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達光王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達光王國是中國雲南省德宏傣族傳說中存在於公元前4世紀到公元6世紀時期的一個古國,範圍包括今緬甸北部、雲南德宏地區,王城位於達光英語Tagaung, Mandalay。「達光王國」的紀事,見於《嘿勐咕勐》和《薩省臘莽鑒》兩本傣文史書[1]:2-3

2007年,雲南大學歷史教授何平撰文證明傣族歷史上沒有「達光王國」,實際是緬甸太公王國故事流傳到德宏傣族地區,「傣化」並寫入了傣族文獻中的傳說故事。

傳說

莽紀拉扎王朝

《嘿勐咕勐》

前424年,佛光普照大地,各地已經出現了國王。前364年,莽紀拉扎在罕薩建立王城,前301年又在達碧建立王城,達碧即是達光。前297年,出現了一位英勇的國王統一各邦,建起一個強大的國家。前246年,鐸達蚌繼承王位,將國土拓展到海邊。鐸達蚌家族延續九代,最後由坦瑪利繼承王位,因坦瑪利無嗣,眾大臣公推國王的族侄為王儲。這時,城中的大佛爺突然聽到寺廟裏報曉的公雞說「誰吃了我的頭,他就是這裏的國王」。老佛爺命小和尚殺雞,用煮熟的全雞供奉佛祖,小和尚撈熟雞到供盤中時,雞頭突然掉落灰中。因用沾灰的雞頭供奉不虔誠,小和尚就把雞頭吃了。老佛爺意識到這是佛祖旨意,就將小和尚送給國王的大臣作隨從,國王見小和尚人才出眾,決定收為養子。國王辭世後,小和尚繼承王位。小和尚家的王朝傳襲十四代在公元233年結束統治。[2]:53-58

《薩省臘莽鑒》

前244年,占達目里迪峇里自廣洞、廣進過南鳩江,在江東岸建立達光王國。無子,由女承王位,女王與妖龍為害。鞏瑪利斬除妖龍,被擁立為王。王子馬哈尚瓦法和朱拉尚瓦法在出生不久後成為盲人,鞏瑪利按占卜師所言,將二子放在木筏上隨江漂流而下。兄弟兩人在途中遇神女救助,重現光明,於是上岸定居,派人稟告父王。父王得知後十分高興,封兄弟兩人為「薩利許達城王」。不久,兄亡弟襲,後由兄之子鐸達蚌襲位。鐸達蚌很有才幹,擴建了薩利許達王城。鐸達蚌王族前後共傳53世,歷時六百餘年。[1]:3-4

尚穆達王朝

《嘿勐咕勐》

一天,龍王的公主來到人間閒遊,她優美的歌聲吸引了太陽宮裏的太陽公子來到人間。太陽公子與龍王公主相愛,生下了三個巨大的蛋,其中一個蛋裏走出了英俊的少年列米滿阿鑾。天皇贈給列米滿一套寶弓神箭,第一天列米滿射殺了為害一方的大公豬,第二天又射死了吃人的楞戛鳥。蒲甘[注 1]國王將列米滿召為駙馬,國王去世後,眾大臣擁立列米滿為新國王。傳襲五代後繼位的是尚列佐滿,他帶領百姓來到靠近大海的南鳩江邊,砍伐森林建起新的城鎮。這時南鳩江上游有一人被殺,死屍變成一個惡靈,人們不敢在此居住,紛紛逃回蒲甘。不久後死屍漂到蒲甘城外,蒲甘王派人把死屍厚葬,並封為蒲甘城守護大神,此後蒲甘國更加的興旺發達。國王死後,因子年幼,大臣請一位和尚來當國王,王妃帶國王世子尚列佐逃出王宮。四十多年後,和尚國王祭祀時,樹神開口說只有已故國王的世子才有資格做主祭人。和尚國王遂派人尋回尚列佐,並封其為副王。和尚死後尚列佐成為國王,其後傳了36代,至586年結束。[2]:58-62

