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鐵佛寺 (臨汾)

座標36°04′54″N 111°30′08″E / 36.08167°N 111.50222°E / 36.08167; 111.50222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36°04′54″N 111°30′08″E / 36.08167°N 111.50222°E / 36.08167; 111.50222

鐵佛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山西省臨汾市鼓樓西海子邊40號[1]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第六批第478項
認定時間2006年5月25日

鐵佛寺,又名大雲寺,位於中國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城內西南部,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鐵佛寺始建於貞觀六年(632年),現存為清代建築。寺坐西朝東,東西125米,南北43米,佔地面積5363平方米,建築面積2694平方米,現存山門、過廳(原天王殿)、金頂琉璃寶塔、藏經樓和配殿等建築。金頂琉璃寶塔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為樓閣式磚塔,共六層,高30米。一至五層為方形,六層為八角形,塔剎置寶珠。寶塔底層中空,供奉唐代鐵鑄釋迦牟尼佛頭一尊,高6.8米,寬3.8米。[2]

歷史

清乾隆四十四年《臨汾縣誌》城池圖繪出了城西南角的鐵佛寺及寶塔

據鐵佛寺塔底層北壁清康熙五十四年重修碑,大雲禪寺俗稱鐵佛寺,創建自唐貞觀六年[註 1],原有一座金頂寶塔。康熙三十四年臨汾大地震中,鐵佛寺塌毀。康熙五十四年,陳國信發起募捐,重修寶塔。該年舊曆二月廿一日,寶塔重建工程開工。碑上的完工日期留空未刻(「層層日葺,修至 年 月 日,工成告竣」)。[4][5][註 2]有研究者根據清雍正六年平陽府知府樊錢倬《重修大雲禪寺浮圖碑記》,認為寶塔自康熙五十四年奠基後,十一年間未能完工。樊錢倬在碑文中稱,他到平陽上任後,得知此處旱災頻繁,收成不好,科舉成績也不行,當地人將這些問題全都歸罪於城西南頹敗的寶塔。樊錢倬雖不認可這種觀點,但他認為修好寶塔有助於提振民心,因此組織了重修工程,雍正五年二月開工,雍正六年三月完工。[7]

1940年12月,自大中樓遠觀大雲寺

1921年,鐵佛寺成為山西省立第六女子師範學校校址。[8]1937年7月,山西省立臨汾師範學校遷入鐵佛寺,同山西省立第六女子師範學校合併[9]。鐵佛寺辦學期間,大雄寶殿、藏經閣、配殿、廂房被改建為教室或宿舍,原有的塑像、壁畫不知去向。[10]鐵佛寺還是中國共產黨在臨汾早期活動的重要場所之一。1931年4月,中共山西特委曾在這裏設立黨支部,支部有十餘人。1937年11月5日,周恩來帶領工作人員撤出八路軍駐晉辦事處,11日抵達臨汾縣。11月16日,周恩來在鐵佛寺發表題為《目前抗戰危急與堅持華北抗戰的任務》的演講。[8]1938年1月20日,民族革命大學在鐵佛寺宣佈成立,閻錫山任校長[8],鐵佛寺為第一分校所在地。1938年2月底,日軍向臨汾進軍,民族革命大學向西撤退。[11]日軍佔領臨汾後,山西省教育廳於1940年9月在鐵佛寺內開辦山西省立第二師範學校。[9][12]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駐守臨汾的梁培璜曾將司令部設在寺內。[13]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仍將鐵佛寺作為臨汾師範學校的校址。後來,鐵佛寺改為臨汾地區展覽館。其後,又交由臨汾地區書畫院臨汾地區博物館(今臨汾市博物館)使用。[14]2018年9月18日,臨汾市博物館遷入新館址[15]。鐵佛寺則闢為臨汾鐵佛寺博物館[16]

建築

佈局

大雲寺山門與石獅

大雲寺位於平陽府城西南角,坐西朝東。整座寺院分為三進院落。山門面闊五間,進深二間,歇山頂。山門前有一對石獅,其一是原平陽府衙門前的石獅,另一件為仿製。山門之後為前院,其西建有天王殿(已改為過廳)。天王殿後為後院,後院西建有大雄寶殿。大雄寶殿之後為塔院,院中有寶塔,其後為藏經樓。藏經樓分兩層,一層是仿窯洞建成的三個拱券,二層設平座,歇山頂。前院、後院南北兩側設禪房、齋房、經舍、方丈室。塔院南北設配殿。[13]

佛塔

1939年11月拍攝的鐵佛頭

大雲寺佛塔共六層,一至五層平面均為方形,六層平面呈八邊形。塔通高35米,一層每邊長20米,逐層收分。[14]中國佛塔通常為奇數層[10]梁思成水野清一等認為,八角形的所謂第六層是塔剎的變形,此塔實為五層[6][17]。有人認為此塔初建時只有五層,第六層是後人添建[18]。另有說法稱,供有佛頭的底層應被算作塔基,這樣總層數也是五層。[10]

