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科學出版物列表

這是特色列表,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愛因斯坦詮釋廣義相對論的手稿的第一頁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年-1955年)是德國二十世紀著名理論物理學家,以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的建立聞名於世。他在統計力學領域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特別是他對布朗運動的研究,解決了關於比熱容悖論,以及建立了漲落與耗散之間的聯繫。儘管他在對量子力學詮釋上有保留意見,愛因斯坦對量子力學的誕生仍然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並且他對光子的理論研究也間接導致了量子場論的誕生。

愛因斯坦的科學出版物在下面的四個列表中列出:期刊論文、書籍章節、書籍和授權譯作。在列表的第一列中,每一篇出版物的索引號都採用了保羅·席爾普(Paul Arthur Schilpp)的參考書目(參見席爾普所著《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哲人-科學家》(Albert Einstein: Philosopher-Scientist)第694-730頁)中的編號以及《愛因斯坦全集》中的編號。這兩個參考書目的完整資訊可以從後面的參考書目章節中找到。席爾普編號用於註解中的交叉參考(每一個列表的最後一列),因為它們涵括了愛因斯坦人生的大部分時期。中文翻譯的標題大部分來自於出版的中文版《愛因斯坦全集》和《愛因斯坦文集》(商務印書館1976年第一版)。然而一些出版物並沒有官方的翻譯,非官方的翻譯以§記號標明。雖然列表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然而點擊每一列頂部的箭頭,每一個列表的任意欄可以重新按照字母順序排列。舉例說明,按照主題重新排序一個表,以便將「廣義相對論」和「比熱容」相關的文章分組,只需按一下「分類註釋」一欄的箭頭即可。打印重新排列的列表,頁面可能會直接使用瀏覽器默認的打印選項打印,左側的「打印版本」的連結只提供了缺省排序的版本。愛因斯坦與他人合作作品用淡紫色標識,合作者的名字列在表格的最後一欄中。

為了限制本文的重點和長度,愛因斯坦的許多非科學作品沒有列在這裏。區分科學和非科學作品標準是根據席爾普參考書目,書中列出了130多個非科學作品,大部分是關於人道主義或政治主題(第730-746頁)。《愛因斯坦全集》中的5卷(第1、5、8-10卷)是關於他的信件,其中大部分與科學問題相關。由於這些信件原來並不準備出版,因此同樣也沒有列在這裏。


