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王爵列表
金朝封爵分國王(二國)、國王(一國)、王、郡王、國公、開國郡公、開國縣公、開國侯(開國郡侯、開國縣侯)、開國伯(開國郡伯、開國縣伯)、開國子(開國郡子、開國縣子)、開國男(開國郡男、開國縣男)十一等十五種。[1]
下表列出金朝可考的王爵。
國王
二字國王
- 完顏宗干,梁宋國王[2]
- 完顏杲,遼燕國王,正隆二年降為遼王[3]
- 完顏宗望,遼燕國王[4]
- 完顏宗翰,周宋國王,正隆二年降為金源郡王[5]
- 完顏勖,秦漢國王、周宋國王,正隆二年降為金源郡王[6]
- 完顏宗雄,秦漢國王,正隆二年降為金源郡王[7]
- 徒單恭,梁晉國王[8]
一字國王
- 完顏撒改,燕國王,正隆二年降為陳國公[9]
- 完顏宗磐,宋國王[10]
- 完顏宗望,許國王、晉國王[4]
- 完顏宗翰,晉國王[5]
- 大㚖,漢國王、晉國王,正隆二年降為梁國公[11]
- 完顏勖,魯國王、漢國王[6]
- 完顏宗雄,齊國王[7]
- 耨碗溫敦思忠,齊國王,正隆二年降為廣平郡王[12]
- 完顏宗弼,越國王[13]
- 完顏烏帶,許國王[14]
- 完顏昌,魯國王[15]
- 完顏晏,齊國王,正隆二年奪爵[16]
- 完顏阿離合懣,隋國王,正隆二年降為隋國公[17]
- 徒單恭,燕國王,正隆二年降為陳國公[8]
- 蕭仲恭,越國王,正隆二年降為鄭國公[18]
- 完顏宗堯,晉國王,正隆二年降為許王[19]
- 完顏闍母,吳國王,正隆二年降為譚王[20]
- 完顏希尹,豫國王,正隆二年降為金源郡王[21]
- 完顏斡魯,鄭國王,正隆二年降為金源郡王[22]
- 完顏宗雋,兗國王[13]
- 完顏宗敏,曹國王[23]
- 完顏斡賽,衛國王[24]
- 吳曦,蜀國王,章宗封[25]
王
- 完顏宗峻,豐王,正隆二年降[26]
- 完顏宗干,遼王,世宗復封[27]
- 完顏宗堯,許王,正隆二年由晉國王降[19]
- 完顏闍母,譚王,正隆二年由吳國王降,世宗復封魯王[20]
- 完顏杲,遼王,正隆二年由遼燕國王降[3]
- 完顏銀術可,蜀王,正隆二年降為金源郡王[28]
- 完顏婁室,莘王,正隆二年降為金源郡王[29]
- 完顏雍,趙王,正隆二年降為鄭國公[30]
- 完顏劾孫,王,正隆二年降為鄭國公[31]
- 完顏蒲家奴,王,正隆二年降為豫國公[31]
- 完顏麻頗,王,正隆二年降為虞國公[32]
- 完顏謾都訶,王,正隆二年降為鄭國公[33]
- 完顏劾真保,王,正隆二年降為代國公[34]
- 完顏斡者,魯王,正隆二年降為公[35]
- 完顏按答海,譚王、鄆王、魏王,正隆二年奪爵[36]
- 完顏充,鄭王[37]
- 完顏襄,衛王[37]
- 完顏兗,王[37]
- 完顏廣陽,滕王,海陵時封[37]
- 完顏矧思阿補,宿王,海陵時封[37]
- 耶律延禧,豫王,熙宗追封
- 劉豫,蜀王(1137年—1142年)、曹王(1142年—1146年)
- 石家奴,鄖王,正隆二年降為魯國公[38]
- 蒲察阿虎迭,葛王→譚王,正隆二年降為楚國公[39]
- 徒單貞,王,正隆二年降為沈國公[40]
- 斜卯阿里,王,正隆二年降為韓國公[41]
- 赤盞暉,戴王,正隆二年降為景國公[42]
- 耶律懷義,漆水郡王→莘王→蕭王,正隆二年降為景國公[43]
- 劉彥宗,鄆王,正隆二年例降[44]
- 蕭仲恭,濟王[18]
- 高楨,戴國公→任國公→河內郡王→代王→晉國公,正隆二年降為晉國公[45]
- 張浩,潞王、蜀王,正隆二年降為魯國公[46]
- 韓企先,濮王,正隆二年降為齊國公[47]
- 張中孚,鄧王,正隆二年降為原國公[48]
- 蕭懷忠,王,世宗復封[49]
- 完顏晏,葛王、宋王、豫王、許王、齊王[16]
- 完顏文,王,正隆二年降為鄖國公,世宗復封英王,徙封荊王[4]