塔第一層外壁上部砌出的柱頭將第一層面闊與進深均分為三間。一層下部設下鹼牆,下鹼牆東西向的次間與南北向的三間嵌有磚雕,每處磚雕被間柱隔為七間[19],刻有龍、麒麟、虎、馬、兔、花、果等圖案[14]。上部石砌柱頭上為平板枋,平板枋上置斗栱。除柱頭、轉角施斗栱外,每面各有九朵柱間斗栱。斗栱均為三踩。栱眼壁內各雕有一尊坐佛。[19]斗栱以上為挑檐枋、挑檐檁、雙層椽、塔檐、圍脊[19][17][14]。第二層在正脊上施平座,裝有琉璃望柱和方格欄板[19]。二層及以上各層均在外壁下部設磚雕須彌座,外壁上部不再砌出柱頭,但同樣有平板枋、三踩斗栱、挑檐枋、挑檐檁、雙層椽、塔檐、圍脊[19][17][14]。二至六層均施轉角斗栱,二層每面施五朵柱間斗栱,三至五層每面三朵[19]。第六層塔身下部圍有一層磚脊[14],其下為兩層琉璃仰蓮瓣,每片蓮瓣外壁各有一尊小坐佛。塔頂為八角攢尖頂,覆綠色琉璃瓦。塔剎自下向上依次為琉璃須彌座、覆缽、寶珠。[19]寶珠為風磨銅製成[14]

塔第一層中空[10],前後設券形門洞,裝隔扇門[19],前門楣上懸清光緒十八年陳澤霖書「原頭佛祖」匾[13][14],東門兩側原懸有清同治知縣錢官俊所撰楹聯:「治世當出首佛不出首誰肯出首,說法須現身人都現身何必現身」[14][20]。現今懸掛的對聯是王正輝所撰「時興時衰施主照樣拜佛祖,潮起潮落汾水依舊唱大雲」[13]。塔心室為方形,內壁用磚砌出平板枋,其上置三踩斗拱[14],頂部有磚雕仿木藻井[19]。鐵佛頭位於塔心室中。佛頭高6.8米,寬3.8米,周長16米[10],脖頸下有刻有雲紋的石座[17]。生鐵佛頭上披麻掛灰,施有彩繪、貼金。佛頭面容飽滿,神態端莊,眼神專注,嘴唇微閉,雙耳垂肩,頭頂飾左旋螺發。佛頭中空,後部有一方孔。[10]佛頭內原先藏有經書,1946年夏天雷擊失火燒毀[14]。由佛頭內部可見,佛頭是由三百多塊生鐵鑄接而成,每塊生鐵長寬約50厘米、厚6至10厘米。佛頭頂部有鑄造的范孔。[10]有學者估計佛頭重量約10噸[14],也有意見認為超過15噸[21]。史籍並未記載佛頭的來歷,學者根據藝術風格推斷其為唐代作品,可能作於貞觀年間。[10]學者認為,這尊佛頭是中國境內已知年代最早、體量最大的鑄鐵佛教造像[22]

寶塔第四、五層塔身細部

第二至第六層不可登臨。學者早先認為塔二至六層是實心的,後來發現其內留有一些空隙,以減輕重量。[10]二至六層外壁嵌有58方五彩琉璃圖案[23]。二層東、西兩壁各嵌三方琉璃圖案。東壁正中一方為毗盧遮那佛阿儺迦葉兩弟子,東壁靠南一方為文殊菩薩,北為普賢菩薩。西面正中一方為彌勒佛,南為日光童子,北為月光童子。[13]二層南、北兩壁各嵌四方琉璃,中間兩方為長方形,兩邊兩方為券龕形。南壁中間兩方琉璃中,左邊一方為地藏菩薩和道冥和尚、冥公居士,右邊一方為排成三列的十殿閻王[14]券龕中為天王[19]。北壁中間兩方,左邊是觀音菩薩善財童子、婆娑天,右邊是排成三列的十八羅漢。北壁東券龕為護法,西為韋陀。三層至五層四壁各嵌三方琉璃,中間為券龕形,兩邊為方形。三層各壁居中的券龕飾佛像,東面是藥師佛,西面是彌陀佛,南面是寶生佛,北面是不空成就佛。方形琉璃各有三位諸天,合為二十四諸天。四層居中的各券龕塑釋迦牟尼像,東西兩壁均施拈花印,南壁為施說法印,北壁施無量光明壽印。券龕兩邊的方形琉璃為太子出四門故事,東壁為「太子逢僧禮釋」,西壁為「太子見老傷嘆」,南壁「太子見死傷心」,北壁「太子見病傷嗟」。五層各壁中間券龕為迦樓羅,方形琉璃為佛傳故事。西壁為摩耶夫人夜夢、九龍吐水太子沐浴,東壁為太子隔城投象、象落郊外,北壁為太子射九重鼓、太子郊遊擒虎,南壁為釋迦苦行學道、不懼鬼卒餓鹿。六層每面上部嵌有琉璃製成的八卦中的一卦,下部嵌琉璃金剛像,合為八大金剛[14]