編年史和主要研究

下面所列出的關於愛因斯坦主要科學研究成果的編年史是對其後列表的一個背景性的說明;同時也闡明了他主要的科研成果。

期刊論文

愛因斯坦的大多數科研成果都是以期刊論文形式發表的。下表中若有愛因斯坦與其他科學家合作發表的論文則用淡紫色背景標出,並在「分類和註釋」一欄中列出其他作者名。

索引編號[注 1] 年份 標題和中文譯名[注 2] 期刊名、期數、頁數[注 3] 分類和註釋[注 4]
Schilpp 1; CP 2, 1 1901年 Folgerungen aus den Kapillaritätserscheinungen
從毛細現象得出的結論
物理年鑑》(Annalen der Physik) (ser. 4), 4, 第513–523頁, 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分子間作用力[21]愛因斯坦在兩篇論文的第一篇中提出的(不正確的)理論認為,所有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是一個和距離相關的通用函數,類似重力平方反比定律。一旦參數化,他的理論能較準確預測較重的疏水性分子,但是不適用於較輕的分子。
Schilpp 2; CP 2, 2 1902年 Thermodynamische Theorie der Potentialdifferenz zwischen Metallen und vollständig dissoziierten Lösungen ihrer Salze, und eine elektrische Methode zur Erforschung der Molekularkräfte
關於金屬及其鹽的全離解溶液的勢差的熱力學理論和研究分子力的一種電學方法
物理年鑑》(ser. 4),8,第798–814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分子間作用力[22]愛因斯坦的第二篇論文是關於一個通用的分子能量函數,這一次是應用於電解質。沒有提供用於比較的數據。1907年,愛因斯坦表示這兩篇論文「毫無價值」。[23]
Schilpp 3; CP 2, 3 1902年 Kinetische Theorie des Wärmegleichgewichtes und des zweiten Hauptsatzes der Thermodynamik
關於熱平衡與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分子運動論
物理年鑑》(ser. 4),9,第417–433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統計力學[24]能量均分定理以及溫度的定義的研究。
Schilpp 4; CP 2, 4 1903年 Theorie der Grundlagen der Thermodynamik
熱力學基礎理論
物理年鑑》(ser. 4),11,第170–187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統計力學[25] 熱力學中的不可逆性問題。
Schilpp 5; CP 2, 5 1904年 Allgemeine molekulare Theorie der Wärme
關於熱的一般分子理論
物理年鑑》(ser. 4),14,第354–362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統計力學[26] 漲落以及測定波茲曼常數的新方法。
CP 2, 6 1905年 Review of Giuseppe Belluzzo: "Principi di termodinamica grafica"
Giuseppe Belluzzo(朱塞佩·貝盧佐)的「圖解熱力學原理」
《物理學雜誌增刊》(Beiblätter zu den Annalen der Physik),29,第78頁。 熱力學
CP 2, 7 1905年 Review of Albert Fliegner: "Über den Clausius'schen Entropiesatz"
Albert Fliegner(阿爾伯特·芬德)的「論Clausius的熵定律」
《物理學雜誌增刊》,29,第79頁。 熱力學
CP 2, 8 1905年 Review of William McFadden Orr: "On Clausius' Theorem for Irreversible Cycles, and on the Increase of Entropy"
William McFadden Orr(威廉·邁克法登·奧爾)的「論Clausius的不可逆循環定理並論熵的增加」
《物理學雜誌增刊》,29,第79頁。 熱力學
CP 2, 9 1905年 Review of George Hartley Bryan: "The Law of Degradation of Energy as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Thermodynamics"
George Hartley Bryan(佐治·哈特利·白賴仁)的「作為熱力學基礎原理的能的退降定律」
《物理學雜誌增刊》,29,第80頁。 熱力學
CP 2, 10 1905年 Review of Nikolay Nikolayevich Schiller: "Einige Bedenken betreffend die Theorie der Entropievermehrung durch Diffusion der Gase bei einander gleichen Anfangsspannungen der letzteren"
Nikolay Nikolayevich Schiller(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席勒)的「關於起始壓強相等的氣體擴散時熵增理論的若干思考」
《物理學雜誌增刊》,29,第81頁。 熱力學
CP 2, 11 1905年 Review of Jakob Johann Weyrauch: "Über die spezifischen Wärmen des überhitzten Wasserdampfes"
Jakob Johann Weyrauch(雅各·約翰·維羅克)的「論過熱水蒸氣的比熱容」
《物理學雜誌增刊》,29,第82頁。 熱力學
CP 2, 12 1905年 Review of Jacobus Henricus van't Hoff: "Einfluss der Änderung der spezifischen Wärme auf die Umwandlungsarbeit"
Jacobus Henricus van't Hoff雅各斯·亨里克斯·范托夫)的「比熱容變化對變換功的影響」
《物理學雜誌增刊》,29,第82頁。 熱力學
CP 2, 13 1905年 Review of Arturo Giammarco: "Un caso di corrispondenza in termodinamica"
Arturo Giammarco(阿圖羅·賈馬爾科)的「熱力學中對應態的一個例子」
《物理學雜誌增刊》,29,第84頁。 熱力學
Schilpp 7; CP 2, 14 1905年 Über einen die Erzeugung und Verwandlung des Lichtes betreffenden heuristischen Gesichtspunkt
關於光的產生和轉變的一個啟發性的觀點
物理年鑑》(ser. 4),17,第132–148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光子[27] 關於光子作為能量量子的提議,有多個相互獨立的論據支持。
Schilpp 8; CP 2, 16 1905年 Die von der molekularkinetischen Theorie der Wärme geforderte Bewegung von in ruhenden Flüssigkeiten suspendierten Teilchen
熱的分子運動論所要求的靜止液體中懸浮粒子的運動
物理年鑑》(ser. 4),17,第549–560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統計力學[28]布朗運動這種平移擴散的開創性研究。
CP 2, 17 1905年 Review of Karl Fredrik Slotte: "Über die Schmelzwärme"
Karl Fredrik Slotte(卡爾·費德歷·斯洛特)的「論熔解熱」
《物理學雜誌增刊》,29,第135頁。 熱力學
CP 2, 18 1905年 Review of Karl Fredrik Slotte: "Folgerungen aus einer thermodynamischen Gleichung"
Karl Fredrik Slotte(卡爾·費德歷·斯洛特)的「從一個熱力學方程式得出的結論」
《物理學雜誌增刊》,29,第135頁。 熱力學
CP 2, 19 1905年 Review of Emile Mathias: "La constante a des diamètres rectilignes et les lois des états correspondents"
Emile Mathias(埃米爾·馬蒂亞斯)的「直線等分線常數a和對應狀態定律」
《物理學雜誌增刊》,29,第136頁。 熱力學
CP 2, 20 1905年 Review of Max Planck: "On Clausius' Theorem for Irreversible Cycles, and on the Increase of Entropy"
馬克斯·普朗克的「論Clausius的不可逆循環定理並論熵的增加」
《物理學雜誌增刊》,29,29 (1905) 137。 熱力學
CP 2, 21 1905年 Review of Edgar Buckingham: "On Certain Difficulties Which Are Encountered in the Study of Thermodynamics"
Edgar Buckingham(埃德加·白金漢)的「論熱力學研究中面臨的某些困難」
《物理學雜誌增刊》,29,第137頁。 熱力學
CP 2, 22 1905年 Review of Paul Langevin: "Sur une formule fondamentale de la théorie cinétique"
Paul Langevin保羅·朗之萬)的「關於運動論的一個基礎性公式」
《物理學雜誌增刊》,29,第138頁。 熱力學
Schilpp 9; CP 2, 23 1905年 Elektrodynamik bewegter Körper
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
物理年鑑》 (ser. 4),17,第891–921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狹義相對論[29] 這篇開創性的論文導致了狹義相對論的誕生。具體而言,這篇論文陳述了狹義相對論的兩個公設(所有的慣性參考系都是平權的,以及光速總是不變的。)以及它的運動學
Schilpp 10; CP 2, 24 1905年 Ist die Trägheit eines Körpers von seinem Energieinhalt abhängig?
物體的慣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關嗎?
物理年鑑》 (ser. 4),18,第639–641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狹義相對論[30] 這篇論文推導出了質量與能量等價的結論,從而引出了著名的質能公式 E=mc2
CP 2, 25 1905年 Review of Heinrich Birven: Grundzüge der mechanischen Wärmetheorie
Heinrich Birven(海因里希·比爾文)的「熱的動力說的基礎」
《物理學雜誌增刊》,29,第175頁。 熱力學
CP 2, 26 1905年 Review of Auguste Ponsot: "Chaleur dans le déplacement de 1'équilibre d'un système capillaire"
Auguste Ponsot(奧古斯特·彭索)的「毛細系統的平衡位移中的熱」
《物理學雜誌增刊》,29,第175頁。 熱力學
CP 2, 27 1905年 Review of Karl Bohlin: "Sur le choc, considéré comme fondement des théories cinétiques de la pression des gaz et de la gravitation universelle"
Karl Bohlin(卡爾·博林)的「論作為氣體壓強的運動理論和萬有引力(理論)的基礎的碰撞》
《物理學雜誌增刊》,29,第176頁。 熱力學
CP 2, 28 1905年 Review of Georges Meslin: "Sur la constante de la loi de Mariotte et GayLussac"
Georges Meslin(佐治·梅蘭)的「論Mariotte和Gay-Lussac定律中的常數」
《物理學雜誌增刊》,29,第177頁。 熱力學
CP 2, 29 1905年 Review of Albert Fliegner: "Das Ausströmen heissen Wassers aus Gefässmündungen"
Albert Fliegner(阿爾伯特·芬德)的「從容器孔流出的熱水射流」
《物理學雜誌增刊》,29,第177頁。 熱力學
CP 2, 30 1905年 Review of Jakob Johann Weyrauch: Grundriss der Wärmetheorie. Mit zahlreichen Beispielen und Anwendungen
Jakob Johann Weyrauch(雅各·約翰·維羅克)的《熱學綱要,附有許多例題和應用》第一部分
《物理學雜誌增刊》,29,第178頁。 熱力學
CP 2, 31 1905年 Review of Albert Fliegner: "Über den Wärmewert chemischer Vorgänge"
Albert Fliegner(阿爾伯特·芬德)的「論化學過程的熱值」
《物理學雜誌增刊》,29,第179頁。 熱力學
Schilpp 11; CP 2, 33 1906年 Eine neue Bestimmung der Moleküldimensionen
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法
物理年鑑》 (ser. 4),19,第289–306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統計力學[31] 分子體積的流體動力學測定。
Schilpp 12; CP 2, 32 1906年 Zur Theorie der Brownschen Bewegung
關於Brown運動的理論
物理年鑑》 (ser. 4),19,第371–381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統計力學[32] 轉動的布朗運動,這是轉動擴散的一個例子。
Schilpp 13; CP 2, 34 1906年 Theorie der Lichterzeugung und Lichtabsorption
關於光產生和光吸收的理論
物理年鑑》(ser. 4),20,第199–206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光子[33] 愛因斯坦結合了他和普朗克各自關於黑體輻射公式的獨立推導。普朗克的公式推導基於輻射被物質產生或吸收時能量變化的約束性假設,實則暗示了物質或輻射的能量中兩者之一將不受此約束;而愛因斯坦在1905年的推導則基於僅對輻射能量的約束性假設。但在這篇論文中,他提出了物質和輻射的能量都是量子化的新觀點,這引導他後來建立了量子的比熱容模型,例如參見參考文獻#16
Schilpp 14; CP 2, 35 1906年 Prinzip von der Erhaltung der Schwerpunktsbewegung und die Trägheit der Energie
重心運動的守恆原理及能量的慣性
物理年鑑》(ser. 4),20,第627–633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狹義相對論[34] 首次表述了質量守恆是能量守恆的一種特殊情形。
Schilpp 15; CP 2, 36 1906年 Eine Methode zur Bestimmung des Verhältnisses der transversalen und longitudinalen Masse des Elektrons
論確定電子的橫向和縱向質量比的方法
物理年鑑》(ser. 4),21,第583–586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狹義相對論[35] 在期刊《L'Éclairage électrique》第49期,第493–494頁有法語譯文。
CP 2, 37 1906年 Review of Max Planck: Vorlesungen über die Theorie der Wärmestrahlung
馬克斯·普朗克的「關於熱輻射理論的講演」
《物理學雜誌增刊》,30,第211頁。 統計力學
Schilpp 16; CP 2, 38 1907年 Planckshe Theorie der Strahlung und die Theorie der Spezifischen Wärme
普朗克的輻射理論和比熱容理論
物理年鑑》(ser. 4),22,第180–190、800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和 訂正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比熱容[36] 這是將普朗克定律應用於固體中原子和分子振動的開創性工作,解決了19世紀以來經典物理中能量均分定理的悖論,並提出了固體熱容的愛因斯坦模型,並由此引出了德拜模型。論文還證明了量子力學定律是一條物理學的普適性定律,而不僅僅適用於黑體輻射中。
Schilpp 17; CP 2, 39 1907年 Gültigkeit des Satzes vom thermodynamischen Gleichgewicht und die Möglichkeit einer neuen Bestimmung der Elementarquanta
論熱力學平衡定律有效性的界限並論基本量的新測定(方法)的可能性
物理年鑑》(ser. 4),22,第569–572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統計力學[37] 通過研究一個電容中的電壓漲落,將漲落理論應用於波茲曼常數的確定。這開創了一種低雜訊放大電壓的新技術,參見參考文獻#25
Schilpp 18; CP 2, 41 1907年 Möglichkeit einer neuen Prüfung des Relativitätsprinzips
論相對性原理的一種新的校驗的可能性
物理年鑑》(ser. 4),23,第197–198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狹義相對論[38] 發現了橫向都卜勒效應,即即使波源與接收者的連線與波源速度垂直時,接收到的頻率仍然會發生頻移。
Schilpp 19 1907年 Bemerkung zur Notiz des Herrn P. Ehrenfest: Translation deformierbarer Elektronen und der Flächensatz
Paul Ehrenfest保羅·埃倫費斯特)先生的短文「可變性電子的平動和面積定律」的評論
物理年鑑》(ser. 4),23,第206–208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狹義相對論[39] 討論了將勞侖茲變換應用於剛體的困難之處。
Schilpp 20; CP 2, 45 1907年 Die vom Relitivätsprinzip geforderte Trägheit der Energie
論相對性原理所要求的能量的慣性
物理年鑑》(ser. 4),23,第371–384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狹義相對論[40] 首次陳述了一個運動粒子的總能量等於。推導了在外力影響下能量和動量的變換。再度指出將勞侖茲變換應用於剛體的困難之處(參見參考文獻#19)。最後猜測了馬克士威方程組將被證明是描述光量子在大量數目下的極限情形,正如熱力學是統計力學的極限情形一樣。
CP 2, 46 1907年 Review of Jakob Johann Weyrauch: Grundriss der Wärmetheorie. Mit zahlreichen Beispielen und Anwendungen
Jakob Johann Weyrauch(雅各·約翰·維羅克)的《熱學綱要,附有許多例題和應用》第二部分
《物理學雜誌增刊》,31,第251頁。 熱力學
Schilpp 21; CP 2, 47 1907年 Relativitätsprinzip und die aus demselben gezogenen Folgerungen
關於相對性原理和由此得出的結論
《放射性年鑑》(Jahrbuch der Radioaktivität),4,第411–462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41] 在《修正》(Berichtigungen)第5期,第98–99頁對此有一個修改。這個方程式首次出現。這篇論文同時還標誌了愛因斯坦對建立廣義相對論的漫長探索的開始;在此篇論文中他推導了等效原理重力紅移以及光線在重力場中的偏折。1911年愛因斯坦重新回到了這些問題上。
Schilpp 22; CP 2, 40 1907年 Theoretische Bemerkungen über die Brownsche Bewegung
關於Brown運動的基本性評論
《電子化學和應用物理化學雜誌》(Zeitschrift für Elektrochemie und angewandte physikalische Chemie),13,第41–42頁。 統計力學[42] 關於「平均速度」的技術性定義的簡短筆記。
Schilpp 23; CP 2, 51 1908年 Elektromagnetische Grundgleichungen für bewegte Körper
關於運動物體的基本電磁方程式
物理年鑑》(ser. 4),26,第532–540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狹義相對論[43]J. Laub合著。在《修正》第27卷,第232頁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有修改。同時參見出版物#27
Schilpp 24; CP 2, 52 1908年 Die im elektromagnetischen Felde auf ruhende Körper ausgeübten ponderomotorischen Kräfte
關於施加於靜止在電磁場中的物體上的有質動力
物理年鑑》(ser. 4),26,第541–550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狹義相對論[44]J. Laub合著。
Schilpp 25; CP 2, 48 1908年 Neue elektrostatische Methode zur Messung kleiner Elektrizitätsmengen
測量小電量的一個新的靜電方法
《物理學期刊》(Physikalische Zeitschrift),9,第216–217頁。 電磁理論[45] 介紹了一種測量微小電量的新實驗方法:首先給一個可變電容器在低電容狀態下充電,然後將其轉換到高電容狀態並將向另一個電容器放電。這種電學放大器是由Johann Conrad HabichtFranz Paul Habicht兄弟與愛因斯坦合作製造的,相關論文參見《物理學期刊》第11期,第532頁(1910)。
Schilpp 26; CP 2, 50 1908年 Elementare Theorie der Brownschen Bewegung
Brown運動的基本理論
《電子化學雜誌》(Zeitschrift für Elektrochemie),14,第235–239頁。 統計力學[46] 一篇半通俗綜述。
Schilpp 27; CP 2, 54 1909年 Bemerkungen zu unserer Arbeit: Elektromagnetische Grundgleichungen für bewegte Körper
對我們的論文「關於運動物體的基本電磁方程式」的評述和補充
物理年鑑》(ser. 4),28,第445–447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狹義相對論[43]J. Laub合著。
Schilpp 28; CP 2, 55 1909年 Bemerkung zur Arbeit von Mirimanoff: Die Grundgleichungen...
對D. Mirimanoff的論文「關於基本方程式...」的評論
物理年鑑》(ser. 4),28,第885–888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狹義相對論[47] 指出其和赫爾曼·閔考斯基研究成果的相似性。
Schilpp 29; CP 2, 56 1909年 Zum gegenwärtigen Stande des Strahlungsproblems
論輻射問題的現狀
《物理學期刊》,10,第185–193頁。 光子[48] 關於電磁輻射的綜述,同時也是出版物#30的一篇重要先導性論文。
Schilpp 29b; CP 2, 57 1909年 無標題 《物理學期刊》,10,第323–324頁。 光子[49] 愛因斯坦與Walther Ritz(第一作者)的聯合公報,闡述了他們對馬克士威方程組的超前解與推遲解的不同觀點。愛因斯坦認為對推遲解的物理約束並不是確定的定律,而只是機率性的;而Ritz則認為同樣的約束是以熱力學第二定律為基礎的。
Schilpp 30; CP 2, 60 1909年 Entwicklung unserer Anschauungen über das Wesen und die Konstitution der Strahlung
論我們關於輻射的本性和組成的觀點的發展
《物理學期刊》,10,第817–825頁。 光子[50] 在於薩爾茨保召開的德國自然科學家學會第81次集會之前的重要陳述。愛因斯坦證明了光子必須攜帶有動量並應被當作粒子對待,同時還指出電磁輻射必須同時具有波動性和粒子性兩種自然屬性。這篇論文也發表在期刊《德國物理學會會議》(Deutsche physikalische Gesellschaft, Verhandlungen),11,第482–500頁。在英文維基文庫有英語譯文
Schilpp 31; CP 3, 7 1910年 Über einen Satz der Wahrscheinlichkeitsrechnung und seine Anwendung in der Strahlungstheorie
論一條機率計算定理及其在輻射理論中的應用
物理年鑑》(ser. 4),33,第1096–1104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光子[51]L. Hopf合作。參見出版物#79
Schilpp 32; CP 3, 8 1910年 Statistische Untersuchung der Bewegung eines Resonators in einem Strahlungsfeld
關於輻射場中的一個振子的運動的統計考查
物理年鑑》(ser. 4),33,第1105–1115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光子[52]L. Hopf合作。
Schilpp 33; CP 3, 9 1910年 Theorie der Opaleszenz von homogenen Flüssigkeiten und Flüssigkeitsgemischen in der Nähe des kritischen Zustandes
關於均勻流體及混合液體在臨界狀態附近的乳化現象的理論
物理年鑑》(ser. 4),33,第1275–1298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統計力學[53] 關於臨界乳光的開創性論文。
Schilpp 34; CP 3, 2 1910年 Principe de relativité et ses conséquences dans la physique moderne
相對性原理及其在近代物理學中的影響
《物理科學和自然科學檔案》(Archives des sciences physiques et naturelles) (ser. 4),29,第5–28、125-244頁。 狹義相對論[54]E. Guillaume翻譯,但並不對應着參考文獻#21
