1466
可汗
خان
卡西姆一世英語Qasim I of Astrakhan
قاسم بن محمود
1466–1490
可汗
خان
阿卜杜勒·卡里姆英語Abdal-Karim Khan Astrakhani
عبد الکریم
1490–1504
可汗
خان
卡西姆二世英語Qasim II of Astrakhan
قاسم بن سید احمد
1504–1532
可汗
خان
阿克·庫別克英語Aq Kubek of Astrakhan
اق قبق بن مرتضی بیگ
1532–1534 (第一次)
可汗
خان
阿卜杜勒·拉合曼英語Abdur Rahman Astrakhani
عبد الرحمان
1534–1538
可汗
خان
謝赫·海達爾英語Sheikh Haydar Astrakhani
شیخ حیدر
1538–1541
可汗
خان
阿克·庫別克英語Aq Kubek of Astrakhan
اق قبق بن مرتضی بیگ
1541–1544 (第二次)
可汗
خان
雅姆古爾乞英語Yamghurchi of Astrakhan
 ?
1544–1554
可汗
خان
德爾維希·阿里·阿斯特拉罕尼
درویش علی
1554–1556/57
1557年,俄羅斯沙皇伊凡雷帝廢除汗國

參考

  1. ^ Allen J. Frank (2009) Cambridge History of Inner Asia, pp. 253–255.
  2. ^ Janet Martin, Medieval Russia:980-1584,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 356
  3. ^ Mustafayev, Shahin. 「The Trade Routes and the Silk Trade along the Western Coast of the Caspian Sea from the 15th to the First Half of the 17th Century.」 Acta via Sercia, vol. 3, no. 2, Dec. 2018, pp. 27–28, www.koreascience.or.kr/article/JAKO201810537994907.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