1940年12月,寶塔與藏經樓

梁思成在《圖像中國建築史》中評價大雲寺方塔收分僵直、外觀不佳;將佛頭直接置於地上的做法、變形塔剎的設計完全不符合常規。[6]

臨汾鐵佛頭與晉陽大鐵佛

2020年1期文物季刊中,作者褚甜莉和侯慧明對鐵佛寺佛頭進行了探討。其中作者推測鐵佛寺佛頭為原先唐代《集異記》所載隋朝始建唐朝建成的晉陽(即今日山西太原)汾西佛像。《集異記》中記載:「隋開皇中,釋子澄空,年甫二十,誓願於晉陽汾西鑄鐵像,高七十尺焉。鳩集金炭,細求用度,周二十年,物力乃辦……及期,澄空乃登爐巔,百尺懸絕,揚聲謂觀者曰:'吾少發誓願禱寫大佛,今年八十,兩已不成,此更違心,則吾無身以終志矣……澄空於是揮手辭謝,投身如飛鳥而入焉。及開爐,鐵像莊嚴端妙,毫髮皆備。自是并州之人咸思起閣以覆之……只今北都謂之平等閣者是也。'"[24]《集異記》中所記載晉陽汾西佛像高70 尺,作者按照一唐尺約合30.7 厘米,推算約為21米。後依《佛說造像度量經》標準算,若其為坐像,則其頭部高約6.8 米。此數據與臨汾大雲寺大鐵佛頭的高度相吻合,由此作者推定鐵佛頭為澄空於唐初在晉陽汾西所造大佛頭部。

據《集異記》所載,澄空鑄成大鐵佛五十年後(即唐朝開元年間),天平軍節度使李暠看到風日所侵的大佛,施錢為大佛建平等閣。此後若干年間大鐵佛一直被供奉在平等閣中,而後平等閣也因大佛像成為晉陽佛教名勝。晉陽大佛寺一直存在到宋初。宋太宗平定北漢火燒晉陽城時,晉陽大佛寺被燒毀,而後寺中大佛不知所蹤。晉陽大佛寺位於汾河西畔以及臨汾市內供奉大鐵佛頭的大雲寺(鐵佛寺)也緊鄰汾河,由此作者推測宋太宗火燒晉陽時,大鐵佛受損但留有完整的佛首和其餘身體殘骸。後由於戰亂或其他原因僅帶走較為重要的佛首,佛身殘骸已顧之不及。[25]

保護

199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將鐵佛寺列入第三批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26]。2006年,鐵佛寺入選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7]

2004年10月,臨汾市文物局修繕佛塔時,在寶頂中發現了一部《金剛經[28][19]。2017年起,臨汾市再次修繕鐵佛寺[29],投資額44萬人民幣[30]

民間文化

鐵佛寺與鼓樓曾是平陽府城的兩大古蹟,當地百姓有兩句順口溜「平陽府有個大鼓樓,半截蓋到天裏頭」,「平陽城有座金頂塔,離天只有二尺八」。[31]

民間傳說,唐僧取經歸來後,佛教大興,長安城內塑了一尊鐵頭泥身的大佛像,某一天大佛打盹,不小心把頭閃到了平陽,因此寺中的佛像僅有佛頭而沒有佛身。[10]

傳說寶塔頂部的圓頂原為純金製成,某一夜「南蠻子」把金頂換成銅頂,將金頂盜走;幸而銅頂並不輸於金頂,閃亮發光,不生鏽。[31]清代《臨汾縣誌》則記載,鐵佛寺寺頂時常放光,民間傳聞其中有舍利子。[32]

備註

  1. ^ 有學者認為此寺原名並非大雲寺,而是在武則天借《大雲經》稱帝、改唐為周之後推廣《大雲經》的時期改名的。[3]
  2. ^ 梁思成《圖像中國建築史》稱此塔建於清順治八年。[6]