Schilpp 35; CP 3, 5 1910年 Théorie des quantités lumineuses et la question de la localisation de l'énergie électromagnetique
論光電子理論和電磁能的定域化問題
《物理科學和自然科學檔案》(ser. 4),29,第525–528頁。 光子
Schilpp 36; CP 3, 6 1910年 Forces pondéromotrices qui agissent sur les conducteurs ferromagnétique disposés dans un champs magnétique et parcourus par un courant
論作用在磁場中鐵磁性載流導體上的有質動力
《物理科學和自然科學檔案》(ser. 4), 30,第323–324頁。 電磁理論[55]
Schilpp 37; CP 3, 12 1911年 Bemerkung zu dem Gesetz von Eötvös
對Eötvös定律的評述
物理年鑑》(ser. 4),34,第165–169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分子間作用力流體力學[56]
Schilpp 38; CP 3, 13 1911年 Beziehung zwischen dem elastischen Verhalten und der Spezifischen Wärme mit einatomigem Molekül
單原子分子固體的彈性性能和比熱之間的一種關係
物理年鑑》(ser. 4),34,第170–174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比熱容[57] 愛因斯坦試圖將他1907年的比熱容理論中的特徵頻率與固體的彈性建立聯繫,參見http://www.physik.uni-augsburg.de/annalen/history/einstein-papers/1911_34_590.pdf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第590頁。
Schilpp 39; CP 3, 10 1911年 Bemerkungen zu den P. Hertzschen Arbeiten: Mechanische Grundlagen der Thermodynamik
對P. Hertz所撰「論熱力學的力學基礎」一文的評述
物理年鑑》(ser. 4),34,第175–176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統計力學[58]
Schilpp 40; CP 3, 14 1911年 Berichtigung zu meiner Arbeit: Eine neue Bestimmung der Moleküldimensionen
對拙作「分子線度的一種新測定」一文的更正
物理年鑑》(ser. 4),34,第591–592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統計力學[59] 對給出漂亮地估算阿佛加德羅常數的出版物#11的修正。[60]
Schilpp 41; CP 3, 21 1911年 Elementare Betrachtungen über die thermische Molekularbewegung in festen Körpern
關於固體中分子熱運動的初等觀察
物理年鑑》(ser. 4),35,第679–694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比熱容[61] 愛因斯坦指出他在1907年的比熱容模型不適用於非常低溫的情形,並試圖加以完善。而這個問題的正確模型是在一年之後由德拜給出的。
Schilpp 42; CP 3, 23 1911年 Einfluss der Schwerkraft auf die Ausbreitung des Lichtes
論重力對光的傳播的影響
物理年鑑》(ser. 4),35,第898–908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廣義相對論[62] 在這篇論文中,愛因斯坦繼續發展了他在1907年討論的廣義相對論問題。在此愛因斯坦認識到需要有一個新理論來同時替代狹義相對論和牛頓的重力理論。他同時還認識到狹義相對論和等效原理只在定域成立,從而不存在全局的慣性系。
Schilpp 43; CP 3, 17 1911年 Relativitätstheorie
相對論
《自然研究協會,蘇黎世,季刊》(Naturforschende Gesellschaft, Zürich, Vierteljahresschrift), 56,第1–14頁。 狹義相對論和(可能)廣義相對論[63] 蘇黎世科學家學會會議上的一篇發言。
Schilpp 44; CP 3, 22 1911 Zum Ehrenfestschen Paradoxon
論Ehrenfest悖論
《物理學期刊》,12,第509–510頁。 狹義相對論[64] 澄清了關於勞侖茲收縮的一個模糊不清之處
Schilpp 45; CP 4, 2 and 5 1912年 Thermodynamische Begründung des photochemischen Äquivalentgesetzes
光化當量定律的熱力學認證
物理年鑑》(ser. 4),37,第832–838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統計力學[65] 參見第38期,第881–884頁,http://www.physik.uni-augsburg.de/annalen/history/einstein-papers/1912_38_881-884.pdf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chilpp 46; CP 4, 3 1912年 Lichtgeschwindigkeit und Statik des Gravitationsfeldes
光速和重力場的靜力學
物理年鑑》(ser. 4),38,第355–369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廣義相對論[66] 這是愛因斯坦繼續發展廣義相對論理論(參見參考文獻#42)的兩篇論文中的第一篇(下一條目是第二篇),它們也是愛因斯坦的論文中最後兩篇內容中允許時間發生彎曲而空間保持平直的論文。在這兩篇論文中,愛因斯坦認識到狹義相對論的勞侖茲變換需要推廣,並且這個新的重力理論必須是非線性的,因為重力的能量自身也會發出重力。[67]
Schilpp 47; CP 4, 4 1912年 Theorie des statischen Gravitationsfeldes
靜重力場理論
物理年鑑》(ser. 4),38,第443–458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廣義相對論[68] 繼續發展廣義相對論理論的兩篇論文中的第二篇(上一條目是第一篇)
Schilpp 48; CP 4, 6 1912年 Antwort auf eine Bemerkung von J. Stark: Anwendung des Planckschen Elementargesetzes
對J. Stark的一篇評註「關於普朗克基本定律的一個應用...」的答覆
物理年鑑》(ser. 4),38,第888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光子[69]
Schilpp 49; CP 4, 8 1912年 Relativität und Gravitation: Erwiderung auf eine Bemerkung von M. Abraham
相對論和重力,對M. Abraham評註的回答
物理年鑑》(ser. 4),38,第1059–1064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廣義相對論[70]
Schilpp 50; CP 4, 9 1912年 Bemerkung zu Abraham's vorangehender Auseinandersetzung: Nochmals Relativität und Gravitation
對Abraham前述討論的評論「再論相對論和重力」
物理年鑑》(ser. 4),39,第704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廣義相對論[71]
Schilpp 52; CP 4, 7 1912年 Gibt es eine Gravitationswirkung die der elektromagnetischen Induktionswirkung analog ist?
存在一個與電磁感應相類似的重力效應嗎?
《法醫季刊》(Vierteljahrschrift für gerichtliche Medizin) (ser. 3),44,第37–40頁。 廣義相對論[72]
Schilpp 53; CP 4, 13 1913年 Entwurf einer verallgemeinerten Relativitätstheorie und eine Theorie der Gravitation. I. Physikalischer Teil von A. Einstein II. Mathematischer Teil von M. Grossmann
廣義相對論和重力理論綱要(物理部分作者愛因斯坦,數學部分作者M. Grossmann)
《數學和物理雜誌》(Zeitschrift für Mathematik und Physik),62,第225–244、245–261頁。 廣義相對論[73]一篇突破性的論文,與馬塞爾·格羅斯曼合作撰寫。在論文中原來單一的牛頓純量重力場被一個具有十個分量的四階對稱張量重力場替代。不過,能夠描述這一重力場的場方程式還沒有給出。在參考文獻#68中有對此的批判性綜述。另參見參考文獻#21424647
Schilpp 54; CP 4, 11 1913年 Einige Argumente für die Annahme einer molekular Agitation beim absoluten Nullpunkt
對於分子在絕對零度下的擾動假設的某些論證
物理年鑑》(ser. 4),40,第551–560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比熱容[74]奧托·斯特恩合作。愛因斯坦和斯特恩嘗試解釋了如氫分子H2那樣雙原子氣體的比熱容。雖然解釋在定性上是正確的,在定量上卻是不精確的。[75]
Schilpp 55; CP 4, 12 1913年 Déduction thermodynamique de la loi de l'équivalence photochimique
光化當量定理的熱力學推導
《物理期刊》(Journal de physique)(ser. 5),3,第277–282頁。 統計力學[76] 不是參考文獻#45的一個翻譯,而是在1913年3月27日法國物理學會(Société Française de Physique)會議召開前的一個發言。
Schilpp 56; CP 4, 16 1913年 Physikalische Grundlagen einer Gravitationstheorie
重力論的物理基礎
《自然研究協會,蘇黎世,季刊》,58,第284–290頁。 廣義相對論[77] 在1913年9月9日瑞士科學家學會會議召開前的一個發言。 一篇摘要發表在《瑞士自然研究協會討論》,1913 (part 2),第137–138頁。
Schilpp 57; CP 4, 23 1913年 Max Planck als Forscher
科學家馬克斯·普朗克
《自然科學》(Naturwissenschaften),1,第1077–1079頁。 物理學史[78]
Schilpp 58; CP 4, 17 1913年 Zum gegenwärtigen Stande des Gravitationsproblems
關於重力問題的現狀
《物理學期刊》,14,第1249–1266頁。 廣義相對論[79] 在1913年9月21日於維也納舉行的德國自然科學家學會第85次集會上的發言。由愛因斯坦此次發言所引出的討論也收錄在這篇引用文獻中。這篇綜述也發表在1914年出版的《德國自然科學家和物理學家學會會議》(Gesellschaft deutscher Naturforscher und Ärzte, Verhandlungen)第3–24頁中。另有相關《論文》(referat)發表在期刊《天空與大地》(Himmel und Erde)第26期,第90–93頁。
Schilpp 59; CP 4, 28 1914年 Nordströmsche Gravitationstheorie vom Standpunkt des absoluten Differentialkalküls
從絕對微分學的觀點看Nordstöm的重力理論
物理年鑑》(ser. 4),44,第321–328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廣義相對論[80]A. D. Fokker合作。證明了努德斯特倫重力理論可以被重寫為愛因斯坦-格羅斯曼方程組的一個特例(參見參考文獻#53)。
Schilpp 60 1914年 Bases physiques d'une théorie de la gravitation
重力論的物理基礎§
《物理科學和自然科學檔案》 (ser. 4),37,第5–12頁。 廣義相對論[77]E. Guillaume翻譯。
Schilpp 61 1914年 Bemerkung zu P. Harzers Abhandlung: Die Mitführung des Lichtes in Glas und die Aberration
對P. Harzer的文章「光在玻璃裏的延時和像差」的評述§
《天文新聞》(Astronomische Nachrichten),199,第8–10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電磁理論狹義相對論[81]
Schilpp 62 1914年 Antwort auf eine Replik P. Harzers
對P. Harzer答覆的回答§
《天文新聞》,199,第47–48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電磁理論狹義相對論[81]
Schilpp 63 1914年 Zum gegenwärtigen Stande des Problems der spezifischen Wärme
論比熱容問題的現狀§
《德國本生協會,論文集》(Deutsche Bunsengesellschaft, Abhandlungen),7,第330–364頁。 比熱容。德語版本請參考 #51,第353–364頁包括愛因斯坦演講後的討論。
Schilpp 64; CP 6, 5 1914年 Beiträge zur Quantentheorie
對量子理論的貢獻§
《德國物理學會會議》(Deutsche physikalische Gesellschaft, Berichte),1914,第820–828頁。 量子力學[82] 在同一學會的《討論》第16期,有重印版。
Schilpp 65; CP 4, 27 1914年 Zur Theorie der Gravitation
重力論§
《自然研究協會,蘇黎世,季刊》,59,第4–6頁。 廣義相對論[83]
Schilpp 66 1914年 Review of H. A. Lorentz:Das Relativitätsprinzip
評H. A. Lorentz(亨德里克·勞侖茲)的「相對論原理」§
《自然科學》,2,第1018頁。 狹義相對論和(可能)廣義相對論[84]
Schilpp 67; CP 4, 24 1914年 Nachträgliche Antwort auf eine Frage von Reissner
對Reißner先生一問題的補充答覆§
《物理學期刊》,15,第108–110頁。 廣義相對論[85] 關於重力場本身的質量問題。
Schilpp 68; CP 4, 25 1914年 Principielles zur verallgemeinerten Relativitätstheorie und Gravitationstheorie
廣義相對論和重力論的基礎§
《物理學期刊》,15,第176–180頁。 廣義相對論[86] 答覆古斯塔夫·米關於參考文獻#53赫爾曼·閔考斯基的工作之間的聯繫。
Schilpp 69; CP 6, 3 1914年 Antrittsrede
開幕致辭§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Sitzungsberichte der Preuss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1914 (pt. 2),第739–742頁。 廣義相對論[87]
Schilpp 70; CP 6, 9 1914年 Formale Grundlage de allgemeinen Relativitätstheorie
廣義相對論正式基礎§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1914 (part 2),第1030–1085頁。 廣義相對論[88] 一篇廣義相對論發展的重要論文。愛因斯坦在此仍然沒有推導出正確的場方程式,但他推導出了質點粒子的測地線運動,建立了重力場與轉動的關係,並運用新的度規張量理論重新推導了他在1907年得到的光線偏折與重力紅移的結果。
Schilpp 71; CP 4, 31 1914年 Zum Relativitätsproblem
論相對論問題§
《物理學(博洛尼亞)》(Scientia (Bologna)),15,第337–348頁。 狹義相對論和(可能)廣義相對論[89]
Schilpp 72 1914年 Physikalische Grundlagen und leitende Gedanken für eine Gravitationstheorie
重力論的物理基礎和建議性思考§
《瑞士自然研究協會會議》(Verhandlungen der Schweizerischen naturforschenden Gesellschaft),96 (pt. 2),第146頁。 廣義相對論。 只列出標題,同一講座內容見出版物#56
Schilpp 73 1914年 Gravitationstheorie
重力論§
《瑞士自然研究協會會議》,96 (pt. 2),第136–137頁。 廣義相對論[77]全文參見#56
Schilpp 74; CP 6, 1 1914年4月26日 Relativitätsprinzip
相對論原理§
《福斯報》(Vossische Zeitung),第33–34頁。 狹義相對論和(可能)廣義相對論[90]
Schilpp 75; CP 6, 2 1914年 Kovarianzeigenschaften der Feldgleichungen der auf die verallgemeinerte Relativitätstheorie gegründeten Gravitationstheorie
基於廣義相對論的萬有引力理論場方程式的協方差性質§
《數學和物理雜誌》,63,第215–225頁。 廣義相對論[91] 與M. Grossmann合作。
Schilpp 78 1915年 Proefondervindelijk bewijs voor het bestan der moleculaire stroomen von Ampère
安培分子電流存在的實驗證明§
《科學院,阿姆斯特丹,報告》(Akademie van Wetenschappen, Amsterdam, Verslag),(ser. 4),23,第1449–1464頁。 愛因斯坦-德哈斯效應[92]萬德爾·德哈斯合作。
Schilpp 79; CP 6, 18 1915年 Antwort auf eine Abhandlung M. von Laues:Ein Satz der Wahrscheinlichkeitsrechnung und seine Anwendung auf die Strahlungstheorie
馬克斯·馮·勞厄的論文:《機率積分的一條定理以及它在輻射理論中的應用》的回應§
物理年鑑》(ser. 4),47,第879–885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光子[93]
Schilpp 80; CP 6, 23 1915年 Experimenteller Nachweis des Ampèreschen Molekularströme
安培分子電流的實驗證明§
《德國物理學會會議》(Verhandlungen der Deutschen Physikalischen Gesellschaft),17,第152–170頁、203 (Berichtigung)、420頁。 愛因斯坦-德哈斯效應[94]萬德爾·德哈斯合作。
Schilpp 81 1915年 Experimenteller Nachweis des Ampèreschen Molekularströme
安培分子電流的實驗證明§
《自然科學》,3,第237–238頁。 愛因斯坦-德哈斯效應[95]萬德爾·德哈斯合作。
Schilpp 82 1915年 Grundgedanken der allgemeinen Relativitätstheorie und Anwendung dieser Theorie in der Astronomie
廣義相對論的基本概念和其在天文學的應用§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1915 (part 1),第315頁。 廣義相對論[96]
Schilpp 83; CP 6, 21 and 22 1915年 Zur allgemeinen Relativitätstheorie
廣義相對論§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1915 (part 2),第778–786、799–801頁。 廣義相對論[97] 愛因斯坦1915年11月發表的四篇導出最終的廣義相對論場方程式的論文中的兩篇。第一篇論文糾正了一個基礎性的錯誤概念,然而第二篇論文則引入了一個嚴重的錯誤。[98]
Schilpp 84; CP 6, 24 1915年 Erklärung der Perihelbewegung des Merkur aus der allgemeinen Relativitätstheorie
用廣義相對論解釋水星近日點運動§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1915 (part 2),第831–839頁。 廣義相對論[99] 愛因斯坦在這篇具有中流砥柱意義的論文中證明了廣義相對論能夠解釋自1859年以來困擾天文學家的水星的反常進動現象。這篇論文還介紹了廣義相對論中一種重要的計算方法:後牛頓力學展開。愛因斯坦還(首次)正確計算了光線在重力場中的偏折效應。
Schilpp 85; CP 6, 25 1915年 Feldgleichungen der Gravitation
重力場方程式§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1915 (part 2),第844–847頁。 廣義相對論[100] 這是廣義相對論的確定性論文。經過長期的努力,愛因斯坦建立了可行的場方程式,這是後續推導的基礎。
Schilpp 88; CP 6, 14 1916年 Experimental proof of the existence of Ampère's molecular currents
安培分子電流的實驗證明§
《科學院進展,阿姆斯特丹》(Proceedings of the Akademie van Wetenschappen, Amsterdam‎),18,第696–711頁,連結[失效連結] 愛因斯坦-德哈斯效應[101]萬德爾·德哈斯合作,參考文獻#80的英文翻譯。
Schilpp 89; CP 6, 30 1916年 Grundlage der allgemeinen Relativitätstheorie
廣義相對論的基礎
物理年鑑》(ser. 4),49,第769–822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廣義相對論[102]
Schilpp 90; CP 6, 40 1916年 Über Fr. Kottlers Abhandlung: Einsteins Äquivalenzhypothese und die Gravitation
評Friedrich Kottler(弗里德里克·科特勒)的論文「論愛因斯坦的等價性假說和萬有引力」§
物理年鑑》(ser. 4),51,第639–642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廣義相對論[103]
Schilpp 91; CP 6, 28 1916年 Einfaches Experiment zum Nachweis der Ampèreschen Molekularströme
演示安培分子電流的一個簡單實驗§
《德國物理學會會議》,18,第173–177頁。 愛因斯坦-德哈斯效應[104]
Schilpp 92; CP 6, 34 1916年 Strahlungs-emission und -absorption nach der Quantentheorie
量子理論關於輻射的發射和吸收§
《德國物理學會會議》,18,第318–323頁。 光子[105] 愛因斯坦在這篇開創性的論文中證明了普朗克的量子化假設可以從一個運動學速率方程式導出。這篇論文介紹了受激輻射的概念(這是激光邁射誕生的理論基礎),而提出的愛因斯坦AB係數則為量子電動力學(迄今為止經檢驗最精確的理論)的發展提供了嚮導。也同時在這些工作中,愛因斯坦開始意識到量子力學似乎與機率和因果律的破壞相關。[106]
Schilpp 93; CP 6, 38 1916年 Quantentheorie der Strahlung
關於輻射的量子理論
《蘇黎世通信物理協會》(Mitteilungen der Physikalischen Gesellschaft, Zürich),16,第47–62頁。 光子[107] 這是愛因斯坦1909年發言(見參考文獻#30)的後續,愛因斯坦證明了如果普朗克定律成立則光子必須攜帶有動量。這一點在1923年的康普頓散射實驗中得到了證實,而192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因此授予了阿瑟·康普頓,並使得光子這一概念被廣為接受。
Schilpp 94; CP 6, 36 1916年 Review of H. A. Lorentz: Théories statistiques en thermodynamique
評H. A. Lorentz(H·A·勞侖次)的「熱力學統計理論」§
《自然科學》,4,第480–481頁。 統計力學[108]
Schilpp 95; CP 6, 39 1916年 Elementare Theorie der Wasserwellen und des Fluges
水波和飛行的基本理論§
《自然科學》,4,第509–510頁。 流體力學
Schilpp 96; CP 6, 29 1916年 Ernst Mach
恩斯特·馬赫§
《物理學期刊》,17,第101–104頁。 物理學史[109]
Schilpp 97; CP 6, 27 1916年 Neue formale Deutung der Maxwellschen Feldgleichungen der Elektrodynamik
一種新的電動力學馬克士威場方程式的正式詮釋§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1916 (part 1),第184–187頁。 電磁理論
Schilpp 98 1916年 Einige anschauliche Überlegungen aus dem Gebiete der Relativitätstheorie
相對論領域的一些直觀思考§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1916 (part 1),第423頁。 廣義相對論[110] 一篇討論時鐘和傅科擺行為的(從未發表的)論文摘要。
Schilpp 99; CP 6, 32 1916年 Näherungsweise Integration der Feldgleichungen der Gravitation
重力場方程組的近似積分§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1916 (part 1),第688–696頁。 廣義相對論[111]最早對重力波存在給出的預言。目前為止重力輻射已經得到了間接觀測的證實,而此觀測則贏得了199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2015年,LIGO首先直接探測到重力波。
Schilpp 100 1916年 Gedächtnisrede auf Karl Schwarzschild
