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重盟戰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盟戰爭

法軍圍攻盧森堡
亞當·弗蘭斯·范·德·莫伊倫英語Adam Frans van der Meulen
(Adam Frans van der Meulen)
於1684年的油畫
日期1683年10月26日-1684年8月15日
地點
結果 法國勝利
雷根斯堡停戰協定英語Truce of Ratisbon
法國佔領包括斯特拉斯堡盧森堡在內的地區
參戰方
 法國 西班牙 西班牙帝國
 神聖羅馬帝國
 熱那亞共和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路易十四 查理二世

重盟戰爭(法語:Guerre des Réunions),或稱再統一戰爭留尼汪戰爭,是1683年至1684年期間法蘭西王國西班牙帝國及其盟友之間的一場相對較短暫的戰爭。這是一直堅持擴張主義的法王路易十四發動的第三場戰爭,在之前的1667年遺產戰爭和1672年法荷戰爭之後, 路易十四並沒有停止法國向東方的擴張,反而設立了數個重盟議會(Chambres de réunion),進一步蠶食西屬尼德蘭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土。西班牙最終對法國宣戰,並得到了神聖羅馬帝國的支持。然而,重盟戰爭最終以《雷根斯堡停戰協定英語Truce of Ratisbon》結束,並沒能阻止法國的繼續擴張。

背景

1667年的遺產戰爭和1672年的法荷戰爭之後,法國獲得了西屬尼德蘭萊茵河西岸神聖羅馬帝國的數座重要城市。然而路易十四的擴張主義熱情並未因此減弱,反而變本加厲,對萊茵河西岸阿爾薩斯地區的神聖羅馬帝國自由城斯特拉斯堡西屬尼德蘭盧森堡虎視眈眈。1679至1680年間,路易十四在布洛扎克梅斯貝桑松議會中附設了重盟議會,其目的便是從法律上論證法國對萊茵河西岸大量地區的佔有權[1]。1681年,路易十四便以「重盟」為名,強行奪取了斯特拉斯堡。面對法軍重兵圍城,斯特拉斯堡只得投降,路易十四於1681年9月30日進入城中。同年,法國又以同樣的藉口佔領了卡薩萊蒙費拉托[2]。路易十四也命令布夫萊公爵路易·弗朗索瓦率軍對盧森堡展開了圍城並對其進行炮擊,但因此時神聖聯盟戰爭正值白熱化階段,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對包括神聖羅馬帝國在內的眾多歐洲國家展開了攻勢,路易十四認為一個基督教國家不應進攻另一個正在抵抗伊斯蘭教入侵的基督教國家,於是便終止了對盧森堡的圍攻[3]

戰爭

1683年9月12日維也納之戰之後,奧斯曼土耳其對神聖羅馬帝國的威脅暫時解除。路易十四便重新提出了與盧森堡「重盟」的要求,遭到後者反對後,戰爭爆發。獲得了神聖羅馬帝國支持的西班牙帝國於1683年10月26日對法宣戰。法軍隨即在11月6日於圍城後佔領了科特賴克迪克斯邁德隨後也在10日投降[3]。由弗朗索瓦·德·克雷基率領的法軍於12月對盧森堡要塞展開了臼炮轟炸,儘管要塞內的大量防禦工事被毀,但法軍最終未能攻克該城。真正的盧森堡之役英語Siege of Luxembourg (1684)於1684年4月29日開始,在著名法國軍事工程師德·沃邦的協助下,法軍最終在慘烈戰鬥後於6月3日攻克盧森堡[3]。與此同時,為了懲罰熱那亞為西班牙造船並向後者提供僱傭兵,法軍於5月5日派遣了一支強大艦隊封鎖熱那亞(由海軍名將迪凱納圖爾維爾統帥),並從17日至28日開始了對該城的猛烈炮擊,導致其三分之二徹底被毀[3]。有神羅支援的西軍繼續與法軍在盧森堡地區作戰,直到《雷根斯堡停戰協定英語Truce of Ratisbon》於8月15日簽訂,西班牙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正式將斯特拉斯堡和盧森堡以及所有「重盟」地區租讓給法國20年[2]。戰爭期間,為了對敵軍和佔領區人民進行心理攻勢,法軍對任何的反抗採取了強硬的措施,為了懲罰對法軍的抵抗燒毀了大量村莊。[4]

影響

相比由路易十四挑起的諸多其它戰爭,重盟戰爭規模較小,與遺產戰爭法荷戰爭一樣是法國向東逐步擴張的一部分,也是法國波旁王朝與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之間無數爭端中的一次。《雷根斯堡停戰協定》僅僅默認了法國對萊茵河西岸地區的蠶食,未能制止路易十四的擴張。重盟戰爭最終也是1688年更為慘烈的大同盟戰爭的眾多導火索之一。

參考

  1. ^ *伊·薩博《從十六世紀初到目前的現代歐洲國家政策》倫敦,1857年
  2. ^ 2.0 2.1 「路易十四」《大英百科全書》第14版,1969年
  3. ^ 3.0 3.1 3.2 3.3 Lynn, John A., The Wars of Louis XIV: 1667–1714 英格蘭哈洛:朗文出版社,1999年. ISBN 0-582-056292.
  4. ^ Lynne, John Albert. How War Fed War: The Tax of Violence and Contributions during the Grand Siècle.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65(2) (芝加哥大學出版社). 1993年: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