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烈文
趙烈文(1832年—1894年),字惠甫[1],一字偉甫,齋號能靜居士、天放樓、落花春雨巢,小名來求。江蘇陽湖(今屬常州市)人。清朝政治人物,史學、佛學學者。著作《能靜居日記》[2]。目睹1864年湘軍南京屠城。
生平
出身士族武進觀莊趙氏,其六世祖趙申喬是康熙朝名臣,官至戶部尚書;五世祖趙鳳詔為康熙二十七年進士,官至山西太原府知府,因罪處死;父趙仁基為道光六年進士,官至湖北按察使。
烈文少有文名,三次應省試而不第,咸豐五年十二月,曾國藩坐困南昌,由周騰虎引薦出入曾國藩幕府。當天參觀樟樹鎮的湘軍水陸各營,烈文曰:「樟樹營陸軍營制甚懈,軍氣已老,恐不足恃。」不久周鳳山部湘軍在幛樹果然大敗,曾國藩從此看重趙烈文的意見。後任磁州、易州知州,賢名遠布,直隸總督李鴻章正欲予以大用,趙烈文卻無心仕途,請求退休[3]。
趙烈文見解獨特,同治六年六月二十日(1867年7月21日),他與曾國藩長談,對清廷的看法是「異日之禍必先根本顛仆,而後方州無主,人自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曾國藩反駁說:「本朝君德正,或不至此。」烈文曰:「國初創業太易[4],誅戮太重,所以有天下者太巧。天道難知,善惡不相掩,後君之德澤,未足恃也。」著有用行草體所書的《能靜居士日記》、《落花春雨巢日記》、《趙偉甫先生庚申避亂日記》等。今江蘇常熟市古城區西南隅的明代錢氏「小輞川」遺址有趙烈文所住過的趙園。
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創所所長郭廷以在其所著《近代中國史綱》引趙烈文《能靜居日記》記載曾國藩弟曾國荃於1864年率湘軍攻入南京城後的情景:「湘軍『貪掠奪,頗亂伍。中軍各勇留營者皆去搜括』,……『沿街死屍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滿二、三歲者亦被戳以為戲,匍匐道上。婦女四十歲以下者一人俱無(均被虜),老者負傷或十餘刀,數十刀,哀號之聲達於四方。』凡此均為曾國荃幕友趙烈文目睹所記,總計死者約二、三十萬人。」[5][6][7][8][9]
關聯
入曾國藩幕府,負責查看營務,首倡遣使分駐外國。委辦夷務案牘,助曾國荃克金陵,獻剿捻策。評騭皇室及時人。診治曾氏病情。同時期幕友為陳寶衡、薛福成、程鴻詔、錢應溥、莫祥芝、吳汝綸、倪文蔚、萬啟琛、劉翰清、黎庶昌、王定安、陳鼐、方宗誠、李榕、屠楷、李瀚章、王延長、李鴻章、方宗誠、方駿謨、容閎、徐壽、李鴻裔、周學濬、張樹聲、陳士杰、彭玉麟、向師隸、陳蘭彬、裕麟、李元度、沈葆楨、丁日昌、何璟[10][11]。
註釋
- ^ 陳乃乾《趙惠甫先生年譜》
- ^ 能靜居日記(國立中央圖書館珍藏手寫本) (PDF). 台灣學生書局.
- ^ 高拜石 正中書局版 <新編古春風樓瑣記>(八) P216起
- ^ 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太祖、太宗初無取天下之心。嘗兵及京城,諸大臣咸奏雲當取。太宗皇帝曰:『明與我國素非和好,今取之甚易;但念中國之主,不忍取也。』後流賊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禎自縊,臣民相率來迎,乃翦滅闖寇,入承大統」(《聖祖仁皇帝聖訓》卷九《聖治四》,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六、卷 218)。
- ^ 中共南京市委. 黨史工作辦公室; 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 南京百年风云, 1840-1949. 南京出版社. 1997: 70 [2021-08-18]. ISBN 978-7-80614-356-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1) (中文).
- ^ 茹芝山房吟草. 廣西少數民族古籍叢書. 廣西人民出版社. 1993: 319 [2021-08-18]. ISBN 978-7-219-025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1) (中文).
- ^ 中国人的历史误读. "公民世紀"書系.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05: 226 [2021-08-18]. ISBN 978-7-5087-0716-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1) (中文).
- ^ 中国历史大事编年. 中國歷史大事編年. 北京出版社. 1987: 576 [2021-08-18]. ISBN 978-7-200-001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1) (中文).
|issue=
被忽略 (幫助) - ^ 中共南京市委. 黨史工作辦公室; 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 南京百年风云, 1840-1949. 南京出版社. 1997: 70-71 [2021-08-18]. ISBN 978-7-80614-356-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1) (中文).
- ^ 趙烈文《能靜居日記》
- ^ 薛福成《庸庵文編》