悼念卡爾·施瓦茲希耳德(卡爾·史瓦西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1916 (part 1),第768–770頁。 物理學史[112]
Schilpp 101; CP 6, 41 1916年 Hamiltonsches Prinzip und allgemeine Relativitätstheorie
Hamilton原理和廣義相對論§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1916 (part 2),第1111–1116頁。 廣義相對論[113]
Schilpp 103; CP 6, 45 1917年 Zum Quantensatz von Sommerfeld und Epstein
論Sommerfeld和Epstein的量子定理§
《德國物理協會會議》(Deutsche Physikalische Gesellschaft, Verhandlungen),19,第82–92頁。 量子力學[114] 愛因斯坦-布里元-克勒方法的開創性論文,描述了如何將一個經典系統轉化成它在量子力學中的對應。
Schilpp 104 1917年 Review of H. v. Helmholtz: Zwei Vorträge über Goethe
評Hermann von Helmholtz(赫爾曼·馮·亥姆霍茲)的「關於歌德的兩個講座」§
《自然科學》,5,第675頁。 物理學史[115]
Schilpp 105 1917年 Marian von Smoluchowski 《自然科學》,5,第737–738頁。 物理學史[116]
Schilpp 106 1917年 Quantentheorie der Strahlung
論輻射的量子理論§
《物理學期刊》,18,第121–128頁。 光子[117]
Schilpp 107; CP 6, 43 1917年 Kosmologische Betrachtungen zur allgemeinen Relativitätstheorie
根據廣義相對論對宇宙學所做的考察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1917 (part 1),第142–152頁。 廣義相對論[118] 這篇開創性的論文標誌着物理宇宙學的開端。在特定的簡化假設下,廣義相對論能夠描述宇宙的誕生膨脹終極命運
Schilpp 108; CP 6, 47 1917年 Eine Ableitung des Theorems von Jacobi
Jacobi定理的一個推導§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1917 (part 2),第606–608頁。 數學物理[119]
Schilpp 109 1917年5月23日 Friedrich Adler als Physiker
物理學家Friedrich Adler(弗里德里克·阿德勒)§
《霍氏日報》(Die Vossische Zeitung,Morgen Ausgabe),no. 259,第2版。 物理學史[120]
Schilpp 112; CP 7, 4 1918年 Prinzipielles zur allgemeinen Relativitätstheorie
關於廣義相對論的原理
物理年鑑》(ser. 4),55,第241–244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廣義相對論[121]
Schilpp 113; CP 7, 6 1918年 Lassen sich Brechungsexponenten der Körper für Röntgenstrahlen experimentell ermitteln?
有可能用實驗測定固體對X射線的折射率嗎?§
《德國物理協會會議》,20,第86–87頁。 電磁理論
Schilpp 114; CP 7, 15 1918年 Bemerkung zu Gehrckes Notiz: Über den Äther
對E. Gehrcke筆記的註釋:論以太§
《德國物理學會會議》,20,第261頁。 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
Schilpp 115; CP 7, 10 1918年 Review of H. Weyl: Raum, Zeit, Materie
評Hermann Weyl(赫爾曼·魏爾)的「空間-時間-物質」:廣義相對論講座§
《自然科學》,6,第373頁。 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122]
Schilpp 116; CP 7, 13 1918年 Dialog über Einwände gegen die Relativitätstheorie
反對相對論的對話§
《自然科學》,6, 第697–702頁。 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110]
Schilpp 117; CP 7, 2 1918年 Notiz zu Schrödingers Arbeit: Energiekomponenten des Gravitationsfeldes
對E. Schrödinger(厄溫·薛定諤)論文所做筆記:重力場的能量組成§
《物理學期刊》,19,第115–116頁。 廣義相對論[123]
Schilpp 118; CP 7, 3 1918年 Bemerkung zu Schrödingers Notiz: Lösungssystem der allgemein kovarianten Gravitationsgleichungen
對Schrödinger筆記的評述:論廣義協變重力場方程組的一個系統解§
《物理學期刊》,19,第165–166頁。 廣義相對論[123]
Schilpp 119; CP 7, 1 1918年 Gravitationswellen
論重力波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1918 (part 1),第154–167頁。 廣義相對論[124]第二篇關於重力波的論文,修正先前描述重力波的論文中的一個嚴重錯誤。[125]:xix
Schilpp 120; CP 7, 5 1918年 Kritisches zu einer von Hrn. de Sitter gegebenen Lösung der Gravitationsgleichungen
批評De Sitter(德西特)先生給出的一個重力場方程式解§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1918 (part 1),第270–272頁。 廣義相對論[126]
Schilpp 121; CP 7, 9 1918年 Der Energiesatz in der allgemeinen Relativitätstheorie
廣義相對論中的能量守恆定律§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1918 (part 1),第448–459頁。 廣義相對論[127]
Schilpp 122 1919年 Prüfung der allgemeinen Relativitätstheorie
廣義相對論的一個驗證§
《自然科學》,7,第776頁。 廣義相對論[128]
Schilpp 123; CP 7, 17 1919年 Spielen Gravitationsfelder im Aufbau der materiellen Elementarteilchen eine wesentliche Rolle?
重力場在物質的基元粒子的結構中起着主要角色嗎?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1919 (pt. 1),第349–356頁。 廣義相對論[129] 為他的場方程式提出了一個修正,從而可用於穩定的基本粒子
Schilpp 124; CP 7, 18 1919年 Bemerkungen über periodische Schwankungen der Mondlänge, welche bisher nach der Newtonschen Mechanik nicht erklärbar schienen
論月球經度的週期性漲落,它為何在牛頓力學中至今無法解釋§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1919 (pt. 1),第433–436頁。 廣義相對論
Schilpp 125 1919年 Feldgleichungen der allgemeinen Relativitätstheorie vom Standpunkte des kosmologischen Problems und des Problems der Konstitution der Materie
關於宇宙學問題和物質組成問題的廣義相對論重力場方程式§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1919 (pt. 1),第463頁。(僅有標題) 廣義相對論[129]
Schilpp 126; CP 7, 26 1919年11月28日 My theory
我的理論§
《泰晤士報》(倫敦)(Times, London),第13版。 廣義相對論[130] 1919年以《時間、空間和重力》為題重新發表在《光學工程師,英國光學期刊》(Optician, the British optical journal)第58期,第187–188頁上。
Schilpp 127; CP 7, 24 1919年 Leo Arons als Physiker
物理學家Leo Arons§
《社會主義月刊》(Sozialistische Monatshefte),52 (Jahrgang 25, pt. 2),第1055–1056頁。 物理學史[131]
Schilpp 132 1920年 Bemerkung zur Abhandlung von W. R. Hess: Theorie der Viscosität heterogener Systeme
評W. R. Hess的論文:對異質系統粘性理論的貢獻§
《膠體期刊》(Kolloidzeitschrift),27,第137頁。 分子間作用力[132]
Schilpp 133 1920年 Inwiefern lässt sich die moderne Gravitationstheorie ohne die Relativität begründen?
不藉助相對論的現代重力理論能建立到什麼程度?§
《自然科學》,8,第1010–1011頁。 廣義相對論[121]
Schilpp 134 1920年 Trägheitsmoment des Wasserstoffmoleküls
水分子的轉動慣量§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1920,第65頁。 分子間作用力[133] 從未發表的論文摘要。
Schilpp 135; CP 7, 39 1920年 Schallausbreitung in teilweise dissoziierten Gasen
部分離解氣體中的聲音傳播§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1920,第380–385頁。 分子間作用力
Schilpp 136; CP 7, 45 1920年8月27日 Meine Antwort über die antirelativitätstheoretische G.m.b.H.
我對反相對論公司的答覆
《柏林每日小報和商業日報》(Berliner Tageblatt und Handelszeitung),no. 402,第1–2版。 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134]
Schilpp 147; CP 7, 53 1921年 A brief outlin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相對論發展簡述
《自然》(Nature),106,第782–784頁。 物理學史[135] 由R. W. Lawson翻譯。
Schilpp 148 1921年 Geometrie und Erfahrung
幾何學和經驗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1921 (pt. 1),第123–130頁。 廣義相對論[136]
Schilpp 149; CP 7, 54 1921年 Eine naheliegende Ergänzung des Fundaments der allgemeinen Relativitätstheorie
論一個對廣義相對論基礎的明顯增補§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1921 (pt. 1),第261–264頁。 廣義相對論[137]
Schilpp 150; CP 7, 68 1921年 Ein den Elementarprozess der Lichtemission betreffendes Experiment
論一個關於光發射基本過程的實驗§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1921 (pt. 2),第882–883頁。 光子[138]
Schilpp 151 1921年 Report of a lecture at King's College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esent position of relativity, with quotations
在國王學院所做的關於相對論的發展和當前地位的講座報告,並附有引用§
《國民和雅典娜神廟》(Nation and Athenaeum), 29, 431–432 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 德語版本重印在《Mein Weltbild》(第215–220頁);在《我的世界觀》中有完整的翻譯版本。它也發表在《自然》第107期第504頁以及同年6月14日的《泰晤士報》第8頁上。
Schilpp 159 1922年 Bemerkung zur Seletyschen Arbeit: Beiträge zum kosmologischen Problem
對Seletyschen的文章「對宇宙學問題的貢獻」的評述§
物理年鑑》(ser. 4),69,第436–438頁,連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廣義相對論[139]
Schilpp 160 1922年 Review of W. Pauli: Relativitätstheorie
評W.鮑利(胡爾夫岡·鮑利)的《相對論》
《自然科學》,10,第184–185頁。 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140]
Schilpp 161 1922年 Emil Warburg als Forscher
研究員Emil Warburg§
《自然科學》,10,第823–828頁。 物理學史[141]
Schilpp 162 1922年 Theorie der Lichtfortpflanzung in dispergierenden Medien
光在色散介質中的傳播理論§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物理數學類》,1922, 第18–22頁。 電磁理論[142]
Schilpp 163 1922年 Bemerkung zu der Abhandlung von E. Trefftz: Statische Gravitationsfeld zweier Massenpunkte
對E. Trefftz的文章「兩個質點的靜態重力場」的評述§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物理數學類》,1922,第448–449頁。 廣義相對論
Schilpp 164 1922年 Quantentheoretische Bemerkungen zum Experiment von Stern und Gerlach
Stern-Gerlach實驗(斯特恩-革拉赫實驗)的量子力學觀測§
《物理期刊》(Zeitschrift für Physik),11,第31–34頁。 量子力學[143]保羅·埃倫費斯特合作。
Schilpp 165 1922年 Bemerkung zu der Arbeit von A. Friedmann: Über die Krümmung des Raumes
對A. Friedmann(亞歷山大·佛利民)的論文「論空間曲率」的評述§
《物理期刊》(Zeitschrift für Physik),11,第326頁。 廣義相對論[144] 愛因斯坦在1922年於同一期刊《物理期刊》(Zeitschrift für Physik)第16期,第228頁撤回了這一自我批判。
Schilpp 170 1923年 Bemerkung zu der Notiz von W. Anderson: Neue Erklärung des kontinuierlichen Koronaspektrums
對W. Anderson(W·安達臣)的筆記「日冕中連續光譜的新解釋」的評述§
《天文新聞》,219,第19頁。 太陽物理學
Schilpp 171 1923年 Experimentelle Bestimmung der Kanalweite von Filtern
過濾器孔徑的實驗測定§
《德國醫學周刊》(Deutsche medizinische Wochenschrift),49,第1012–1013頁。 流體力學[145] 與H. Mühsam合作。
Schilpp 172 1923年 Beweis der Nichtexistenz eines überall regulären zentrisch symmetrischen Feldes nach der Feldtheorie von Kaluza
從Kaluza場論得出的處處規則中心對稱場的不存在性的證據§
《耶路撒冷大學報》(Jerusalem University, Scripta),1 (no. 7),第1–5頁。 經典統一場論[146] 與J. Grommer合作;另有希伯來語版本。
Schilpp 173 1923年 Theory of the affine field
仿射場論
《自然》,112,第448–449頁。 經典統一場論[147] 由RW Lawson翻譯,但並不對應着出版物#175。相對而言數學性不高。
Schilpp 174 1923年 Zur allgemeinen Relativitätstheorie
論廣義相對論§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物理數學類》,1923,第32–38、76–77頁。 廣義相對論[148]
Schilpp 175 1923年 Zur affinen Feldtheorie
論仿射場論§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物理數學類》,1923,第137–140頁。 經典統一場論[149]
Schilpp 176 1923年 Bietet die Feldtheorie Möglichkeiten für die Lösung des Quantenproblems?
場論能夠提供解決量子問題的可能性嗎?§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物理數學類》, 1923,第359–364頁。 經典統一場論[150]
Schilpp 177 1923年 Théorie de relativité
相對論§
《法國哲學協會公告》(Société française de philosophie, Bulletin),22,第97–98、101、107、111–112頁。 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151]在《自然》第112期,第253頁有全文引用。
Schilpp 178 1923年 Quantentheorie des Strahlungsgleichgewichts
輻射平衡的量子理論§
《物理期刊》(Zeitschrift für Physik),19,第301–306頁。 光子[152]保羅·埃倫費斯特合作。
Schilpp 181 1924年 Antwort auf eine Bemerkung von W. Anderson
對W. Anderson(W·安達臣)的一個觀測的答覆§
《天文新聞》,221,第329–330頁。
Schilpp 182 1924年4月20日 Komptonsche Experiment
Compton實驗(康普頓實驗§
《柏林每日小報》(Berliner Tageblatt),1. Beiblatt。 光子[153]證明光子攜帶有動量的實驗;對很多物理學家而言,這個實驗是光子是粒子這一論斷的決定性證明。
Schilpp 184 1924年 Zum hundertjährigen Gedenkag von Lord Kelvins Geburt
關於Kelvin(開爾文)勳爵誕辰一百周年§
《自然科學》, 12,第601–602頁。 物理學史[154]
Schilpp 185 1924年 Quantentheorie des einatomigen idealen Gases
單原子理想氣體的量子理論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物理數學類》, 1924,第261–267頁。 光子統計力學[155]愛因斯坦建立量子力學中全同粒子理論的兩篇開創性論文中的第一篇(另見參考文獻#194)。1924年,薩特延德拉·納特·玻色通過對相空間內粗粒計數修正推導出了普朗克黑體輻射定律[156]愛因斯坦證明了這一修正等價於假設光子是嚴格的全同粒子,這導致了相干態這一概念的建立。愛因斯坦還將玻色的理論形式延伸應用到物質體子中(玻色子),預言它們在足夠的低溫下會發生凝聚,這已被實驗所證實。[157]
Schilpp 186 1924年 Über den Äther
論以太§
《瑞士自然研究協會會議》,105 (pt. 2),第85–93頁。 物理學史[158]歷史回顧。
Schilpp 187 1924年 Theorie der Radiometerkräfte
輻射計的作用力理論§
《物理期刊》(Zeitschrift für Physik),27,第1–6頁。 統計力學。輻射計的物理研究方法。
Schilpp 188 1924年 [Note appended to a paper by Bose entitled "Wärmegleichgewicht im Strahlungsfeld bei Anwesenheit von Materie"] Thermal Equilibrium in the Radiation Field in the Presence of Matter
(這是一篇附加在玻色所作名為《Wärmegleichgewicht im Strahlungsfeld bei Anwesenheit von Materie》(《含有物質的輻射場的熱平衡》)的論文之後的筆記)
《物理期刊》(Zeitschrift für Physik),27,第392–392頁。 光子[159]
Schilpp 193 1925年 Elektron und allgemeine Reltivitätstheorie
電子和廣義相對論§
《物理學》(Physica),5,第330–334頁。 廣義相對論[160]
Schilpp 194 1925年 Quantentheorie des einatomigen idealen Gases. 2. Abhandlung
單原子氣體的量子理論,第二部分§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柏林),物理數學類》,1925,第3–14頁。 光子統計力學[161]關於全同粒子玻色子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兩篇開創性論文的第二篇;另見參考文獻#185
Schilpp 195 1925年 Quantentheorie des idealen Gases
理想氣體的量子理論§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柏林),物理數學類》,1925,第18–25頁。 光子統計力學[162]
Schilpp 196 1925年 Einheitliche Feldtheorie von Gravitation und Elektrizität
重力和電場力的統一場論§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柏林),物理數學類》,1925第414–419頁。 經典統一場論[163]
Schilpp 197 1925年 Bemerkung zu P. Jordans Abhandlung: Theorie der Quantenstrahlung
對P. Jordan的文章「量子輻射理論」的評述§
《物理期刊》(Zeitschrift für Physik),31,第784–785頁。 光子[164]
Schilpp 199 1926年 W. H. Julius, 1860–1925 《天體物理學雜誌》(Astrophysical Journal),63,第196–198頁。 物理學史[165]
Schilpp 200 1926年 Ursache der Mäanderbildung der Flussläufe und des sogenannten Baerschen Gesetzes
河流曲折的起源和所謂Baer定律§
《自然科學》,14,第223–224頁。 地球科學[166]河流曲折的科學解釋。
Schilpp 201 1926年 Vorschlag zu einem die Natur des elementaren Strahlungs-emissions-prozesses betreffenden Experiment
研究光發射基本過程的本性的實驗提議§
《自然科學》,14,第300–301頁。 光子[167]
Schilpp 202 1926年 Interferenzeigenschaften des durch Kanalstrahlen emittierten Lichtes
極隧射線所發光的干涉性質§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物理數學類》, 1926,第334–340頁。 光子[168]看似被埃米爾·魯普英語Emil Rupp發表在同一期刊(第341–351頁)的論文中所描述的實驗證實,但後來魯普的實驗被證明是偽造的。
Schilpp 203 1926年 Geometría no euclídea y fisica
非歐幾里德幾何和物理學
《西班牙裔美國數學期刊》(Revista matemática hispano-americana) (ser. 2)1,第72–76頁。 廣義相對論
Schilpp 205 1927年 Einfluss der Erdbewegung auf die Lichtgeschwindigkeit relativ zur Erde
地球運動對相對地球的光速所產生的影響§
《研究與進展》(Forschungen und Fortschritte),3,第36–37頁。 狹義相對論[169]
Schilpp 206 1927年 Formale Beziehung des Riemannschen Krümmungstensors zu den Feldgleichungen der Gravitation
Riemann曲率張量與重力場方程式的正式聯繫§
《數學紀事年鑑》(Mathematische Annalen),97,第99–103頁。 廣義相對論[170]
Schilpp 207 1927年 Isaac Newton
Isaac Newton(艾薩克·牛頓§
《曼徹斯特衛報周刊》(Manchester Guardian Weekly),16,第234–235頁。 物理學史。 重印在1927年3月19日的《曼徹斯特衛報》(Manchester Guardian)、《天文台》(Observatory)第50期第146–153頁以及《史密松森研究所,1927年報告》第201–207頁。
Schilpp 208 1927年 Newtons Mechanik und ihr Einfluss auf die Gestaltung der theoretischen Physik
牛頓力學及其對理論物理學發展的影響
《自然科學》,15,第273–276頁。 物理學史[171]
Schilpp 209 1927年 Zu Newtons 200. Todestage
關於Newton逝世二百周年§
《南方和北方》(Nord und Süd),Jahrg. 50,第36–40頁。 物理學史
Schilpp 210 1927年 (寫給皇家科學院關於Newton逝世二百周年的信) 《自然》, 119, 467 物理學史[172]也發表在《科學》第65期第347–348頁。
Schilpp 211 1927年 Establishment of an international bureau of meteorology
一個國際氣象局的建立§
《科學》(Science),65,第415–417頁。 氣象學[173]