- 完顏京,曹王,正隆二年降為沈國公,世宗復封壽王[4]
- 完顏宗翰,秦王,世宗改贈[5]
- 完顏宗雅,代王,世宗復封曹王[50]
- 完顏宗懿,薛王,世宗復封鄭王[50]
- 完顏宗順,追封徐王,世宗復封隋王[50]
- 完顏宗美,豐王,世宗復封衛王[50]
- 完顏宗哲,畢王,世宗復封韓王[50]
- 完顏宗本,原王,世宗復封潞王[50]
- 完顏神土門,鄆王,世宗復封豳王[50]
- 完顏斡烈,蔡王,世宗復封鄂王[50]
- 完顏斛孛束,霍王,世宗復封沈王[50]
- 完顏宗固,幽王,世宗復封魯王[50]
- 完顏亨,芮王,世宗復封韓王[51]
- 完顏宗雄,楚王,世宗復封[7]
- 完顏宗望,宋王,世宗復封[16]
- 完顏宗傑,越王,世宗復封趙王[52]
- 完顏允恭,楚王,世宗封[19]
- 完顏永中,世宗封許王、越王、趙王,章宗改封漢王、並王、鎬王[53]
- 完顏永功,世宗封鄭王、隋王、曹王,章宗改封冀王、魯王、郢王[54]
- 完顏永成,世宗封沈王、豳王,章宗改封吳王、兗王、豫王[55]
- 完顏孰輦,世宗封魯王,章宗封趙王[56]
- 完顏斜魯,越王,世宗封[56]
- 完顏永蹈,世宗封滕王、徐王,章宗改封衛王、鄭王[57]
- 完顏永升,世宗封徐王、虞王,章宗改封隋王、曹王、宛王[58]
- 完顏永濟,世宗封薛王、滕王,章宗改封潞王、韓王、衛王[59]
- 完顏永德,世宗封薛王、沈王,章宗改封豳王、潞王、曹王[60]
- 完顏璟,原王,世宗封[61]
- 完顏琮,鄆王,章宗封[62]
- 完顏珣,豐王;翼王;邢王,升王,章宗封[63]
- 完顏瓌,瀛王,章宗封[62]
- 完顏從彝,沂王;蔡王;霍王,章宗封[62]
- 完顏從憲,壽王;英王;瀛王,章宗封[62]
- 完顏玠,溫王,章宗封[62]
- 完顏洪裕,絳王,章宗封[64]
- 完顏洪輝,壽王,章宗封[64]
- 完顏洪靖,荊王,章宗封[64]
- 完顏洪熙,榮王,章宗封[64]
- 完顏洪衍,英王,章宗封[64]
- 完顏忒鄰,葛王,章宗封[64]
- 徒單克寧,淄王,章宗封[65]
- 吳曦,蜀王,章宗封[25]
- 完顏守緒,遂王,宣宗封[66]
- 完顏守純,濮王、英王,宣宗封[67]
- 紇石烈執中,虞王,宣宗封[68]
- 完顏守純,荊王,哀宗封[67]
- 完顏訛可,曹王,哀宗封[67]
- 完顏某,戴王,哀宗封[67]
- 完顏孛德,鞏王,哀宗封[67]
- 國用安,兗王,哀宗封[69]
- 裴滿達,王,熙宗皇后裴滿氏父[70]
- 徒單蒲帶,王,海陵嫡母徒單氏父[71]
- 大昊天,王,海陵生母大氏父[71]
郡王
- 完顏石土門, 金源郡王,正隆二年封[72]
- 完顏婁室,金源郡王,正隆二年由莘王降[29]
- 完顏勖,金源郡王,正隆二年由周宋國王降[6]
- 完顏銀術可,金源郡王,正隆二年由蜀王降[28]
- 完顏宗雄,金源郡王,正隆二年由秦漢國王降[7]
- 完顏希尹,金源郡王,正隆二年由豫國王降[21]
- 完顏宗翰,金源郡王,正隆二年由周宋國王降[5]
- 完顏斡魯,金源郡王,正隆二年由鄭國王降[22]
- 完顏忠,金源郡王,世宗追封[72]
- 完顏撒改,金源郡王,世宗復封[9]
- 完顏杲,金源郡王,世宗復封[73]
- 完顏習不失,金源郡王,世宗復封[74]
- 完顏璟,金源郡王,世宗封[61]
- 紇石烈良弼,追封金源郡王[75]
- 完顏按答海,蘭陵郡王,進封金源郡王,世宗復封[36]
- 紇石烈志寧,廣平郡王,進封金源郡王[76]
- 徒單克寧,世宗封延安郡王,章宗封東平郡王、金源郡王[65]
- 夏全,金源郡王[77]
- 孔彥舟,廣平郡王,正隆二年例降[78]
- 完顏活女, 廣平郡王,正隆二年降為代國公[79]
- 完顏宗秀,廣平郡王,正隆二年例降[80]