《薩省臘莽鑒》

達光王尚穆達將王城遷到補甘姆,因不遵從佛法,國內出現了野豬、巨鳥和巨龜為害。太陽神和龍女相愛,生下三個神蛋,因太陽神久不回歸,龍女氣憤至極將三個神蛋拋出。其中一枚被農家孤獨老夫婦撿到,這顆蛋在156年破裂,走出一個聰明俊俏的小男孩,老夫婦為其取名貢瑪法。貢瑪法長大後,天神贈予神弓和寶劍,貢瑪法一舉將野豬、巨鳥和巨龜斬殺,被擁立為王。《薩省臘莽鑒》只記載了王位傳到32世時由洛拉瑪化繼承,沒有記載尚穆達王朝如何消亡。[1]:23-24

歷史性

概念的提出與反對

《嘿勐咕勐》成書於1886年[3]:331,另一部成書於14世紀末的傣文史書《銀雲瑞霧的勐果占璧簡史》卻未提到傣族於公元前已建立「達光王國」[2]:1。1987年,德宏州文聯傣族學者龔肅政將《嘿勐咕勐》翻譯為漢文,楊永生註釋後交由雲南民族出版社出版,收錄在《雲南省少數民族古籍譯叢 第19輯》[2]。隨後,楊永生在雲南大學主辦的社會科學類期刊《思想戰線》1995年第1期發佈了論文《「乘象國滇越」考》,提出「達光王國是傣族建立的古國」的觀點[4],引起民族史學界注意。2006年和2007年,雲南大學歷史系教授何平先後撰文《澄清傣族早期歷史研究中的一個訛誤「達光王國」真相還原》(發表於《廣西民族研究》)、《傣族歷史上並沒有一個「達光王國」——與楊永生先生商榷》(發表於《民族研究》),證明達光王國實際是緬甸太公王國的傳說故事,流傳到德宏傣族地區並「傣化」後寫入傣族文獻,傣族歷史上沒有達光王國[5][6]。《傣族歷史上並沒有一個「達光王國」——與楊永生先生商榷》一文在2009年獲得雲南省第十二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7]:410

藍本與爭議

「達光王國」的傳說與緬甸太公王國的傳說高度相似。達光王國「薩利許達城王」兄弟及其子鐸達蚌的故事,與《琉璃宮史》記載的太公王國摩訶丹婆瓦、蘇拉丹婆瓦故事相似,他們因眼盲被父王追殺,母親將其放在木筏上順江而下,獲得女妖幫助恢復了視力,最後建立室利差呾羅王國英語Sri Ksetra Kingdom,王位繼承順序同樣是弟承兄位,兄之子再承王位[8]:135-146。莽紀拉扎王朝小和尚吃雞頭繼承王位的故事,與《琉璃宮史》記述的室利差呾羅「鄂達巴」王的故事幾乎一模一樣[8]:148-149。尚穆達王朝時期龍公主與太陽神的兒子列米滿阿鑾(貢瑪法)射死大豬和惡鳥的故事,則與緬甸蒲甘王朝著名君主驃紹梯的故事非常相似[8]:157-158。德宏學者注意到了緬甸太公王國的存在,楊永生稱「達光一名,我國史書自元代以來即沿譯為太公」,認為達光王國就是太公王國[4]

德宏州史志學會副理事長楊永生《「乘象國滇越」考》、德宏州傣學學會《勐卯弄傣族歷史研究》提出,「達光王國」就是漢代史籍記載的滇越撣國,達光是傣族先民的國家[1]:8-11[4]。滇越和撣國本身的地望具有很大爭議,不能斷定位於滇西緬北地區,滇越可能是南亞古國[9][10][11],撣國可能是西亞[12][13]、南亞[14]下緬甸[15]古國;另一方面,德宏傣族直到唐代才進入階級社會[16]:111,進入封建社會則是十三到十四世紀的事[17][18]:233,《勐卯弄傣族歷史研究》分析王國的特徵認為,達光是部落聯盟時代的國家[1]:18。《嘿勐咕勐》記載,公元前424年的達光已經「佛光普照大地」,但是佛教首次傳入德宏傣族地區是勐卯君主召武定時代[19]:390(約公元八世紀,與傳入南詔為同一時間[20]:299);到明初孟卯思倫法時期,民間仍未大規模信教[6];14世紀的緬甸碑銘還用「異教徒」一詞來稱呼傣撣民族,緬甸撣族同樣尚未信奉上座部佛教[5]