Schilpp 212 1927年 Kaluzas Theorie des Zusammenhanges von Gravitation und Elektrizität
用Kaluza理論聯繫重力和電力§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物理數學類》, 1927,第23–30頁。 經典統一場論[174]
Schilpp 213 1927年 Allgemeine Relativitätstheorie und Bewegungsgesetz
廣義相對論和運動定律§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物理數學類》,1927,第2–13、235–245頁。 廣義相對論[175]第一部分(第2–13頁)與J. Grommer合作。
Schilpp 214 1927年 Theoretisches und Experimentelles zur Frage der Lichtentstehung
光產生問題的理論和實驗(方面)§
《應用化學雜誌》(Zeitschrift für angewandte Chemie),40,第546頁。 光子[176]
Schilpp 216 1928年 H. A. Lorentz
亨德里克·A·勞侖茲§
《數學與科學論文》(Mathematisch-naturwissenschaftliche Blätter),22,第24–25頁。 物理學史[177]在萊頓大學舉行的追悼會上的發言摘要,另重新發表在《我的世界觀》(Mein Weltbild)第25頁。
Schilpp 217 1928年 Riemanngeometrie mit Aufrechterhaltung des Begriffes des Fern-Parallelismus
Riemann幾何與超距平移理論的存留§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物理數學類》, 1928,第217–221頁。 經典統一場論[178]
Schilpp 218 1928年 Neue Möglichkeit für eine einheitliche Feldtheorie von Gravitation und Elektrizität
重力與電力的統一場論的一個新的可能性§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物理數學類》,1928,第224–227頁。 經典統一場論[179]
Schilpp 219 1928年 À propos de "La déduction relativiste" de M. E. Meyerson
關於M. E. Meyerson的「相對性演繹」§
《法國哲學雜誌》(Revue philosophique de la France),105,第161–166頁。 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180]
Schilpp 222 1929年 Ansprache an Prof. Planck [bei Entgegennahme der Planckmedaille]
致普朗克教授(被授予普朗克獎章時的講話)§
《研究與進展》,5,第248–249頁。 物理學史[181]
Schilpp 223 1929年 (摘自倫敦《每日記事報》於1929年1月26日關於統一場論的採訪,早於出版物#226 《自然》,123,第175頁。 經典統一場論
Schilpp 224 1929年 [Note appended to a reprinting of Arago's Memorial address on Thomas Young before the French Academy] 《自然科學》,17,第363頁。 物理學史[182]
Schilpp 225 1929年1月4日 The new field theory
新場論§
《泰晤士報 (倫敦)》 經典統一場論。由L. L. Whyte翻譯,重印在1930年的《天文台》(Observatory)第52期,第82–87及114–118頁。
Schilpp 226 1929年 Einheitliche Feldtheorie
關於統一場論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物理數學類》,1929,第2–7頁。 經典統一場論[183]
Schilpp 227 1929年 Einheitliche Feldtheorie und Hamiltonsches Prinzip
統一場論和Hamilton原理§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物理數學類》,1929,第156–159頁。 經典統一場論[184]
Schilpp 228 1929年 Sur la théorie synthéthique des champs
論統一場論§
《電力綜合雜誌》(Revue générale de l'électricité),25,第35–39頁。 經典統一場論。與T. de Donder合作。
Schilpp 229 1929年 Appreciation of Simon Newcomb
致謝Simon Newcomb(西蒙·紐康§
《科學》,69,第249頁。 物理學史[185]於1926年7月15日給紐康女兒的一封信的譯文。
Schilpp 230 1929年 Sesión especial de la Academia (16 abril 1925)
阿根廷科學學會特別會議§
Sociedad cientifica Argentina, Anales107,第337–347頁。 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與RG Loyarte關於質能等價的討論,以及與H Damianovich關於相對論對提出的「化學場」的相關性的討論。
Schilpp 232 1930年11月9日 Über Kepler
關於Kepler(開普勒§
《法蘭克福日報》(Frankfurter Zeitung),第16頁,第3–4欄。 物理學史[186]本文也收錄在《我的世界觀》一書中。
Schilpp 233 1930年 Raum-, Feld- und Äther-problem in der Physik
物理學中的空間、場和以太問題§
《第二屆國際動力學術會議會報,柏林1930年》(World power conference, 2nd, Berlin, 1930. Transactions),19,第1–5頁。 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一篇廣泛報道的發言,例如也發表在Dinglers polytechnisches journal第345期第122頁上。
Schilpp 234 1930年 Raum, Äther und Feld in der Physik
物理學的空間、以太和場§
《哲學論壇》(Forum Philosophicum),1,第173–180頁。 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187]在同一期的第180–184頁有布萊特曼(ES Brightman)的英語譯文。本文和參考文獻#233標題相似,但內容文字不同於收錄在《我的世界觀》第229–248頁中的《物理學中的空間、場和以太問題》。
Schilpp 235 1930年 Théorie unitaire du champ physique
物理學場的統一理論§
《龐加萊研究所紀事》(Annales de l'Institut H. Poincaré),1,第1–24頁。 經典統一場論[188]
Schilpp 236 1930年 Auf die Riemann-Metrik und den Fern-Parallelismus gegründete einheitliche Feldtheorie
基於Riemann度規和超距平移理論的統一場論§
《數學紀事》,102,第685–697頁。 經典統一場論[189]
Schilpp 237 1930年 Das Raum-Zeit Problem
時空問題§
《珊瑚》(Die Koralle),5,第486–488頁。 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190]
Schilpp 238 1930年 Review of S. Weinberg: Erkenntnistheorie
評S. Weinberg(齊格弗里德·溫伯格)的「認識論」§
《自然科學》,18,第536頁。 物理學史[191]
Schilpp 239 1930年 Kompatibilität der Feldgleichungen in der einheitlichen Feldtheorie
統一場論中場方程式的一致性§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物理數學類》,1930,第18–23頁。 經典統一場論[192]
Schilpp 240 1930年 Zwei strenge statische Lösungen der Feldgleichungen der einheitlichen Feldtheorie
統一場論中場方程式的兩個嚴格靜態解§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物理數學類》,1930,第110–120頁。 經典統一場論[193] 與W. Mayer合作。
Schilpp 241 1930年 Theorie der Räume mit Riemannmetrik und Fernparallelismus
藉助Riemann度規和超距平移理論的空間理論§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物理數學類》,1930,第401–402頁。 經典統一場論[194]
Schilpp 242 1930年 Address at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在諾丁漢大學作的演講§
《科學》,71,第608–610頁。 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195]對(狹義和廣義)相對論和場論所做的觀察。本演講的摘要內容發表在《自然》第125期第897–898頁,名為《空間的概念》(Concept of space)。
Schilpp 243 1930年 Über den gegenwärtigen Stand der allgemeinen Relativitätstheorie
關於廣義相對論的當前狀況§
《耶魯大學圖書館報》(Yale University Library, Gazette),6,第3–6頁。 廣義相對論[196]耶魯大學的Leigh Page教授的英語譯文發表在同一刊物的第7–10頁。有趣的是,此文既非科學演講也非典型的科學論文;這是耶魯大學的一名研究生說服愛因斯坦手寫的一篇廣義相對論摘要,手稿現在仍然保存在耶魯。
Schilpp 247 1931年 Theory of Relativity: Its Formal Content and Its Present Problems
相對論:它的正式內容和當前問題§
《自然》,127,第765、790、826–827頁。 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1931年5月在牛津大學作的講座。
Schilpp 248 1931年 Knowledge of past and future in quantum mechanics
量子力學中過去和未來的知識
《物理評論》(Physical Review)(ser. 2),37,第780–781頁,連結[失效連結] 量子力學[197]與托爾曼和波多爾斯基合作。
Schilpp 249 1931年 Zum kosmologischen Problem der allgemeinen Relativitätstheorie
論廣義相對論的宇宙學問題§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物理數學類》,1931,第235–237頁。 廣義相對論[198]提出了宇宙學常數
Schilpp 250 1931年 Systematische Untersuchung über kompatible Feldgleichungen welche in einem Riemannschen Raume mit Fern-Parallelismus gesetzt werden können
採用超距平移理論對適用於Riemann空間內的自洽場方程式所作的系統性調查§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物理數學類》,1931,第257–265頁。 經典統一場論[199]與W. Mayer合作。
Schilpp 251 1931年 Einheitliche Feldtheorie von Gravitation und Elektrizität
重力和電力的統一場論§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物理數學類》,1931,第541–557頁。 經典統一場論[200]與W. Mayer合作。
Schilpp 252 1931年 Thomas Alva Edison, 1847–1931
湯馬士·阿爾瓦·愛迪生,1847–1931§
《科學》,74,第404–405頁。 物理學史[201]
Schilpp 253 1931年 Gravitational and electrical fields [Translation of a preliminary report for the Josiah Macy, Jr. foundation]
重力場和電場(為Josiah Macy, Jr.基金會所寫的一份初步報告的英語譯文)§
《科學》,74,第438–439頁。 經典統一場論[202]
Schilpp 254 1931年 [Reply to congratulatory addresses at a dinner given by the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n 15 January 1931]
(對1931年1月15日於加州理工學院舉行的晚宴上賀詞的回覆)§
《科學》,73,第379頁。 物理學史[203]
Schilpp 255 1931年 Gedenkworte auf Albert A. Michelson
紀念Albert A. Michelson(阿爾伯特·邁克生§
《應用化學雜誌》,44,第658頁。 物理學史[204]
Schilpp 258 1932年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expansion and the mean density of the universe
論宇宙膨脹與平均密度的聯繫§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8,第213–214頁。 廣義相對論[205]威勒姆·德西特合作。
Schilpp 259 1932年 Zu Dr. Berliners siebzigstem Geburtstag
祝賀阿諾耳德·柏林內爾教授七十歲生日
《自然科學》,20,第913頁。 物理學史[206]重印在《我的世界觀》第29–32頁。
Schilpp 260 1932年 Gegenwärtiger Stand der Relativitätstheorie
重力理論的現狀§
《來源》(Die Quelle, 現名為Paedogogischer Führer),82,第440–442頁。 廣義相對論[207]
Schilpp 261 1932年 Einheitliche Feldtheorie von Gravitation und Elektrizität, 2. Abhandlung
重力和電力的統一場論,第二部分§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物理數學類》,1932,第130–137頁。 經典統一場論[208]與W. Mayer合作。
Schilpp 262 1932年 Semi-Vektoren und Spinoren
半向量和旋量§
《普魯士科學院會議報告,物理數學類》,1932,第522–550頁。 數學[209]與W. Mayer合作。
Schilpp 263 1932年 Unbestimmtheitsrelation
不確定性關係§
《應用化學雜誌》,45,第23頁。 量子力學[210]
Schilpp 267 1933年 Dirac Gleichungen für Semi-Vektoren
半向量的Dirac方程式§
《科學院(阿姆斯特丹)進展》(Akademie van wetenschappen (Amsterdam), Proceedings‎),36 (pt. 2),第 497–?頁。 量子力學[211]與W. Mayer合作。
Schilpp 268 1933年 Spaltung der natürlichsten Feldgleichungen für Semi-Vektoren in Spinor-Gleichungen vom Diracschen Typus
用於Dirac型旋量方程式中半向量的最自然場方程式的除法§
《科學院(阿姆斯特丹)進展》,36 (pt. 2),第615–619頁。 量子力學[212]與W. Mayer合作。
Schilpp 270 1934年 Darstellung der Semi-Vektoren als gewöhnliche Vektoren von besonderem Differentiations Charakter
半向量的具有反常微分特性的普通向量表示§
《數學年鑑》(Annals of mathematics)(ser. 2),35,第104–110頁。 數學[213]與W. Mayer合作。
Schilpp 271 1934年 Review of R. Tolman: Relativity,thermodynamics and cosmology
評R. Tolman(李察·托爾曼)的「相對論、熱力學和宇宙學」§
《科學》,80,第358頁。 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214]
Schilpp 272 1935年 Elementary derivation of the equivalence of mass and energy
質能相當性的初淺推導
《美國數學學會公報》(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41,第223–230頁,連結[失效連結] 狹義相對論[215]
Schilpp 273 1935年 Can quantum-mechanical description of physical reality be considered complete?
能認為量子力學對物理實在的描述是完備的嗎?
《物理評論》(ser. 2),47,第777–780頁,連結[失效連結] 量子力學[216]鮑利斯·波多爾斯基納森·羅森合作。
Schilpp 274 1935年 The particle problem in the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
廣義相對論中的粒子問題§
《物理評論》(ser. 2),48,第73–77頁。 廣義相對論[217]與羅森合作。
Schilpp 275 1936年 Physik und Realität
物理學和實在
《富蘭克林研究所學報》(Franklin Institute, Journal),221,第313–347頁。 量子力學[218]在同一期的第349–382有英語譯文(由J. Picard翻譯),另外還重印在Zeitschrift für freie deutsche Forschung, 1, no. 1, pp. 5–19和no. 2, pp. 1–14 (1938)。
Schilpp 276 1936年 Two-body problem in general relativity theory
廣義相對論中的兩體問題§
《物理評論》(ser. 2),49,第404–405頁。 廣義相對論[219]與羅森合作。
Schilpp 277 1936年 Lens-like action of a star by deviation of light in the gravitational field
恆星因光線在重力場中偏折的類透鏡作用§
《科學》,84,第506–507頁。 廣義相對論[220]
Schilpp 278 1937年 On gravitational waves
論重力波
《富蘭克林研究所學報》,223,第43–54頁。 廣義相對論[221]與羅森合作。這篇重要的論文確立了重力波即使在愛因斯坦場方程式的非線性本性下仍然存在的可能性。有趣的是,愛因斯坦和羅森原本在這個問題上得到了截然相反的結論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chilpp 283 1938年 Gravitational equations and the problems of motion
重力方程式與運動問題(一)
《數學年鑑》(ser. 2),39,第65–100頁。 廣義相對論[222]利奧波德·英菲爾德及B.荷夫曼(Hoffmann)合作。
Schilpp 284 1938年 Generalization of Kaluza's theory of electricity
Kaluza電學理論的推廣§
《數學年鑑》(ser. 2),39,第683–701頁。 經典統一場論[223]彼得·褒曼合作。
Schilpp 285 1939年 Stationary system with spherical symmetry consisting of many gravitating masses
球對稱多體定態重力系統§
《數學年鑑》(ser. 2),40,第922–936頁。 廣義相對論[224]
Schilpp 286 1940年 Gravitational equations and the problems of motion. II
重力方程式與運動問題(二)
《數學年鑑》(ser. 2),41,第455–464頁。 廣義相對論[225]與英菲爾德合作。
Schilpp 287 1940年 Considerations concerning the fundamentals of theoretical physics
關於理論物理基礎的一些思考§
《科學》,91,第 487–492頁。 物理學史[226]部分章節重印在《自然》第145期,第920–924頁。
Schilpp 290 1941年 Demonstration of the non-existence of gravitational fields with a non-vanishing total mass free of singularities
總質量非零且無奇異點的重力場的不存在性證明§
《圖庫曼大學雜誌》,(Tucumán universidad nac., Revista),(ser. A),2,第11–16頁。 廣義相對論[227]
Schilpp 292 1942年 The work and personality of Walter Nernst
Walter Nernst(瓦爾特·能斯特)的工作和人格§
《科學月刊》(Scientific Monthly),54,第195–196頁。 物理學史[228]
Schilpp 293 1943年 Non-existence of regular stationary solutions of relativistic field equations
相對論性場方程式一般定態解的不存在性§
《數學年鑑》(ser. 2),44,第131–137頁。 廣義相對論[229]胡爾夫岡·鮑利合作。
Schilpp 295 1944年 Bivector fields, I
二重向量(一)§
《數學年鑑》(ser. 2),45,第1–14頁。 數學[230]與V. Bargmann合作。
Schilpp 296 1944 Bivector fields, II
二重向量(二)§
《數學年鑑》(ser. 2)296,45,第15–23頁。 數學[231]
Schilpp 298 1945年 On the cosmological problem
論宇宙學問題§
《美國學者》(American Scholar),14,第137–156頁,269頁(修訂) 廣義相對論。出版物#297附錄的預印刷版本。
Schilpp 299 1945年 Generalization of the relativistic theory of gravitation
相對論性重力論的一種推廣(一)
《數學年鑑》(ser. 2),46,第578–584頁。 經典統一場論[232]
Schilpp 300 1945年 Influence of the expansion of space on the gravitation fields surrounding the individual stars
空間膨脹對各個星球周圍的重力場的影響
《現代物理學評論》(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17,第120–124頁。 廣義相對論[233]與E·G·斯特勞斯(E. G. Straus)合作。修正和增補刊載在1946年的《ibid》第18期,第148、149頁。
Schilpp 301 1946年 Generalization of the relativistic theory of gravitation, II
相對論性重力論的一種推廣(二)
《數學年鑑》(ser. 2),47,第731–741頁。 經典統一場論[234]與E·G·斯特勞斯(E. G. Straus)合作。
Schilpp 302 1946年 Elementary derivation of the equivalence of mass and energy
質能相當性的初淺推導
《工學院學報》(Technion Journal),5,第16–17頁,連結[失效連結] 狹義相對論[235]刊載於美國社會年鑑記錄位於海法的希伯萊理工學院發展部分中的一種新穎的簡化的推導;另外也發表於1947年的希伯萊理工學院的《科學出版物》中。
Schilpp 307 1948年 Quantenmechanik und Wirklichkeit
量子力學和實在
《辯證邏輯》(Dialectica),2,第320–324頁。 量子力學[236]
Schilpp 308 1948年 Generalized theory of gravitation
廣義重力論
《現代物理學評論》,20,第35–39頁。 經典統一場論[237]
Schilpp 309 1949年 Motion of particles in general relativity theory
廣義相對論中的粒子運動§
《加拿大數學雜誌》(Canadian Journal of Mathematics),1,第209–241頁。 廣義相對論[238]與利奧波德·英菲爾德合作。
Schilpp 310 1949年 Dem Gedächtnis Max Plancks
悼念馬克斯·普朗克
《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imie),61,U114。 物理學史
Schilpp 311 1950年 The Bianchi Identities in the Generalized Theory of Gravitation
重力的推廣理論中的Bianchi恆等式§
《加拿大數學雜誌》,2,第120–128頁。 經典統一場論[239]
Schilpp 313 1950年 On the General Theory of Gravitation
關於廣義重力論
《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182,第13–17頁。 經典統一場論[240]
Schilpp 314 1951年 The Advent of the Quantum Theory
量子理論的進展§
《科學》,113,第82–84頁。 量子力學
Schilpp 316 1953年 A Comment on a Criticism of Unified Field Theory
對批判統一場論的一條評論§
《物理評論》,89,第321頁。 經典統一場論[241]
Schilpp 317 1954年 Algebraic Properties of the Field in the Relativistic Theory of the Asymmetric Field
非對稱場的相對論性理論中場的代數性質§
《數學年鑑》,59,第230–244頁。 經典統一場論[242] 與B·考夫曼(B. Kaufman)合作。
Schilpp 318 1955年 An Interview with Einstein
對Einstein的採訪§
《科學美國人》,193,第69–73頁。 物理學史。與I·B·科恩(I. B. Cohen)合作。
Schilpp 319 1955年 A New Form of the General Relativistic Field Equations
廣義相對論場方程式的一個新形式§
《數學年鑑》,62,第128–138頁。 經典統一場論[243]採用一個輔助場而非一般的仿射聯絡進行簡化的推導。與B·考夫曼(B. Kaufman)合作。