- 完顏宗賢,廣平郡王,正隆二年奪爵[81]
- 王伯龍,廣平郡王,正隆二年降為定國公[82]
- 完顏隈可,廣平郡王,正隆二年奪爵[83]
- 耶律恕,廣平郡王,正隆二年例降[84]
- 耨碗溫敦思忠,廣平郡王,正隆二年由齊國王降[12]
- 完顏晏,廣平郡王,世宗復封[16]
- 李石,平原郡王、廣平郡王[85]
- 徒單貞,追封廣平郡王[40]
- 徒單鎰,廣平郡王,宣宗封[86]
- 完顏承暉,廣平郡王,宣宗封[87]
- 張浩,南陽郡王,世宗復封[46]
- 張中孚,南陽郡王[48]
- 王彥昌,南陽郡王[88]
- 完顏襄,常山郡王,南陽郡王,章宗封[89]
- 把胡魯,贈東平郡王,哀宗封[90]
- 仆散端,贈延安郡王,宣宗封[91]
- 時立愛,鉅鹿郡王[92]
- 完顏宗憲,河內郡王、鉅鹿郡王,正隆二年奪爵[93]
- 完顏思敬,河內郡王、鉅鹿郡王,正隆二年奪爵[94]
- 趙興祥,廣平郡王、鉅鹿郡王、天水郡王,正隆二年降為申國公[95]
- 赤盞暉,河內郡王[42]
- 高楨,河內郡王、神麓郡王,戴國公→任國公→河內郡王→代王→晉國公,正隆二年由代王降晉國公[45]
- 耶律懷義,漆水郡王,漆水郡王→莘王→蕭王,正隆二年降為景國公[43]
- 完顏昂,漆水郡王[96]
- 李成,郡王,正隆二年降為濟國公[97]
- 蒲察石家奴,蘭陵郡王[38]
- 蕭仲恭,蘭陵郡王[18]
- 大㚖,神麓郡王[11]
- 范成進,膠西郡王[77]
- 張惠,臨淄郡王[77]
- 趙佶,天水郡王(1141年追封)[13]
- 耶律延禧,海濱王,1126年封
- 王義深,東平郡王,完顏亮封[98]
註釋
- ^ 孫紅梅. 金代漢制封爵的爵稱與爵序——《金史·百官志》「封爵」條的勘誤與補遺[J]. 北方文物, 2016(1):72-75.
- ^ 《金史》 卷4《熙宗紀》
- ^ 3.0 3.1 《金史》 卷76《杲傳》
- ^ 4.0 4.1 4.2 4.3 《金史》 卷74《宗望傳》
- ^ 5.0 5.1 5.2 5.3 《金史》 卷74《宗翰傳》
- ^ 6.0 6.1 6.2 《金史》 卷66《勖傳》
- ^ 7.0 7.1 7.2 7.3 《金史》 卷73《宗雄傳》
- ^ 8.0 8.1 《金史》 卷120《徒單恭傳》
- ^ 9.0 9.1 《金史》 卷70《撒改傳》
- ^ 《金史》 卷76《宗磐傳》
- ^ 11.0 11.1 《金史》 卷80《大㚖傳》
- ^ 12.0 12.1 《金史》 卷84《耨盌溫敦思忠傳》
- ^ 13.0 13.1 13.2 《金史》 卷4《熙宗紀》
- ^ 《金史》 卷132《逆臣傳》
- ^ 《金史》 卷77《撻懶傳》
- ^ 16.0 16.1 16.2 16.3 《金史》 卷73《完顏晏傳》
- ^ 《金史》 卷73《阿離合懣傳》
- ^ 18.0 18.1 18.2 《金史》 卷82《蕭仲恭傳》
- ^ 19.0 19.1 19.2 《金史》 卷19《世紀補》
- ^ 20.0 20.1 《金史》 卷71《闍母傳》
- ^ 21.0 21.1 《金史》 卷73《完顏希尹傳》
- ^ 22.0 22.1 《金史》 卷59《宗室表》
- ^ 《金史》 卷69《宗敏傳》
- ^ 《金史》 卷65《斡賽傳》
- ^ 25.0 25.1 《金史》 卷12《章宗紀四》
- ^ 《金史》卷5《海陵紀》
- ^ 《金史》卷6《世宗紀上》
- ^ 28.0 28.1 《金史》 卷72《銀術可傳》
- ^ 29.0 29.1 《金史》 卷72《婁室傳》
- ^ 《金史》 卷6《世宗紀上》
- ^ 31.0 31.1 《金史》 卷65《劾孫傳》
- ^ 《金史》 卷65《麻頗傳》
- ^ 《金史》 卷65《謾都訶傳》
- ^ 《金史》 卷65《始祖以下諸子》
- ^ 《金史》 卷65《斡者傳》
