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趙思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趙思溫(890[1]—939年),字文美,盧龍軍(今河北省盧龍縣)人。遼朝(契丹)將領、政治人物,遼太宗時南府宰相。

生平

趙思溫年輕時果銳,有膂力,力大過人。以驍勇聞名。原為盧龍軍節度使劉仁恭幕下。李存勗問罪燕國,趙思溫率偏師抵禦。趙思溫中流,撕下衣裳止血,繼續戰鬥。趙思溫被李存勗部將周德威擒獲。李存勗任用趙思溫為部將,於後梁莘縣之戰,趙思溫表現驍勇,李存勗任命他為平州刺史兼平州營州薊州三州都指揮使。神冊二年(917年),耶律阿保機經略燕地,趙思溫降契丹。後從阿保機平渤海國,任漢軍都團練使,率漢軍力戰,攻克扶餘城,身負數傷,阿保機親為調藥。遼太宗即位,以功擢趙思溫檢校太保、保靜軍節度使天顯十一年(936年),後唐太原石敬瑭遣使求救,趙思溫受命率軍自嵐州憲州出援。撤兵後,改為南京留守、盧龍軍節度使、管內觀察處置等使、開府儀同三司,兼侍中,賜號協謀靜亂翊聖功臣。官至臨海軍節度使。會同元年(938年),趙思溫為副使,出使後晉行冊禮使,回國後,加檢校太師。會同二年(939年),庭中落隕石,去世。追贈太師、魏國公。其子孫歷仕遼、,致身通顯。與韓、劉、馬共稱為燕京四大族

  • 趙延照,一作趙延煦,長子,推忠奉節毅勇功臣、永清軍節度使、侍衛親軍事、特進、檢校太尉、同政事門下平章事、開國公、食邑一千五百戶統和二年(984年)三月,遼聖宗贈故同平章事趙延煦兼侍中。
  • 趙延祚,次子,燕京留守、檢校太師、開國公、食邑一千戶。
  • 趙延靖,一作趙延卿,三子,竭節匡邦保義功臣、大同軍節度使、檢校太師、開國公、食邑一千戶,官至使相
  • 趙延構,四子,供奉官、東西班都點檢。
  • 趙延寧,五子,一作趙延威,推忠佐命翊贊功臣、保靜軍節度使、特進、檢校太師、開國公、食邑一千戶。
  • 趙延晞,六子,飛龍院使、檢校尚書左僕射。
  • 趙延誨,七子,保靜軍馬步軍都指揮使。
  • 趙延光,八子,順義軍節度使。
  • 趙延玉,九子,彰國軍節度使。
  • 趙延煦,十子,點檢。[2]
  • 趙延紹,十一子,同州兵馬使。
  • 趙延旭,十二子,內庫提點。

共十四女。

  • 長女,嫁泰安州刺史傅知寶
  • 次女,嫁天雄軍節度使、檢校太尉、兼侍中韓巨美
  • 三女,嫁弘農楊氏。
  • 四女,嫁竭誠奉國翊贊功臣、東平軍節度使、特進、檢校太師、兼御史大夫、上柱國、趙國公、尚書令、判三司使韓德樞
  • 五女,嫁榆州刺史張彥英
  • 六女,嫁彭城劉氏。
  • 七女,嫁左羽林大將軍張美
  • 八女,嫁宣徽南院使、天平軍節度使、檢校太師、同政事門下平章事、判三司韓勣
  • 九女,嫁清河張氏。
  • 十女,嫁博陵崔氏。

後裔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遼史·卷76》,出自脫脫遼史

參考資料

  • 遼史》卷76 列傳第6
  • 《秋澗先生大全文集》卷48《盧龍趙氏家傳》
  1. ^ 盧龍趙氏家傳
  2. ^ 元代王惲《秋澗先生大全文集》卷四十八所載盧龍趙氏家傳寫作延煦,姓名或為誤記。
  3. ^ 金史》卷91:趙興祥,平州盧龍人。六世祖思溫,遼燕京留守,封天水郡王。父瑾,遼靜江軍節度使。
  4. ^ 《金史》卷127:趙質,字景道,遼相思溫之裔。大定末,舉進士不第,隱居燕城南,教授為業。明昌間,章宗遊春水過焉,聞弦誦聲,幸其齋舍,見壁間所題詩,諷詠久之,賞其志趣不凡。召至行殿,命之官。因辭曰:「臣僻性野逸,志在長林豐草,金鑣玉絡非所願也。況聖明在上,可不容巢、由為外臣乎。」上益奇之,賜田畝千,複之終身。泰和二年卒,年八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