書籍章節

除了出版物#288,下表中的書籍章節均由愛因斯坦獨立編撰,沒有合作者。

索引編號[注 1] 年份 章節名稱和中文譯名[注 2] 書名[注 2]、頁碼 書籍作者/編輯 出版商(地點) 分類和註釋[注 4]
Schilpp 51 1912年 État actuel du problème des chaleurs spécifiques
比熱容問題的現狀§
Rapports du premier Conseil de Physique (1911), Instituts Solvay
《第一屆索爾維物理會議(1911年)報告》§
不詳 Gauthier巴黎) 比熱容[244] 德文版為出版物#63
Schilpp 76 1915年 Theoretische Atomistik
理論原子科學§
Die Physik,第251–263頁。
《物理》§
E. Lecher Teubner萊比錫 原子物理學[245] 《當代文化》(Kultur der Gegenwart)系列的一部分(3. Teil, Abt. 3, Band 1)。
Schilpp 77 1915年 Relativitätstheorie
相對論§
Die Physik
《物理》§
E. Lecher Teubner萊比錫 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246]《當代文化》(Kultur der Gegenwart)系列的一部分(3. Teil, Abt. 3, Band 1)。
Schilpp 87 1916年 Vorwort
前言§
Grundlagen der Einsteinschen Gravitationstheorie
《愛因斯坦重力論基礎》§
厄溫·F·弗林德利希 Springer Verlag柏林 廣義相對論
Schilpp 111 1918年 Motiv des Forschens
探索的動機
"Zu Max Plancks 60. Geburtstag: Ansprachen in der deutschen physikalischen Gesellschaft",第29–32頁。
《慶祝馬克斯·普朗克60歲生日:在德國物理學會上的講話》§
不詳 Müller卡爾斯魯厄 物理哲學[247]
Schilpp 146 1921年 Einfache Anwendung des Newtonschen Gravitationsgesetzes auf die Kugelförmigen Sternhaufen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關於球狀星團的簡單應用§
Kaiser Wilhelm 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Wissenschaft, Festschrift zu ihrem zehnjährigen Jubiläum, pp. 50–52
《威廉皇帝協會成立10周年慶祝活動》§
不詳 Springer Verlag(柏林) 萬有引力
Schilpp 158 1922年 Theoretische Bemerkungen zur Supraleitung der Metalle
超導金屬的理論評述§
Leyden. Rijksuniversiteit Naturkundig Laboratorium, Gedenkboek aangeboden aan H. Kamerlingh Onnes, pp. 429–435
《紀念海克·卡末林·昂內斯》§
不詳 Ijdo萊頓 超導現象
Schilpp 180 1924年 Geleitwort
前言§
盧克萊修的《物性論》 H.迪爾斯(H. Diels Weidmann柏林 物理學史[248]
Schilpp 190 1925年 Anhang: Eddingtons Theorie und Hamiltonsches Prinzip
附錄:Eddington理論和Hamilton原理§
Relativitätstheorie in mathematischer Behandlung
《相對論,數學論述》§
亞瑟·愛丁頓 Springer Verlag柏林 經典統一場論[249]專門為愛丁頓翻譯成德語版本。
Schilpp 191 1925年 Theoretische Atomistik
理論原子科學§
Die Physik, 2. Auflage, pp. 281–294
《物理》(第二版)§
不詳 Teubner萊比錫 原子物理學
Schilpp 192 1925年 Relativitätstheorie
相對論§
Die Physik, 2. Auflage,第783–797頁。
《物理》(第二版)§
不詳 Teubner萊比錫 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
Schilpp 204 1927年
介紹§
Di spetsyele relativitets-teorye
《狹義相對論》§
T. Shalit 私人印刷(柏林 狹義相對論。提供意第緒語和德語兩個版本。
Schilpp 220 1929年 Space-time
時空§
大英百科全書》第14版第21卷,第105–108頁 富蘭克林·亨利·胡珀(Franklin Henry Hooper 大英百科全書出版公司(芝加哥) 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
Schilpp 221 1929年 Über den gegenwärtigen Stand der Feldtheorie
論場論現狀§
Festschrift Prof. Dr. A. Studola Überreicht,第126頁。
《恭賀A. Studola博士》§
不詳 Füssli慕尼黑 廣義相對論[250]與出版物#235相比,技術內容較少,側重歷史內容。
Schilpp 231 1929年 Begleitwort
前言§
Grenzflächenvorgänge in der unbelebten und belebten Natur
《有機和無機自然界中的邊界表面過程》§
D. Reichinstein Barth萊比錫 物理學史
Schilpp 244 1931年 Foreword
前言§
Newton, the man, p. v
《牛頓,這個人》§
R. de Villamil Knox倫敦 物理學史
Schilpp 245 1931年
馬克士威對於物理實在概念發展的影響§
James Clerk Maxwell: A Commemoration Volume,第66–頁。
占士·克拉克·馬克士威:紀念冊》§
不詳 Cambridge University劍橋 物理學史[251] 德文版為Mein Weltbild(中譯本:《我的世界觀》)。
Schilpp 246 1931年 Foreword
前言§
Opticks, 4th edition (London 1730),第vii–viii頁。
《光學》第四版§
艾薩克·牛頓 McGraw(紐約) 物理學史[252]
Schilpp 256 1932年 Prologue
序言§
Where is science going?,第7–12頁。
《科學向什麼方向發展》§
馬克斯·普朗克 諾頓(紐約 物理學史[253]
Schilpp 257 1932年 Epilogue: a socratic dialogue, interlocutors, Einstein and Murphy
後記:一個蘇格拉底式的對話,對話者,愛因斯坦和墨菲§
Where is science going?,第201–213頁。
《科學向什麼方向發展》§
馬克斯·普朗克 Norton紐約 物理學史[253]
Schilpp 269 1934年 Introduction
序言§
The World in Modern Science,第5–6頁。
《現代科學世界》§
利奧波德·英費爾德 V. Gollancz倫敦 物理學史[254]在第275頁有德文版。
Schilpp 288 1941年 Five-dimensional representation of gravitation and electricity
重力和電力的五維表示§
Theodore von Karman Anniversary Volume,第212–225頁。
《狄奧多·馮卡門周年紀念卷》§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帕薩迪納 經典統一場論[255]與巴格曼·V和褒曼·PG合作。
Schilpp 289 1941年 Science and religion
科學與宗教§
1st Conference on Science,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第一屆科學、哲學與宗教會議》§
不詳 不詳 哲學。發表於《紐約時報》1940年9月11日,第30版第2欄以及《自然》第146期第605–607頁。
Schilpp 291 1942年 Foreword
前言§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p. v
《廣義相對論導論》§
彼得·褒曼 Prentice-Hall(紐約) 狹義廣義相對論[256]
Schilpp 294 1944年 Remarks on Bertrand Russell's theory of knowledge
論伯特蘭·羅素的認識論§
The philosophy of Bertrand Russell,第277–291頁。
《伯特蘭·羅素的哲學》
保羅·亞瑟·席爾普 Northwestern University伊文斯頓) 哲學[257]席爾普主編的系列叢書《在世哲人圖書館》(Library of Living Philosophers)的第五卷。
Schilpp 303 1947年 The problem of space, ether and the field in physics
空間以及物理場的問題§
Man and the universe,第82–100頁。
《人與宇宙》§
Saxe, Commins, and RN Linscott Random House紐約 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重印自《我的世界觀》。
Schilpp 305 1948年 Einstein's theory of relativity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Grolier Encyclopedia,第九卷,第19頁。
《格羅利爾百科全書》
不詳 Grolier Society紐約 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雖然標註的日期為1947年,實際發行於1948年。
Schilpp 306 1948年 Relativity: essence of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相對論:相對論的本質§
American Peoples Encyclopedia,第16卷,第604–608頁 。
《美國人民百科全書》
不詳 Spencer Press芝加哥 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
Schilpp 312 1950年 Appendix II: Generalized theory of gravitation
附錄II:廣義相對論§
The Meaning of Relativity,第3版。
《相對論的意義》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Princeton University普林斯頓 經典統一場論。《相對論的意義》(出版物#297)增加了附錄II。
Schilpp 315 1951年 Reply to Criticisms: Remarks Concerning the Essays Brought Together in this Co-operative Volume
對「關於將論文收集在這本合作集的意見」的回應§
Albert Einstein: Philosopher-Scientist, Volume II,第665–688頁。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哲人-科學家》第二卷§
編者:保羅·亞瑟·席爾普 Harper and Brothers Publishers, Harper Torchbook edition紐約 科學史物理哲學[258]生平介紹並概括了愛因斯坦晚年的科學思考。
Schilpp 320 1955年 Appendix II: Generalized theory of gravitation
附錄II:廣義相對論§
The Meaning of Relativity,第5版
《相對論的意義》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Princeton University普林斯頓 經典統一場論[259] 為《相對論的意義》(出版物#297和出版物#312)第五版也是最後一版而全面修訂的附錄II。

書籍

除了出版物#278,下表中的書籍均由愛因斯坦獨立編撰,沒有合作者。

索引編號[注 1] 年份 書名和中文譯名[注 2] 出版商(地點) 分類和註釋[注 4]
Schilpp 6 1906年 Eine neue Bestimmung der Moleküldimensionen
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法
Buchdruckerei K. J. Wyss (伯爾尼) 統計力學[260]蘇黎世大學的博士畢業論文,同(期刊論文中)出版物#11
Schilpp 86 1916年 Die Grundlage der allgemeinen Relativitätstheorie
廣義相對論基礎§
Barth (萊比錫) 廣義相對論[261]
Schilpp 102 1917年 Über die spezielle und die allgemeine Relativitätstheorie, gemeinverständlich
相對論入門:狹義和廣義相對論
Vieweg (賓士域) 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262]這是Vieweg系列文集的第38卷(Heft 38),其他的版本和譯文見出版物#110129130137141154169215
Schilpp 110 1918年 Über die spezielle und die allgemeine Relativitätstheorie, gemeinverständlich, 3rd edition
相對論入門:狹義和廣義相對論
Vieweg (賓士域) 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其他的版本和譯文見出版物#102129130137141154169215
Schilpp 129 1920年 Über die spezielle und die allgemeine Relativitätstheorie, gemeinverständlich, 10th edition
相對論入門:狹義和廣義相對論
Vieweg (賓士域) 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該書第一版為本列表中的出版物#102,該書的其他版本一直重印到1922年的第14版。第10至14版中還在附錄中添加了《紅移和譜線》(Rotverschiebung der Spectrallinien)一節。
Schilpp 131 1920年 Äther und Relativitätstheorie: Rede gehalten am 5. Mai 1920 an der Reichs-Universität zu Leiden
以太和相對論:1920年5月5日在萊頓大學的演講§
Springer Verlag(柏林) 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263] 法文版、英文版和意大利文版分別為列表中的出版物#145152153。由L·弗雷登海姆(L. Freundenheim)翻譯的未標明日期的波蘭語版本《Eter a teorja wzglednosci》在利沃夫出版。
Schilpp 143 1921年 Geometrie und Erfahrung, Erweiterte Fassung des Festvortrages gehalten an der Preussischen Akademie
幾何學與經驗:在普魯士科學院所作慶祝演說的擴充版本§
Springer Verlag(柏林) 廣義相對論[264] 原稿為出版物#148。法文版、英文版和意大利文版分別為列表中的出版物#144152153。未標明日期的波蘭語版本《Geometrja a doswiadczenie》在利沃夫出版。
Schilpp 156 1922年
Vier Vorlesungen über Relativitästheorie, 1923
Vier Vorlesungen über Relativitätstheorie, gehalten im Mai 1921, an der Universität Princeton
1921年5月在普林斯頓大學的四個相對論講座§
Vieweg (賓士域) 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德文版為出版物#143。第二版由Vieweg出版社於1923年重印。
Schilpp 157 1922年 Untersuchungen über die Theorie der Brownschen Bewegungen
布朗運動考查§
Akademische Verlagsgesellschaft (萊比錫) 統計力學。 出版物#811122226的再度發行,加上了編者R·菲爾特(R. Fürth)的註解和推導。英文版為出版物#198
Schilpp 168 1923年 Grundgedanken und Probleme der Relativitätstheorie
相對論的基礎觀點和問題§
Imprimerie royale (斯德哥爾摩) 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265] 諾貝爾獎講座,在哥德堡的北歐自然科學家大會之前出版。重印於《諾貝爾基金會,1921-22諾貝爾獎》(Nobelstiftelsen, Les prix Nobel en 1921-22)。
Schilpp 264 1933年 On the Method of Theoretical Physics
論理論物理學的方法§
Clarendon Press (牛津) 物理哲學[266]1933年6月10日在牛津大學所作的夏拔·斯彭塞講座(Herbert Spenser lecture)。
Schilpp 265 1933年 Origins of the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
廣義相對論的起源§
Jackson (格拉斯哥) 廣義相對論[267]1933年6月20日在格拉斯哥大學作的演講。
Schilpp 266 1933年 Les fondements de la théorie de la relativité générale
廣義相對論基礎§
Hermann (巴黎) 廣義相對論。由毛里切·索羅文(Maurice Solovine)翻譯的出版物#89251的法語譯文,與愛因斯坦的一篇名為《論宇宙空間的結構》(Sur la structure cosmologique de l'espace)新短文合在一起組成,討論了廣義相對論的宇宙學意義以及歷史上的一些有關研究。
Schilpp 278 1938年 The Evolution of Physics: The Growth of Ideas from Early Concepts to Relativity and Quanta
物理之演進
Simon and Schuster(紐約) 物理學史。與利奧波德·英費爾德合作。
Schilpp 279 1938年 Die Physik als Abenteuer der Erkenntnis
物理學作為思想的前進§
Sijthoff (萊頓) 物理哲學
Schilpp 297 1945年 The Meaning of Relativity
相對論的意義
Princeton University(普林斯頓) 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268] 出版物#142的第二版,並帶有一篇很長的附錄,附錄中討論了包括廣義相對論的宇宙學意義在內的多個問題。附錄由能斯特·G·斯特勞斯(Ernst G. Straus)翻譯。所謂的「第三版」由Methuen(倫敦)出版社於1964年出版,但這個版本除了頁數標記有一個差別外其它都完全相同。真正的第三版、以及第四版和第五版分別與1950年、1953年和1956年出版。在第三版中愛因斯坦加入了附錄II,討論了廣義的重力理論,但這一內容在第五版也就是最後版本中被徹底地修正了。