註釋

  1. ^ 楊永生在註釋中解釋:《嘿勐咕勐》記載緬甸歷史上蒲甘王朝時,使用的名稱為「羽迪夏國」;書中所指的「蒲甘」即緬史里的「舊蒲甘英語Early Pagan Kingdom」,舊蒲甘是達光遷去之人建立的。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1.4 刀保堯 主編; 德宏州傣學學會 編. 勐卯弄傣族历史研究. 昆明: 雲南民族出版社. 2005. ISBN 7-5367-3158-2. 
  2. ^ 2.0 2.1 2.2 2.3 龔肅政 譯; 楊永生 注. 勐果占壁及勐卯古代诸王史. 昆明: 雲南民族出版社. 1988. ISBN 7-5367-0352-X. 
  3. ^ 吳高儀 主編;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文化局 德宏州民族藝術研究所 編.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文化艺术志. 內部資料. 
  4. ^ 4.0 4.1 4.2 楊永生. “乘象国滇越”考. 思想戰線. 1995, (1): 88-91. ISSN 1001-778X. 
  5. ^ 5.0 5.1 何平. 澄清傣族早期历史研究中的一个讹误“达光王国”真相还原. 廣西民族研究. 2006, (2): 115-125. ISSN 1004-454X. doi:10.3969/j.issn.1004-454X.2006.02.017. 
  6. ^ 6.0 6.1 何平. 傣族历史上并没有一个“达光王国”——与杨永生先生商榷. 民族研究. 2007, (6): 79-88+109. ISSN 0256-1891. doi:10.3969/j.issn.0256-1891.2007.06.011. 
  7. ^ 范建華 主編; 雲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云南社会科学年鉴 2008-2010. 昆明: 雲南大學出版社. 2012. ISBN 978-7-5482-0785-6. 
  8. ^ 8.0 8.1 8.2 緬甸皇家史學委員會英語Royal Historical Commission of Burma; 李謀 姚秉彥 蔡祝生 譯註. 琉璃宫史 上.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7. ISBN 7-100-04420-0. 
  9. ^ 何平. “滇越”不是傣掸民族先民建立的国家.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 1999, (3): 8–16. doi:10.15970/j.cnki.1005-8575.1999.03.002. 
  10. ^ 婁自昌. 论古代滇越并非腾越——兼论滇越国不是傣族先民建立的国家. 文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6, 19 (3): 40–44. doi:10.3969/j.issn.1674-9200.2006.03.009. 
  11. ^ 呂昭義. 对西汉时中印交通的一点看法. 南亞研究. 1984, (2): 58–67+4. 
  12. ^ 何平. “掸国”不是傣掸民族建立的国家──关于“掸国”问题的再考察. 東南亞. 1998, (4): 55–62. 
  13. ^ 婁自昌. 古代掸国位置考辨──兼论掸国不是傣掸民族建立的国家. 文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5, 18 (4): 340–344. doi:10.3969/j.issn.1674-9200.2005.04.011. 
  14. ^ 張雙志. “掸国”地望新考. 雲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3, 20 (5): 54–56. doi:10.13727/j.cnki.53-1191/c.2003.05.013. 
  15. ^ 江應樑. 傣族史涉及东汉掸国的商榷. 雲南社會科學. 1981, (2): 52–56+85. 
  16. ^ 江應樑. 部落时代的傣族史. 西南民族研究 (成都: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83: 93-117. CSBN 11140·18. 
  17. ^ 江應樑. 傣族进入封建社会之探讨. 中國民族. 1963, (4): 32-38. ISSN 1009-8887. 
  18. ^ 曹成章. 傣族封建社会的形成. 民族學研究 第三輯 (北京: 民族出版社). 1982: 220-239. CSBN 3049·108. 
  19. ^ 王海濤. 云南佛教史. 昆明: 雲南美術出版社. 2001. ISBN 7-80586-690-2. 
  20. ^ 《傣族簡史》編寫組、修訂本編寫組. 傣族简史 修订本.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9. ISBN 7-105-087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