參考文獻

  1. ^ 山西临汾博物馆开馆 首展3000余件珍贵文物. 山西晚報. 2018-09-21 [2020-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2). 
  2. ^ 國家文物局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第Ⅳ卷. 文物出版社. 2008: 460. ISBN 978-7-5010-2446-9. 
  3. ^ 聞闊. 千年古刹隐于市——记临汾大云寺. 中關村. 2018-04, (4): 103–105. ISSN 1672-0466. 
  4. ^ 王汝雕 (編). 清·平阳府城大云禅寺重修碑. 山西地震碑文集. 太原: 北嶽文藝出版社. 2003-09: 516-517. ISBN 7-5378-2570-X. 
  5. ^ 铁佛寺石碣记录康熙年间临汾八级大地震. 臨汾新聞網. 2018-01-03 [2020-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7). 
  6. ^ 6.0 6.1 6.2 梁思成. 图像中国建筑史. 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1-01: 142. ISBN 9787108032379. 
  7. ^ 王汝雕 (編). 清·平阳府重修大云禅寺浮图碑. 山西地震碑文集. 太原: 北嶽文藝出版社. 2003-09: 538-540. ISBN 7-5378-2570-X. 
  8. ^ 8.0 8.1 8.2 临汾铁佛寺:周恩来曾在这里吹响抗战号角. 臨汾新聞網. 2017-05-11 [2020-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7). 
  9. ^ 9.0 9.1 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迎来百年华诞. 臨汾新聞網. 2018-10-29 [2020-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6). 
  10. ^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临汾:铁佛慈悲千余载. 臨汾新聞網. 2018-05-29 [2020-04-17]. 
  11. ^ 临汾史话:人才云集的民族革命大学. 臨汾新聞網. 2018-05-17 [2020-04-17]. 
  12. ^ 史法根; 許來明; 董維民. 山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临汾师范). 民国时期山西省各种组织机构简编. : 302.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云聚云散大云依旧. 臨汾新聞網. 2018-11-14 [2020-04-17]. 
  14. ^ 14.00 14.01 14.02 14.03 14.04 14.05 14.06 14.07 14.08 14.09 14.10 14.11 14.12 14.13 山西省臨汾市志編纂委員會 (編). 大云寺. 临汾市志. 北京: 海潮出版社. 2002: 1466-1468. ISBN 9787801512444. 
  15. ^ 万载历史一馆收 临汾博物馆开馆记. 臨汾新聞網. 2018-11-01 [2020-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9). 
  16. ^ 临汾40余家景区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免费开放. 臨汾新聞網. 2020-02-19 [2020-04-17]. 
  17. ^ 17.0 17.1 17.2 17.3 水野清一; 日比野丈夫. (五)城内大云寺(铁佛寺). 山西古蹟志. 太原: 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3-05: 87-89. ISBN 7-80598-001-2. 
  18. ^ 崔乃夫 (編).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 第5卷.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2-08: 7654. ISBN 7-100-03254-7. 
  19. ^ 19.00 19.01 19.02 19.03 19.04 19.05 19.06 19.07 19.08 19.09 19.10 楊海軍; 郭步艇. 临汾大云寺塔. 山西古塔大观. 太原: 山西經濟出版社. 2017-05: 195-198. ISBN 978-7-5577-0167-3. 
  20. ^ 劉玉璣 (編). 卷四·古迹记. 临汾县志. 1933. 
  21. ^ 临汾史话:大云寺里看冶炼. 臨汾新聞網. 2017-12-19 [2020-04-18]. 
  22. ^ 白雲翔. 隋唐时期铁器与铁器工业的考古学论述 (PDF). 考古與文物. 2017, (4): 65–76. 
  23. ^ 柴澤俊. 山西琉璃.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91-05: 40. ISBN 7-5010-0389-0. 
  24. ^ 王天然. 三晋石刻大全·临汾市尧都区卷. 三晉出版社. 2011: 475. ISBN 978-7-5457-0447-1. 
  25. ^ 褚甜莉;侯慧明. 临汾大云寺铁佛头考. 文物季刊. 2020, (1): 40-42. doi:10.3969/j.issn.1009-1092.2020.01.011. 
  26. ^ 山西省史志研究院 (編). 山西通志 第44卷 文物志. 北京: 中華書局. 2002-04: 1111. ISBN 7-101-02290-1. 
  27. ^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2006-06-02 [2020-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05). 
  28. ^ 山西临汾惊现古版《金刚经》. 人民網. 2004-11-16 [2020-04-18]. [失效連結]
  29. ^ 临汾市文物管理所2017年度部门决算. 臨汾市財政局. 2018-09-11 [2020-04-19]. [永久失效連結]
  30. ^ 山西临汾铁佛寺保护修缮工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2016-07-15 [2020-04-19]. 
  31. ^ 31.0 31.1 朱鳴. 漫话平阳铁佛寺.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山西省臨汾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編). 临汾文史资料 第二辑. 104-109. 1987-03. 
  32. ^ 高嵣 (編). 卷四·寺观. 臨汾縣誌. 1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