授權譯作

下面列出的愛因斯坦著作的外文譯本都是經他本人授權的。

索引[注 1] 年份 書名和中文譯名 譯者 出版商(地點) 分類和註釋[注 4]
Schilpp 128 1920年 The Principle of Relativity: Original Papers
相對論原理:原始論文§
M·N·薩哈(M N Saha)和S·N·玻色 University of Calcutta (加爾各答) 狹義廣義相對論[269]包含了出版物中期刊論文#989,以及由P·C·馬哈拉諾比斯(Mahalanobis)所做的歷史性介紹。赫爾曼·閔考斯基的工作也包含在其中。
Schilpp 130 1920年 Relativity, the Special and the General Theory: A Popular Exposition
相對論入門:狹義和廣義相對論
羅拔·W·勞森(Robert W Lawson Methuen (倫敦) 狹義廣義相對論。德語第五版《相對論入門:狹義和廣義相對論》(Ueber die spezielle und die allgemeine Relativitaetstheorie, gemeinverstaendlich,即出版物#102110129)的授權譯作。內容還包括了勞森博士編寫的愛因斯坦簡單傳記,一份簡要的關於相對論理論的參考書目以及一篇為此版本撰寫的名為《廣義相對論的實驗證實》(Experimental confirmation of the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的附錄。Metheun出版社前後共出版了10個版本,最後一版是在1931年。
Schilpp 137 1921年 Relativity, the Special and the General Theory: A Popular Exposition
相對論入門:狹義和廣義相對論
羅拔·W·勞森 Holt (紐約) 狹義廣義相對論。性質上和出版物#130相同。其後還由史密夫出版公司(紐約,1931年)和哈茨代爾書屋(Hartsdale House)(紐約,1947年)出版。
Schilpp 138 1921年 Teoria de la relatividad especial y general
相對論入門:狹義和廣義相對論
F·洛倫特德諾(F. Lorente de Nó Peláez (托萊多) 狹義廣義相對論。出版物#129的西班牙語版本。其後的兩個版本來自Ruiz de Lara出版社(昆卡,1923年)和Medina出版社(托萊多,1925年)。
Schilpp 139 1921年 Sulla teoria speciale e generale della relatività: Volgarizzione
相對論入門:狹義和廣義相對論
G·L·卡利塞(G. L. Calisse) Zanichelli (博洛尼亞) 狹義廣義相對論。出版物#129的意大利語版本。
Schilpp 140 1921年 Teoriia Otnositel'nosti: Obshchedostypnoe Izlozhenie
相對論入門:狹義和廣義相對論
G. B. Itel'son Slowo (柏林) 狹義廣義相對論。出版物#129的俄語版本,1922年重印。
Schilpp 141 1921年 La théorie de la relativité restreinte et géneralisée
相對論入門:狹義和廣義相對論
M·J·洛維爾(Mlle. J. Rouviere Gauthier (巴黎) 狹義廣義相對論。出版物#129的法語版本。
Schilpp 142 1921年 The Meaning of Relativity: Four Lectures Delivered at Princeton University
相對論的意義:在普林斯頓大學的四個講座§
艾德溫·P·亞當斯(Edwin P. Adams Princenton University(普林斯頓) 狹義廣義相對論[270]於1922年和1923年重印。另外也由Methuen出版公司(倫敦)在1922年和1924年出版。譯文見於出版物#166167179,而德語版本則在出版物#156上列出。此外此書還發行了第二版,見出版物#297
Schilpp 144 1921年 La géometrie et l'expérience
幾何學和經驗
毛里切·索羅文(Maurice Solovine Gauthier (巴黎) 廣義相對論。出版物#143的法語版本。第二版也由Gauthier出版社於1934年出版。
Schilpp 145 1921年 L'éther et la théorie de la relativité
以太和相對論§
毛里切·索羅文 Gauthier (巴黎) 狹義廣義相對論。出版物#131的法語版本。1925年重印。
Schilpp 152 1922年 Sidelights on Relativity: I. Ether and Relativity. II. Geometry and Experience
相對論拾零:I.以太和相對論;II.幾何學和經驗§
G·B·謝菲(GB Jeffrey)、W·佩雷特(W Perrett Methuen (倫敦) 狹義廣義相對論。出版物#131143的英語譯文。1923年於Dutton(紐約)重印。第二部分《幾何學和經驗》作為《科學的方法》(Methods of the sciences)一書的第八章由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單獨出版。
Schilpp 153 1922年 Prospettive Relativistiche dell'Etere e della Geometria
以太和幾何學的相對論觀點§
R·坎圖(R. Cantù)和T·貝姆博(T. Bembo Andare (米蘭) 狹義廣義相對論。出版物#131143的意大利語版本。
Schilpp 154 1922年 A Különleges és az Általános Relativitás, Elmélete
相對論入門:狹義和廣義相對論
不詳 Patheon irodalmi (布達佩斯) 狹義廣義相對論。出版物#129的匈牙利語版本。
Schilpp 155 1922年 O Fizicheskoi Prirodie Prostranstva
空間的物理本性§
GB Itel'son Slowo (柏林) 狹義廣義相對論。出版物#131#143的俄語譯文。
Schilpp 166 1923年 Cztery odczyty o teorji Wzglednosci wygloszone w 1921 na Uniwersytecie w Princeton
相對論的意義:在普林斯頓大學的四個講座§
A·戈特夫雷達(A Gottfryda Rennaisance-Verlag (維也納) 狹義廣義相對論。出版物#142的波蘭語版本。
Schilpp 167 1923年 Matematicheskija Osnovy Teorii Otnositel'nosti GB Itel'son Slowo (柏林) 狹義廣義相對論。出版物#142的俄語版本。
Schilpp 169 1923年 A Popular Exposition of the Special and General Theories of Relativity
相對論入門:狹義和廣義相對論
不詳 Gitlina‎ (華沙) 狹義廣義相對論。出版物#129的意第緒語版本。
Schilpp 179 1924年 Quatre conférences sur la théorie de la relativité, faîtes à l'université de Princeton
相對論的意義:在普林斯頓大學的四個講座§
毛里切·索羅文 Gauthier (巴黎) 狹義廣義相對論。出版物#142的法語版本,第二版出版於1925年。
Schilpp 189 1925年 Sur l'électrodynamique des corps en mouvement
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
毛里切·索羅文 Gauthier (巴黎) 狹義相對論。出版物#910的法語譯文,《大師們的科學思想》(Maîtres de la pensée scientifique)系列的一部分。
Schilpp 198 1926年 Investigations on the Theory of the Brownian Movement (R. Fürth, ed.)
布朗運動考察§
A·D·考珀(AD Cowper Methuen (倫敦) 統計力學。出版物#157的英語版本。
Schilpp 215 1928年 Al Torath Ha-Yahasiuth Ha-Peratith Weha-Kelalith (Harzaah Popularith)
相對論入門:狹義和廣義相對論
雅各·格林伯格(Jacob Greenberg Dvir‎ (特拉維夫) 狹義廣義相對論。出版物#129的希伯來語版本。
Schilpp 280 1938年 Drie Eeuwen Physica van Galilei tot Relativiteitstheorie en Quantumtheorie
物理學作為思想的前進§
M·C·赫爾林(MC Geerling Centen (阿姆斯特丹) 物理學史。出版物#279的荷蘭語版本。
Schilpp 281 1938年 L'évolution des idées en physique des premiers concepts aux théories de la relativité et des quanta
物理學思想的演化:從最初的思想到相對論和量子§
毛里切·索羅文 Flammarion (巴黎) 物理學史。出版物#279的法語版本。
Schilpp 304 1948年 El Significado de la Relatividad
相對論的意義
卡路士·E·普雷拉博士(Dr. Carlos E. Prelat Espasa-Calpe (布宜諾斯艾利斯) 狹義廣義相對論。出版物#297的西班牙語版本。

參閱

註釋

  1. ^ 1.0 1.1 1.2 1.3 索引編號來自席爾普的參考書目(第694頁到730頁)和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愛因斯坦全集》。後者用斜體CP標註,第一個數字粗體,表示卷數,第二個數字表示在該卷中的第幾篇文章。
  2. ^ 2.0 2.1 2.2 2.3 翻譯的文章標題一般採用《愛因斯坦全集》中的名稱。然而一些出版物並沒有官方的翻譯,非官方的翻譯以§記號標明。
  3. ^ 卷數採用黑體字。術語如期刊名稱中的"ser. 4"表示該期刊的系列數,表示一組期刊。例如,一種期刊可能已經出版了60年(第1卷到第60卷),在第二個系列裏冊數從新開始編碼。
  4. ^ 4.0 4.1 4.2 4.3 第一項為愛因斯坦文章的主題分類,以黑體標註。所有合作者通常都列在第二項。

參考文獻

出處引注

以下腳註參考自亞伯拉罕·派斯所編著的愛因斯坦傳記《上帝難以捉摸——愛因斯坦傳》(Subtle is the Lord,又譯《奇哉上蒼》),請參閱書籍得到完整的註釋。