- ^ 36.0 36.1 《金史》 卷73《按答海傳》
- ^ 37.0 37.1 37.2 37.3 37.4 《金史》 卷82《海陵諸子》
- ^ 38.0 38.1 《金史》 卷120《石家奴傳》
- ^ 《金史》 卷120《蒲察阿虎迭傳》
- ^ 40.0 40.1 《金史》 卷132《徒單貞傳》
- ^ 《金史》 卷80《斜卯阿里傳》
- ^ 42.0 42.1 《金史》 卷80《赤盞暉傳》
- ^ 43.0 43.1 《金史》 卷81《耶律懷義傳》
- ^ 《金史》 卷78《劉彥宗傳》
- ^ 45.0 45.1 《金史》 卷84《高楨傳》
- ^ 46.0 46.1 《金史》 卷83《張浩傳》
- ^ 《金史》 卷78《韓企先傳》
- ^ 48.0 48.1 《金史》 卷79《張中孚傳》
- ^ 《金史》 卷91《蕭懷忠傳》
- ^ 50.00 50.01 50.02 50.03 50.04 50.05 50.06 50.07 50.08 50.09 《金史》 卷76《宗本傳》
- ^ 《金史》 卷77《亨傳》
- ^ 《金史》 卷69《太祖諸子》
- ^ 《金史》 卷85《永中傳》
- ^ 《金史》 卷85《永功傳》
- ^ 《金史》 卷85《永成傳》
- ^ 56.0 56.1 《金史》 卷85《世宗諸子傳》
- ^ 《金史》 卷85《永蹈傳》
- ^ 《金史》 卷85《永升傳》
- ^ 《金史》 卷13《衛紹王紀》
- ^ 《金史》 卷85《永德傳》
- ^ 61.0 61.1 《金史》 卷9《章宗紀一》
- ^ 62.0 62.1 62.2 62.3 62.4 《金史》 卷93《顯宗諸子》
- ^ 《金史》 卷14《宣宗上》
- ^ 64.0 64.1 64.2 64.3 64.4 64.5 《金史》 卷93《章宗諸子》
- ^ 65.0 65.1 《金史》 卷92《徒單克寧傳》
- ^ 《金史》 卷17《哀宗紀上》
- ^ 67.0 67.1 67.2 67.3 67.4 《金史》 卷93《守純傳》
- ^ 《金史》 卷132《紇石烈執中傳》
- ^ 《金史》 卷117《國用安傳》
- ^ 《金史》卷120《裴滿達傳》
- ^ 71.0 71.1 《金史》卷63《后妃上》
- ^ 72.0 72.1 《金史》 卷70《石土門傳》
- ^ 《金史》 卷84《杲傳》
- ^ 《金史》 卷70《習不失傳》
- ^ 《金史》 卷88《紇石烈良弼傳》
- ^ 《金史》 卷87《紇石烈志寧傳》
- ^ 77.0 77.1 77.2 《金史》 卷114《白華傳》
- ^ 《金史》 卷79《孔彥舟傳》
- ^ 《金史》 卷72《活女傳》
- ^ 《金史》 卷66《勗傳》
- ^ 《金史》 卷66《宗賢傳》
- ^ 《金史》 卷81《王伯龍傳》
- ^ 《金史》 卷66《隈可傳》
- ^ 《金史》 卷82《耶律恕傳》
- ^ 《金史》 卷86《李石傳》
- ^ 《金史》 卷99《徒單鎰傳》
- ^ 《金史》 卷101《承暉傳》
- ^ 《金史》 卷64《后妃下》
- ^ 《金史》 卷94《內族襄傳》
- ^ 《金史》 卷108《把胡魯傳》
- ^ 《金史》 卷101《仆散端傳》
- ^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河北省新城縣北場村金時立愛和時豐墓發掘記》,《考古》1962年第12期
- ^ 《金史》 卷70《宗憲傳》
- ^ 《金史》 卷70《思敬傳》
- ^ 《金史》 卷91《趙興祥傳》
- ^ 《金史》 卷65《昂傳》
- ^ 《金史》 卷79《李成傳》
- ^ 民國《山東通志》卷二十,1075頁
參考文獻
- 孫紅梅《金代漢制封爵研究》2014年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