  1. ^ Pais, pp. 111–174.
  2. ^ Pais A. Inward Bound: Of Matter and Forces in the Physical Worl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232–234. ISBN 978-0198519973. 
  3. ^ Pais, pp. 93–100.
  4. ^ Pais, pp. 90–92.
  5. ^ Pais, pp. 364–388, 402–422.
  6. ^ Pais, pp. 402–415.
  7. ^ Pais, pp. 389–401.
  8. ^ Pais, p. 394.
  9. ^ Pais, pp. 177–324.
  10. ^ Weinberg, S. 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1972: 175–210. ISBN 978-0-471-92567-5. 
  11. ^ R.V. Pound and G.A. Rebka, Jr. "Gravitational Red-Shift in Nuclear Resonance" Phys. Rev. Lett. 3 439-441 (1959)
  12. ^ Muhlfelder, B., Mac Keiser, G., and Turneaure, J., Gravity Probe B Experiment Error, poster L1.00027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APS) meeting in Jacksonville, Florida, on 14–17 April 2007, 2007.
  13. ^ Gerssen, Joris; van der Marel, Roeland P.; Gebhardt, Karl; Guhathakurta, Puragra; Peterson, Ruth C.; Pryor, Carlton; et al. Hubble Space Telescope Evidence for an Intermediate-Mass Black Hole in the Globular Cluster M15. II. Kinematic Analysis and Dynamical Modeling.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02-12, 124 (6): 3270–3288 [2010-05-20]. doi:10.1086/34458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9). 
    Hubble Discovers Black Holes in Unexpected Places. HubbelSite. 2002-09-17 [2007-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26). 
  14. ^ J. M. Weisberg and J. H. Taylor, Relativistic Binary Pulsar B1913+16: Thirty Years of Observations and Analysi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July 2004.
  15. ^ Pais, p. 412.
  16. ^ Knudson SK. The Old Quantum Theory for H2+: Some Chemical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2006, 83: 464–472. 
    Strand MP, Reinhardt WP. Semiclassical quantization of the low lying electronic states of H2+.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1979, 70: 3812–3827. doi:10.1063/1.437932. 
  17. ^ Pais, pp. 405–407.
  18. ^ Pais, pp. 423–439.
  19. ^ Pais, pp. 440–459.
  20. ^ Pais, pp. 325–354.
  21. ^ Pais, Chap. 3, ref. E13; Chap. 4, ref. E5.
  22. ^ Pais, Chap. 4, ref. E6.
  23. ^ Pais, Chap. 4, p. 57.
  24. ^ Pais, Chap. 3, ref. E21; Chap. 4, ref. E10.
  25. ^ Pais, Chap. 4, refs. E11 and E49.
  26. ^ Pais, Chap. 4, ref. E12; Chap. 5, ref. E17; Chap. 19, ref. E7.
  27. ^ Pais, Chap. 4, ref. E13; Chap. 7, ref. E7; Chap. 19, ref. E5; Chap. 23, ref. E2.
  28. ^ Pais, Chap. 4, refs. E4 and E17; Chap. 5, ref. E2.
  29. ^ Pais, Chap. 6, ref. E5; Chap. 7, ref. E1; Chap. 11, ref. E10; Chap. 26, ref. E13.
  30. ^ Pais, Chap. 7, ref. E9; Chap. 26, ref. E14.
  31. ^ Pais, Chap. 5, ref. E5.
  32. ^ Pais, Chap. 4, ref. E18; Chap. 5, ref. E8.
  33. ^ Pais, Chap. 19, ref. E8.
  34. ^ Pais, Chap. 7, ref. E10; Chap. 8, ref. E6.
  35. ^ Pais, Chap. 7, ref. E21.
  36. ^ Pais, Chap. 4, ref. E21; Chap. 20, refs. E1 and E2.
  37. ^ Pais, Chap. 4, ref. E22; Chap. 5, ref. E9; Chap. 29, ref. E3.
  38. ^ Pais, Chap. 7, ref. E5.
  39. ^ Pais, Chap. 7, ref. E22.
  40. ^ Pais, Chap. 7, ref. E23; Chap. 8, ref. E5.
  41. ^ Pais, Chap. 4, ref. E23; Chap. 6, ref. E7; Chap. 7, refs. E3, E11, and E15; Chap. 8, refs. E1 and E4; Chap. 9, ref. E3; Chap. 11, ref. E9.
  42. ^ Pais, Chap. 4, ref. E19; Chap. 5, ref. E11.
  43. ^ 43.0 43.1 Pais, Chap. 7, ref. E18; Chap. 29, ref. E1.
  44. ^ Pais, Chap. 7, ref. E19; Chap. 29, ref. E2.
  45. ^ Pais, Chap. 10, ref. E4; Chap. 29, ref. E5.
  46. ^ Pais, Chap. 4, ref. E20; Chap. 5, ref. E12.
  47. ^ Pais, Chap. 7, ref. E25.
  48. ^ Pais, Chap. 4, refs. E24 and E47; Chap. 10, ref. E2; Chap. 21, ref. E2.
  49. ^ Pais, Chap. 29, ref. R1.
  50. ^ Pais, Chap. 4, ref. E25; Chap. 7, ref. E27; Chap. 10, ref. E3; Chap. 12, ref. E25; Chap. 19, ref. E11; Chap. 21, ref. E3; Chap. 26, ref. E15.
  51. ^ Pais, Chap. 4, ref. E26; Chap. 29, ref. E10.
  52. ^ Pais, Chap. 4, ref. E27; Chap. 21, ref. E12; Chap. 29, ref. E11.
  53. ^ Pais, Chap. 4, ref. E29; Chap. 5, E10.
  54. ^ Pais, Chap. 7, refs. E16 and E28; Chap. 10, ref. E8.
  55. ^ Pais, Chap. 7, ref. E26.
  56. ^ Pais, Chap. 4, ref. E9.
  57. ^ Pais, Chap. 4, ref. E30; Chap. 20, ref. E3.
  58. ^ Pais, Chap. 4, ref. E2.
  59. ^ Pais, Chap. 4, refs. E15 and E30; Chap. 5, ref. E7.
  60. ^ Pais, p. 92.
  61. ^ Pais, Chap. 4, ref. E31; Chap. 20, ref. E4.
  62. ^ Pais, Chap. 11, ref. E8; Chap. 13, ref. E4.
  63. ^ Pais, Chap. 7, ref. E29.
  64. ^ Pais, Chap. 7, ref. E4.
  65. ^ Pais, Chap. 4, ref. E32; Chap. 19, ref. E10.
  66. ^ Pais, Chap. 9, refs. E6 and E7; Chap. 11, ref. E16; Chap. 13, refs. E2 and E5.
  67. ^ Pais, pp. 201–206.
  68. ^ Pais, Chap. 11, ref. E17; Chap. 12, refs. E10 and E33; Chap. 13, ref. E2.
  69. ^ Pais, Chap. 19, ref. E10.
  70. ^ Pais, Chap. 12, ref. E17; Chap. 13, ref. E6.
  71. ^ Pais, Chap. 13, ref. E7.
  72. ^ Pais, Chap. 11, ref. E19; Chap. 12, ref. E24; Chap. 15, ref. E36.
  73. ^ Pais, Chap. 12, ref. E29; Chap. 13, ref. E1; Chap. 14, ref. E23; Chap. 15, ref. E37.
  74. ^ Pais, Chap. 4, ref. E34; Chap. 14, ref. E36; Chap. 20, ref. E6; Chap. 29, ref. E13.
  75. ^ Pais, p. 397.
  76. ^ Pais, Chap. 4, ref. E33.
  77. ^ 77.0 77.1 77.2 Pais, Chap. 12, ref. E36.
  78. ^ Pais, Chap. 16, ref. E53; Chap. 19, refs. E2 and E6.
  79. ^ Pais, Chap. 13, ref. E11; Chap. 15, ref. E39.
  80. ^ Pais, Chap. 13, ref. E18; Chap. 29, ref. E15.
  81. ^ 81.0 81.1 Pais, Chap. 7, ref. E5a.
  82. ^ Pais, Chap. 20, ref. E8.
  83. ^ Pais, Chap. 14, ref. E6; Chap. 15, ref. E37.
  84. ^ Pais, Chap. 7, ref. E35; Chap. 16, ref. E53a.
  85. ^ Pais, Chap. 13, ref. E11.
  86. ^ Pais, Chap. 13, ref. E13.
  87. ^ Pais, Chap. 14, ref. E12.
  88. ^ Pais, Chap. 12, ref. E30; Chap. 14, ref. E16; Chap. 15, ref. E13.
  89. ^ Pais, Chap. 7, ref. E30; Chap. 13, ref. E12.
  90. ^ Pais, Chap. 7, ref. E34; Chap. 14, ref. E10; Chap. 16, ref. E38.
  91. ^ Pais, Chap. 12, ref. E37.
  92. ^ Pais, Chap. 14, ref. E34.
  93. ^ Pais, Chap. 4, ref. E28; Chap. 14, ref. E30.
  94. ^ Pais, Chap. 14, ref. E33.
  95. ^ Pais, Chap. 14, ref. E32.
  96. ^ Pais, Chap. 14, ref. E28.
  97. ^ Pais, Chap. 14, refs. E44, E45 and E46; Chap. 15, ref. E14
  98. ^ Pais, pp. 250–253.
  99. ^ Pais, Chap. 14, refs. E48 and E50; Chap. 15, ref. E1; Chap. 16, ref. E30.
  100. ^ Pais, Chap. 14, ref. E1; Chap. 15, ref. E15.
  101. ^ Pais, Chap. 14, ref. E35.
  102. ^ Pais, Chap. 12, refs. E27 and E31; Chap. 15, ref. E6.
  103. ^ Pais, Chap. 13, ref. E3a.
  104. ^ Pais, Chap. 14, ref. E37.
  105. ^ Pais, Chap. 4, ref. E35; Chap. 15, ref. E21; Chap. 21, ref. E9.
  106. ^ Pais, pp. 410–412.
  107. ^ Pais, Chap. 4, ref. E36; Chap. 15, ref. E21; Chap. 21, ref. E10.
  108. ^ Pais, Chap. 16, ref. E54.
  109. ^ Pais, Chap. 15, ref. E26.
  110. ^ 110.0 110.1 Pais, Chap. 7, ref. E6.
  111. ^ Pais, Chap. 15, ref. E20.
  112. ^ Pais, Chap. 14, ref. E51.
  113. ^ Pais, Chap. 14, ref. E55; Chap. 15, ref. E16.
  114. ^ Pais, Chap. 21, ref. E17.
  115. ^ Pais, Chap. 16, ref. E55.
  116. ^ Pais, Chap. 5, ref. E16.
  117. ^ Pais, Chap. 4, ref. E37; Chap. 21, ref. E11; Chap. 26, ref. E16.
  118. ^ Pais, Chap. 15, ref. E40; Chap. 29, ref. E17.
  119. ^ Pais, Chap. 21, ref. E18.
  120. ^ Pais, Chap. 1, ref. E1.
  121. ^ 121.0 121.1 Pais, Chap. 15, ref. E42.
  122. ^ Pais, Chap. 16, ref. E56.
  123. ^ 123.0 123.1 Pais, Chap. 15, ref. E19a.
  124. ^ Pais, Chap. 15, ref. E22.
  125. ^ Albert Einstein. Martin Klein; et al , 編. The Collected Papers of Albert Einstein, Volume 6: The Berlin Years: Writings, 1914-1917.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2016-03-18]. ISBN 978069101086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2). 
  126. ^ Pais, Chap. 15, ref. E42b.
  127. ^ Pais, Chap. 15, ref. E19b; Chap. 17, ref. E33.
  128. ^ Pais, Chap. 16, ref. E28.
  129. ^ 129.0 129.1 Pais, Chap. 15, ref. E43; Chap. 17, ref. E17.
  130. ^ Pais, Chap. 2, ref. E2.
  131. ^ Pais, Chap. 1, ref. E2.
  132. ^ Pais, Chap. 4, ref. E16; Chap. 5, ref. E14.
  133. ^ Pais, Chap. 20, ref. E7.
  134. ^ Pais, Chap. 16, ref. E44.
  135. ^ Pais, Chap. 9, ref. E1.
  136. ^ Pais, Chap. 8, ref. E7; Chap. 12, ref. E22.
  137. ^ Pais, Chap. 17, ref. E34.
  138. ^ Pais, Chap. 17, ref. E6; Chap. 21, ref. E19.
  139. ^ Pais, Chap. 15, ref. E42a.
  140. ^ Pais, Chap. 7, ref. E36; Chap. 29, ref. E68.
  141. ^ Pais, Chap. 16, ref. E60.
  142. ^ Pais, Chap. 21, ref. E20.
  143. ^ Pais, Chap. 17, ref. E7; Chap. 21, ref. E22; Chap. 29, ref. E23.
  144. ^ Pais, Chap. 15, refs. E45 and E46.
  145. ^ Pais, Chap. 17, ref. E11; Chap. 29, ref. E26.
  146. ^ Pais, Chap. 17, ref. E8; Chap. 29, ref. E18.
  147. ^ Pais, Chap. 17, ref. E38.
  148. ^ Pais, Chap. 17, refs. E35 and E36.
  149. ^ Pais, Chap. 17, ref. E37.
  150. ^ Pais, Chap. 26, ref. E20; Chap. 29, ref. E19.
  151. ^ Pais, Chap. 1, ref. E7; Chap. 15, ref. E35; Chap. 16, ref. E72.
  152. ^ Pais, Chap. 17, ref. E10; Chap. 21, ref. E23; Chap. 29, ref. E24.
  153. ^ Pais, Chap. 21, ref. E24.
  154. ^ Pais, Chap. 16, ref. E59.
  155. ^ Pais, Chap. 4, ref. E39; Chap. 23, ref. E8.
  156. ^ Bose, SN. Plancks Gesetz und Lichtquantenhypothese. Zeitschrift für Physik. 1924, 26: 178–181. doi:10.1007/BF01327326.  (德文)
  157. ^ MH Anderson; Ensher JR; Matthews MR; Wieman CE; Cornell EA. Observation of 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 in a Dilute Atomic Vapor. Science. 1995, 269: 198–201. PMID 17789847. doi:10.1126/science.269.5221.198. 
  158. ^ Pais, Chap. 23, ref. E6.
  159. ^ Pais, Chap. 4, ref. E38.
  160. ^ Pais, Chap. 26, ref. E33.
  161. ^ Pais, Chap. 4, ref. E40; Chap. 23, ref. E7; Chap. 24, ref. E2.
  162. ^ Pais, Chap. 4, ref. E41; Chap. 23, ref. E11.
  163. ^ Pais, Chap. 17, refs. E15 and E44; Chap. 29, ref. E20.
  164. ^ Pais, Chap. 23, ref. E9.
  165. ^ Pais, Chap. 12, ref. E2; Chap. 16, ref. E63.
  166. ^ Pais, Chap. 17, ref. E12.
  167. ^ Pais, Chap. 17, ref. E13.
  168. ^ Pais, Chap. 17, ref. E14.
  169. ^ Pais, Chap. 6, ref. E2a.
  170. ^ Pais, Chap. 15, ref. E44; Chap. 17, ref. E48.
  171. ^ Pais, Chap. 1, ref. E9; Chap. 26, ref. E1.
  172. ^ Pais, Chap. 1, ref. E12.
  173. ^ Pais, Chap. 16, ref. E52.
  174. ^ Pais, Chap. 17, refs. E19 and E20.
  175. ^ Pais, Chap. 14, ref. E52b; Chap. 15, ref. E56; Chap. 26, refs. E28 and E29; Chap. 29, ref. E21.
  176. ^ Pais, Chap. 25, ref. E12.
  177. ^ Pais, Chap. 8, ref. E11.
  178. ^ Pais, Chap. 17, ref. E50.
  179. ^ Pais, Chap. 17, ref. E51a.
  180. ^ Pais, Chap. 16, ref. E76.
  181. ^ Pais, Chap. 2, ref. E4; Chap. 19, ref. E1; Chap. 26, ref. E23.
  182. ^ Pais, Chap. 16, ref. E67.
  183. ^ Pais, Chap. 17, ref. E52; Chap. 29, ref. E22.
  184. ^ Pais, Chap. 17, ref. E54; Chap. 29, refs. E31 and E33.
  185. ^ Pais, Chap. 14, ref. E49a; Chap. 16, ref. E68.
  186. ^ Pais, Chap. 16, ref. E57.
  187. ^ Pais, Chap. 15, ref. E10; Chap. 17, ref. E60.
  188. ^ Pais, Chap. 17, ref. E58.
  189. ^ Pais, Chap. 17, ref. E51.
  190. ^ Pais, Chap. 17, ref. E59.
  191. ^ Pais, Chap. 16, ref. E70.
  192. ^ Pais, Chap. 17, ref. E55.
  193. ^ Pais, Chap. 17, ref. E66; Chap. 29, ref. E34.
  194. ^ Pais, Chap. 17, ref. E67.
  195. ^ Pais, Chap. 17, ref. E57; Chap. 26, ref. E30.
  196. ^ Pais, Chap. 15, ref. E11; Chap. 17, ref. E61.
  197. ^ Pais, Chap. 25, ref. E15; Chap. 29, ref. E47.
  198. ^ Pais, Chap. 15, ref. E48.
  199. ^ Pais, Chap. 17, ref. E68.
  200. ^ Pais, Chap. 17, ref. E24; Chap. 29, ref. E36.
  201. ^ Pais, Chap. 16, ref. E64.
  202. ^ Pais, Chap. 17, ref. E26; Chap 26, ref. E31.
  203. ^ Pais, Chap. 6, ref. E10.
  204. ^ Pais, Chap. 6, ref. E11; Chap. 16, ref. E65.
  205. ^ Pais, Chap. 15, ref. E49; Chap. 29, ref. E48.
  206. ^ Pais, Chap. 16, ref. E69.
  207. ^ Pais, Chap. 17, ref. E62.
  208. ^ Pais, Chap. 17, ref. E27; Chap. 29, ref. E37.
  209. ^ Pais, Chap. 25, ref. E23; Chap. 29, ref. E38.
  210. ^ Pais, Chap. 25, ref. E16.
  211. ^ Pais, Chap. 25, ref. E21; Chap. 29, ref. E40.
  212. ^ Pais, Chap. 25, ref. E22; Chap. 29, ref. E41.
  213. ^ Pais, Chap. 29, ref. E45.
  214. ^ Pais, Chap. 7, ref. E24.
  215. ^ Pais, Chap. 7, ref. E12.
  216. ^ Pais, Chap. 25, ref. E27; Chap. 29, ref. E49.
  217. ^ Pais, Chap. 15, ref. E53a; Chap. 26, ref. E32; Chap. 29, ref. E50.
  218. ^ Pais, Chap. 26, ref. E2.
  219. ^ Pais, Chap. 29, ref. E51.
  220. ^ Pais, Chap. 15, ref. E12b.
  221. ^ Pais, Chap. 15, ref. E23; Chap. 29, ref. E52; Chap. 29, ref. E61.
  222. ^ Pais, Chap. 15, ref. E59; Chap. 29, refs. E58 and E63.
  223. ^ Pais, Chap. 17, ref. E29.
  224. ^ Pais, Chap. 15, ref. E53.
  225. ^ Pais, Chap. 15, ref. E60; Chap. 29, ref. E59.
  226. ^ Pais, Chap. 16, ref. E80; Chap. 26, ref. E34.
  227. ^ Pais, Chap. 29, ref. E70.
  228. ^ Pais, Chap. 20, ref. E10.
  229. ^ Pais, Chap. 29, ref. E69.
  230. ^ Pais, Chap. 7, ref. E8; Chap. 17, ref. E71; Chap. 29, ref. E66.
  231. ^ Pais, Chap. 17, ref. E72; Chap. 29, ref. E67.
  232. ^ Pais, Chap. 17, ref. E73.
  233. ^ Pais, Chap. 29, ref. E72
  234. ^ Pais, Chap. 17, ref. E77; Chap. 29, ref. E73.
  235. ^ Pais, Chap. 7, ref. E13.
  236. ^ Pais, Chap. 25, ref. E28; Chap. 27, ref. E2.
  237. ^ Pais, Chap. 17, ref. E74.
  238. ^ Pais, Chap. 29, ref. E60.
  239. ^ Pais, Chap. 17, ref. E75.
  240. ^ Pais, Chap. 17, ref. E83.
  241. ^ Pais, Chap. 17, ref. E76; Chap. 29, ref. E54.
  242. ^ Pais, Chap. 17, ref. E78; Chap. 29, ref. E75.
  243. ^ Pais, Chap. 17, ref. E79; Chap. 29, ref. E76.
  244. ^ Pais, Chap. 4, refs. E42, E44 and E53; Chap. 19, ref. E12; Chap. 22, ref. E11.
  245. ^ Pais, Chap. 4, ref. E43; Chap. 5, ref. E6.
  246. ^ Pais, Chap. 6, ref. E8; Chap. 7, refs. E31 and E32; Chap. 14, refs. E11 and E29.
  247. ^ Pais, Chap. 2, ref. E1.
  248. ^ Pais, Chap. 16, ref. E74.
  249. ^ Pais, Chap. 17, ref. E43.
  250. ^ Pais, Chap. 17, ref. E56.
  251. ^ Pais, Chap. 15, ref. E55; Chap. 16, ref. E58; Chap. 25, ref. E6; Chap. 26, ref. E19.
  252. ^ Pais, Chap. 1, ref. E8.
  253. ^ 253.0 253.1 Pais, Chap. 16, ref. E77.
  254. ^ Pais, Chap. 29, ref. E57.
  255. ^ Pais, Chap. 29, ref. E64.
  256. ^ Pais, Chap. 29, ref. E65.
  257. ^ Pais, Chap. 16, ref. E75.
  258. ^ Pais, Chap. 1, refs. E6 and E11; Chap. 4, ref. E1; Chap. 6, ref. E6; Chap. 10, ref. E22; Chap. 15, ref. E27; Chap. 22, ref. E2; Chap. 26, ref. E3; Chap. 27, ref. E3.
  259. ^ Pais, Chap. 17, ref. E81.
  260. ^ Pais, Chap. 3, ref. E25; Chap. 4, ref. E14; Chap. 5, ref. E3.
  261. ^ Pais, Chap. 7, ref. E20; Chap. 12, ref. E21; Chap. 15, ref. E7.
  262. ^ Pais, Chap. 15, ref. E8a.
  263. ^ Pais, Chap. 16, ref. E39.
  264. ^ Pais, Chap. 12, ref. E22.
  265. ^ Pais, Chap. 6, ref. E4.
  266. ^ Pais, Chap. 2, ref. E7; Chap. 8, ref. E20; Chap. 17, ref. E70; Chap. 25, ref. E17; Chap. 26, ref. E4.
  267. ^ Pais, Chap. 10, ref. E21; Chap. 14, ref. E52a; Chap. 15, ref. E2; Chap. 25, ref. E20.
  268. ^ Pais, Chap. 6, ref. E9; Chap. 7, ref. E33; Chap. 15, refs. E50 and E54.
  269. ^ Pais, Chap. 15, ref. E8.
  270. ^ Pais, Chap. 6, ref. E1.

參考書目

  • John Stache 主編,趙中立主譯,《愛因斯坦全集第一卷 早年時期(1879-1902)》,長沙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9月,ISBN:7-5357-2343-8。
  • John Stache 主編,范貸年主譯,《愛因斯坦全集第二卷 瑞士時期(1900-1909)》,長沙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12月,ISBN:7-5357-2360-8/K·38。
  • Matin J. Klein、A.J.Kox、Jürgen Rem、Robert Schulmann 主編,戈革主譯,《愛因斯坦全集第三卷 瑞士時期(1909-1911)》,長沙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12月,ISBN:7-5357-2344-6/K·36。
  • Matin J. Klein、A.J.Kox、Jürgen Rem、Robert Schulmann 主編,劉遼主譯,《愛因斯坦全集第四卷 瑞士時期(1912-1914)》,長沙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12月,ISBN:7-5357-3652-1/K·46。
  • Matin J. Klein、A.J.Kox、Robert Schulmann 主編,范貸年主譯,《愛因斯坦全集第五卷 瑞士時期(1902-1914)》,長沙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12月,ISBN:7-5357-3653-X/K·47。
  • 許良英、范岱年編譯《愛因斯坦文集 第一卷》,商務印書館,1976年1月第一版。
  • 范岱年、趙中立、許良英編譯《愛因斯坦文集 第二卷》,商務印書館,1977年第一版。
  • 許良英、趙中立、張宣三編譯《愛因斯坦文集 第三卷》,商務印書館,1979年第一版。
  • Abraham Pais,陳崇光主譯,《上帝是微妙的---愛因斯坦的科學與生平》,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8年8月,ISBN:7502305785。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